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一代将领,也就是跟随曹操打天下的第一批将领,他们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如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张辽、张郃等人。但是人总有老去的时候,这些人退居二线后,二代将领们便涌现出来了。这就是“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魏国宗亲二代将领也非常多,比吴国、蜀国多许多,其中比较厉害的有五个人,分别是曹真、草彰、曹休、夏侯尚、夏侯霸。这五人之中,谁是最厉害的呢?不是曹彰,也不是曹休,而是曹真,分析如下。
曹真
曹真,是曹操的养子,在曹魏宗亲之中,他的地位次于曹操的亲生儿子曹丕、曹彰,但比曹休、夏侯尚等其他宗亲大将地位高。曹真和曹丕的关系很好,是曹丕的嫡系。在曹丕驾崩后,曹真和陈群、曹休、司马懿四人成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被封为大将军。
曹真的军事实力很强,多次击退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进攻。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准备充分,快速夺取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魏明帝曹叡令曹真负责抵御诸葛亮的蜀军。曹真经过调兵遣将,派右将军张郃攻打街亭,在街亭之战中大破马谡,取得大捷。
曹真本人带领大军,又在箕谷击败赵云、邓芝的偏师。诸葛亮得知街亭丢失,感到大势已去,为避免遭受魏军夹击,退兵返回益州。曹真收复南安等三郡。
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之战中,曹真任命郝昭守陈仓,郝昭在陈仓修筑城池。郝昭当时只有一千军队,抵御诸葛亮的数万大军好多天,最后迫使诸葛亮退兵,无功而返。
曹真不但自己的军事实力很强,还知人善用,重用郝昭,是曹魏二代将领中第一人,是最厉害的曹魏二代将领。
曹彰
曹彰,曹操嫡次子,是魏文帝曹丕的亲弟弟,他不喜爱舞文弄墨,也没什么花花肠子,而是喜欢带兵打仗,从小立志想成为卫青、霍去病那个级别的大将,带领十万大军在沙漠上驰骋沙场,驱逐戎狄,建功不世之功。曹操非常喜爱他的这个儿子,亲切地称呼为“黄须儿”(胡须是黄色)。
公元218年,曹彰被封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带领大军征讨北方游牧民族乌桓,采纳田豫的计策,在乌桓骑兵进攻时坚守阵地,在敌人溃败逃散时,亲自带兵追击,冲在最前面,和敌人搏战,即使他的铠甲中了几箭,他也不退让,在追击了一天一夜后,追上敌人,斩首和俘虏几千人,取得大胜。
观战的鲜卑族首领轲比能看到曹彰的军队太厉害,于是请求归顺,愿意臣服。
曹旭
曹休是曹操的儿子,曹操却视他如己,称他为“千里之马”。汉中之战,曹旭接替曹洪统帅大将。他打败了蜀将吴兰,迫使张飞撤退。魏文曹丕死后,曹休和曹真一样成为四大辅政之一。
夏虎伤
夏虎伤是镇西将军、曹魏宗室将领夏侯渊的表弟。曾随曹彰出征武皇,大获全胜。此时的夏湖殇与魏文曹丕关系不错。曹丕称帝后,又被使用。南方军事力量。夏户尚最大的功绩是与徐晃率兵攻打山庸,平定孟达,击退刘封,平定三省九县。
夏侯霸
夏侯霸是夏侯渊的次子,振熙将军,将军之子。夏侯渊死于定军山后,夏侯霸决定为父报仇,于是任魏蜀边境大将,对抗蜀军。然而,后来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杀死了曹爽,掌握了魏国。云州刺史郭怀接任征西将军。夏侯霸与郭淮不和,怕郭淮报复,投奔蜀汉,任车骑将军。随后的三国时期,曹魏氏二代最杰出的将领夏侯霸被免职传给了蜀国,实属不幸。
结语
魏、蜀、吴三国中,曹魏是部族将领最多的国家。除了曹操的兄弟之外,还有很多宗室二代将领,比如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其中有曹真、曹操等五人。张、曹休、夏湖尚、夏侯霸,他们当中最有权势的不是曹彰,也不是曹旭,而是曹真。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