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燕王哙不合时宜的“禅让”,以儿子被杀自己自杀,继任者被杀结束

燕王哙不合时宜的“禅让”,以儿子被杀自己自杀,继任者被杀结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静心读史 访问量:120 更新时间:2024/1/21 4:48:14

无意间打开了一部记录片《风云战国之列国》,看了一点,忽然想起真实历史上的“禅让”来。舜禹的禅让是传说中的,感觉不真实,但燕国哙的禅让,的确是实实在在的,可惜,他是以失败而告终的。

公元前316年,燕王哙眼见着西赵南齐日益壮大,怕两国谋其燕国就招大臣商议强国之策,丞相子之有谋国之才,燕王哙对其赞善有加。

这时一士大夫为了拍子之马屁,就向燕王哙进言,让其模仿圣人之行,与尧舜禹一样禅位给子之。

燕王哙略一思索,就不顾太子姬平与忠臣所阻,在一片“圣人再现”的马屁声中把燕王之位禅让给了丞相子之。

卸除王位后,燕王哙也不知道与姬平等人好好沟通一下,就埋头去种庄稼去了。

姬平,堂堂燕国太子,未来的燕王,一下子什么都没有了,心里上的落差可想而知。

这时对燕国虎视眈眈的齐国就派了个人面见姬平,承诺如若姬平起兵夺权,齐国则派兵资助。

作为燕国曾经的太子,姬平也是有着部分拥护者的,所以姬平大臂一挥,反他娘的。我姬家天下岂能让他人坐。

可惜齐国承诺的兵士并没有如约而至,历经数月,姬平兵败被子之杀了。

这时候的燕国,早就因为内乱乱作一团,百姓都在水深火热之中。

齐国抓住了这个机会,以匡扶正义的名义武力进驻燕国,饱受战乱之苦的燕人居然就打开了城门,以列队欢迎的方式把武装整齐的齐军迎了进来。

燕国完了,因无能而效仿圣人进行禅让的燕王哙,只能自杀身亡。

那才能有限,却贪恋权势的子之,也成了燕人发泄不满的出口,齐人自然听从百姓的杀了子之。

可占了燕国的齐人,却不思治国,而是一味地抢夺燕国的财富,欺凌燕国百姓。

燕人在齐军的欺凌下,依然奋起反抗,燕国的邻居赵国,就把当年留在赵国的燕王庶子送回国,这样燕王庶子就在赵国与燕人的拥护下成了燕王,既燕昭王

其实燕国王位是姬姓,是姬发的姬,当年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建立周朝,封了叔父姬奭为侯爵,派了姬奭的儿子到蓟城(今北京)驻守。

当年的北京是天高皇帝远,地贫风寒,但姬公子有能耐,应该是他的后代有能耐,经过700多年3几十位君主的治理,燕国也不容小觑了。

可王位传到燕王哙这里,这位王爷,差一点就把他祖宗留给他的基业给败光了。其实他已经给败光了,只是他还有庶子,但之后的燕国,也只是一个平衡齐赵,甚至是七国的一个工具而已。

标签: 燕王哙

更多文章

  • 昌平君芈启:大秦相国,生在秦国,长在秦国,最后却成了楚国的王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昌平君

    说到秦国,就绕不开秦国朝堂上的楚系势力,秦、楚自秦穆公时期就开始联姻,进入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秦楚联姻就更多了,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的夫人都有楚国之人,正是由于秦国这么多的楚系夫人,使得楚系势力有了形成的基础。楚系势力真正的成势是在宣太后执政时期,宣太后便是楚人,在其执政期间就曾大力启用楚人

  • 被大秦赋掩盖的历史真相:原是秦国丞相的昌平君,为何要背秦投楚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昌平君

    撰文:琴剑霜月编辑:吃硬盘吧插画:发达蚊近日,前后制作拍摄长达十几年的《大秦帝国》系列最后一部《大秦赋》,终于以嬴政一统天下而步入尾声。此剧前几集情节紧凑、服饰考究、场面宏大,一度令观众拍案叫绝;可到了后面,无论是年近不惑的张鲁一老师饰演十三岁的嬴政,还是嫪毐之乱那冗长的宫斗戏码,都令人觉得《大秦赋

  • 从重臣到叛臣,昌平君郢陈之叛跟项燕击败20万秦军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白某观文史标签:昌平君

    昌平君能够做到秦朝的丞相,完全是因为他执行了秦始皇嬴政的命令,除掉了长信侯嫪毐的党羽,芈启和李信被秦始皇派去攻打楚国。芈启的身份是楚国的公子,他若是能够主动和楚民宣传秦朝的政治和风土人情,定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秦朝稳定楚国子民的情绪,可是他却在最关键的时候选择了背叛。昌平君被贬到郢陈昌平君是楚国的

  • 昌平君芈启为什么叛秦?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昌平君

    芈启是谁,这个名字实在是太陌生了,但实际上芈启在各个方面都不逊于和他同一时代的赢政(秦始皇),这位留着两国帝王血脉的人最终却是自杀身亡,不能说他无能。只能说他失败了,芈启。昌平君,父亲是楚考烈王之子,母亲是秦昭襄王之女。战国两个最强大的国家都是他的母国,他不仅仅是秦国的丞相,还是末代楚王,从血脉上说

  • 昌平君击败了李信,但是没有想到秦始皇会亲自请王翦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昌平君

    李信军大败,身在咸阳的秦王嬴政得到秦军惨败的报告,大为震怒,他亲自前往频阳,登门造访被贬斥出京、还乡养老的王翦。对于这件事情,《史记·王翦列传》有详细的记载。二人见面时,嬴政首先屈尊陈谢说:“寡人当初不用将军的意见,如今果不其然,李信败战辱没秦军。眼下楚军日益西进,逼近秦国,将军虽然有病在身,也不至

  • 《芈月传》中的谦谦君子黄歇,竟是楚幽王的亲爹,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宇彤时尚标签:楚幽王

    认识黄歇,是通过电视剧《芈月传》。演员黄轩扮演的子歇,风度翩翩、情深义重、对月儿好得不能再好,几集下来被表演精湛的黄轩圈粉,也喜欢上了这个时时想要保护芈月的知情重义的君子黄歇。于是抱着对历史人物黄歇的好奇,我走进了历史人物黄歇的世界,却惊讶地发现,历史上的黄歇与电视中的黄歇竟然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首

  • 楚考烈王是有子还是无子?史书记载很含糊,太史公也是个八卦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楚考烈王

    《战国策》中都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楚考烈王无子》。其大意是说,楚考烈王没有儿子,作为相国的春申君很着急,满世界给他找适宜生孩子的女子入宫,但是没有任何响动。后来春申君的门客李园将自己的妹妹李环(有一说叫李嫣,咱们这里采用李环这个名字)介绍给春申君,春申君很喜欢,就收为自己的侍妾。后来李环有孕,李

  • 《大秦赋》之楚考烈王,怂了一辈子,就硬气两回,4个儿子都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钱六六标签:楚考烈王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结束,赵国40万将士惨遭坑杀。当时,楚考烈王刚继位3年,长平之战的结局震惊了楚国的朝堂,春申君黄歇、楚将项燕等人都劝楚考烈王早做和秦国开战的准备,楚考烈王不以为然。因为对楚考烈王来说,楚国和赵国的关系早已破裂,而楚国和秦国是联盟关系,秦国大胜赵国,反而是一件好事。后来证明,楚

  • 吴起被杀时,为何要趴在楚悼王身上?专家:这种复仇手段太高明了

    历史人物编辑:卿雨润史标签:楚悼王

    提起“孙吴”这个词,很多人会想到三国时期割据江东的孙氏,其实这个词还有另一种使用频率更高的含义: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吴起的合称。吴起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变法家之一。古代学习兵法的人,必读《孙子兵法》与《吴子兵法》,这就足以看出吴起在我国军事史上的特殊地位。同

  • 吴起被杀时为什么趴在楚悼王的尸体上?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楚悼王

    公元前387年,吴起黯然离开魏国来到楚国。楚悼王听说吴起来到楚国,激动地亲自跑到边境去迎接,并任命他为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当时是楚国北部重镇)守。一年之后,又升任其为令尹,主持楚国军政大局。如果从权力上讲,令尹比相国更大。吴起在魏国求之不得的东西,楚悼王很爽快便给了他,同时交给他一项重大任务——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