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把智伯的头颅做成饮酒器,赵襄子和智伯有什么深仇大恨?

把智伯的头颅做成饮酒器,赵襄子和智伯有什么深仇大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宠物花花 访问量:3513 更新时间:2024/1/5 11:24:41

赵襄子本名赵无恤,三家分晋的参与者,也是赵国实际的创始人。在晋阳大战中,韩赵魏三家联合灭掉智氏,智伯的颅骨被赵襄子做成了饮酒器,究竟是有多大仇,让赵襄子一定要这么做呢?

子之

赵无恤是庶出,母亲是赵简子赵鞅的小妾,废长立幼,祸乱之根源,所以赵无恤的世子之位得来非不容易,但是智伯却跟赵鞅说不要立赵无恤为世子。智伯攻打郑国,赵无恤带兵随行,智伯命令赵无恤攻城,赵无恤保存实力拒绝攻城,智伯当场大骂赵无恤。第二次晋军打了胜仗,诸卿一起饮酒。智伯喝醉了耍酒疯,将酒杯砸了赵无恤,赵无恤也忍了。这种事第二天醒酒聊聊天也就罢了,智伯醒酒后劝赵简子不要立赵无恤为世子,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

发迹之地

在赶走范氏、中行氏之后,晋国的六卿变成了四卿,四卿中以智氏实力最强,但是又不具备以一敌三的实力,所以就采取了“食果去皮”之法,让三家各献100里土地给晋国公室,实际上是进了智氏的麾下,韩虎、魏驹都同意了。轮到赵无恤,智伯就不按常理出牌了,韩魏随便划100里,而智伯点名就要赵氏发迹的蔺宅皋狼那块土地,赵氏宗庙都在此处,无异于挖人家祖坟,如果是别的兴许赵无恤也能答应,但是放弃宗庙是万万不能答应的,这欺人太甚了。

九死一生

赵襄子情知事情不妙,立马回到晋阳组织抵抗。智伯带领韩虎、魏驹合围晋阳,强攻三月未能破城。智伯掘开汾水灌入晋阳,赵襄子坚持了三年,晋阳城内粮食即将断绝,群臣投降、外逃的想法与日俱增,可以说晋阳城眼看就保不住了。赵襄子决定策反韩、魏,派孟谈出城联络韩虎、魏驹。智伯曾带领韩虎、魏驹巡视晋阳城,对二人说,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赵氏即将覆亡使韩魏不但不兴奋反而恐惧,赵氏一亡,韩魏必危。

因此张孟谈来到韩魏大营时,大谈唇亡齿寒的道理,正中韩魏下怀。为防止生变,赵襄子让韩魏马上行动。韩虎、魏驹杀死守河堤的智军,放水灌入智伯大营,智军大乱,韩魏向智伯两翼进攻,赵襄子从晋阳城内杀出,智军大败,生擒智伯。为了免除后患,韩赵魏联手杀掉智氏家族200多人,平分智氏土地。

被智伯欺负最惨的赵襄子,也最恨智伯,杀掉智伯后将智伯的颅骨雕刻上漆,做成了饮酒的爵。智氏本有机会将韩赵魏各个击破,像田氏代齐一样,自成一国,可惜智伯性格的弱点,导致其必败。想象一下,智氏如果灭掉韩赵魏,独霸晋国,还能轮到秦国统一天下吗?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标签: 赵襄子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赵襄子灭亡代国,看似简单,实则深谋远虑

    历史人物编辑:微笑向暖标签:赵襄子

    赵襄子是赵鞅的庶子,幼时并没受到赵鞅重视,但他从小聪敏好学,又胸怀宽广,所以,很快就成为晋国四卿赵氏的领军人物。赵鞅和赵襄子都是有野心的人,三家分晋之前,赵氏封地紧挨着代国,而代国旁边就是经常袭扰赵国的中山国。因此,赵鞅朝思暮想要把中山国给灭了。但想灭亡中山又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中间还隔着一个代国,

  • 孔门七十二贤中,最没成就的就是颜回,为何孔子却最喜欢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文之光标签:颜回

    中国有句古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即使是同一个老师教的,不同学生也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并有自己不同的命运。著名教育家孔子,门下有3000弟子,但成才的却只有72人。人们称这批人为“孔门七十二贤人”。而七十二贤之首的颜回,成就最少,得孔子夸赞却最多。这是为何呢?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如果

  • 项羽无颜回江东?其实是担心上当,刘邦的心理战术促成这一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鲲鹏历史阁标签:颜回

    项羽被人们称为千古霸王,是中国古代最勇猛的将带兵打仗,项羽可以一敌百,在行军指挥等方面项羽同样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然也不可能成为盟军的盟主,最后杀的秦军大败而归。然而项羽始终都是一个让人比较惋惜的悲情英雄,最后跟刘邦的决战中项羽落了下风,乃至于最后自刎江东。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作为我国历史

  • 少将是颜回的后代,给赶羊大爷送新鞋子,为老保姆养老送终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颜回

    一日,共和国少将外出视察,看到放羊大爷穿着破旧的鞋子。他立马下车,给大爷送去一双新军鞋,引得放羊的大爷连连落泪。这位一心为民的将军是颜回的81代孙,为国征战数百场,还替自己的老保姆养老送终。将军名叫颜伏,四川梁山人,是复圣颜回的第81代孙。在革命的战火中,至圣孔子和复圣颜回的后代都参加了革命,孔子的

  • 眼见并不一定为实,这是经过孔子和颜回验证的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颜回

    我们平时总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孔子和颜回之间曾经发生一个故事,证明了眼见并非为实。孔子喜欢周游列国,可是荷包却不硬,一生穷游,到了陈国和蔡国之间,他们这一行人断粮了,七日七夜都找不到什么食物,缺吃少喝的,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去百姓家讨米,回来就做饭吃。饭快熟的时候,孔子看

  • 为了谋生,他到外国淘金,却因毁容无颜回家乡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颜回

    伍卫国是香港著名演员,从70年代起演出过多部剧集,最广受大陆观众欢迎的有《再向虎山行》、《少女慈禧》、《琥珀青龙》、《马永贞》、《四大名捕》。伍卫国有香港电视剧皇帝之称,因为外表俊逸斯文,他多演皇帝王爷、豪门贵公子,但是在《大地恩情之金山梦》里,他演了一个遭遇可怜的出国劳工。《金山梦》是《大地恩情》

  •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最喜欢的为何是颜回?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颜回

    孔子一生致力于传师授业,到他晚年的时候,号称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便有七十二人。在这七十二人中,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颜回。颜回这人,简直是学霸中的学霸,什么“孔门十哲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儒家五大圣人之一”的称号,统统被他收入囊中。一、颜回真是一个君子啊!颜回跟孔子一样都是鲁国人,他字子渊,十三岁就跟

  • 誓死不渡江的背后,此人的一番话,令项羽无颜回归江东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颜回

    不管是谁讨论起项羽的时候,心中总是会出现项羽力拔山兮的形象。但是项羽的结局是非常凄惨的,最终他也因为羞愧难当,而导致他没有回到江东。情愿自刎以谢天下,也不愿意回到江东继续发展。实际上这背后有着很深层次的原因,而在他自刎之前,有一个关键人物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一番话令项羽汗颜,甚至都不想要渡江

  • 孔子为什么老骂子路,却喜欢形象呆板的颜回?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颜回

    一般认为,孔子儒雅温和,这样的老师对待学生一定是和风细雨,实际上,孔子脾气很大,生气的时候经常会骂人,而且很刁专。被他骂的最多的是他的大弟子子路,甚至骂他不得好死,哪有老师这么诅咒学生的!不过,想想还有被孔子骂成臭大粪的,子路也该心平气和了。相对于那些倒霉催的几位弟子,颜回算是幸运到了极点,跟随孔子

  • 孔门弟子众多,孔子为什么偏爱颜回?

    历史人物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颜回

    儒家说君子有三乐,其中一乐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就颜回的那个脑回路,还真不是一般人的构造——你跟他讲了一,他就能知道十。你看看现在的老师,有哪个不喜欢这样的学生?最初孔子也没觉得颜回有多聪明,相反还觉得颜回有点儿愚钝。可是孔子也万万没想到啊,颜回一拍起老师的马屁来,立马就甩开师兄弟们十八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