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件事在历史书上经常会提到。因为那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可以说是衍生除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和优秀思想。事实上秦王扫六合并不是很容易的,尤其是灭楚国、赵国这两个国家。楚国是因为太大了,赵国是因为之前胡服骑射的改革台强大了。其实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远远不是军事上的强大这么简单,这个影响可以说是太多方面了。
我们看战国时期的地图就知道了,赵国处于当时的北边,赵国在地理位置上,东北同东胡相接,北边与匈奴为邻,西北与林胡、楼烦为界。这些都是少说民族,当然他们和处于原始社会差不多,没有中原的国家文明程度这么高。但是文明程度不高,丝毫不影响他们的战斗力。这些人和中原的人不一样的是他们是游牧民族,过的是马背上的日子。长于骑马射箭,他们常以骑兵进犯赵国边境。所以造成的影响就是,虽说不能把你灭了,但是天天在后方骚扰你,导致始终不得安宁。赵武灵王看到这些人就说“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来如飞鸟,去如绝弦,是当今之快速反应部队,带着这样的部队驰骋疆场哪有不取胜的道理。”
所以,在老是和这些人打交道,但是老是被人打。于是乎老大特别不爽了,得想办法怎么能打败别人。后来想想只能用一种方法了,以夷制夷。但是这个破天荒的想法可以说是几乎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反对,只有肥义支持。当时的中原国家是礼仪之邦,从周公开始就是吃穿住行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尤其是穿衣服,这都是老祖宗规定好的。怎么可已改变呢,发型肯定也是不能变的。还有就是,即使改变,你像其他大国学习也行,竟然向这些没开化的野人学习。我们当时可是称呼他们是犬戎的,光看着称呼就知道是多么鄙视他们了。不过赵武灵王不管这些,你说我们打不过他们能怎么办,只有这样了。赵武灵王的胡服改制很彻底,他不仅要使军队将士改穿,还要全国上下臣民都改穿。这下你可以说媒话说了吧,老大都发话了。不过在军事上,,改进了军队的服装装备。
窄袖交领右衽的服装,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成为中国军队中最早的正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改进为后来的盔甲装备。这个对于中国的军事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那个时代大家都是步兵和战车,没有骑兵的。战车一般由3名甲士分布两处,车后2人,舆侧1人,还有4人共乘之法,称为“驷乘”。从此之后,战车可以说是差不多退出历史舞台了。
这场改革导致的结果就是,就在行胡服的次年,赵国就向侵略赵国已久的中山国发动进攻,一直打到宁葭(今河北获鹿县北)。又西攻胡地,到达榆中。林胡王向赵贡献良马以求和。赵武灵王让代地的相赵固专主管所占领的胡地,向内地提供骑兵。赵国在加紧进攻中山的同时,还向北方的匈奴侵略者出击,“攘地北至燕、代”。可以说,经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成为当时除秦国外,国力最强的国家。虽说长平之战之后战国国力下降,但是还是秦灭六国最大的阻力。尤其是赵国的将领李牧。
那么这场改革其实并不是军事上的影响这么简单。最主要是对中原文化上的影响。这可以我们中原王朝第一次向少数民族学习的。梁启超认为赵武灵王是自商、周以来四千余年中的第一伟人,他与秦始皇、汉武帝以及南北朝的宋武帝(刘裕)一样,是中国历史上四位取得对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胜利的人之一,而且是最值得后代子孙骄傲的一位。这个评价可以说是非常之高。确实主要在思想上面告诉我们,我们并不是天下最厉害的。而且就是不管谁比我们厉害,我们都可以向他们学习,然后为我所用。并不像后来的我是天朝上国,你们的东西太low了,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