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有多伟大?

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有多伟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社会摇 访问量:4473 更新时间:2024/1/17 9:26:03

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是无任宗教背景而产生的伟大思想,因为当心景扩张到无穷大时,当天地、万物与我结合为一时,自然就会与天地精神往来,自然就会与造物者为友矣,此句的气魄比慈悲心或仁心或博爱心更为宏大,更为接近自然而然,因为在此句的背后,不需要类似宗教中的极乐世界或天堂作其假。

中庸含有深厚的哲学意义,它开宗明义就说:真诚是由上天的命令而禀付于人的天性,人循此天性的真诚而做人做事叫做正道,换句话说,它以上天的真诚为我们的道德标准,人生的目的就是循此道德而做人做事,如此可以使我们有限的生命具有深远的意义,故是古代人类史中独一无二,不藉宗教的神威,而形成的伟大道德形上学。在二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此宏大深远的形上哲学,中国化的伟大与不朽,足以令吾人自豪与自骄。

因为中庸是不藉宗教的神威而形成的道德形上学,而在古今中外所有的宗教,除佛教外,都以上帝或阿拉一词为最高无上的代表。而上帝一词在孔子之前就存在,出现于易经、尚书、诗歌中多次。

陈立夫先生在《四书道贯》的p、254对诚的注解中,他说:"故诚之于上帝,自其抽象言之,则为诚;自其形象而人格化言之,则为上帝。"这个比喻实在是很好的解释,使我们了解中庸之强调诚的原因。

唯一不同的,是在诚的概念中,人已经完全跨越了与上帝之间的鸿沟,而以诚为主,以诚为其基本的价值,以诚与天理沟通而脱离宗教思想,不以上古的神学思想的上帝为中心。在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受了春秋时代老子孔子的哲学影响甚大;因为老子主张道法自然,而孔子则敬鬼神而远之,在此背景下,中庸就自然地抛弃上帝的代名词,产生了无宗教的诚的思想。

在我第一次读庄子时,对我最为感动的一句话就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就是我专心硏读庄子的主要原因。因为此句话是以自己为出发点,将自己的见识与感觉完全投入,并不以他人的解释为依据而产生的结论。

庄子认为是非大小多寡寿殃都是不必要的争执,只是数量的差别而已,故世间一切事物之间的分别都是不必要的,不如人与外物相契合而产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此句比孔子的“己所不欲而施于人”更为广泛有力,比老子的“道法自然”更为落实自然,比佛教的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更为积极明确。

标签: 庄子

更多文章

  • 庄子:两条鱼的故事,道尽生命真谛,告诉你什么是“真人”!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庄子

    庄子是道家思想集大成者,是继老子,列子之后,道家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庄子的书,文彩绮丽清奇,文风自由奔放,意境深远,酣畅淋漓,可谓精彩纷呈,令人欲罢不能。每读一遍《庄子》,都会对人生、对生命萌生新的感悟,触动心灵,回味无穷。本期,悦读国学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内容。一、逍遥游后来,鲲不知怎么个因缘

  • 庄子里的神人

    历史人物编辑:半个月亮标签:庄子

    庄子里有好多“神人”,之所以称之为“神”,是因为这些人有别人不具备的能力。在具体的事情上,有人可以做到。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之所以做不到,一般是学问上的不够,再就是知识上的聋盲,蔽塞。“蕲”就是安定,他可以让世界自然安定。像这样的人,怎能“弊弊焉以天下为事!”“弊弊焉”,就是很轻视、渺小,谁还愿意

  • 诗经里的河南之商丘: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圣人之都,庄子故乡!

    历史人物编辑:诗经女孩标签:庄子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圣人之都,庄子故乡。河南商丘,乃上古帝王之都,饱含着名字的斑斓色彩。商丘之名,神话为引。娀氏之女简狄,吞燕卵而怀孕生契(xiè),契的父亲高辛氏帝喾,乃三皇五帝之一(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帝喾因辅佐颛顼有功,被封于高辛,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族人迁徙后,人们便称

  • 庄子:人到底是活在虚拟世界,还是活在现实世界?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庄子

    做梦其实是一件特别神秘又有意思的事情,在梦中我们可以实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做不到的事情,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真实。梦中发生的那些事情会让一个人的心情变得忽高忽低,影响到人的情绪,有的时候当人从梦中醒来之后还久久不能平复心情,因为在梦中所带来的感觉过于强烈,无论是伤心快乐还是害怕,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缓冲

  • 庄子:这个世界上最累的事,就是跟三观不合的人说话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庄子

    小美又来找我聊天,她穿着红色的短裙,画着最精致的妆,长发披肩,坐在星巴克的窗户旁边,一脸惆怅。“你说他什么意思啊?”一见面,小美就开始抱怨,同时指了指桌子上一把MINI钥匙。“就送我一辆破MINI,我倒不是因为钱少,而是觉得他不够重视我。什么钱不钱的都无所谓,我就是气不过,她前女友开的可是奔驰。“我

  • 庄周的一生:透过庄子的故事,了解庄子的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小伟生活标签:庄子

    庄周的一生,明明可以富贵,为何选择清贫?1,生活潦倒的庄子,向监河侯借粮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子名周,宋国人,生活在战国中期,原是楚国贵族的后裔,后因楚国内乱,他的祖先去到了宋国。曾经做过漆园吏,但是不久就辞官隐居了。隐居后没有了俸禄,生活过

  • 关系再好,也会败给庄子的“四只鸟”

    历史人物编辑:布衣粗食标签:庄子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小时候,我们和玩伴闹翻了,说一句“我不跟你玩了”,过不了几天,还是会聚集在一起做游戏,不计前嫌。长大了,不会说“不跟你玩”,却再也走不到一块了,人际关系的裂痕,难以修复。战国时的哲学家庄子,用“四只鸟”的典故,指出了人际关系的潜规则,读懂了,就知道关系为什么会失败了。01鲁国的

  • 庄子:无论得失,无论荣辱,我们不应该此间徘徊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庄子

    人生无常,祸福相伴。我们总是在得与失中徘徊,无论是帝锦繁华还是寻常巷陌,我们都在不停的奔波与积累。得失俨然成了人生起伏的标准,更是人生成败与否的标志。而我们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我们得到了自己想得的,但我们似乎并没有因此满足而欣喜多久,因为我们失去了初衷。得与失总是如影随形,我们应该不忘自己的初衷,不

  • 从庄子那里,我们能学到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哲学诗画标签:庄子

    庄子做人做到最后,达到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我们呢,作为21世纪的高科技人,我们却只顾于眼前的那点小利益,赚钱,享受,然后消费再赚钱,成为多数人的梦想。在这样的大环境和社会风气里,我们如何能通过忏悔或改过而获救呢,自己救自己吗?更不可能了,很多人沉迷于自我小世界,根本不会开眼看世界,自救的前提是内在

  • 庄子养生方面的论述

    历史人物编辑:健康管理人标签:庄子

    1.读书贵在有文胆,踏浪应无怕水心2.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3.直上中天揽日月,欲倾东海洗乾坤4.山高自有人行路,海阔不乏破浪舟5.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6.有三尺地身可坐,到五更时心自轻7.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9.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