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杀神”——白起!

“杀神”——白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家伟 访问量:713 更新时间:2024/2/14 22:30:39

“杀神”一一白起

在众多历史典籍中,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合称“战国四大名将”,且位居首位。白起出生于秦国国力蒸蒸日上的秦武王时期,后来秦武王去世,继任者秦昭王大力推行军功爵制,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中,白起登上了秦国的历史舞台。

在秦兼并各诸侯国的战争中,“白起”这个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杀人如麻。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各国的将士们在战场上最不愿意面对的将领,恐怕就是秦国的白起,因为与他为敌的人他要杀,已经投降的人他还是要杀,“杀神”这个绰号,足以令那些面对他的士兵胆战心惊。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白起征战杀伐的传奇人生。公元前294年,“白起”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秦国史书中时,他已经是秦昭王的左庶长了,当时白起率领秦军攻打韩国和魏国,大获全胜,歼灭韩、魏联军24万人,俘获韩国主将公孙熹。

公元前292年,白起升为大良造(最高军事长官),再次率兵攻魏,攻克61城,杀敌24万人。公元前279年,白起奉命率兵数万攻楚。白起的兵力虽然只有楚军的1/10,但仍决定孤军深入奇袭楚国。

秦军顺汉水南下,很快就攻占了邓(今湖北襄樊北),一路逼近楚的重要城市鄢(今湖北宜城东南),因为久攻不下,白起在鄢的上游筑坝蓄水,采取水攻,淹死楚国军民数十万人。

公元前273年,赵、魏攻韩,白起率兵大败赵、魏联军,斩杀联军近15万人。

公元前264年,白起率兵攻打韩国,攻势凶猛,一路攻下了韩国好几座城,杀了5万人。后来,白起率军队切断了上党郡与韩国的一切联系,使其成为孤城。因为上党城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一旦为秦所占,等于是在赵国的心脏部位插了一把尖刀,所以上党的守将在城池不保的情形下,决定把上党这座韩、赵边境城池献给赵国,以此牵制秦国。

赵国在经历了赵武灵王的改革之后,正处于兵强马壮的强盛时期,而其他几个诸侯国,基本上都已经被秦国打败,赵国是唯一还能与秦国抗衡的大国。

当时的赵国国君是赵武灵王孙子赵孝成王,他决定接手上党城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决定会给秦、赵两国带来一场怎样的灾难。随后,轰轰烈烈的长平之战拉开了序幕。

在众多历史典籍中,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合称“战国四大名将”,且位居首位。白起出生于秦国国力蒸蒸日上的秦武王时期,后来秦武王去世,继任者秦昭王大力推行军功爵制,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中,白起登上了秦国的历史舞台。

在秦兼并各诸侯国的战争中,“白起”这个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杀人如麻。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各国的始高价从其他国家购买粮食以供应军中粮草需要。

赵孝成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下两道命令让廉颇主动出击进攻秦军,廉颇却不为所动,一方面因为廉颇本就擅长防御战,另一方面是秦军兵力优势太大,守尚可坚持,攻就完全没有把握了。而秦国这边,秦昭王同样不愿意看到持久战,但是廉颇依据地势把阵地把守得滴水不漏,用付出巨大伤亡的代价去强攻也不是他想要的,于是转而使用战国后期各国流行的另一个办法:反间计。

秦国运用各种手段,买通赵国的贵族,让他们给赵孝成王吹风:廉颇老矣,打仗连进攻都畏畏缩缩,这样的人怎么能担任主帅呢?赵孝成王原本就不愿意看到坚守不出的局面,很快就做出决定:换将!

但是换谁呢?当时赵国的名将,除了廉颇之外,还有乐乘、李牧、赵括。乐乘是廉颇多年的部下,作战思维与廉颇如出一辙,所以直接否决。李牧呢,论能力不在廉颇之下,但是他忙着在北方抵御匈奴人的骚扰,实在分身无暇。最终,赵孝成王把目光投向了年少成名,“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的赵括。

腹黑的秦昭王眼见自己的“反间计”成功,他不动声色,也悄悄换掉了主将,左庶长王龁退下,在咸阳休养了三年的“杀神”白起低调赴任,出现在长平。

用一个纵横沙场几十年杀人无数的名将对付一个毫无实战经验的年轻人,这确实是秦国的风格。接下来的情节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赵括领兵冒进,导致40余万大军陷入秦军包围圈,秦昭王闻讯大喜,命令秦军死死困住包围圈中的赵军,同时动用外交手段,阻止其他国家借粮给赵国。

赵孝成王这才明白:秦国这次不只是要打败赵国,而是要灭亡赵国呀!然而为时已晚,赵括率领的40余万大军被围困断粮46天,绝望之下他领兵突围,被乱箭射死。长平之战,秦军战场杀敌20余万,又坑杀20余万赵国投降军士,赵国损失惨重,从此失去与秦国抗衡的能力。

作为战国时期杀人最多的大将,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白起的“杀人档案”:伊阙,斩首韩魏联军24万;鄢城,决水灌城淹死楚军数十万;华阳,斩首魏军13万,淹死赵军2万;陉城,斩首韩军5万;长平,杀赵军45万。

以上还只是有史料可考的杀人数字,而据后世史学家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各国共战死200万人,其中有一半死于白起之手。

然而,这位为秦国一统天下、立下无数战功的猛将,却不得善终,为秦王所忌,不得不自杀而死。据说临终之前,有着“杀神”和“人屠”称号的白起也流露出悔意,认为自己有这一天是杀人过多应得的报应。

可是换而言之,如果没有白起帮助强秦一统天下,各国纷争的局面继续下去,必定还会有更多的人死于战乱。所以说,白起究竟是一代名将,还是杀戮无度的“杀神”“人屠”,只能留给后人去评说了。

标签: 白起

更多文章

  • 李白最崇拜的唐朝名将,写诗称卫青与白起也不能比,不是郭子仪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白起

    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经评价过唐朝,他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让无数的人都觉得壮美而梦幻,这也是整个唐朝给人们留下来的感觉,“月光”说的是那一些名篇壮丽的诗人,“剑气”则是说的那一些创下赫赫武功的名将,唐朝是一个诗人与名将的朝代。并且那一些诗人与名将,在很多

  • 长平之战以后,白起为何不造反,反而被秦王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白起

    长平之战,是战国中后期秦国和赵国展开的一场大战。在此次战役中,白起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使得各国无不震惊。按理说,白起为秦国立下这么大的功劳,秦昭襄王理应对他加官晋爵才对。然而在长平之战不久以后,白起就被秦昭襄王赐死了。这里就引出了一个疑问:长平之战胜利以后,白起曾经要求继续出击,但是被秦王拒绝了。

  • 如果诸葛亮北伐时,有白起、韩信、项羽等人,能够北伐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白起

    可以说熟悉三国的人都会知道,蜀汉是三国时代人才最为匮乏的政权,尤其是军事人才更是如此,也因此出现了那句“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可见蜀汉后期人才匮乏到了什么程度,廖化如此大的年纪,依然要去做先锋,而且从诸葛亮统兵北伐的行动中,也能够看到蜀汉军事统帅比较缺乏,否则诸葛亮何必要亲自参与北伐呢?而这里提

  • 从“杀神”白起被逼自杀,探讨春秋战国名将结局的成因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白起

    白起有一个外号叫“杀神”,因为他在接受赵军投降之后,将数十万的赵军直接坑杀掉,后世给他起了一个“杀神”的称号。这件事情在白起看来不是一件荣耀之事,相反给白起带来强大的心理压力。 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这是他自杀前说的话,因为他觉

  • 白起为什么要坑杀40万赵军

    历史人物编辑:一男发型荟萃标签:白起

    原因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九月,赵军主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士兵们相互残杀为食。赵括将剩余的赵军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了四、五次后仍不能突围。于是,赵括亲帅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军队因无主将指挥,四十万士兵向秦将白起投降。白起说:“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

  • 长平之战后,白起“封神”、赵括成千古笑谈,事实真是如此吗?

    历史人物编辑:震旦说标签:白起

    随长亭君读春秋:公元前260年,秦赵发动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大败赵国将领赵括,坑杀赵军约45万,可为何有说法秦国是惨胜?回归历史,秦国崛起,战争之初一切被尘埃覆盖的历史都将再次绽放光彩,时代风云也终将回归。战国时期,各国发动兼并战争,合纵连横,一切都向着六国一统迈进。秦国在商鞅变法、秦孝公和秦惠王及秦

  • 此人打仗从来不讲兵法,猛攻就行,白起、吴起这样的兵仙通通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震旦说标签:白起

    打仗有很多种类型,一般来讲都是要讲究策略了。久而久之,这门艺术就成了一门学科,中国古代名之曰:兵法。说到用兵如神,中国历史上可以入选的人还真不少。春秋时期的孙武、先轸,战国时期的孙膑、白起、吴起,后世的韩信、卫青、霍去病、诸葛亮、曹操、李靖、李绩、岳飞、徐达、戚继光等等等等,数不胜数。大家发现他们都

  • 为何战国将星白起,会死于自己扬名之战的余波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白起

    滴滴滴!蓉城笑笑来铲史了!!!秦孝公变法之后,特别是秦昭王以来,秦国的将坛百花争艳。单从有名的来说,白起、王龁、王翦、李信、王贲,乃至后期的蒙武、蒙恬,无不驰骋疆场,为大秦帝国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众多将领之中最亮眼的一位非白起莫属,而他也是秦国死得最为憋屈的将领之一。我们先了解他。白起(?—前2

  • 历史上白起,韩信,项羽三大战神打仗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白起

    在中国古代发生了许多战争,同样也涌现出了许多英雄和能够领兵打仗的战神人物,其中白起、韩信、项羽就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但是这三人谁的领兵打仗能力更厉害一点呢?韩信一生中可谓百战百胜从无败绩,而他最出色的两场战役就是“井陉之战”和“潍水之战”。井陉之战,韩信以三万劣势兵力背水列阵大败拥有二十万兵力的赵军

  • 白起的巅峰一战:千里奔袭,重创魏国、赵国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白起

    华阳之战发生在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秦国名将白起、魏然率兵在韩国华阳(今河南新郑北)与魏国、赵国作战。与军队的战争。魏赵两国最终战败,秦国获胜,占领了魏国大片的城池。这一战,魏赵联军共阵亡十五万。在很多人看来,长平之战是白起的代表作,也就是说,很多人一提到白起,就会和长平之战有关。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