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刘彻耗费国力打下的河西走廊,是现如今的哪个地方?

汉武帝刘彻耗费国力打下的河西走廊,是现如今的哪个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祥说历史 访问量:1912 更新时间:2023/12/7 4:29:34

公元前121年,河西之战后,霍去病“打通”了河西走廊,这场战争成为千古壮举:数个匈奴王、大量匈奴贵族投降,汉武帝在这些匈奴人的领地基础上建立了“河西四郡”,这便是河西走廊的“版图”。

而如今的河西走廊,正是甘肃自“武威”到“嘉峪关”的一个斜横走向的通道,这条通道在当时看似“平平无奇”,但却改变了往后中原王朝漫长的命运。

在如今的城市划分中,河西走廊具体包含了自东向西的:武威市、张掖市、金昌市、酒泉市、嘉峪关市。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河西走廊的西边尽头便是那个“春风不度”的“玉门关”,河西走廊自古以来,是中原王朝重要的边境线,也是重要的贸易线,河西走廊的存在,直接推动了中原王朝和其他文明的互相来往。

所谓“河西”,便是黄河以西的地区,不严谨地来讲,河西走廊地区在周代前后,属于是“游牧民族”所占据的黄金地带。

例如灭掉西周的势力之一:犬戎,正是在河西走廊盘踞的强大游牧集团。可河西地区,不是所有地区都包含了草原,也有一部分是适用于中原农耕文明的用地,于是河西地带,一直都是“必争之地”。

当犬戎灭掉西周后,周平王只好东迁周都,如此一来,周天子对河西地区几乎表现了“放弃”的态度。

而河西地区正式被中原王朝暂时性降服,还是在于赵国赵武灵王、秦国秦昭襄王的时代。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征服周边,占领部分河西地区,建立了“云中郡”和“云中城”。

后来秦国的秦宣太后,以“美人计”引诱义渠王,最后设计灭掉了义渠国,秦国建立了“北地郡”,除了赵、秦两国以外,其他的一些诸侯国也对河西走廊进行了一定的经营,于是在战国时代,中原对于河西走廊就已经有了强大的话语权。

不过在秦汉前后,河西走廊的归属权出现了变数。

因为匈奴帝国建立了,匈奴帝国的君主,第二代单于:冒顿单于雄才伟略,对于中原王朝虎视眈眈,还对汉高祖刘邦曾进行过“白登之围”,数十万游牧精锐,让大汉朝对此毫无方法,刘邦都只能选用和亲的方式来“求和”,而即便是和亲,匈奴都未曾停止过对中原的侵扰。

河西地区正是一个被匈奴占据的地带,属于中原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虽然早就在河西设立了多数“郡”级单位,但是为了保卫河西地区这条边境线,大汉朝每年都要派出很多的军队和人力物力进行损耗,长此以往,西汉也吃不消。

大汉真正的希望,来自于三代人的努力,他们就是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

在刘邦死后,冒顿单于曾写信“侮辱”吕后,但即便如此,大汉仍旧不敢还击。

在汉文帝时期、汉景帝时期,大汉仍旧经受着这种屈辱,匈奴常常扰边,汉朝苦不堪言,文景两帝忍辱负重,努力发展国内生产和经济,为的就是利用中原农耕文明的优势来扭转这种劣势。

直到汉武帝登基,大汉已经历经过了“文景之治”这样的内外盛世,汉武帝有了足够的力量和金钱来“反击”。

年轻的汉武帝忍无可忍,谋划了“马邑”埋伏,准备一举撕破和匈奴长时间虚伪的和平,给予匈奴惨痛的代价。

可惜这场谋划失败了,给了匈奴足够的时间,也是自汉武帝初年起,和匈奴斗争,成为了王朝的主旋律。

而这场对峙中,河西地区重要无比。

河西所在的位置连通西部通往中原的通道,如果为了守住河西走廊,那么汉朝将被削弱正面战场,所以拿下河西走廊,是汉武帝深知,即便是“倾家荡产”都要做到的事情。

可是要完成这件事,需要一个划时代的人物,该由谁来完成呢?

汉武帝是幸运的,他等来了不止一个这样的人物,而是两个,这两个人,分别就是他的“小舅子”卫青,他的外甥“霍去病”。

首先是卫青,以卑贱的马奴之身横空出世,扫荡匈奴,首次让汉朝占据了对峙的绝对优势,汉武帝由衷感谢卫青。

在卫青成为了大汉的战神多年后,霍去病崛起,更是天才无比,未满二十出征,便超越了舅舅卫青的功绩,汉武帝花了十年心血培养霍去病,因此满是欣慰。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出“大器已成”的霍去病深入河西地带,扫荡匈奴休屠王、浑邪王的领地,在友军配合失误的情况下,霍去病仍旧强势斩杀大量的匈奴主力,迫使休屠王和浑邪王在压力之下投降,而此处被匈奴占据多年的领土,终于再次回归到了中原王朝的手中。

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这个布局是为了两年之后的“漠北之战”作准备,汉武帝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小米”用于喂养马匹,目标是在冬天一举捣毁匈奴的主力和士气。

霍去病获得胜利后,浑邪王带领四万部众降汉,汉武帝设置“五属国”给予匈奴定居,此后附属于大汉。

而原本的河西走廊,汉武帝在可掌控的范围内设立了“武威郡”、“酒泉郡”,武威郡正是因为霍去病威震匈奴而得名,意义深重,酒泉郡则是因为地下流淌着像酒一样颜色的“水”得名。

后来的“河西四郡”中的“张掖郡”以及“敦煌郡”,乃是十年之后汉武帝才从武威郡、酒泉郡中分离出来的。

河西走廊的成功,让汉朝西北的守势得以缓解,大汉西北有五属国的拱卫,守边的军事力量得以消减大半,如此一来,便有更多的主力可以投入正面战争,彻底把匈奴赶出草原。

两年后,公元前119年,汉武帝让卫青以及霍去病这对“舅甥”主导漠北之战,二人兵分两路,深入漠南,寻找匈奴躲藏起来的主力加以剿杀。

这是一场军事上伟大的壮举,在一个难熬的季节,汉武帝赌上国运背水一战,最终被霍去病、卫青绝杀匈奴,匈奴被赶出南庭,霍去病封狼居胥,功绩冠绝千古。

击败匈奴,这已经是后话了,把目光再次放过“河西走廊”上。

这条“走廊”,十分独特,既是游牧和中原农耕的分界线,也是自古以来两个文明碰撞最为激烈的地方。

因为在黄河以西而得名,可事实上,河西走廊是由“黑河”所孕育的。

汉朝掌控河西走廊后,在经济和农业发展上有了一次巨大的进步。

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便离不开河西走廊,这条长长的走廊,从西汉的国都出发,一直穿越到亚洲的西北部地区,完成有历史记载以来最早的“跨国贸易”。

而除了贸易以外,“外交”也是河西走廊一个重要的功能。

匈奴在汉朝的中后期走向衰弱,原因就是被打断了与河西走廊左端的“附属国”的联系,他们不再像冒顿单于一样,征服小国,利用小国,这些小国反而被汉朝利用了起来,最终一次次击败了匈奴。

所以从多个维度和方面来讲,河西走廊在公元年前后,奠定了中原王朝的发展基础。

特别是“丝绸之路”的持续发展,让汉代乃至以后的时代,中原和游牧联系融合密切,最终为民族大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再到后来的唐、宋时期,丝绸之路贸易达到了顶峰,而“河西走廊”也被中原王朝占据了几乎所有的主动权,这种优势,是中原王朝得以强大和历史漫长的根本。

标签: 刘彻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又铁石心肠,对后妃们更无情,凡生子女者必死

    历史人物编辑:历时知事标签:刘彻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之一。可是,他和所有的封建帝王一样,同样具有很大的缺点。刘彻的后妃夫人们,无一能够善终,都逃脱不掉冷遇、幽居甚至被杀害的凄惨结局。汉武帝刘彻,汉朝的第七位天子,活动于前156年至前87年。后世称他为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刘彻7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16

  • 汉武帝刘彻继位后,为掌握朝政大权,巧用辩论诱杀表叔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刘彻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他生活在朝局极度动荡不安的年岁,在激烈与纷乱之中登上皇位,夹杂在权谋与黑暗政治中暴烈成长,渐渐变得心思深沉、心狠手辣、手段决绝。汉武帝所参与的政治斗争,其复杂尖锐的程度,在历史上算得上数一数二了。而他在这其中所体现出

  • 刘彻通过削弱诸侯、管控豪强、巡察州郡、选用人才,强化了皇权

    历史人物编辑:北宋秘辛标签:刘彻

    加强中央集权,或者说强化皇权,是历朝历代的帝王梦寐以求的事,只不过由于时期的不同,条件的差别,采取的方法方式不同罢了。西汉武帝刘彻,为了强化皇权,就挖空心思地采取了系列措施。一、颁行“推恩令”,削弱诸侯。为了在前朝的基础上进一步打压、管控各诸侯王,刘彻主要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诛杀图谋不轨者,如淮南王

  • 汉武帝刘彻能当上皇帝,其实多亏了这两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刘彻

    提起西汉的皇帝,我们除了想到开国皇帝刘邦外,另外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汉武帝刘彻了。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刘彻作为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凭什么十六岁就接手汉景帝的政权,当上皇帝的?难道年纪轻轻的他,玩政权、搞算计或者说谋杀了汉景帝和其他儿子,然后当上皇位的?答案当然不是,其实他能够当上皇帝,真的是

  • 此国不自量力,团灭大汉使者,刘彻礼尚往来,取该国国王首级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刘彻

    话说公元前103年,汉武大帝刘彻派赵破奴率两万精锐深入匈奴大战“儿单于”詹师卢,没想到被詹师卢与左贤王合击,赵破奴被俘虏,全军覆灭,这也是自卫青拿下河南地逆转匈奴后的首次大败。匈奴难得的胜利令年仅十七八岁的詹师卢单于忘乎所以,正所谓“天要其亡,必令其狂”,公元前105年,詹师卢突然暴毙而亡,年仅十八

  • 她是汉武帝刘彻的传奇人物,为爱情牺牲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刘规说娱乐标签:刘彻

    汉武帝刘彻这个传奇的人物背后却是有着许多为爱情所牺牲的女人。“金屋藏娇”这个成语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便与这个成语典故有关。刘彻本是在那深宫之中拼命挣扎的卑微之人,而那陈阿娇却是身份尊贵。其母馆陶公主是当今皇上的姐姐,外祖母更是权倾朝野的窦太后。馆陶公主的本意是将阿娇嫁给太子刘荣,可是刘

  • 汉武帝刘彻可与秦始皇相提并论,但追求长生不老,却引来奸邪兴起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刘彻

    汉武帝刘彻可与秦始皇相提并论,但追求长生不老,却引来奸邪兴起朱玉林汉武帝刘彻塑像汉武帝刘彻,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他在汉代皇位的历史功绩,可以概括为尊儒术、改币制、开创丝路、开疆拓土、抵抗匈奴等方面。后世将之与秦始皇相提并论,称之为“秦皇汉武”足以说明其一生的成就。可惜晚年的汉武帝刘彻为追求长

  • 从金屋藏娇到卫后鬓鬒——浅谈汉武帝刘彻的两任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刘纪亮标签:刘彻

    “我长大了,一定会娶阿娇,还要用金子建一栋大房子给她住!”“你的头发真美。”汉武帝一生宠爱无数,但自己封的皇后只有两位,一位是青梅竹马的陈阿娇,一位是一见钟情的卫子夫。与陈阿娇结缘时,汉武帝还带有孩童的娇憨,与卫子夫就只剩下皇帝的霸道,从金屋藏娇到卫后鬓鬒,两个女人,汉武帝都亏欠了她们。金屋藏娇1、

  • 汉武帝刘彻的千古名言,哪一句惊到你了?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刘彻

    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一、寇可为,我复亦为;寇可往,我复亦往。 “寇可为,我复亦为”意思是敌人可以做到的,我也可以做到。“寇可往,我复亦往”.意思是敌人能够去到的地方,我的军队也可以到达. 二、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 作为皇帝,汉武帝刘彻和汉高祖刘邦谁更厉害点?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刘彻

    说到皇帝,我们总会想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位的确称得上千古一帝,但纵观历史,我认为刘邦的作用显然更大。楚汉争霸,历尽万苦击败项羽,建立大汉江山;承上启下,避免了秦末之后天下的再次分裂,建立了大一统王朝;目光长远,能够看到秦国制度中的先进性,并结合汉初实际巧妙施行。我认为,中国两千多年之所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