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二人师出同门,庞涓因利益对同窗设套陷害,孙膑庞涓从此反目成仇

二人师出同门,庞涓因利益对同窗设套陷害,孙膑庞涓从此反目成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三说史 访问量:3586 更新时间:2024/1/13 19:28:44

引言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意思是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出自《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这段话意在告诉人们,面对上天设下的阻碍与考验不要灰心丧气。正是为了使你成长变得更优秀,所以才让你遭受比常人更多的苦难,其目的是为了磨炼你的心志与能力啊。

01

越王勾践在经历惨败的耻辱后,痛定思痛吸取教训来寻找成功的法门。为了让自己铭记复仇的本意,他卧薪尝胆最终一雪前耻。《史记》中记载“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就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室的大势将去,各诸侯国接连开始相互攻伐。而共主周天子成了个无人畏惧的笑话。尽管时局混乱、战火纷飞,但同时给人们的思想提供了更自由的环境。正是这个期间,萌生了大量学派。持不同思想的智者们周游各列国以宣扬自我主张,我们将此称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画像

接连不断的战争与诸子百家的思想产生了奇妙的作用,军事高速发展的同时涌出大批优秀的军事家。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孙子兵法》,撰写这本奇书的孙子就是当时有名的军事家。他的后人孙膑也遗传到军事方面的才能,同样出众。提起孙膑,就不得不讲到他与同门师弟庞涓之间的恩怨。

02

据传,孙膑与庞涓一同拜入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然而山中无日月,热衷于权力财富的庞涓耐不住深山中学习的艰苦日子,决心下山。临走前还对孙斌说,倘若我功成名就必定迎接兄弟你与我共建功业。孙膑高兴地应下了,为继续钻研学问决定先不出山。庞涓下山后一路顺利,其才能很受魏王赏识一举飞黄腾达。此时的孙膑由于刻苦勤勉,被鬼谷子授予了秘不传人的孙武子兵法。

▲两人共同学习

听说了孙膑贤能的魏王又以礼遇将孙膑迎接宫中,得知孙膑地位现今比自己更高一筹的庞涓早把同窗情谊抛在脑后了。珠玉在前,哪里还有他的容身之处,庞涓心里对孙膑的嫉妒日益膨胀。为了防止足智多谋的孙膑将自己取代,庞涓让心腹假扮孙膑在齐国的家人,诓他返回故乡。另一头将孙膑的家书篡改成通敌叛国向魏王告密,魏王将请求回齐国一趟的孙膑抓捕起来。庞涓演上一出兄弟情深,拜托魏王别杀孙膑,挖去膝盖骨就好。可怜的孙膑被蒙在鼓里还以为是庞涓救了他一命,脸上还被黑墨刺下私通敌国四字。

03

这样一来,孙膑无法出门更不能见人,彻底威胁不到庞涓的地位了。天无绝人之路,孙膑的才华不会被外表的残疾所掩盖。出使到魏国的使臣为其折服,将他秘密带回齐国。大将田忌十分欣赏孙膑之才,将他纳为自己的门客,后来,便有了著名的田忌赛马。当上齐国军师的孙膑得知当年被庞涓算计,韬光养晦终于等到报仇的时机。

▲孙膑剧照

周显王十五年,魏国攻打赵国并迅速包围了赵国的邯郸。赵国向齐国发出支援请求,齐威王决定派兵前去搭救。孙膑劝阻了打算直接去邯郸与魏军交战的田忌,出策去打魏国的大梁,逼他们回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据说庞涓正在当时的部队中,他们在回防的路上中了孙膑早已设下的埋伏。此次战役,赵国成功被救。

▲庞涓剧照

十三年过去,被魏国攻打的韩国向齐国求救。孙膑决意故技重施,并加入了诱敌的策略使庞涓进入陷进。以为齐国已经溃不成军的庞涓大喜,急忙下令乘胜追击希望能打倒孙膑这个宿敌。早有预谋的孙膑提前做好了一切的考察与准备,在难以防守的狭窄地形处设下了让人有去无回的埋伏。毫无预料的庞涓刚刚赶到,便见整齐的齐军弓箭手们万箭齐发,他带来的兵马纷纷倒地不起。终于恍然自知中计的庞涓自知眼前是死路一条,于是自刎。而孙膑大胜魏国的残军,齐国的地位水涨船高。

▲万箭齐发

结语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孙膑多年蛰伏并以两军交战光明正大的方式赢得庞涓。从早年在深山中刻苦学习,再到被庞涓算计陷害,又到那一段双腿残疾、面目全非的日子。孙膑所经受的苦难可谓不少,但他从未放弃自我。哪怕处境再艰难,他也做到将自己的长处施展出现发光发热。最终,庞涓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而孙膑的才能与意志被人们传诵。

参考资料

《史记》

《孟子》

标签: 庞涓

更多文章

  • 庞涓与孙膑:妒忌犹如一株毒草

    历史人物编辑:王涛爱历史标签:庞涓

    庞涓自杀了,他是在一阵绝望的吼叫之后自杀的。他死在孙膑为他设计的时间和地点。刀火无情,智慧无垠,孙庞之争,至此尘埃落定。合上《史记》中这精彩血腥的一页,我为孙膑的神机妙算而心折,也为庞涓的含恨毙命而悲惋。庞涓和孙膑是同窗,曾一起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那个时候,能做鬼谷子的学生,自然资质出众,资质出众

  • 孙膑一生就用这二个计谋,就绝杀庞涓,啥计谋如此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庞涓

    孙膑,齐国人(今山东鄄城人),战国中期兵家的代表人物,伟大的思想家、卓越的军事家。相传他少年时与庞涓同师于高人鬼谷子。后来庞涓当了魏国的将军,妒忌孙膑的才能,就派人把他诓骗到魏国,处以膑刑(挖去膝盖骨),所以人们称他为孙膑。后来,孙膑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逃离魏国,到齐国做了军师。公元前354年,魏惠

  • 被庞涓砍了膝盖骨,孙膑复仇有多狠?杀人诛心,庞涓被逼拔剑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张红燕标签:庞涓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提到《孙子兵法》,历史爱好者们并不陌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论兵法的书籍,也是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此书作者孙武也因此流芳历史,享誉世界。孙膑是孙武的后代,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后亦称《齐孙子》,证明了该书的历史地位。据可考历史,如今

  • 被庞涓用计砍了双脚,还刻字在脸上的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庞涓

    岁月如梭,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故事被岁月埋没,被人们遗忘。然而,有些人的命运却注定要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其中,孙膑便是一个执着追求复仇的人,他因遭庞涓的陷害而失去了双脚,心中怀着强烈的仇恨,决心要让庞涓付出惨重的代价。孙膑身世不凡,他本是齐国人,与庞涓是同窗好友,相互扶持,共同研习兵法,一同度

  • 同为鬼谷子爱徒,孙膑与庞涓由同窗变仇人,为何有这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庞涓

    先秦时期,是个纷繁复杂的乱世。那时候,中原大地实在不大,仅仅以黄河流域为主。如此“弹丸之地”,曾经上演多少场相爱相杀,无论是君臣、父子、兄弟,在既得利益面前,一切的情深似海都变成义薄如纸,庞涓与孙膑是最令人感叹的一对典型案例。庞涓与孙膑是手足同窗,二人一同拜于鬼谷子门下学艺。鬼谷子的名气尽人皆知,他

  • 孙膑活着的目的是为了杀死同学庞涓,杀死庞涓后,去向成谜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庞涓

    孙膑和庞涓俩个人师出同门,俩个人在前期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的好。但是为何孙膑会失去双腿无法站立?为何世人说孙膑活着是为了杀了庞涓呢?为何孙膑杀了庞涓后世人却不知道他的去向呢?那么接下来了解一下原为。当时许多国家鼎立,都需要人才去辅佐君王一统天下。庞涓和孙膑都是鬼谷子的徒弟,两个人都擅长运兵之道。当时,

  • 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探寻庞涓害孙膑公私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庞涓

    在传统故事中,庞涓就是典型意义的小人得志,忘恩负义,心胸狭窄,害贤妒能,一心想害死对自己的结义兄弟和师兄孙膑。庞涓和孙膑同拜鬼谷子王禅老祖门下,不论庞涓如何努力,都比不过开挂人生的孙膑。没有人的时候,庞涓一定思考自己比孙膑差哪了?庞涓出身魏国大梁城的普通家庭,典型的穷十八代。孙膑是名扬天下武圣人孙武

  • 孙膑: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同学庞涓,杀死庞涓后,去向成谜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庞涓

    人世间最狠的恐怕还不是敌人,而是朋友,甚至是亲人。比如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掉哥哥李建成和兄弟李元吉后,还砍下他们的脑袋。庞涓对孙膑使用了膑刑和黥刑,后来,孙膑在马陵之战中试图让庞涓乱箭穿心。这一对同学互相之间所使用的手段,可以说也是狠到了极致。庞涓和孙膑是同学,他们的老师究竟是谁?历史上并没有记

  • “庞涓七国分尸”最丑恶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庞涓

    关于魏国名将庞涓之死,有不同的说法。比较符合真实历史的庞涓兵败马陵道,面对险境,宁死不屈拔剑自刎,留下“遂叫竖子成名”。很多说书人为黑庞涓,感觉庞涓之死太壮烈,达不到黑的目的,就让他应了誓言,在马陵道被万箭穿身而死。你说说这是多大仇多大的恨啊!庞涓被万箭穿身还不够,在《前后七国志》中庞涓被七国分尸。

  • 鬼谷子的高徒,庞涓和孙膑的恩怨情仇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庞涓

    你让我生不如死,我让你死无葬身之地,孙膑的复仇让师兄庞涓兵败身死,就连监军的太子也被活捉。其实,孙膑不叫孙膑,膑是一种刑罚,战国时叫刖,所以孙膑应该叫孙刖。孙悦、孙越,你们知道吗?具体我们后面再讲,我们先来看看孙膑和庞涓的恩怨情仇。《唐文续拾·卷十四·唐幽州内衙……将中散大夫试殿中监乐安郡孙府君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