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军三十万大兵伏击匈奴单于,却被一“天王”搅局,刘彻怒斩主将

汉军三十万大兵伏击匈奴单于,却被一“天王”搅局,刘彻怒斩主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青莲简史 访问量:3215 更新时间:2023/12/7 1:47:08

话说汉武大帝刚刚继位时,还是以和亲政策保持汉匈两国和平共处的关系,匈奴军臣单于乐此不疲,刘彻刚刚送来的小公主被他欺凌和折磨,这事儿被游走在汉匈之间的商人聂壹知道了,聂壹将此事转告给王恢。王恢是汉廷中的主战派,他一方面派聂壹打探匈奴情报,一方面通过经商从中获利,两国一旦开战,他便有了建功立业的资本。同样,聂壹的理想也不仅仅是赚钱,能够从政是他的心愿,因此他甘心为王恢做事。

聂壹献计,匈奴现在对汉朝警惕心不足,如果将公主被虐一事上报朝廷,皇帝被激怒很可能下决心与匈奴一战,届时他可以负责引诱军臣单于率兵入境,汉军即可在边境设下埋伏,进而将其歼灭。王恢在朝中一直被求和派的韩安国压制,趁此机会,他在朝廷上通报了公主被军臣虐待一事,痛斥军臣的野蛮行径,顿时激起满朝文武的愤慨。王恢还向刘彻推荐了聂壹,聂壹声情并茂的讲述了公主在匈奴的遭遇,并从匈奴的习俗,匈奴管理层的组织结构,军队建设情况,作战方式甚至匈奴要员的人事关系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见解。此番朝议,刘彻虽未表态,但已撬动了刘彻心中的巨石。

下朝后,刘彻召见王恢和聂壹,询问二人是否有击匈奴之良策。王恢将聂壹此前的建议复述了一遍,提议在马邑设伏,刘彻觉得可行,又召集重臣商议后着手办理此事。公元前135年6月刘彻任命韩安国为护军将军;李广为骁骑将军;公孙贺为轻车将军;李息为材官将军;王恢为将屯将军,总计兵力三十万前往马邑,准备伏击匈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聂壹这股东风是否能够引军臣入瓮呢?

聂壹继续以商人的身份拜见军臣。此前,汉朝双边贸易已经关闭,匈奴想得到汉朝之物便要依靠聂壹走私过来。这次聂壹到来,军臣以为他又带来了什么宝贝,热情上前招呼。聂壹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向军臣哭诉:“小人可能再也不能为单于献宝了,最近汉朝打击走私,我在马邑囤积的价值上万的货物被马邑县令搜刮,连我的家人也被抓去做了牢,现在我独自一人逃了出来,请单于保我平安。如单于有意,我愿意潜回马邑,刺杀县令,打开长城关隘,放匈奴入关。”

军臣见聂壹说得声情并茂,且说的十分有道理的样子,便无一点怀疑。军臣虐待小公主本意就是刺激刘彻,希望两国重燃战火,有此等良机军臣不想放过,于是,军臣派聂壹潜回马邑刺杀马邑县令和县丞,自己则召集了十万骑兵紧随其后,等待聂壹的消息。回到马邑的聂壹杀了一名死刑犯,将其人头挂在马邑城头,又将马邑城中牛羊等牲畜从城内放出,军臣得到消息后,大喜,率兵来攻。当看到四散奔逃的牲畜时,军臣反而有所怀疑,就算城中已被聂壹控制,牛羊等牲口也不至于无人管理而四处奔逃。就在怀疑之际,匈奴抓到了一个汉朝雁门尉史,此人为活命将汉军在马邑埋伏的事情全盘托出。

军臣得到这样的惊雷消息,赶紧下令撤军逃跑。回到大漠后,他的心绪才稳定下来。他对那个尉史说:“我得你,乃天意”随即封了那个尉史为“天王”。汉军大费周折劳师动众的预备了场伏击,没想到匈奴到了城下转了一圈就跑掉了。刘彻认为王恢伏击不够果断,布兵也有问题,如何在马邑城外百里之内就提前埋伏,匈奴单于早已死在我大汉的铁骑之下,于是以贻误战机之罪杀了王恢。聂壹见王恢被杀,顿时心灰意冷远走他乡,据说后来他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世便改姓为张。三国时期魏国大将张辽是他后代最出名的一个,三国志也有明确记载“(张辽)本聂壹之后,以避怨改姓。”

马邑之伏没有给匈奴以沉重打击,此事件也将汉匈两国的关系推向了冰点,两国兵戎相见即在眼前。

标签: 刘彻

更多文章

  • 刘彻弟弟的墓中,发现了几件文物,专家看后脸红了!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刘彻

    盗墓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口中经久不衰的话题。盗墓风险很高,可以一夜暴富,也可能命丧当场。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起著名的盗墓事件,这起事件可不简单,牵扯出了几件不得了的文物。龙塘位于江苏省盱眙(xuyi)县的大云山上,这个看似普通的水塘下面,却有一座规模庞大的墓葬,其实这个墓葬被公诸于世就是跟一起盗墓案有关

  • 刘彻作为汉景帝第十个儿子,为什么能够越过哥哥和叔叔,登基为帝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刘彻

    刘彻也就是汉武帝,最初他可不叫这个名字,他叫做刘彘。我永远都想不明白,一个父亲为什么要给自己的儿子取这么一个名字,唯一的可能就是非常不重视他。当时的场景应该是这样的,汉景帝刘启正在吃中饭,筷子上正夹着猪肉呢,这边刘彘就诞生了。所以刘启就随便给了刘彘这么一个名字,刘彘就是刘猪的意思,居然还有这样的父亲

  • 赵匡胤、李世民、康熙、嬴政、刘彻、曹操关在一起,谁能活到最后

    历史人物编辑:南书说历史标签:刘彻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博弈。这几个人,都是封建王朝帝王中的人尖子,都是那种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猛人,如果把他们关在一起,谁能够活到最后呢?前提是:谁也没法出去!没有人能找得到,无法召唤部下!都是赤手空拳!互相知道对方的身份!那么,帝王大乱战开始吧!一,第一个被干掉的,肯定是康熙!后金鞑子、金钱鼠尾,不类中原

  • 21岁的刘彻为何忍心将自己不到10岁的女儿嫁给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邵仁贵标签:刘彻

    刘彻十六岁继位,他还很年轻,只能继续推行和亲政策。军臣对刘彻并不了解,于是暂且同意与汉朝和亲休战。不过匈奴向来是嘴上答应,暗地里还是派小股兵力不断骚扰边塞,刘彻派使者质问,军臣就慌说自己不知道,是手下人所为。刘彻面对军臣的百般刁难下定决心着手准备征讨匈奴的军事行动。刘彻想到了一个妙招,这些年投降大汉

  • 揭秘霍去病之死的真相,幕后黑手或许真的是汉武帝刘彻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点点乱标签:刘彻

    汉武帝刘彻是两汉时期最著名的皇帝,对于中国历史发展而言,他不仅超越了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和汉景帝,甚至超越了开创大汉政权的汉高祖刘邦。在位期间,汉武帝使得中央集权得到了空前加强,还大幅扩张了汉朝的疆域面积,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豪言壮语奠定了坚实基础。难怪,伟大领袖毛主席会在《沁园春·雪》

  • 刘彻夺嫡事件你了解吗?通过古书,探秘真实的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彭鉴之标签:刘彻

    在这场夺嫡事件中,刘嫖是一个关键性人物。为何她如此积极地参与到支持刘彻夺嫡事件?在后出的《汉武故事》对此有细节描述:某次刘嫖将小侄子刘彻抱在膝上逗着玩。长辈爱拿娶媳妇的事儿逗孩子玩,这是中国人的传统,即便是皇室之家也和农村老太太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刘嫖就问自己的小侄子:“你想不想要媳妇儿啊?”刘彻说想

  • 汉武帝刘彻得知太子被冤枉非常后悔,为何没有直接立刘病已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神秘天策上将标签:刘彻

    戾太子刘据死于“巫蛊之祸”,后来汉武帝刘彻醒悟过来,他十分懊悔,对诬陷威逼过刘据的人恨之入骨,随后便展开了大清洗活动。奸臣江充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刘据斩杀的,而且还灭了他的三族,包括太监苏文也被烧死在横桥上,所有与此事相关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刘彻为了表达自己对太子的哀思,还专门修建了一座思子宫,并修建了归

  • 汉武帝当王爷时叫刘彘,当太子后为何改名刘彻,其中大有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祥子说历史标签:刘彻

    汉武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奠定了汉王朝强盛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还开辟了辽阔的疆域,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汉书》评叙刘彻“雄才大略”,《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在中国历史书内,“秦皇汉武”经常互相衔接。汉景帝最开始给汉武帝更名“刘

  • 汉武帝刘彻耗费国力打下的河西走廊,是现如今的哪个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刘彻

    公元前121年,河西之战后,霍去病“打通”了河西走廊,这场战争成为千古壮举:数个匈奴王、大量匈奴贵族投降,汉武帝在这些匈奴人的领地基础上建立了“河西四郡”,这便是河西走廊的“版图”。而如今的河西走廊,正是甘肃自“武威”到“嘉峪关”的一个斜横走向的通道,这条通道在当时看似“平平无奇”,但却改变了往后中

  •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又铁石心肠,对后妃们更无情,凡生子女者必死

    历史人物编辑:历时知事标签:刘彻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之一。可是,他和所有的封建帝王一样,同样具有很大的缺点。刘彻的后妃夫人们,无一能够善终,都逃脱不掉冷遇、幽居甚至被杀害的凄惨结局。汉武帝刘彻,汉朝的第七位天子,活动于前156年至前87年。后世称他为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刘彻7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