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曹操这个人很喜欢猜忌,也非常喜欢杀人,只要他认为该死的人,一般不会留着。比如德才兼备、才貌双全的崔琰,因为对曹操称王的事,发表几句模棱两可的评论,曹操认为他是在高级黑,便将崔琰下狱处死。而清廉正直的毛阶,也因崔琰死后发了几句牢骚而被下狱,之后郁郁而终。连曹操年轻时候的好友兼得力谋士娄圭,因语言不当而惨遭杀害。除此之外,曹操还曾暗杀过一位年仅17岁的神童。
这个时候,有人就说了,曹操为什么杀仅17岁的神童周不疑,而不杀有着“狼顾之像”司马懿呢?我们先来说说周不疑。
周不疑,字元直,是刘表部下刘先的外甥,从小就是个神童,与当时神童曹冲齐名。因为刘备被认为是汉朝皇室之人,还被称为刘皇叔,周不疑就与刘备的关系很好,刘备也非常欣赏周不疑的才华。
后来,由于战乱,周不疑与刘备失去了联系,沦落到曹操的地盘上,其才华被曹操看上。因为儿子曹冲也神童,曹操就让周不疑陪曹冲一起学习,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惜,曹冲在13岁的时候就死了,曹冲死后,曹操的心就变了,因为他每当看见周不疑的时候就想起曹仓舒(曹冲的字)来,心突已,于是命人暗杀之(曹操立刻“欲除之”。)尤其周不疑还有这不错的军事才华,《零陵先贤传》曾有记载:曹操攻柳城不下,图画形势,为难计策,周不疑进十计,攻城即下也。
曹丕不以为然,还跑去上谏。结果曹操把他训斥了一通:“如果是曹冲到还罢了,周不疑不是你这样的人玩得转的”(“此人非汝所能驾御也。”)。于是派人去把周不疑刺杀了。那时候的周不疑,才刚刚17岁。
周不疑一非皇室,二没军权,曹操为何对其如此忌讳,这就不得人所知了。那么司马懿呢?曹操总感觉司马懿不是一个平凡的人,除了狼顾之像,曹操曾经梦见三马同食一槽,因此对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干预汝家事。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司马懿是个很有“能耐”的人,既有能力,能力很强,又有耐力,耐力更是不同寻常。他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份。在曹操面前他是一个恭谨的、忠顺的、有能力的僚属。在曹丕面前他就是一个有智力的、能决断的、能提供最大帮助的谋臣。
就是因为如此,曹操找不到司马懿的破绽,又因为曹丕的信任,导致曹操最终没有杀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