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涓妒忌师兄孙膑,挖掉了孙膑的膑骨,孙膑又是如何报复庞涓的?

庞涓妒忌师兄孙膑,挖掉了孙膑的膑骨,孙膑又是如何报复庞涓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胡润平 访问量:3313 更新时间:2024/1/2 0:59:14

以从古至今的生活经验来看,一个人心胸的广阔程度往往可以决定他的声望与地位。春秋时期,鲍叔牙举荐管仲齐桓公所用,齐桓公并没有纠结于管仲曾经射杀自己的事情,而是大方的将其任命为相国。果不其然,在管仲的治理下,齐国各方面的发展都蒸蒸日上。

历史上有像鲍叔牙这样心胸宽广的贤才,自然也有不能容人的臣子。战国时期,魏国的著名军事家庞涓,妒忌同门所出的师兄孙膑,设计陷害孙膑并且剔除了他的膑骨。历经酷刑的孙膑,回到齐国后,报复庞涓的手段令人胆寒。

一、师出同门

庞涓是战国初期魏国名将,他和孙膑是同窗好友。二人一起拜师在鬼谷子的门下学习兵法,后来二人又一起结为兄弟。庞涓在魏国出仕,成了魏惠文王的得力将军。庞涓认为在才能方面自己是比不上孙膑的,所以他非常担心孙膑出仕其他国家,从而挡了他的发展道路。

孙膑是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人,他虽然是齐国人,但他在学成兵法之后,并没有出仕齐国。庞涓想趁着孙膑还未出仕,不如先下手为强,将孙膑骗到魏国来。在同门兄弟庞涓的花言巧语之下,孙膑上当了。

他原本想着和自己的好兄弟在魏国大有一番作为,却没想到等着他却是诬陷和酷刑。孙膑到了魏国之后,庞涓将孙膑举荐给魏惠王并一直都在派人监视着他。根据多天的监视情况来看,庞涓认为孙膑不能久留,不然他一定会替代自己的位置。在经过几番考虑之下,庞涓决定以通敌叛国的罪名陷害孙膑。

孙膑是齐国人,庞涓诬陷孙膑是齐国的奸细,魏惠王听到之后非常气愤,于是给孙膑判了罪,让他受了罚。孙膑遭受的刑罚是夏商五刑之一的膑刑,就是砍去了双腿上的膝盖骨。除了膑刑之外,孙膑还被处以黥刑。在孙膑受过两大酷刑之后,庞涓仍然不肯放过他,并且开始囚禁他。

二、回到齐国

孙膑在受刑之后懂得了庞涓是因为嫉妒他的才能,所以才来陷害他。为了让庞涓对自己放松警惕,所以孙膑在受刑之后的被囚禁期间一直装疯卖傻。果不其然,庞涓在看到孙膑的一系列痴傻行为后,逐渐对他放下戒备。

后来,有一位齐国的使者出使魏国。使者听说了孙膑的事情后,认为他的才能可以帮助到齐国,所以打算将他带回去。在几番辗转之下,使者将受伤的孙膑带回了齐国。孙膑回到齐国之后,经过使者的引荐,他认识了齐国的贵族田忌并且成为了田忌的门客。

在当时,田忌手下的门客众多,而孙膑虽有才能但因受了膑刑无法直立行走,所以田忌并不看重他。但孙膑并没有气馁妥协,他一直在等一个属于自己的机会。终于孙膑等到了田忌赛马,经过赛马事件之后,田忌十分欣赏他,并将他推荐给了齐威王。齐威王非常赏识孙膑,并且委以重任。

三、复仇

受了这么多罪,孙膑终于等来了复仇的机会。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并且夺下了卫国的两座城池。此举招来了卫国盟军魏国的不满,于是庞涓率领魏军开始攻打赵国。赵国的军队无法招架魏军攻势,便向齐国求助。

在齐国谋士的建议下,齐威王派出两队人马,一队人马去攻击魏国,另一队人马去救援赵国。被派去救援赵国的田忌,在孙膑的出谋划策之下,成功使用围魏救赵的战术救了赵国并且俘获了庞涓。

在公元前342年,韩国又向赵国求救,孙膑又使出了他的老方法。而庞涓又一次上了师兄的当,他带领军队去准备返回魏国。天黑时,庞涓行军至马陵。孙膑早已在马陵埋伏了一万弓箭手,庞涓知道逃跑无望,于是提剑自尽。这场战争不仅让孙膑报了自己的仇,还让魏国成为了新的霸主。

总结:

妒忌就是一个恶魔,人们会因为妒忌而毁掉他人,同时也会因为妒忌反噬到自己。庞涓、孙膑二人原本是同窗好友、结拜兄弟,庞涓却仅仅因为嫉妒师兄孙膑的才华,就让他终身残废。他既毁了孙膑,也害了自己。从兵法战术而言,庞涓是个出色的战将。他若是能和师兄共同合作,必然会成为千古美谈,可惜他没有这个气量。

标签: 庞涓

更多文章

  • 二人师出同门,庞涓因利益对同窗设套陷害,孙膑庞涓从此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庞涓

    引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意思是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出自《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这段话意在告诉人们,面对上天设下的阻碍与考验不要灰心丧气。正是为了使你成长变得更优秀,所以才

  • 庞涓与孙膑:妒忌犹如一株毒草

    历史人物编辑:王涛爱历史标签:庞涓

    庞涓自杀了,他是在一阵绝望的吼叫之后自杀的。他死在孙膑为他设计的时间和地点。刀火无情,智慧无垠,孙庞之争,至此尘埃落定。合上《史记》中这精彩血腥的一页,我为孙膑的神机妙算而心折,也为庞涓的含恨毙命而悲惋。庞涓和孙膑是同窗,曾一起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那个时候,能做鬼谷子的学生,自然资质出众,资质出众

  • 孙膑一生就用这二个计谋,就绝杀庞涓,啥计谋如此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庞涓

    孙膑,齐国人(今山东鄄城人),战国中期兵家的代表人物,伟大的思想家、卓越的军事家。相传他少年时与庞涓同师于高人鬼谷子。后来庞涓当了魏国的将军,妒忌孙膑的才能,就派人把他诓骗到魏国,处以膑刑(挖去膝盖骨),所以人们称他为孙膑。后来,孙膑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逃离魏国,到齐国做了军师。公元前354年,魏惠

  • 被庞涓砍了膝盖骨,孙膑复仇有多狠?杀人诛心,庞涓被逼拔剑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张红燕标签:庞涓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提到《孙子兵法》,历史爱好者们并不陌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论兵法的书籍,也是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此书作者孙武也因此流芳历史,享誉世界。孙膑是孙武的后代,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后亦称《齐孙子》,证明了该书的历史地位。据可考历史,如今

  • 被庞涓用计砍了双脚,还刻字在脸上的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庞涓

    岁月如梭,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故事被岁月埋没,被人们遗忘。然而,有些人的命运却注定要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其中,孙膑便是一个执着追求复仇的人,他因遭庞涓的陷害而失去了双脚,心中怀着强烈的仇恨,决心要让庞涓付出惨重的代价。孙膑身世不凡,他本是齐国人,与庞涓是同窗好友,相互扶持,共同研习兵法,一同度

  • 同为鬼谷子爱徒,孙膑与庞涓由同窗变仇人,为何有这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庞涓

    先秦时期,是个纷繁复杂的乱世。那时候,中原大地实在不大,仅仅以黄河流域为主。如此“弹丸之地”,曾经上演多少场相爱相杀,无论是君臣、父子、兄弟,在既得利益面前,一切的情深似海都变成义薄如纸,庞涓与孙膑是最令人感叹的一对典型案例。庞涓与孙膑是手足同窗,二人一同拜于鬼谷子门下学艺。鬼谷子的名气尽人皆知,他

  • 孙膑活着的目的是为了杀死同学庞涓,杀死庞涓后,去向成谜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庞涓

    孙膑和庞涓俩个人师出同门,俩个人在前期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的好。但是为何孙膑会失去双腿无法站立?为何世人说孙膑活着是为了杀了庞涓呢?为何孙膑杀了庞涓后世人却不知道他的去向呢?那么接下来了解一下原为。当时许多国家鼎立,都需要人才去辅佐君王一统天下。庞涓和孙膑都是鬼谷子的徒弟,两个人都擅长运兵之道。当时,

  • 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探寻庞涓害孙膑公私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庞涓

    在传统故事中,庞涓就是典型意义的小人得志,忘恩负义,心胸狭窄,害贤妒能,一心想害死对自己的结义兄弟和师兄孙膑。庞涓和孙膑同拜鬼谷子王禅老祖门下,不论庞涓如何努力,都比不过开挂人生的孙膑。没有人的时候,庞涓一定思考自己比孙膑差哪了?庞涓出身魏国大梁城的普通家庭,典型的穷十八代。孙膑是名扬天下武圣人孙武

  • 孙膑: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同学庞涓,杀死庞涓后,去向成谜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庞涓

    人世间最狠的恐怕还不是敌人,而是朋友,甚至是亲人。比如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掉哥哥李建成和兄弟李元吉后,还砍下他们的脑袋。庞涓对孙膑使用了膑刑和黥刑,后来,孙膑在马陵之战中试图让庞涓乱箭穿心。这一对同学互相之间所使用的手段,可以说也是狠到了极致。庞涓和孙膑是同学,他们的老师究竟是谁?历史上并没有记

  • “庞涓七国分尸”最丑恶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庞涓

    关于魏国名将庞涓之死,有不同的说法。比较符合真实历史的庞涓兵败马陵道,面对险境,宁死不屈拔剑自刎,留下“遂叫竖子成名”。很多说书人为黑庞涓,感觉庞涓之死太壮烈,达不到黑的目的,就让他应了誓言,在马陵道被万箭穿身而死。你说说这是多大仇多大的恨啊!庞涓被万箭穿身还不够,在《前后七国志》中庞涓被七国分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