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子弟子子贡到底有多厉害,他出场是否真的改变了春秋历史?

孔子弟子子贡到底有多厉害,他出场是否真的改变了春秋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丫文史阁 访问量:4028 更新时间:2024/1/6 15:33:02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讲的是孔子若干弟子的故事。其中最令人向往的,莫过于“不受命而货殖焉,亿(臆)则屡中”的子贡。作为孔子弟子,一介儒生,子贡却是个算无遗策的商人,以致成为后世儒商的始祖;不仅如此,他还曾担任过鲁、卫两国的相国。但子贡的传记甚至整个《仲尼弟子列传》中,对于他经商和做官的事迹又忽略不提,而重点记录的是他游说五国之事。这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齐国大夫田常想在国内独揽大权,但又惧怕高、国、鲍、晏等家族的势力,所以想将他们的族兵调走攻打鲁国。鲁国是孔子的故乡、父母所葬地,所以孔子就与弟子商量,如何去挽救祖国呢?子路、子张、子石先后自荐救鲁,但均被孔子拒绝;之后子贡请行,孔子才许可。

子贡到了齐国,游说田常放弃攻打鲁国,而应该攻打吴国,为什么呢?因为鲁国难攻,吴国易打。田常非常恼怒,明明吴国比鲁国强大,您这话是何居心呢?子贡对答说,您的忧患在国内,所以要通过进攻强敌,来削弱齐国内部的力量,到时候您不就能顺利控制齐国了吗?田常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但大军已经出发了,如果去攻打吴国,不是会让人怀疑居心?子贡说,您先按兵不动,我去找吴王来援鲁攻齐,到时候您迎击他就行了。田常同意了。

子贡接着到了吴国,开始游说吴王夫差,说您要施行王道的话,就不能让其他诸侯灭绝;要施行霸道的话,就不能让其他强敌出现。现在齐国想吞并鲁国,来与吴国争个高下,您何不去援鲁攻齐,这样既保存危机中的鲁国,又阻止扩张中的齐国,不是名利双收吗?这话说中了夫差的心坎,不过夫差却担任越王勾践伺机报仇,所以提出先攻打勾践再说。子贡说,您不要急,不如让我去让说服勾践,让他派兵支援您,这样不就威胁不到您了吗?夫差同意了。

接着子贡到了越国,说大王您危险了,吴王已经窥探到您意图。勾践吓得叩拜在地,连忙问如何是好?子贡说,您必须出兵辅佐吴王,用钱财和言语取悦他,这样他才会放心去攻打齐国。如果他打输了,那就是您的福气;如果他打赢了,就会威胁晋国。到时候他精锐丧失在齐国,重兵又被晋国牵制,大王您不就可以趁虚而入了吗?勾践转忧为喜,赠送给子贡黄金百镒和宝剑一把、良矛二支,但子贡没有接受,而是回到了吴国。

子贡又回报吴王夫差,说越王勾践诚惶诚恐,可不敢有其他打算。过了五天,越国大夫文种也到了,说勾践请求亲自率领三千越军支援吴国,并以十二件铠甲和一批斧头、屈卢矛、步光剑等馈赠吴国。夫差非常高兴,认为子贡说得没错,接着问子贡是否要接受?这时子贡就说,您要调动人家的所有兵马,又让人家国君随从出征,这是不道义的;您可以接受礼物,也可以接受军队,但越王本人还是辞谢了吧。夫差对子贡言听计从,调动九郡兵力攻齐。

子贡最后一站到达晋国。他对晋定公说,齐国和吴国即将开战,如果吴国输了,越国就会偷袭;如果吴国赢了,就会威胁晋国。晋定公吓了一跳,那寡人该怎么办呢?子贡说,您只要整治好兵器,休养好士卒,等着吴军到来就行了。晋定公也答应了。之后,吴王夫差在艾陵大败齐军,消灭了齐人七个军的兵力,然后果然西进逼近晋国。两国在黄池相遇,以逸待劳的晋军成功战败跋山涉水的吴军。

此时越王勾践听说吴军惨败,马上渡过钱塘江偷袭吴国,直打到吴国都城姑苏七里外。夫差听说国家被袭,只能火速返回,到达五湖与越军作战,之后屡战屡败,退至王宫。于是夫差与相国都被越军杀死。三年之后,越王勾践称霸东方。《仲尼弟子列传》对此评论道:“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这个故事可以说非常精彩了,原来大名鼎鼎的勾践灭吴,居然来自齐国攻鲁的蝴蝶效应。而经手办成这件事的,正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而孔子本人,也成了整个事件的真正操盘手。

这个故事最早记录于《仲尼弟子列传》,之后《越绝书》《吴越春秋》都有记载,内容也更加丰富。《隋书·经籍志》说“《越绝记》十六卷,子贡撰”,甚至认为《越绝书(记)》还是子贡的作品。当然唐人司马贞在《史记索隐》否认了这一点,说“按《越绝书》云是子贡所著,恐非也。其书多记吴越亡后土地,或后人所录”。其实《越绝书》和《吴越春秋》都是东汉越人根据历史文献结合民间传说撰写的两部吴越野史小说,不少内容真实性存在疑问。

总体来说,《仲尼弟子列传》同时期及更早的作品,都没有提到子贡游说五国一事。反而在《韩非子·五蠹》一文中,提到齐国将要攻打鲁国,鲁国派遣子贡去游说。齐人说,您说得很有道理,然而我们要的是土地,不是要听您的道理。于是齐军仍然攻打鲁国,直到都城十里外划定两国边界。所以《韩非子》称“子贡辩智而鲁削”,因为机智善辩根本不是保全国家的方法,只有提高自己的实力才是小国抵抗大国之道。

可见,《韩非子》对子贡是排斥的,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恰恰相反。那么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子贡?其实从《韩非子》的说法,很容易看出这是一则寓言,目的是为了引出中心思想:子贡这种“言谈者”就是对国家没帮助的“五蠹”之一。而《仲尼弟子列传》中的子贡,则明显有着战国纵横家的影子。只不过《史记》是史书,而非《战国策》一类子书,所以读者容易上当,其实《史记》对《战国策》摘抄非常多,那么或许两个说法都不真实。

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悟空问答签约作者,澎湃历史专栏作者,网易历史专栏作者,百度ta说合作作者,全历史合作作者,出版有《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实体书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同舟共进》《北京晚报》《醒狮国学》《百家讲坛》《威海晚报》等报刊杂志及自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标签: 子贡

更多文章

  • 孔门弟子,商人,卧薪尝胆影子推手,改变五国命运-子贡

    历史人物编辑:雅俗共赏容标签:子贡

    让司马迁高看一眼,在《史记》中两次重点出现的人物,除了范蠡、淳于髡,还有子贡。子贡是孔子的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用如簧巧舌改变五国命运,经商致富助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得意“瑚琏之器”子贡画像。端木赐,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位列孔门十哲,“言语”专业优秀毕业生,毕业后曾任鲁

  • 孔子的赞助商:子贡。是如何拯救鲁国、玩死夫差的?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子贡

    前面说过,吴越争霸,最终以越王勾践胜出。这其中和范蠡的那么,事件的起因究竟是怎样?又是如何具体演变的?齐国大臣田常欲作乱齐国,但又忌惮国中贤臣,便移兵伐鲁。鲁国是孔子的家乡,孔子是鲁国的太宰,孔子断然不会坐视祖国沦陷不管的。虽然当时孔子自始至终都未掌握过实权,但他在列国之间的名望,却无一望其项背。另

  • 《长月烬明》:感动的终章,透着束手无措的忧伤,子骞真的十恶不赦?

    历史人物编辑:雾里藏心标签:子骞

    《长月》这个故事很复杂。英雄澹台的例子,他的身份是五,意味着他的生命是五。前世与来世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差点把《CPU》小编的脑子给烧坏了。了解了前因后果,再来说说白子骞这个奇怪的名字,他是谁?这个关键人物对故事的结局非常重要。何深远的影响?01轮回不停据说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个魔神是拯救世界的唯一希

  • 郭开有多厉害,秦国百万雄兵都干不过的李牧,被他一招打败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郭开

    赵国作为,唯一实力能与秦国抗衡的国家,虽然并没有利害的君主,但是还是有点东西的,赵国也有很厉害的能人名将,李牧就是一位,当然 还有被大家戏称,秦国第一功臣的郭开,毕竟赵国也算灭在他受伤,赵偃继位之后,赵国岌岌可危,看似可以轻易消灭,但其实因为这些能人的坐阵,秦国想要灭掉赵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嬴政将

  • 战国五大乱臣:齐楚燕赵秦各有一人,破坏力最强者不是郭开

    历史人物编辑:电工与机械维修标签:郭开

    历史上王朝的兴衰更替离不开祸乱朝纲的乱臣,战国时期这样的乱臣也不在少数,除了韩国和魏国之外,其余五国都有乱臣,有些一定程度上还促成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早日到来,今天就来说一说战国五大乱臣:齐楚燕赵秦各有一人,破坏力最强者不是郭开。燕国子之子之是燕王哙时期的国相,从他是姬姓来看他应该是燕国的宗室公子,子之

  • 郭开:赵国丞相,却是嬴政统一六国的大功臣,他打败了李牧和廉颇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郭开

    文|四季文史秦国的第一功臣是谁?有人说是百里奚,因他帮助秦穆公称霸;有人说是商鞅,因为他的变法,让秦国逐渐走向强大;还有人说是“战神”白起,他指挥的长平之战,为秦国一统天下扫平了道路……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秦国的第一功臣当属郭开,他虽然领兵打仗不行,不过他却凭借一己之力轻松拿下赵国两员大将,直接为秦

  • 战国第一奸臣郭开,抵制廉颇,诬陷李牧,最终让赵国兵败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付如艳标签:郭开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汉朝兴衰时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总结是十分到位,然后蜀汉政权并没有摆脱这样的历史悲剧,诸葛亮死后不久,后主刘禅就宠信黄皓,最终为蜀国的灭亡增加了不少助力。相对于黄皓来说,战国时期的郭开更是堪称战国第一大坑,纵横今天就跟大家

  • 大秦赋:“秦国第一战将”郭开,并非编剧杜撰,他的下场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钱六六标签:郭开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李白乱世中,总是猛将辈出,群雄逐鹿,尤其是战国这种多国互相争夺的阶段,就是各位大将大显神通的好机会,白起、廉颇等人,无一不在历史上留下自己光辉的一笔,不过因为古代影视剧的影响,有一些人还是被大家所误解。在《大秦赋》当中,一位叫做郭开的猛将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当中,这位貌

  • 《大秦赋》李牧被郭开害死,历史上李牧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郭开

    在《大秦赋》剧情中,赵国的名将李牧,最终是死在了郭开的手里的,其实这一段是对历史进行了改编的,历史上真实的李牧并不是这样死的,但相比起来,真实的李牧的死,比被郭开杀掉还要憋屈,那么历史上李牧究竟是怎么死的,而对赵国来说,大将李牧的死,是否就意味着赵国的灭亡即将到来呢?1、大秦赋李牧是怎么死的作战密会

  • 郭开贞:曾经“出柜”、风流、放荡不羁;后来觉醒改名“郭沫若”

    历史人物编辑:小鑫观史标签:郭开

    儿时的郭开贞有浓郁的女性特质,眉清目秀,皮肤白皙。他曾自述,少年时有一位姓章的男子经常接近他,表现出对他的爱慕。“他尽劝我喝酒,我喝吐了。他劝我休息一下,我便和衣睡下去了。他把房门闩了,走到我床边来,出乎意料地便把我抱着,要和我亲热。我用力地给他一拳,把他打倒在床下,愤愤地起来抽开房门走了。”自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