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庄子:命运的真相

庄子:命运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是大大美食家 访问量:4730 更新时间:2023/12/10 6:04:37

如果你不能追溯命运的根本,你体内的神明不答应。离开安康和寿命这两点都是妄念邪念,庄子把这叫做“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谓之倒置之民。”你认为风光无限的,在庄子眼里才是真正的可怜人。

庄子《让》篇介绍了魏国公子牟,也想做到无为,也想躺平,可是身在江湖,心系庙堂。隐士瞻子告诉他“放不下就拿起来,该努力你就去努力吧,如果你不能放下而又强迫自己放下,那么这是一种双重伤害,遭受双重伤害的人,都注定活不长的。”隐士瞻子直指人心,以尊重生命为前提,以活尽天年和安康为目的,而不是为了放下而放下。为了放下而放下,同样是一种执念。因此“命”也分为“真命”和“假命”。活出自我,不在乎外在的评价,照看好自己的内心才能照看好身体,真命于此,无它。

至此我们还会走进另一个误区,认为这就是听天由命,这就是唯心主义。因为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除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就没有了第三种判断,依然跳不出世俗的评价体系。庄子《至乐》篇通篇就是在批判这种傲慢和偏见的。道是无为无不为,无有无不有,无见无不见,可我们为什么非要割裂来看呢?

老子庄子的理论,既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庄子》内篇的《德充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调动宇宙能量的。“德”是身心灵合一;“充”就是调动;“符”就是我们的肉身,身体是调动天地能量的“凭据”,故曰“符”。庄子《大宗师》也进步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大宗师,每个人都是造物主,如果都能归于天地之心则天下平均,庄子谓之“至德之世”。庄子理论笏漠无形,无内无外,六通四辟,怎可用唯心或唯物而武断定义?

庄子在《齐物论》篇指出“彼是莫得其偶,方生之说也。”当我们能够回归到尊生之道,回归到生命本身的安康和天年的时候,我们才算明白了命运的真相。而怎样改命,那就要达到“与造物主同游”的境界。这个境界也并非高不可攀,只要你不唯心,也不唯物,从“德、充、符,就能走进《大宗师》。”我们一旦落入唯心怪圈就会盲目相信一切唯心造,执迷于所谓的“吸引力法则”,仿佛你只要一心想着发财就自动有人往你卡里打款一样,甚至连卡号都不用提供,这是真荒唐,是更大的执念,是在逆天而行。

庄子改命的方式在上面字中也已经提到“彼是莫得其偶,方生之说也。”“方生之说”就是上天的好生之德,这种好生之德是善念而不是执念,而善念是有前提的,其前提是“彼是莫得其偶”,你要做到一个独立的人格,能够阴阳合一,自我满足,而后进入非阴非阳雌雄合体的造物主境界。这是全面觉醒的自觉觉他、自利而利他的善护念。

德是修来的,符是肉身,是我们调动天地能量的凭据。我们所做的一切首先修得自身的圆满,这个圆满是指的“身心灵合一”。“德充符”的玄机尽在于此。如做到身心灵合一?再说一遍:让内心充实起来,只为了安康和天年而活着,内心安定是一切前进的动力。时也命也。舜为天下,天下无穷人;纣为天下,天下无通人。外在的一切是以做好自己、照顾好自己、相信自己为前提的。

标签: 庄子

更多文章

  • 《庄子》:做人要“诚”

    历史人物编辑:宝乐生活标签:庄子

    《庄子》“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诚是一种智慧。古人常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诚,是生活中最可贵的一种精神。无论是做人或者做事,最怕的就是真诚,当一个人足够真诚、足够至诚,那么很多苦难都不再是困难,而是一种磨练。无论面对的是人还是事,都需要真诚,如果一个人,做事没有诚心实意,事情是很难做成的;

  • 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有多伟大?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庄子

    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是无任何宗教背景而产生的伟大思想,因为当心景扩张到无穷大时,当天地、万物与我结合为一时,自然就会与天地精神往来,自然就会与造物者为友矣,此句的气魄比慈悲心或仁心或博爱心更为宏大,更为接近自然而然,因为在此句的背后,不需要类似宗教中的极乐世界或天堂作其假。中

  • 庄子:两条鱼的故事,道尽生命真谛,告诉你什么是“真人”!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庄子

    庄子是道家思想集大成者,是继老子,列子之后,道家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庄子的书,文彩绮丽清奇,文风自由奔放,意境深远,酣畅淋漓,可谓精彩纷呈,令人欲罢不能。每读一遍《庄子》,都会对人生、对生命萌生新的感悟,触动心灵,回味无穷。本期,悦读国学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内容。一、逍遥游后来,鲲不知怎么个因缘

  • 庄子里的神人

    历史人物编辑:半个月亮标签:庄子

    庄子里有好多“神人”,之所以称之为“神”,是因为这些人有别人不具备的能力。在具体的事情上,有人可以做到。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之所以做不到,一般是学问上的不够,再就是知识上的聋盲,蔽塞。“蕲”就是安定,他可以让世界自然安定。像这样的人,怎能“弊弊焉以天下为事!”“弊弊焉”,就是很轻视、渺小,谁还愿意

  • 诗经里的河南之商丘: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圣人之都,庄子故乡!

    历史人物编辑:诗经女孩标签:庄子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圣人之都,庄子故乡。河南商丘,乃上古帝王之都,饱含着名字的斑斓色彩。商丘之名,神话为引。娀氏之女简狄,吞燕卵而怀孕生契(xiè),契的父亲高辛氏帝喾,乃三皇五帝之一(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帝喾因辅佐颛顼有功,被封于高辛,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族人迁徙后,人们便称

  • 庄子:人到底是活在虚拟世界,还是活在现实世界?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庄子

    做梦其实是一件特别神秘又有意思的事情,在梦中我们可以实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做不到的事情,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真实。梦中发生的那些事情会让一个人的心情变得忽高忽低,影响到人的情绪,有的时候当人从梦中醒来之后还久久不能平复心情,因为在梦中所带来的感觉过于强烈,无论是伤心快乐还是害怕,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缓冲

  • 庄子:这个世界上最累的事,就是跟三观不合的人说话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庄子

    小美又来找我聊天,她穿着红色的短裙,画着最精致的妆,长发披肩,坐在星巴克的窗户旁边,一脸惆怅。“你说他什么意思啊?”一见面,小美就开始抱怨,同时指了指桌子上一把MINI钥匙。“就送我一辆破MINI,我倒不是因为钱少,而是觉得他不够重视我。什么钱不钱的都无所谓,我就是气不过,她前女友开的可是奔驰。“我

  • 庄周的一生:透过庄子的故事,了解庄子的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小伟生活标签:庄子

    庄周的一生,明明可以富贵,为何选择清贫?1,生活潦倒的庄子,向监河侯借粮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子名周,宋国人,生活在战国中期,原是楚国贵族的后裔,后因楚国内乱,他的祖先去到了宋国。曾经做过漆园吏,但是不久就辞官隐居了。隐居后没有了俸禄,生活过

  • 关系再好,也会败给庄子的“四只鸟”

    历史人物编辑:布衣粗食标签:庄子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小时候,我们和玩伴闹翻了,说一句“我不跟你玩了”,过不了几天,还是会聚集在一起做游戏,不计前嫌。长大了,不会说“不跟你玩”,却再也走不到一块了,人际关系的裂痕,难以修复。战国时的哲学家庄子,用“四只鸟”的典故,指出了人际关系的潜规则,读懂了,就知道关系为什么会失败了。01鲁国的

  • 庄子:无论得失,无论荣辱,我们不应该此间徘徊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庄子

    人生无常,祸福相伴。我们总是在得与失中徘徊,无论是帝锦繁华还是寻常巷陌,我们都在不停的奔波与积累。得失俨然成了人生起伏的标准,更是人生成败与否的标志。而我们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我们得到了自己想得的,但我们似乎并没有因此满足而欣喜多久,因为我们失去了初衷。得与失总是如影随形,我们应该不忘自己的初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