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三国历史湮没的天才少年周不疑

被三国历史湮没的天才少年周不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郭宁 访问量:3441 更新时间:2023/12/22 14:50:37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的时代,他们的智慧和英武让后世崇敬。其间也诞生了众多其他朝代无法比拟的神童,真可谓童星闪闪放光芒!

其中就有七岁称象的曹冲、四岁让梨的孔融、还有那个会猜曹操之谜的杨修……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就熟悉的三国神童,而在那个时期,还有一个被曹操无辜杀害被三国历史湮没的周不疑

说起三国时期的天才少年周不疑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即使很多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也或许都会对他的名字很陌生,但是他却是能让一代枭雄曹操都很忌讳的人,最令人称奇的则是他被曹操派人暗杀死时只有十八岁,他是令曹操为之忌惮的神童。

能让曹操所忌惮的人必有过人之能,纵观曹操所忌惮的人,周瑜是头一号人物,其次是刘备,再其次则是关羽。这三个人都是当时的一代英杰,名声显著于后世,而这个周不疑又是何所人也呢?能让曹操如此忌惮呢?

周不疑零陵人,是荆州刺史刘表的别驾(相当于现在市委秘书长)刘先的外甥,幼年时曾经游学于荆州,后求学于刘备,而刘备也非常惊叹于他的过人才智,所以从这里推断当时他和刘备过从甚密,属于半师半友关系。后来刘表去世之后其次子刘琮继位,即向曹操投降,曹操入主荆州,刘备颠沛而逃,周不疑就此和刘备失去联系,流落到曹操手下。

周不疑估计当年只有十五六岁,后来到了许都之后,周不疑与曹操的儿子天才神童曹冲结为莫逆之交,这时的曹操也非常看重周不疑的才华,对他喜爱有加,曾经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周不疑,但是周不疑以不敢当为由拒绝了。这个不敢当很明显出于周不疑本人的不愿意,亦或许周不疑还存着叛曹归刘的心思,这也为他日后引来了杀身之祸。

本来曹冲就是天才少年,周不疑恰恰也是天才少年,两个少年天才好朋友未来在一起必定成就一番大事业,可惜的是天才少年曹冲却早早在未成年的时候就夭折了,曹冲之死也给周不疑带来了杀身之祸。

当时曹冲之死给予曹操很大打击,曹操很悲伤的同时,对周不疑的心也开始变了。曹冲未死之前曹操曾多次公开表示将来自己死了之后由曹冲继承自己的事业,已经明确地把曹冲定位为继承人,曹冲死后曹操曾对曹丕及其他的几个儿子说过,曹冲之死对曹操自己是极为悲伤地事情,但是对曹丕这些曹操的儿子来说却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因为他们有机会能继承曹操的事业。

固然曹操早年是非常欣赏周不疑的才华,但是曹操真正喜欢周不疑却是他和曹冲建立莫逆之交的友谊开始,并着重培养他,这一切都是因为曹操想为曹冲培植自己的势力人才顺利接他的大位在打基础。而且曹操一直认为只有曹冲才能驾驭周不疑,所以在曹冲死后曹操要杀周不疑,曹丕进宫劝谏曹操,不要杀害贤才,曹操却对曹丕说,”若仓舒(曹冲的字)则罢了,此人非汝能驾驭也。“

其意即是指明说此人只有曹冲能驾驭得住,连曹丕这样的人也驾驭不住,由此也可见连曹丕都驾驭不住的人,甚至将来可能都会威胁到曹丕,他的才能得有多么惊人。当然曹操想杀周不疑也有出于他当年与刘备过从甚密的关系,并且还不肯和自己联姻的原因。

曹操起初认为曹冲与周不疑关系莫逆,以曹冲之才能必定能驾驭住周不疑,但是现在曹冲一死,周不疑又不肯与自己联姻,万一将来周不疑成了气候,又抱着叛魏归蜀的心思,必定会对将来的曹丕造成致命打击,所以多疑的曹操也就下定决心除周不疑而后快。

于是曹操就在曹冲死后不久就派人秘密将周不疑暗杀在了自己家里。周不疑是少年天才,十七岁的时候就著有文论四首,可惜如果周不疑只是单纯的少年文学天才可能曹操不会对他如此忌惮,曹操认为他有异智,很可能认为他像楚汉争霸时期韩信的幕僚李佐车那样有运筹帷幄的谋略之才。

关于周不疑人物事迹在小说《三国演义》和史书《三国志》中均无记载,他生平事迹在古代零陵地方志《零陵先贤传》中有记载,清末卢弼所著《三国志集解》中引用古书《北堂书钞》中对周不疑的事迹进行了引注。

《零陵先贤传》和《北堂书钞》均记载了曹操当年攻柳城,周不疑时年应该只有十五六岁,随军出征,曹操久攻柳城不下,还是少年的周不疑向曹操进献了攻城十策,数日柳城既破。从这可见周不疑军事谋略才能有着过人天赋,也因此被曹操怀疑为有异智,为自己日后招来杀身之祸。

可怜的天才少年周不疑估计当时被杀之时都想不明白自己为何会被曹操所杀害,带着疑惑和悲催匆匆地离开了三国乱世,随时代的变迁,周不疑也被淹没在了三国这段历史之中。

标签: 周不疑

更多文章

  • 司马懿和周不疑都被曹操忌惮,为何只有周不疑被曹操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小熊猫电竞推荐标签:周不疑

    在三国时期,曾涌现出了许多天才少年,例如四岁能让梨的孔融,七岁能称象的曹冲等等。还有一个天才少年与曹冲年纪相仿,他就是刘先的外甥,在到了许都之后和曹冲的关系一直很好。然而在曹冲去世后,曹操竟然将此人暗杀了,这位天才少年,就是周不疑。那么司马懿和周不疑都被曹操忌惮,为何只有周不疑被杀,而司马懿却没有呢

  • 神童周不疑,在曹冲死后,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杀了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凌烟阁论历史标签:周不疑

    说到曹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而曹操的儿子,曹冲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神童,也是曹操最为疼爱的儿子。曹冲自幼聪慧,更是留下了家喻户晓的“曹冲称象”典故。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描述曹冲的才智,“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也就是说,曹冲五六岁时的智力跟成人差不多。然而,却过早地夭逝,极令

  • 司马懿与周不疑一样出众,为何曹操要杀掉周不疑,却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周不疑

    我们之前说过,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谋略家特别多,神童也一代接一代,然而,不仅仅是天妒英才这么简单,17岁的周不疑就因为锋芒太盛,被曹操无情暗杀。那么此刻疑问就来了,司马懿的才华一样出众,为什么曹操没有灭掉他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析分析。曹操这个人疑心极重,也十分喜欢杀人。只要他觉得这个人该死,

  • 黄权入魏国为官,但他没有为魏国出一计,一策,也没统兵攻打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黄权

    公元223年,蜀主刘备病逝于白帝城,消息传到魏国之后,魏国朝堂之上一片欢声笑语,唯独黄权无一丝笑意,魏国皇帝曹丕见状,便以此事私下召见于他,黄权的侍从们一个个胆战心惊,唯独黄权镇定自若,曹丕知道这个情况后,对黄权佩服不已。黄权是巴西郡阆中人,本是益州牧刘璋的部下,担任主簿,公元211年,刘璋麾下谋士

  • 黄权为什么选择投降了魏国,他的最终结局又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黄权

    黄权选择投降曹魏而不是东吴是基于现实窘境以及心理上的障碍,才做出最佳选择,那么具体到底如何,我们仔细的分析一下。黄权为何要投降曹魏?黄权投降魏国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道路隔绝,无法返回。按照先前刘备的部署,黄权军驻扎在长江北岸,以防止曹魏军的袭击。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南岸地区被东吴军占领,陆路被

  • 三国黄权投降,忠义流传,明朝此人投降,受垢万年!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豆豆子标签:黄权

    1644年,满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10万余人大军,进军山海关。从此,这群八旗子弟正式统治了中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1622年,随着南明永历皇帝的绞刑,清朝基本统一了全中国。其实,清朝之所以能够顺利夺取明朝的政权,除了依靠精锐骑兵之外,还有不少汉族将领帮了大忙。但是,在这些人当中

  • 华夏历史上的,为何神权从未超过黄权?因为神权只是工具而已

    历史人物编辑:涟漪的西子湖标签:黄权

    古代西方,权力最大的人是罗马教皇,而并非国家的最高领导者,这多是因为民众对国家的不信任,所以需要找寻一个靠得住的精神寄托,于是上帝、教会便成了大家信奉尊崇的对象,教会的势力越来越大,以至于教皇的权力凌驾于王权之上,带来的后果在罗马帝国的身上体现的分明。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东西罗马帝国因此诞生

  • 说一说三国中的黄权其人是徐庶第二吗?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黄权

    在三国“四黄”(黄忠、黄盖、黄祖、黄权)当中,黄权应该是知名度最低的一位。这个人虽然没有进入蜀汉二十八臣的行列,却也不是等闲之辈。我观察了他的命运轨迹之后,忽然觉得他跟徐庶有某些异曲同工或者说是殊途同归之处。譬如说两个人都是尽心辅佐刘备,又都由于不同的原因违心进了曹营。不同的是,徐庶是备求贤若渴时自

  • 刘备帐下大将黄权投降曹丕,为何刘备还要善待他的家属?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以降标签:黄权

    刘备帐下的黄权,一生中侍奉过三位主公,分别为刘璋,刘备和魏主,与他类似的吕布被世人冠以“三姓家奴”的蔑称,而黄权不仅得到了世人的理解,更是在投降曹魏之后得到了刘备的谅解,他留在蜀中的妻儿都得到了妥善的照顾。究其原因,黄权与吕布不同,作为一个臣子,每在投降之前,他都尽力履行了作为臣子的义务,尽到了最后

  • 三国将领黄权:刘备和诸葛亮的共同好友,为何叛蜀降魏?

    历史人物编辑:超跑保养细节标签:黄权

    导语:刘备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知人善用的几个人之一,他知道关羽张飞有万夫不当之勇,特意以兄弟之情留住他们两人;知道赵云重感情,特意以自己的义气留住赵云;知道诸葛亮有理想有追求,随即用自己的志向和理念留住诸葛亮。正因为有了这些人的辅佐,刘备才能够在赤壁之战后崛起,10年时间就建立了三分天下的蜀汉,而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