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韩龙一人刺杀拥有十余万部众的轲比能,他如何混入族群?

三国时,韩龙一人刺杀拥有十余万部众的轲比能,他如何混入族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七秋往事 访问量:3533 更新时间:2023/12/17 23:48:49

三国时,韩龙的一人刺杀轲比能、瓦解鲜卑,拥有十余万部众的轲比能,韩龙如何混入族群?怎么靠近轲比能?又如何顺利完成刺杀?

鲜卑的复兴

鲜卑是从东胡而来,东汉开始逐渐强大,初期一直由护乌桓校尉兼领控制。

这段时间,东汉一直利用鲜卑来牵制北匈奴,鲜卑当然也不会白白被东汉当枪使。东汉采用钱财利诱的方式招降,当时的青、徐二州每年给钱二亿七千万,价码足够多到让鲜卑心动。

鲜卑接受册封后,开始进攻掠夺北匈奴,北匈奴在汉军和南匈奴、鲜卑的联合打击下烟消云散。原本南匈奴想着统一匈奴全境,但东汉并没有这个打算,而是继续分化,册封了一个新单于。

鲜卑于是占据了北匈奴的大部分地盘,加上北匈奴遗留的十余万众,迅速实力大增。短短二十多年成为了新的边患。从115年开始,一些鲜卑的部落屡次进犯边塞,曾在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拿下的上谷、渔阳、辽西等地,成为了鲜卑袭扰的重点,这是东汉没有料到的。

特别是檀石槐的出现,鲜卑统一成为了东汉的敌对政权,原先的部分投降归附的部落也不存在了,东汉“遣使持印绶封檀石槐为王,欲与和亲”,但檀石槐不接受,继续寇边侵扰,还将鲜卑全境按左中右划分为三部分,封三名“大人”管辖。

公元177年,夏育、田晏、臧旻三人各率万骑兵分三路、出塞两千余里攻打鲜卑,这一战在檀石槐的带领下,以东汉失败告终,且阵亡者十之七八,鲜卑已成气候。

好在鲜卑的社会发展水平没跟上,181年檀石槐一死,继承人和连又太过平庸,鲜卑也没有完整的体制,一个松散的政权再次分裂为三个集团。一个是檀石槐后裔步度根,控制太原雁门一带;一个是轲比能拥兵十余万,占据代郡、上谷一带;一个是素利、弥加控制辽西、渔阳一带。

曹魏对这些分裂的鲜卑采取怀柔政策,册封他们这些首领为王,维持北疆的稳定,重点还是放在中原地区。

一个分裂的鲜卑对于曹魏来说,要比一个统一的鲜卑威胁更小,如果出现像檀石槐这样的人物,势必让曹魏分散精力防御。但不巧的是,还真出现一个类似的人物——轲比能。

轲比能没事就侵扰曹魏边境,收买辅国将军鲜于辅改变了曹丕对轲比能的打压政策,招降汉人教鲜卑制作兵器甲盾、传授文字,模仿中原制作旌旗、以鼓节为进退操练军队,进攻素利、杀步度根,统一之心昭然若揭。

如果轲比能再次统一鲜卑全境,无异于让鲜卑出现第二次复兴,加上在诸葛亮北伐期间趁机袭扰,让曹魏很是头疼。

刺杀灭国

曹魏的幽州刺史兼护乌桓校尉王雄很早发现了这个潜在威胁,虽然以招抚的策略来拖延时间,但轲比能却没有停下统一的步伐。

步度根被杀,曹魏派去出击的苏尚、董弼被灭后,王雄意识到轲比能的壮大必须终止,派遣勇士韩龙前去刺杀轲比能。

一般来说,刺杀最高统治者这种戏码,对于松散的政权来说就是事半功倍。如鲜卑这种以野蛮掠夺为主代替贸易,各部落之间自营畜牧、不征徭役,联系上不紧密,全靠大首领征服各部落形成军事联盟,一旦大首领死亡就是“人亡政息”。

所以,韩龙的成功刺杀导致鲜卑“种落离散、弱者请服”、曹魏“边境遂安”,将鲜卑的统一延迟到了南北朝时期。

困难重重

虽然韩龙刺杀的过程没有留下记载,但是仍可以料想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因为韩龙需要解决几个问题:怎么混入鲜卑族群?怎么靠近轲比能?怎么顺利刺杀?

鲜卑作为草原民族,与中原的征兵制、世兵制、募兵制不同,采用的是族兵制,全民皆民,上马就能弯弓射箭、成为骑兵。

这种族兵制受部落氏族影响较大,只要部落里的满12岁的男丁都有承担兵役的义务,战时靠着血缘和地域组成战斗组织,这种制度持续到北魏拓跋氏建立近三十年后依然存在。

在以血缘为关系的战斗部落中,韩龙究竟是如何混入进去、接近轲比能不得而知,但难度不会小。族兵制与中原宗族保甲相类似,坞壁堡垒处处可见,比如许褚在汉末时聚集宗族数千,共同修建堡垒抵御贼寇,一个陌生人的闯入较为容易被发现。

此人或许常年混迹边塞,对鲜卑语也通晓,如果韩龙想要不引起过多的注意,冒充鲜卑人的部族人混入鲜卑族群的可能性较大。

轲比能当时有十余万之众,数百数千人就能成为一个部落,每个部落有一名小帅,上有招呼时,以刻木为信听从号令,之间相互联系比不紧密。

韩龙混入族群后,必然对当时负责守卫轲比能的各个部落相当熟悉,遇到盘查时冒充其他部落的人才能应付。否则一旦暴露,就不是刺杀、而是硬闯,难度将再次加大。

当然这只是匿名潜入刺杀的猜想,如果同荆轲刺秦一样,必定是幽州刺史王雄与其一起用计,让韩龙携带轲比能心动之物、光明正大的靠近轲比能、务求一击必杀、以命换命。

可惜鲜卑当时还没有文字、也没有史书记载,曹魏的史官也未能知晓当时发生的具体情况,只留下“雄遣勇士韩龙刺杀比能,更立其弟”一句。

轲比能身死、弟弟继位,韩龙下落不明,引发人无限猜想。

标签: 韩龙

更多文章

  • 鲜为人知的三国第一刺客韩龙:一人之力换来北方数十年和平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韩龙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在曹操、诸葛亮、荀彧、关羽、张飞这些灿若群星的响亮名字背后,还有不少知名度不那么高的英雄。他们的光芒虽然比不过那些三国时代的巨星,可也从不曾被掩盖过。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有三国第一刺客之称的韩龙。刺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职业,无论中国还是外国,都是自古就有。世界历史上最出名的

  • 活跃在三国时期的刺客,曹操很失败,韩龙却让魏国又延续了几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韩龙

    汉朝历经了几百年风风雨雨之后,终于迎来了它的末年,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爆发,在普遍的印象下,三国时期已经到来了。待汉室彻底衰落之后,一些投机者纷纷参与到了这场乱世之中,并成为了一方军阀。不管在演义中还是正史里,这期间战争自然是少不了的,同时刺杀行动在三国时期也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既然是刺杀,那就少不

  • 吴景帝孙休:爸爸孙权不疼,被迫娶外甥女,计除权臣,以教育兴国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孙休

    安徽当涂县洞阳村,村民们世代守护着一座陵墓。这座陵墓就位于村边工业园区内的一片荒地里,村内老人称之为“天子墓”,但没有人知道里面埋葬的是哪一位皇帝。2015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经批准,对“天子墓”开展发掘工作。专家根据古墓的构造材质、建造方式及所处位置,推测墓主人极有可能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一位王公

  • 左将军张布:深受吴景帝孙休信任的宠臣,为何违背遗诏而拥立孙皓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孙休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永安七年(264年),年仅29岁的吴景帝孙休病逝,临终前命宠臣张布与丞相濮阳兴好好辅佐年幼的皇太子孙(wan)。可张布并没有遵照孙休的遗诏,反而拥立了皇侄孙皓为帝。为何张布要辜负孙休的遗命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跟随孙休张布张布早

  • 东吴第三位皇帝孙休,酷爱读书崇尚教育,效仿汉文帝却一事无成

    历史人物编辑:常国俊标签:孙休

    大多数人读三国,在诸葛亮死后基本上对后三国时代的人物基本没什么了解。今天咱们来聊聊吴国第三任皇帝孙休(孙权之后分别是:孙亮、孙休、孙皓),这个人非常有意思,酷爱古籍,想要靠教育治国,在许多方面模仿汉文帝,然而在位六年却一事无成。不受疼爱的儿子,却被迎立为帝孙权一生有7个儿子,分别是孙登、孙虑、孙和、

  • 吴景帝孙休的生平之二:与孙琳有了嫌隙之后,决心诛杀孙琳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孙休

    孙琳以为孙休仍然信任自己,便无忧无虑地整日饮酒作乐,专等吉日良辰起程开拔,没想到,他们的大祸即将临头了。孙休在听信手下大臣所进孙琳将反的谗言后,找来张布、丁奉等人商量,决定诛杀孙琳诸兄弟。公元258年的腊月初八,孙休举行宴会,准备趁机杀掉孙琳,可孙琳因预感不祥,称病不去赴宴。孙休便派使者强请,将孙琳

  • 孙休逆袭成为东吴皇帝,此官员大呼:我命休矣!妻子却说:无妨

    历史人物编辑:论史阁标签:孙休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经历或听说过这样的遭遇——一个身份或职位不如你的人,办事总是不周到,犯了很多的错误,但是他有后台,可你还是依据规矩给予了此人应有的惩罚,但是突然有一天他突然成为了你的上级或者是领导,并记恨起来你之前对他的责罚,此时又该怎么样做呢?历史上有一个叫李衡的人,就遭遇了这样的经历,他

  • 一个贪生怕死的常败将军,为啥成了万众敬仰的武圣人,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飞碟历史说标签:武圣人

    关羽是古代中国最受欢迎的武将,也是身后荣光与真实事迹,反差最大的一个人。关羽死后,经过历代皇帝屡次加封,到光绪五年的时候,他的封号已经繁杂而冗长,有二十六个字之多:“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栩赞宣德关圣大帝”。关羽是唯一被封为皇帝级别的臣子,地位远远高于孔子的圣人。不仅高层重视关羽,普通

  • 秦琼为什么会死后成神,他又怎么会和武圣人关公打的不可开交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武圣人

    人们对秦琼的了解,多数停留在评书和影视作品的层面,说秦琼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是个仗义疏财的英雄。艺术来源于生活,历史上的秦琼确实是武艺绝伦,和张飞一样是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般的牛人。隋大业中期,秦琼是大将来护儿手下的一员战将,深受来护儿的器重与赏识。来护儿死后,秦琼转投在张须陀门下,

  • 武功带兵智谋均一般,还因骄傲失去边关的关羽,为何却被封武圣人

    历史人物编辑:十一史话标签:武圣人

    关羽是一个奇迹!为什么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洗,最终关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武圣人,而不是别人呢? 不错,关羽的武功是比较高的。陈寿介绍关羽是“万人之敌”。这样的话,同时代很多人都说过,包括程昱、郭嘉等人,可见关羽确实武功非凡。再加上关羽曾阵斩袁绍的第一大将颜良,这说明他的武功在同时代人中,确实是上上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