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为何不喜欢战功赫赫的朱灵,还让于禁夺了他的兵权?原因有三

曹操为何不喜欢战功赫赫的朱灵,还让于禁夺了他的兵权?原因有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姜亮亮 访问量:447 更新时间:2024/1/19 16:48:51

看到我这个标题,可能很多朋友们好奇了,朱灵不就是《三国演义》里打了个酱油,和刘备一起去拦截袁术,结果被刘备忽悠自己回去了。朱灵怎么还成了战功赫赫了,曹操怎么又不喜欢朱灵呢?

战功赫赫的朱灵

为什么说朱灵战功赫赫呢?史书记载为证,朱灵初为袁绍部将,曹操征讨陶谦时,袁绍派朱灵统率三个营援助曹操,作战有功。袁绍所派来的那些大将大多要被送回。朱灵说:“我阅人很多,没有像曹公这样办事的,这真是明主啊!”便留下来不再离开,他所带的将士都仰慕曹操,全跟着朱灵留下了。

朱灵在投效曹操后,追随其征战南北,屡次摧锋陷阵,展示出极强的战斗力。朱灵作为大将,公元199年曾与刘备、路昭邀击袁术于下邳北;公元204年随曹操北定冀州;公元208男南征荆州;公元211年从征马超韩遂于关中,公元215年克张鲁于汉中,战功卓著。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朱灵“灵后遂为好将,名亚晃等。”这意思是说,朱灵仅次于徐晃等人,在陈寿看来朱灵的能力和贡献仅此于五子良将,所以说朱灵战功赫赫是有根据的。

被曹操厌恶的朱灵

曹操心胸是很开阔的,对于有能力的人非常重视,五子良将之中张辽、徐晃、张郃都是降将,按理说南征北战的朱灵,应该也是曹操看重的人才,但曹操却唯独看朱灵不顺眼。

据记载,曹操经常恼恨朱灵,欲夺其兵权(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曹操因为于禁有威重,遣于禁引数十骑,赍令书,往朱灵营夺其军,朱灵及其部众无人敢动。曹操让朱灵为于禁部下,众皆震服。自此后,再也没有曹操用朱灵领兵的记载。

曹操不喜欢朱灵的三个原因

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曹操为何不喜欢朱灵,但我们从朱灵生平事迹中可以发现很多蛛丝马迹:

第一,朱灵有相对独立的部队。从曹操派于禁夺了朱灵的兵营就能看出,朱灵是比较独特的,因为曹魏不是东吴,没有哪个将领有自己的私兵。但朱灵当时主动投靠曹操时,他手下的士兵也都留了下来,因此朱灵应该一直带领着自己的部下替曹操南征北战。

而且,从“欲夺其营”这样的记载来看,曹操不是夺朱灵的兵权,而且夺了他的军营。如果朱灵只是普通将领,曹操一道命令就可以免了朱灵的官职,正是因为朱灵有自己的部众,所以曹操才让军中威望极高于禁夺了于禁的兵营,然后让于禁统领朱灵及其部众。

第二,朱灵不听曹操的话。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平定冀州后,任命遣朱灵带领新兵五千人、战马千匹守卫许南。曹操告诫朱灵道:“冀州的新兵军纪涣散,如今暂时见到整齐,他们心中仍旧不按。你素有威严的名声,不要对他们太过严苛,不然会发生变故。”

朱灵到阳翟之后,中郎将程昂等果然谋反,朱灵立即将程昂斩杀,写信把这件事报告曹操。曹操作书说:”军队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对外作战的时侯,国家有内奸。你的书信虽恳切,但多陈说过错,事实也不一定像你所说的。“朱灵没听曹操的嘱咐,结果部队发生叛变,这让曹操很不高兴。

第三,朱灵可能参与了曹丕、曹植夺嫡之争。自公元215年之后,朱灵再也没有领兵作战的相关记载。但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后,却下诏表彰朱灵,封他为高唐侯,并且重新启用朱灵,朱灵还参与了公元228年发生的石亭之战。

曹操让于禁夺了朱灵兵营之后,朱灵应该就被晾在了一边。但曹丕称帝后,不但重新启用朱灵,还封他为高唐候,说明曹丕很器重朱灵。所以很可能朱灵在曹丕、曹植夺嫡之争中,站在了曹丕一边。但军队将领干预立嗣,这是曹操所不能容许的,所以曹操才会夺了朱灵的兵营,把他凉了起来。

古人写史书,往往都力求言简意赅,但这却给我们后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为我们不知道前因后果,不知道曹操为何不喜欢朱灵,还让于禁夺了他的兵权,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分析、推测,如果结合上述三个原因,再来看就会明白其中原因了。

暑假已经到来,给孩子入手一套《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让孩子从少年时代就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绝对会让他以后的人生受益匪浅,这套书内容详实,物美价廉,值得入手。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三国演义》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收藏、评论+关注,这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小凡读史

标签: 朱灵

更多文章

  • 虎将朱灵实力究竟有多强?战斗力直逼徐晃,曾替曹操祖孙三代卖命!

    历史人物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标签:朱灵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弃袁投曹后,在曹操阵营中,朱灵的事迹鲜见史书,特别是在《三国志》里,都是一笔带过。《三国志•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是这样交待朱灵:灵后遂为好将,名亚晃等,至后将军,封高唐亭侯。十九个字带四个标点符号就将名气仅次于徐晃的朱灵遗忘在东汉三国的历史里。朱灵,虽然在曹操

  • 母亲被敌人绑在城头,袁将朱灵忍痛攻城,曹操断言:此人不可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朱灵

    有一句成语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出自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以此说明中国的一句古话:“忠孝两难全。”选择如何,如何选择,自在人心,因社会大背景和自身情况不同而改变选择。 自古忠孝两难全,看似矛盾的一句话,在我看来,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舍弃任何一方面,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曹操夺了朱灵兵权后,朱灵已无作用,为何曹丕升他为官?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草人标签:朱灵

    在曹操时期的将领中,朱玲是一个谜:首先,他是较早在曹操手下服役的将军,他也有过一些军事功绩,但他的地位和声誉不如五好将领;其次,朱玲不知道。曹操居然派他去禁军,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直到曹操病逝,朱玲才有机会翻身。最后,朱玲的仕途是这样,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曹丕却让人疑惑。登上王位后,他被提升为官阶。

  • 袁绍麾下名将朱灵,实力堪比张辽徐晃,缘何却投奔曹操阵营?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朱灵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朱灵,在东汉末年,先投身于袁绍为将,后转投于曹操为好将。在《三国志》中,朱灵是曹操阵营之中的好将,名声仅次于张辽、徐晃等五子良将。朱灵督三营将士助曹操二征徐州凯旋而归,回到兖州。本属袁绍的三营人马按理应直接回到冀州归建。可是朱灵因仰慕曹操,认为曹操是明主,就毅然决

  • 朱灵实力直逼曹魏五子良将,曹操曹丕缘何对他态度截然相反?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朱灵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朱灵,尽管跟随曹操二十七年都不尽人意,被怨恨,被解除兵权;可是追随曹丕七载反尽如人意,被拜将,被封改爵位。不同人,不等年,对朱灵的命运也尽不同。在曹丕即王位登帝位的七年里,朱灵可谓顺风顺水,一切皆如意如愿。特别是在封爵,改爵一事上,更是随心所意,近乎随性随意。朱灵

  • 吕布败亡后,曹操为什么处死高顺,却留用了张辽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阳标签:高顺

    吕布麾下主将高顺,吕布知其忠而不用,而当吕布败亡后,曹操为什么处死高顺,却留用了张辽。吕布手下高顺,张辽,臧霸,都是大将之才,高顺击败关张夏侯惇,张辽日后威震逍遥津,臧霸之勇与乐进相似。均可独领一军独当一面。而吕布勇而无谋,有这样大将的不会用,最后殒命白门楼也是不冤。历史上关于高顺记载的不多,正史记

  • 同样是拒不投降,曹操为何留下张辽,反而斩了实力更强的高顺?

    历史人物编辑:倔强的程序猿标签:高顺

    建安三年,曹操在下邳大败吕布,俘虏了吕布集团的核心人物吕布、陈宫、高顺、张辽。其中吕布、陈宫、高顺都被曹操所杀,只剩下张辽一人,而张辽也报恩,成为日后曹魏集团五良将之首。曹操作为敌人被曹操杀死并不奇怪,但是高顺和张辽都是吕布的得力助手。为什么只有张辽留下,没有高顺呢?俗话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高顺

  • 《三国演义》中,与张辽齐名的高顺,武力水平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高顺

    《三国演义》中,与张辽齐名的高顺,武力可能比张辽略逊一筹,但是差距不大。高顺在《三国演义》里单挑次数不多,更倒霉的是遇到的一般都是比较厉害的武将,因此一场未胜,在濮阳之战输给了典韦,在小沛之战和夏侯惇打了四五十合以后败下阵来,后来在小沛又和张飞打了一次,还是战败。典韦和张飞在《三国演义》里都是超一流

  • 根据吕布能收服高顺,却遭其他部将反叛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可本美食日记标签:高顺

    吕布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有着非常强大的实力和出色的军事才能,但他也因为自己的性格和行为而招致了许多不利的因素。其中,吕布能够收服高顺,却遭其他部将反叛,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吕布收服高顺的原因在当时,高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领,他的实力和声望都非常高,许多人都认为他

  • 现役球星搭档的高顺位核心球员最多的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小柳时尚汇标签:高顺

    在现役联盟流行抱团争冠的大环境下,一个球队都有两三名球星。那么哪些球星搭档过更多高顺位核心球员呢?首先能成为球星的往往都是一些高顺位选秀球员,毕竟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人家可能只要踮踮脚,你就要花费数年的努力去进步,所以成才率绝对是更高的。但凡事也无绝对,除了像巴特勒、约基奇这样“异类”的选秀怪咖,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