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昌平君芈启:大秦相国,生在秦国,长在秦国,最后却成了楚国的王

昌平君芈启:大秦相国,生在秦国,长在秦国,最后却成了楚国的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宋尚 访问量:2855 更新时间:2023/12/22 16:36:04

说到秦国,就绕不开秦国朝堂上的楚系势力,秦、楚自秦穆公时期就开始联姻,进入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秦楚联姻就更多了,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的夫人都有楚国之人,

正是由于秦国这么多的楚系夫人,使得楚系势力有了形成的基础。

楚系势力真正的成势是在宣太后执政时期,宣太后便是楚人,在其执政期间就曾大力用楚人,“四贵”中的魏冉、芈戎便是最具代表性的楚系势力人物。到了秦庄襄王时期,楚系势力的话事人变成了华阳太后,楚系势力仍是屹立不倒。而到了秦王政时期,昌平君芈启成了楚系集团新的话事人。

关于芈启的事迹,《史记》中的记载主要在《秦始皇本纪》,不过并不太多,只是略有所提及,不过在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中,对于芈启的生平事迹但是记录得比较多。

根据《史记索隐》的记载,芈启是楚王完的庶子。秦昭襄王三十五年,楚国与秦国重归于好,楚王完当时以楚太子的身份入质秦国,在秦国待了近十年。所以,

据推测芈启很有可能是楚王在秦为质出生的。

为何这样说呢?因为据《史记》记载,芈启再次出现已经是昌平君的身份,并且是和相国吕不韦一起出现的(嫪毐宮变,“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定之”),可见昌平君在秦国的地位很高,同时还深受秦王政信任,而如此之高的地位和信任定不是凭白无故而来,即便是华阳太后的弟弟阳泉君都没如此地位。因而说,昌平君应该很早就活跃于秦国朝堂。

那有没有可能,芈启很早是生在楚国,后才入秦,也是不可能,楚王完的儿子并不多,《史记》中还特别记载了早年因为他无子(实际是误记),还发生了春申君移花接木之事,所以如果是芈启是楚王完的儿子,还出生在楚国,必定会有记载。

因而,上述两点原因综合来看,昌平君必定是生于秦国,且是楚王完为质的时候生的,楚王完在秦国待了近十年,而且当时秦楚交好,楚王完在秦国待遇并不差,更何况当时秦国主政的正是楚系宣太后,秦楚历来就有联姻的惯例。为了继续让母国楚国和秦国保持友好的关系,在宣太后的做主下,让未来的楚国国君娶一位秦国王室的女子也是件正常的事,而

芈启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生在秦国。

到了秦孝文王、秦庄襄王时期,华阳太后成为了楚系的话事人,而此时的芈启也已长大成人。芈启作为楚系芈氏和秦国嬴氏的后人,于母还是于父都会得华阳太后亲近,芈启也就能顺势进入秦国朝堂。在华阳太后的扶植下,芈启赐爵昌平君,成为秦廷高官。

公元前238年,在嬴政亲政之际,嫪毐发动宮变,由于芈启的能力再加上嬴政的器重,芈启被授予重任,同相邦吕不韦镇压嫪毐之乱。后吕不韦受嫪毐牵连被罢相,芈启继任相国,一时在秦炙手可热。不过,后在秦攻楚时,芈启被罢相并被迁往郢都(楚国前国都),安抚楚人。

芈启被罢相应该是受秦攻楚一事牵连,楚是芈启的母国,眼看了母国将要被灭,芈启因而才与嬴政有所冲突,方被罢相,嬴政本想利用芈启的特殊身份去安抚楚人,没想到到芈启却叛了秦,甚至在楚王负刍被俘后,楚将项燕还立芈启为新的楚王,

只不过此时秦灭六国是大趋势,他们此举只是螳臂挡车,最后芈启被害,项燕自杀。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昌平君

更多文章

  • 被大秦赋掩盖的历史真相:原是秦国丞相的昌平君,为何要背秦投楚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昌平君

    撰文:琴剑霜月编辑:吃硬盘吧插画:发达蚊近日,前后制作拍摄长达十几年的《大秦帝国》系列最后一部《大秦赋》,终于以嬴政一统天下而步入尾声。此剧前几集情节紧凑、服饰考究、场面宏大,一度令观众拍案叫绝;可到了后面,无论是年近不惑的张鲁一老师饰演十三岁的嬴政,还是嫪毐之乱那冗长的宫斗戏码,都令人觉得《大秦赋

  • 从重臣到叛臣,昌平君郢陈之叛跟项燕击败20万秦军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白某观文史标签:昌平君

    昌平君能够做到秦朝的丞相,完全是因为他执行了秦始皇嬴政的命令,除掉了长信侯嫪毐的党羽,芈启和李信被秦始皇派去攻打楚国。芈启的身份是楚国的公子,他若是能够主动和楚民宣传秦朝的政治和风土人情,定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秦朝稳定楚国子民的情绪,可是他却在最关键的时候选择了背叛。昌平君被贬到郢陈昌平君是楚国的

  • 昌平君芈启为什么叛秦?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昌平君

    芈启是谁,这个名字实在是太陌生了,但实际上芈启在各个方面都不逊于和他同一时代的赢政(秦始皇),这位留着两国帝王血脉的人最终却是自杀身亡,不能说他无能。只能说他失败了,芈启。昌平君,父亲是楚考烈王之子,母亲是秦昭襄王之女。战国两个最强大的国家都是他的母国,他不仅仅是秦国的丞相,还是末代楚王,从血脉上说

  • 昌平君击败了李信,但是没有想到秦始皇会亲自请王翦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昌平君

    李信军大败,身在咸阳的秦王嬴政得到秦军惨败的报告,大为震怒,他亲自前往频阳,登门造访被贬斥出京、还乡养老的王翦。对于这件事情,《史记·王翦列传》有详细的记载。二人见面时,嬴政首先屈尊陈谢说:“寡人当初不用将军的意见,如今果不其然,李信败战辱没秦军。眼下楚军日益西进,逼近秦国,将军虽然有病在身,也不至

  • 《芈月传》中的谦谦君子黄歇,竟是楚幽王的亲爹,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宇彤时尚标签:楚幽王

    认识黄歇,是通过电视剧《芈月传》。演员黄轩扮演的子歇,风度翩翩、情深义重、对月儿好得不能再好,几集下来被表演精湛的黄轩圈粉,也喜欢上了这个时时想要保护芈月的知情重义的君子黄歇。于是抱着对历史人物黄歇的好奇,我走进了历史人物黄歇的世界,却惊讶地发现,历史上的黄歇与电视中的黄歇竟然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首

  • 楚考烈王是有子还是无子?史书记载很含糊,太史公也是个八卦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楚考烈王

    《战国策》中都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楚考烈王无子》。其大意是说,楚考烈王没有儿子,作为相国的春申君很着急,满世界给他找适宜生孩子的女子入宫,但是没有任何响动。后来春申君的门客李园将自己的妹妹李环(有一说叫李嫣,咱们这里采用李环这个名字)介绍给春申君,春申君很喜欢,就收为自己的侍妾。后来李环有孕,李

  • 《大秦赋》之楚考烈王,怂了一辈子,就硬气两回,4个儿子都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钱六六标签:楚考烈王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结束,赵国40万将士惨遭坑杀。当时,楚考烈王刚继位3年,长平之战的结局震惊了楚国的朝堂,春申君黄歇、楚将项燕等人都劝楚考烈王早做和秦国开战的准备,楚考烈王不以为然。因为对楚考烈王来说,楚国和赵国的关系早已破裂,而楚国和秦国是联盟关系,秦国大胜赵国,反而是一件好事。后来证明,楚

  • 吴起被杀时,为何要趴在楚悼王身上?专家:这种复仇手段太高明了

    历史人物编辑:卿雨润史标签:楚悼王

    提起“孙吴”这个词,很多人会想到三国时期割据江东的孙氏,其实这个词还有另一种使用频率更高的含义: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吴起的合称。吴起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变法家之一。古代学习兵法的人,必读《孙子兵法》与《吴子兵法》,这就足以看出吴起在我国军事史上的特殊地位。同

  • 吴起被杀时为什么趴在楚悼王的尸体上?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楚悼王

    公元前387年,吴起黯然离开魏国来到楚国。楚悼王听说吴起来到楚国,激动地亲自跑到边境去迎接,并任命他为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当时是楚国北部重镇)守。一年之后,又升任其为令尹,主持楚国军政大局。如果从权力上讲,令尹比相国更大。吴起在魏国求之不得的东西,楚悼王很爽快便给了他,同时交给他一项重大任务——变法

  • 兵家“亚圣”吴起被杀的时候,为什么趴在楚悼王尸体上?

    历史人物编辑:余小斌标签:楚悼王

    吴起被称为兵家“亚圣”,与“兵圣”孙武并称为“孙吴”,是战国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吴起是卫国人,他的伟大老乡还包括商鞅,吕不韦等人。吴起的一生,用两句话概括就是“精通兵法儒,历仕鲁魏楚”。战国时期的士人群体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拥有强烈的出世愿望和建功立业的理想,吴起也不例外。吴起出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