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灭亡了蜀汉,钟会与邓艾即使回到魏国,司马昭也容不下他们

灭亡了蜀汉,钟会与邓艾即使回到魏国,司马昭也容不下他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瞿凯明 访问量:475 更新时间:2024/1/5 21:19:22

公元263年,邓艾钟会一起灭亡了蜀汉,解决了曹魏几十年,历经几代帝王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说,邓艾和钟会立下了盖世奇功,尤其是邓艾,他是直接灭亡蜀汉的第一功臣。

邓艾能成功灭亡蜀汉,其实,也和钟会有很大关系。

如果不是钟会率主力在剑阁,将姜维缠住,邓艾偷渡阴平,也很难成功,因为,姜维一心抵挡钟会的十万大军,分身乏术,实在顾及不过来了,致使邓艾偷袭成功。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钟会的十几万大军,姜维肯定会分兵,防守阴平小路,哪怕不知几千人在阴平小路,邓艾必死无疑。

困也能将邓艾困死在深山密林中,邓艾军不能前进,没吃的,肯定会全部饿死。

因此,灭亡蜀汉,不能把功劳全部算在邓艾一个人的头上,这对钟会是不公平的。

众所周知,邓艾灭亡了蜀汉之后,因为居功自傲,遭到钟会等人诬陷,被司马昭下令收捕,最终,在押送洛阳的路上,被和邓艾有仇的将军田续杀了。

而钟会因为收编了诸葛绪和邓艾的部下,加上姜维的主力,实力大增,手握二三十万大军,野心逐渐膨胀,因此,想造反,争夺天下,最终,被胡烈的儿子胡渊杀死。

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钟会不造反,和邓艾一起回到魏国,那么,立下盖世奇功的两个人,司马昭会容得下他们吗?

也就是说,司马昭会杀死邓艾和钟会吗?

先说钟会的结局,会是什么?

钟会是司马昭的心腹,一直为司马昭效力,出谋划策,被称赞为司马昭的张良,智囊人物,在伐蜀时,众人都反对,认为时机未到,只有钟会坚决支持司马昭伐蜀,司马昭也因此下定了决心,最终伐蜀成功。

因此,钟会是司马昭的得力谋士,是可以被完全信任,只是,在灭亡蜀汉之后,钟会野心随即剧烈膨胀起来,有反司马昭的心了。

所以,当钟会到达成都时,司马昭身边的人,便提醒司马昭,要提防钟会有异心,因此,司马昭这才亲自屯兵长安,目的是什么?对钟会不放心了,以防不测。

俗话说,君疑臣,则臣必死,自古以来就是这样,韩信彭越等等皆是。

因此,即使钟会没有造反,回到魏国,司马昭也容不下钟会的,兔子打完了,还要猎狗做什么?钟会必死。

再说说邓艾,他的结局会是什么?

邓艾虽然是司马昭老爹司马懿亲自提拔的人,也算是司马家的心腹了,但是,邓艾出身寒微,没有后台,立下了灭蜀大功,魏国的官员和武将,都是嫉妒邓艾的,凭什么我们公卿王侯将相,被你这个穷小子抢了风头?肯定没有人能容忍邓艾超越自己,因此,这些人必然要在司马昭面前,说邓艾的坏话。

一个人说邓艾的坏话,司马昭可能不信,二个人说,司马昭也可能不信,但是,很多人都这样说邓艾的坏话,司马昭能不信吗?

俗话说,三人成虎,邓艾的下场,已经很明显了,司马昭也容不下他,肯定会除掉他。

标签: 钟会

更多文章

  • 钟会明知道魏国强大,以他的才智,不难决断,为什么还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瞿凯明标签:钟会

    公元263年,魏国司马昭派钟会、邓艾和诸葛绪,兵分三路,进攻蜀汉,最终,在钟会率主力,在剑阁与姜维主力相持不下的情况下,邓艾偷渡阴平,捡漏了,灭亡了蜀汉。后主刘禅投降之后,被送往洛阳,实际上被控制起来,以免再生事端。魏国三路大军,以镇西将军钟会率兵十万,兵力最多,妥妥的是主力,而征西将军邓艾和诸葛绪

  • 明明有着大好未来的钟会,为什么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钟会

    钟会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自幼才华横溢,精通玄学。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后来曹魏的政权掌握在了司马家的手里,不过钟会到没有受什么影响。因为他早年间受到司马师的赏识,是司马氏的重要幕僚。司马师征讨毌丘俭期间,钟会负责机密事务,又为司马昭献策,阻止了魏帝曹髦的夺权企图。钟会大力支持司马昭

  • 钟会伐蜀之后,手握重兵,功高震主,他如何才能自保?

    历史人物编辑:瞿凯明标签:钟会

    钟会是魏国太傅钟繇的小儿子,从小就绝顶聪明,中护军蒋济曾一眼就看出时年只有五岁的钟会是非常之人,大加赞赏,可见,钟会非常引人注目。钟会四岁的时候,就能背孝经,七岁就能背论语,十岁能背尚书,十五岁进入太学,可以说是神童,一点也不为过,钟会的聪明才智,也为他日后为司马氏效力,立下赫赫功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钟会若是灭了蜀汉后,成功取代刘禅,三国格局会有如何改变?

    历史人物编辑:夏目历史君标签:钟会

    公元260年6月2日,曹魏少帝曹髦玉碎九重,而司马昭当街刺杀皇帝留下千古骂名。——是时,司马昭三辞、三受之礼尚未彻底完成,然而禅让之路却就此断绝,司马集团迎来了空前之危机。众所周知,大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究其根本离不开“三辞三让”,如若不然,将会为天下耻笑,将失去天下之人心和正统......一、司马

  • 钟会为什么要杀掉许褚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钟会

    许褚之子名为许仪,算是将门虎子,因为他的父亲跟随魏武帝曹操,征战沙场,几次把曹操愣是从阎王爷手里夺了回来,功勋显著,许褚的儿子因此也继承了当时许褚的爵位,享受先父应有的待遇,跟随钟会伐蜀期间,许仪被任命为钟会的先锋大将。许褚这么德高望重,许仪也是名门之后了,这种人讲道理地位应该很高的,为什么钟会说把

  • 钟会、邓艾虽然重兵在握,又足智多谋,但都被此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钟会

    魏国后期,钟会和邓艾双剑合璧,如同当年的张良、韩信一般,平灭蜀国,《军师联盟》也有他们的剧情。他们名气虽然很大,功劳也很显著,最后却栽在同一个人手上。此人名声不显,却间接影响了魏国甚至中华的走势,他就是卫瓘。卫瓘出生于儒学官宦世家,他最为人称道的是秉公办事,不亲不疏,因此在曹魏时期就受到重用。邓艾、

  • 袁氏兄弟投靠公孙康,曹操为何没有乘胜追击?

    历史人物编辑:贺鹏标签:公孙康

    欢迎各位朋友来到今天的小崔说古谈今,我是小崔说古谈今的小编。三国历史非常的有趣,也非常值得细细品味,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曹操北伐乌桓攻克柳城之后发生的一个小故事,当时袁氏兄弟因为柳城失守,抱头鼠窜,逃到了辽东,去投靠公孙康。曹操部下纷纷建议他乘胜追击,将袁氏势力彻底消灭,可是曹操却表示,不需要乘胜追击

  • 曹操平定乌桓后,为何不乘胜追击,灭了辽东公孙康呢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公孙康

    在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一直是中原大地的巨大威胁,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中原百姓的人身安全和统治者的统治稳固。所以,古时候中国皇朝的统治者,在统治稳固之后,一般都会对北方的游牧民族采取军事行动,不仅是为了稳定自己国家的边境,同时更是为了向外扩展版图。毕竟真正的扩充华夏之地,才是国家最大的功绩。公元206年

  • 三国最惨的人是秦宜禄吗,是个男人都在“惦记”他的老婆吗?

    历史人物编辑:王嘉兴标签:秦宜禄

    三国,是男人的时代,是万千男人驰骋疆场的时代。而吕布又是当时的超级猛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有人说,如果一个武将能在吕布手下当差,那是梦寐以求的事。然而,吕布手下的这个武将,在三国之中,被认为是最惨的人,是个人都在“惦记”他的老婆杜夫人,真的是这样的吗?一共有几个人“惦记”他的老婆了?根据《三国志·

  • 曹操纳了秦宜禄妻子,关羽为何“心不自安”?原因背后暗藏杀机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秦宜禄

    孤罔炎史,主攻两汉三国历史。谈历史,讲文化。希望我的文章能够给您带来收获。今日话题:关羽”心不自安”背后的故事《三国志·关羽传》引蜀记的记载,说是吕布被曹操、刘备围攻之前,关羽多次向曹操提出,城破以后请将秦宜禄妻子杜氏许配给自己。曹操本来是答应的,但架不住关羽反复提醒,就怀疑这个女子姿色不一般。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