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膑一生就用这二个计谋,就绝杀庞涓,啥计谋如此厉害

孙膑一生就用这二个计谋,就绝杀庞涓,啥计谋如此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上的皇宫 访问量:1946 更新时间:2024/1/17 0:33:51

孙膑,齐国人(今山东鄄城人),战国中期兵家的代表人物,伟大的思想家、卓越的军事家。

相传他少年时与庞涓同师于高人鬼谷子。后来庞涓当了魏国的将军,妒忌孙膑的才能,就派人把他诓骗到魏国,处以膑刑(挖去膝盖骨),所以人们称他为孙膑。后来,孙膑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逃离魏国,到齐国做了军师。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庞涓进攻赵国的国都邯郸。赵国向齐威王求救,齐威王想拜孙膑为大将,孙膑连忙推辞说:“不行,我是个残疾人,当了大将,会给人笑话。大王还是请拜田大夫为大将吧!”齐威王随即就封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孙膑坐在篷帐车里对田忌说:“现在魏国把精锐部队都调去攻打赵国,国内大多数是老弱残兵,一定十分空虚。咱们不如去攻魏国大梁。庞涓听到消息,一定会放弃邯郸,回救魏国,我们在半路上等,以逸待劳给他迎头痛击,一定能把他打败。”这时,庞涓已经在攻击邯郸,突然听探子报告齐国攻打大梁去了,当即吩咐撤兵。刚撤到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地界,就与齐国兵马碰了个照面。两国短兵相接,庞涓失败。齐国大军得胜而归,邯郸之围也就自然而然解除了。

公元前342年,魏国又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田忌和孙膑奉命出兵救韩。孙膑仍采用过去的老办法,不直接发兵救韩国,而是直接去攻魏国。庞涓得知后被迫放弃攻韩,匆忙赶回护国迎战。孙膑认为魏军素来剽悍勇猛,根本不把齐军放在眼里,孙膑决定利用他们这种轻视心理,采取诱敌制胜法。于是,齐军假装看到魏军害怕,不敢应战,不断向后退却,并采取逐日减灶的办法,迷惑敌人。庞涓一路追击齐军,到了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发现三天之中齐军的炉灶减少了一大半。他错误认为齐军已经逃亡过半,自个儿洋洋得意,对于战争瞬息万变的情况不屑一顾。孙膑估计庞涓军队晚上要追赶到马陵,就在此处设下埋伏,并在路边的树上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字,命令埋伏的士兵看到火光就一齐放箭出击。庞涓果然在晚上进入马陵道。他见树上有字,便命令士兵举起火把看树上到底写得啥东东,还没有看完,齐军已万弩齐发,箭如雨下。结果,十万魏军全部被歼,庞涓被迫自杀,齐军大获全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

孙膑两次大败魏军,从此名显诸侯,人们都知道他这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善于用兵,孙膑身残志不残用事实说话,赢得了领导的信任以及草根们的尊敬和爱戴。孙膑,自然成了战国时代的红人儿。

《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以区别于孙武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继承和发展了孙武等著名军事家的理论。孙膑结合自己所处年代的特点,总结了当时的作战经验,溶入了自己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研究成果,形成了独特的军事理论体系。其论著博大精深,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军事理论财富。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庞涓

更多文章

  • 被庞涓砍了膝盖骨,孙膑复仇有多狠?杀人诛心,庞涓被逼拔剑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张红燕标签:庞涓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提到《孙子兵法》,历史爱好者们并不陌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论兵法的书籍,也是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此书作者孙武也因此流芳历史,享誉世界。孙膑是孙武的后代,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后亦称《齐孙子》,证明了该书的历史地位。据可考历史,如今

  • 被庞涓用计砍了双脚,还刻字在脸上的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庞涓

    岁月如梭,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故事被岁月埋没,被人们遗忘。然而,有些人的命运却注定要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其中,孙膑便是一个执着追求复仇的人,他因遭庞涓的陷害而失去了双脚,心中怀着强烈的仇恨,决心要让庞涓付出惨重的代价。孙膑身世不凡,他本是齐国人,与庞涓是同窗好友,相互扶持,共同研习兵法,一同度

  • 同为鬼谷子爱徒,孙膑与庞涓由同窗变仇人,为何有这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庞涓

    先秦时期,是个纷繁复杂的乱世。那时候,中原大地实在不大,仅仅以黄河流域为主。如此“弹丸之地”,曾经上演多少场相爱相杀,无论是君臣、父子、兄弟,在既得利益面前,一切的情深似海都变成义薄如纸,庞涓与孙膑是最令人感叹的一对典型案例。庞涓与孙膑是手足同窗,二人一同拜于鬼谷子门下学艺。鬼谷子的名气尽人皆知,他

  • 孙膑活着的目的是为了杀死同学庞涓,杀死庞涓后,去向成谜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庞涓

    孙膑和庞涓俩个人师出同门,俩个人在前期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的好。但是为何孙膑会失去双腿无法站立?为何世人说孙膑活着是为了杀了庞涓呢?为何孙膑杀了庞涓后世人却不知道他的去向呢?那么接下来了解一下原为。当时许多国家鼎立,都需要人才去辅佐君王一统天下。庞涓和孙膑都是鬼谷子的徒弟,两个人都擅长运兵之道。当时,

  • 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探寻庞涓害孙膑公私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庞涓

    在传统故事中,庞涓就是典型意义的小人得志,忘恩负义,心胸狭窄,害贤妒能,一心想害死对自己的结义兄弟和师兄孙膑。庞涓和孙膑同拜鬼谷子王禅老祖门下,不论庞涓如何努力,都比不过开挂人生的孙膑。没有人的时候,庞涓一定思考自己比孙膑差哪了?庞涓出身魏国大梁城的普通家庭,典型的穷十八代。孙膑是名扬天下武圣人孙武

  • 孙膑: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同学庞涓,杀死庞涓后,去向成谜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庞涓

    人世间最狠的恐怕还不是敌人,而是朋友,甚至是亲人。比如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掉哥哥李建成和兄弟李元吉后,还砍下他们的脑袋。庞涓对孙膑使用了膑刑和黥刑,后来,孙膑在马陵之战中试图让庞涓乱箭穿心。这一对同学互相之间所使用的手段,可以说也是狠到了极致。庞涓和孙膑是同学,他们的老师究竟是谁?历史上并没有记

  • “庞涓七国分尸”最丑恶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庞涓

    关于魏国名将庞涓之死,有不同的说法。比较符合真实历史的庞涓兵败马陵道,面对险境,宁死不屈拔剑自刎,留下“遂叫竖子成名”。很多说书人为黑庞涓,感觉庞涓之死太壮烈,达不到黑的目的,就让他应了誓言,在马陵道被万箭穿身而死。你说说这是多大仇多大的恨啊!庞涓被万箭穿身还不够,在《前后七国志》中庞涓被七国分尸。

  • 鬼谷子的高徒,庞涓和孙膑的恩怨情仇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庞涓

    你让我生不如死,我让你死无葬身之地,孙膑的复仇让师兄庞涓兵败身死,就连监军的太子也被活捉。其实,孙膑不叫孙膑,膑是一种刑罚,战国时叫刖,所以孙膑应该叫孙刖。孙悦、孙越,你们知道吗?具体我们后面再讲,我们先来看看孙膑和庞涓的恩怨情仇。《唐文续拾·卷十四·唐幽州内衙……将中散大夫试殿中监乐安郡孙府君神道

  • 庄子一则霸气名言,仅8字,大家很熟悉,但几乎没人知道出自庄子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庄子

    还记得那个能够在天上飞的大鹏鸟吗?还记得那个在水里游体型庞大的鲲吗?创造它们的是一个叫做庄子的人。对于庄子,世人都知道庄周梦蝶,也都知道庄子的一生随性自然,是道家即创始人老子以后的第二位著书立学的道家学派代表人。后人将庄子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一生说出来许多的经典名句,被世人不断使用着,他的许多

  • 骂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庄子一句话,警世两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不敢飞得太远标签:庄子

    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跟大家见面了。我们常说巍巍华夏,五千年文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中国一向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的形象活跃在国际舞台上。而自儒学成为官方显学以来,国人一直强调温良恭俭让,一般不容易和人产生正面冲突。但即便如此,看似不文明的骂人艺术也是源远流长。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