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董厥:被诸葛亮称颂的青年才俊,并没有尽到一个臣子的职责和本分

董厥:被诸葛亮称颂的青年才俊,并没有尽到一个臣子的职责和本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郑玉佼 访问量:2200 更新时间:2023/12/21 15:34:36

公元223年,蜀主刘备病逝,临终前托孤于蜀汉丞相诸葛亮,诸葛亮受其遗命兼任益州牧,不久,诸葛亮开府治事,董厥等蜀汉青年才俊,诸葛亮对董厥委以重任,将其任命为丞相主簿,诸葛亮曾称颂董厥,说其是一个有才能之人,做事周密,但是这个被诸葛亮称颂的青年才俊,在诸葛亮百年之后,在内无法遏制宦官黄皓的弄政乱政,在外不能阻止姜维北伐的穷兵黩武,使得蜀汉政权在这两种压力之下,最终兵败亡国。

董厥,义阳人,他与蜀汉后期大将魏延乃是同乡,二人为此私交甚好。董厥作为蜀汉的后起之秀,深得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赏识,将其带在身边,任命为董丞相令史,等到诸葛亮病逝之后,董厥作为诸葛亮嫡系人马,得到了后主刘禅的重用,将其提拔为尚书仆射。公元259年尚书令陈祗去世,这一职务就空缺了出来,后主刘禅就让董厥增补了这个位置。到了公元261年,董厥继续被提拔,被后主刘禅升迁为辅国大将军,与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以及尚书令樊建共同管理蜀汉内政事务。董厥与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作为蜀汉军政的两大主控者,既不优秀,也不合格,在内,二人没有将弄权耍政的宦官黄皓驱除出蜀汉朝堂之上,使得他一味做大,祸乱蜀汉朝纲,在外,二人没有对穷兵黩武的蜀汉大将军姜维的北伐之举进行阻止,姜维的北伐之举进一步让蜀汉国力空虚,为后续魏国反守为攻,提供了便利。

公元263年,魏国派遣大军分多路来攻蜀汉,大将钟会率领本部人马进攻骆谷,另一位魏国名将邓艾则率领本部人马进攻沓中,后主刘禅见次情形,当即派遣董厥率领张翼廖化等蜀汉将领统领兵马前去阳安关口迎敌支援,但是还没有等到他们到达阳安关口,阳安关口已被魏军轻松攻破。董厥见状,只好率领大军回撤,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合兵于剑阁,据守于此,魏国大将邓艾见剑阁重兵把守,便带着本部人马抄小路,从从阴平偷入,将驻守于绵竹的蜀汉军政大臣诸葛瞻大军击败,诸葛瞻与其子战死杀场,绵竹失守后,蜀汉国都成都已然成为一座孤城,后主刘禅眼见跟前没有良将,也没有退兵之策,只好开城门向邓艾投降。而据守剑阁的董厥知道后主刘禅投降之后,悲愤不已,但是现今已无回天之术,只好欣然接受这个结果,率兵向魏国大将钟会投降。事后,董厥与另一位蜀汉辅国大臣樊建被魏军送往魏国都城洛阳,觐见曹魏权臣司马昭,司马昭为了安抚和笼络人心,任命二人为相国参军,而没过多久,又再一次提拔了董厥,将其任命为散骑常侍,并且在司马昭的安排之下,回到蜀地,去去慰问犒劳刚刚投降的西川官民。公元265年,曹魏权臣司马昭病逝,其子司马炎承袭其爵位,并且将曹魏军政大权牢牢把握在手中,他通过武力逼宫的方式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地位禅让于他,他则宣布称帝,建立西晋王朝,董厥曾被司马昭重用过,因此司马炎也继续重用了他,给予他相应的官职。

我们纵观董厥的宦海生涯,他并没有尽到一个臣子的职责和本分,也辜负了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期望,作为蜀汉军政的掌控者之一,他将内政和军务都没有处理好,使得蜀汉政权内忧外患,作为诸葛亮口中的良臣,并没有治国理政的过人之处,反而在他的“纵容”和“庇护之下”,宦官黄皓和蜀汉将领姜维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这直接造成了君臣不同心,互相拆台的局面,这也就魏军向蜀汉进攻,提供了有利之际,因此,董厥这名蜀汉重臣,既不优秀,也不合格,同时,也说明了蜀汉丞相诸葛亮在识人方面,缺少识人之能!

标签: 董厥

更多文章

  • 刘备外出打猎,见一对男女并肩走过,简雍说:这二人要行越轨之事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简雍

    很多帝王是不喜欢纳谏的,历史上有不少“直言不讳”的大臣没落下什么好下场。人家是皇帝,向来讲究个“金口玉言”,爱听的是“主公英明”,谁愿意老是有人对自己做的决定说三道四呢?不过,皇帝也是人,说话办事也难免犯错误。这时候就到了考验臣子们“语言艺术”的时候了。怎么样,才能既起到规劝和提醒的效果,又不惹得“

  • 简雍追随刘备起兵,为何一直得不到刘备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简雍

    三国时期人物,有不少人设都被文学艺术作品甚至当今的游戏改变了。简雍,就是一例。历史上的简雍,是一位能说会道的宾客。《三国志·简雍传》中记载简雍说刘璋,刘璋乃降 。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简雍至少是有相当说服能力的人。而在后世对简雍的加工中,他这种能力被放大了。比如,在《三国演义》里,简雍不但能说服刘璋这

  • 刘备的发小简雍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简雍

    简雍,本来他不姓简而是姓耿,而幽州人将耿说成简,于是便改为姓简。我们都知道刘备最初身边跟着的是张飞和关羽,其实还有一个人也是很早就开始跟着刘备了,他就是简雍。简雍和刘备是同乡,他们很早就认识了,关系也不错,所以很早就跟着刘备来回奔走,属于绝对的亲信。但好像没有听过他的一些战事,这是因为他不是武将,而

  • 简雍本性不改,刘备难忘旧情,生死搭档情谊终生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简雍

    三国时的简雍,字宪和,少年时就与刘备相识相交,一直追随刘备不离不弃,为刘备鞍前马后,出谋划策,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取益州时,他不辱使命,劝益州牧刘璋投降,居功至伟,被刘备封为昭德将军。简雍这个人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率性而为。他本姓耿,老家是河北涿州,就是因为家乡的方言把“耿”读作“简”,于

  • 曹操耍阴招扣留徐庶之母,孙乾建议刘备便留徐庶,刘备为何不肯?

    历史人物编辑:家家小厨房标签:孙乾

    从徐庶当上刘备的军师后,屡次让曹操吃瘪,曹操大怒,身边就有谋士出主意了,说徐庶这人非常孝顺,主公只要把他的母亲留下,那么徐庶自然会回到曹营,于是曹操果然派人请来了徐母,并把消息散布到刘备处,徐庶知道后果然心如刀绞,向刘备道别,这时候孙乾出主意了,他说徐庶这人对咱们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果他投奔曹操,势必

  • 三国杀,中富含哲理的武将台词(孙乾篇)

    历史人物编辑:漂流向海标签:孙乾

    三国杀作为一款十年依旧存在的游戏,也诞生了许多特别有哲理意义的台词,下面听玄德一一道来!孙乾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孙乾是谁:孙乾(?—约215年),字公祐。北海郡(治今山东昌乐西)人。东汉末年刘备的幕僚。最初被大儒郑玄推荐于州里。刘备领徐州,以孙乾为从事。自徐州跟随刘备,多次作为刘备的使臣。他最富有哲

  • 刘备集团两个被忽略的核心人物——孙乾、简雍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孙乾

    孙乾、简雍这两个名字,大家看到肯定不陌生,但是仔细想想他俩人到底干过什么事,好像不是很清楚。《三国志·蜀书》的顺序是这样的:刘焉刘璋父子、刘备刘禅父子、妃子传、诸葛亮传、关张马黄赵传、庞统法正传,接下来就是孙乾、简雍的传记了。这个顺序代表的含义就非常明确了,孙乾、简雍在刘备集团中的位置,仅次于庞统、

  • 孙皓为何把选自己当皇帝的濮阳兴、张布都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清浅之说标签:濮阳兴

    孙吴帝国皇帝孙休,病逝于公元264年,留下了四个儿子,其中长子已立为太子,只有十多岁。孙休临终前,把丞相濮阳兴召到床前托孤,将太子嘱托给他。当时蜀汉帝国已经灭亡,孙吴群臣对十多岁的太子不看好,于是大家提议,希望迎立一位成年的帝室子孙继位,有利于吴朝的延续。丞相濮阳兴本无显赫的家族、名望,他是因为在孙

  • 三国杀:历史上被秦宓吊打的张温登场,高爆发武将又添一个克星!

    历史人物编辑:古今记实1标签:秦宓

    三国杀:历史上被秦宓吊打的张温登场,高爆发武将又添一个克星!三国历史源远流长,除了针尖对麦芒的沙场火拼,还有引经据典的互喷大戏。人们所熟知的辩论大赛应该只有跟诸葛亮相关的两场,分别是舌战群儒和怒斥王朗。其实除了丞相这两场震古烁今的舌战外,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追溯的精彩辩论。当年张松骂曹操、张松辩杨修、邓

  • 秦宓并不是什么大才,但他在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从来都不含糊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说历史标签:秦宓

    公元221年,刘备为报关羽和荆州被夺之仇,欲要兴兵讨伐东吴,这时,蜀汉官员秦宓站了出来,他对于刘备对于东吴用兵之事,极力反对,他对刘备说道:陛下,天时不当,恐难取胜,但刘备一听,认为秦宓这是在动摇蜀汉军心,便要处死秦宓,好在丞相诸葛亮及时求情,才保住了秦宓的性命,仅仅只是被下狱囚禁了起来。秦宓,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