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文帝刘恒继位后,为什么拒绝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实乃帝王之术

汉文帝刘恒继位后,为什么拒绝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实乃帝王之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秦风猎猎 访问量:1840 更新时间:2024/2/1 10:42:01

在西汉历史上,出了一位女强人,这个人便是太后吕雉。吕雉专权期间,大量的刘氏宗族的人被杀害。同时,吕氏族人权倾朝野。公元前180年7月,吕太后去世,后来,刘氏宗族联合以往的功臣派又将吕氏族人灭了族,并重新选举代王刘恒为新帝,然而,汉文帝刘恒继位后,为什么拒绝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实乃帝王之术啊!

要说清楚这里面的原因,我们首先得弄清楚代王刘恒为什么会被拥立为新帝的。公元前180年9月,代王刘恒接到通知,让他火速回京,准备登基做皇帝。当时的刘恒听到这一消息时,内心是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虽然是刘邦的儿子,可当时比自己条件优越的人一大把,竟然让自己捡了个便宜皇帝来做!真是时来运转啊!

可是,刘恒冷静下来一想,这么好的事为何会降在自己的头上,这里面会不会有啥阴谋呢?要知道就在一个多月前,朝廷刚刚发生一起巨大的宫廷内斗,刘氏家族的刘襄刘章联合功臣派周勃陈平灌婴,将吕氏家族中不论男女老幼,逐个杀了个干净!此时的京城,血腥味恐怕都还没有散尽呢!自己此时进京是否有危险?

于是,刘恒便召集自己的一帮大臣来商讨此事,可是商讨的结果依然分为两派:一派以郎中令张武为代表,主张先不去京城,静观其变;一派以中尉宋昌为代表,主张为了九五之尊即刻进京,以防有变。刘恒考虑再三,最终还是采纳了宋昌的建议。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先派人去京城打探下情况。

直到去京城的人回来告诉他,满朝文武都在外面等待迎接他这位新君时,刘恒才放心地踏上回京之路。公元前180年,刘恒在众臣的簇拥下登基称帝,这便是历史上的汉文帝。汉文帝继位后,立马就有朝臣建议他立储,而当时刘恒的嫡长子刘,不论从身份还是人品上,都是众望所归,是个合适的人选,然而,汉文帝当时却几度拒绝,这又是为啥呢?

俗话说:兄望弟骑马,父望子成龙。从情理上看,汉文帝肯定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然而,当时的汉文帝之所以拒绝此事,却有着更深的谋略。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汉文帝刚登基称帝,根基还没有巩固,一旦出现危机,到时候儿子也会因为是太子身份而身处险境。同时,朝臣对立储的看法到底有哪些分歧,也得观察一段时间。

当时的汉文帝心里很清楚,刘邦的后人中比自己更有能力的人多的是,大臣之所以选择自己做皇帝,无非是觉得自己在京城没有任何势力,便于把控自己。既然自己做皇帝都是由他们选出来的,那么,立储的人选是否也得由他们说了算呢?同时,通过这件事,汉文帝也想试探一下朝野对自己的支持力度。

其二、汉文帝通过几次拒绝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或许也是给朝野上演的一次“政治作秀”。虽然刘邦建立西汉后,在君主继承方式上,都是采取的“子承父业”,可到了他刘恒手上,却是实行的“兄终弟继”的方式。因为他的前任皇帝惠帝可是他的皇兄啊!那么,他的继承人是不是也该从他的皇弟中去选贤能者呢?

所以,当时的汉文帝在朝中大臣几次建立他立储时,他不仅以自己的儿子德行不足为由而拒绝立儿子为太子,还提出好几位刘姓族人来供大臣们作立储的参考。直到后来大臣们引经据典地一致认为,历代君王大多是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运昌盛,这时,刘恒才装模作样地勉强接受了立儿子刘启为太子的建议。

诸位想想,当时刘恒的做法,难道不是一种“政治作秀”吗?从外界看,他刘恒可是主张从刘姓宗族里选贤能者做太子的,这也证明他刘恒可是心念天下的贤能之君;可是大臣们却屡次劝谏他立儿子为太子,如果说这事有啥不对的地方,那都是大臣们的主意,和他刘恒无关哦!然而,他却通过这种“政治作秀”,让自己的儿子最终成为了太子。

这样的帝王之术,在兵法上也称之为“欲擒故纵”,难怪汉文帝后来会成为一代明君的,真是个谋略高手啊!大家怎么看呢?

标签: 刘恒

更多文章

  • 刘恒称帝时杀尽汉惠帝的儿子,为何留下他的皇后,原因让人感慨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刘恒

    在华夏这片古老的大地上诞生了许多王朝,自然也会出现无数帝王,可是每一次皇权的更迭,总是伴随着无穷无尽的血雨腥风。有的皇帝登上王位是顺其自然的,有的皇帝登上王位,却要先经历一番兄弟相残的痛苦。胜利者在登上皇位之后,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能够稳固,更是要将失败者赶尽杀绝。西汉时期就有这样一位皇帝,继位后将上

  • 王励勤捡到宝了!刘恒幸运开花,樊振东报恩,夺冠后邀请他们合影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的猫猫标签:刘恒

    德班世乒赛已经落下帷幕。场上主力奋战,五夺冠军。球场上的一些小片段同样令人兴奋,并引发了球迷的广泛讨论。在这里,特鲁姆普和樊振东在世锦赛卫冕男单冠军后,主动向刘恒、本土队主帅王励勤、上海队乒乓球负责人王励勤、主教练张洋、邀请。赵子豪作为培训伙伴合影留念。这里我们重点说说王励勤。应该说大理还是眼识金。

  • 被边缘化的汉文帝刘恒为什么能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淮下书生标签:刘恒

    代王刘恒一直被边缘化,不受刘邦的宠爱,后来为什么能获得帝位,成为汉朝的太宗孝文皇帝呢?今天,淮下书生就和大家聊聊关于汉文帝是如何继承皇位的!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刘恒本和帝位毫无关系,能在代国封地上勤勤恳恳干一辈就不错了。当时西汉朝堂存在三股政治势力:刘氏宗亲集团、开国功臣集团、吕氏外戚集团。这三大集团

  • 大臣们铲除了诸吕,派人来接刘恒进京当皇帝,刘恒为何很害怕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刘恒

    陈平、周勃、灌婴等大臣铲除了诸吕以后,派人去迎接代王刘恒进京当皇帝。但是刘恒当时是不相信的。而且他还认为,如果自己进京的话,可能会遇到很大的危险,说不定就被杀掉了。那么,刘恒当时为什么有那样的想法呢?刘恒之所以有那样的想法,有四方面的考虑。从法理上看,刘恒是不具备当皇帝资格的。因为皇位已经传到了刘盈

  • 飞来洪福,汉文帝刘恒上位有点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刘恒

    #汉文帝霸陵被发现#(本文大约900字,阅读需要2分钟)公元前180年,春季,三月,正是春光明媚的时候,太皇太后吕雉往灞上主持祈福驱灾大祭。回宫途中,经过轵道,看见一个东西,象是青毛狗一样的动物,直扑吕雉左腋下,大惊之下,让法师占卜,法师回复:“那是赵如意的孤魂。”吕雉觉得左腋下越来越疼痛,不久后就

  • 把嬴政刘彻李世民赵匡胤关在密室里,谁能笑到最后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刘彻

    最先被玩死的一定是赢政,笑到最后的一定是赵匡胤赢政、刘彻、李世民、赵匡胤,都是有资格被称为千古一帝的雄才大略之辈,他们都建立了足以让华夏自豪的丰功伟业。而要论及智谋、胸怀、智慧,这四个人也不相上下,若是论及帝王心术、心思机巧,谁也不是省油的灯。如果把这四个人关在密室中,那么他们就是孤家寡人,没有任何

  • 汉武帝刘彻的醉酒之言,引起后人猜测,连宗室刘向都散布不利言论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刘彻

    汉初六十余年,朝野上下本着清净无为,致力于战争创伤的医治、抚慰,努力恢复发展经济,从而给汉武帝刘彻搭建了舞台。刘彻登基后,把属于他的五十四年演绎得可谓有声有色。一、刘彻“雄才”开后世中国封建社会的若干制度、措施,都始创于汉武帝时期,如尊儒术、盐铁酒官营、均输平准,等等。另外,中国的疆域版图基本奠定刘

  • 汉文帝刘恒,为刘邦收尾,为刘彻奠基,为何还被历史严重低估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阳标签:刘彻

    刘邦去世之后,汉朝廷进入外戚专权时期。刘邦本有8个儿子,由于生母不同,他们的地位命运和结局,也相差甚大。刘邦死后,次子刘盈继位,在母亲吕雉的摆布之下,开始对兄弟进行迫害。长子刘肥,因为家宴座次的问题,吕雉要杀他,最终只能献出一部分封地,娶吕雉的女儿为妻子,才逃过性命。三子刘如意,年仅15岁就被吕雉毒

  • 刘彻曾经凭借此理由,灭了附近的国家,扩大了自己的疆域!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刘彻

    汉朝的时候在汉朝的边境有一个叫南越的小国,在汉武帝刘彻刚上位的时候,南越发生了一场叛乱,这一场叛乱被刚上位的刘彻给制止了。在安定了半个多世纪后,南越王去世了,即位的是一个还很小的孩子赵婴齐。从历史上的种种事情我们可以发现,小孩子当皇帝肯定做不了主,所以就需要有人帮忙。当时辅佐赵婴齐的是南越的丞相吕嘉

  • 汉军三十万大兵伏击匈奴单于,却被一“天王”搅局,刘彻怒斩主将

    历史人物编辑:青莲简史标签:刘彻

    话说汉武大帝刚刚继位时,还是以和亲政策保持汉匈两国和平共处的关系,匈奴军臣单于乐此不疲,刘彻刚刚送来的小公主被他欺凌和折磨,这事儿被游走在汉匈之间的商人聂壹知道了,聂壹将此事转告给王恢。王恢是汉廷中的主战派,他一方面派聂壹打探匈奴情报,一方面通过经商从中获利,两国一旦开战,他便有了建功立业的资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