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无颜回江东?其实是担心上当,刘邦的心理战术促成这一结果

项羽无颜回江东?其实是担心上当,刘邦的心理战术促成这一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鲲鹏历史阁 访问量:2637 更新时间:2024/1/5 12:21:56

项羽被人们称为千古霸王,是中国古代最勇猛的将带兵打仗,项羽可以一敌百,在行军指挥等方面项羽同样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然也不可能成为盟军的盟主,最后杀的秦军大败而归。然而项羽始终都是一个让人比较惋惜的悲情英雄,最后跟刘邦的决战中项羽落了下风,乃至于最后自刎江东。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作为我国历史上2000多年来仅有的著名女词人,曾经也为项羽写下了一首霸王诗作。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但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呢?这却是一个很值得去思考与钻研的哲学命题,从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来看,项羽是一个重情义的汉子,因为8000的江东子弟兵跟自己厮杀了这么多年之后,大多数人都已经折在了战斗中,再加上对刘邦的战斗中,项羽也是全面落了下风,所以项羽无颜独自回去面对江东父老。

八千子弟兵

这个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充分的展现出了项羽的豪情与无奈以及重情义,但依旧存在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主要就是项羽不太应该这么做,项羽的军队很多,但他最重用的核心主力是八千江东兵,这些人是项羽最重视的部队,轻易舍不得折损,然而这么多年打完秦朝打刘邦, 8000子弟兵其实已经亏损的差不多了。所以一支早就十不存一的军队,项羽早不悲伤,晚不悲伤,偏偏在过江的时候悲伤,甚至都不愿意抛弃大家过河求生了?这就很离谱,长年的战争应该早就已经让项羽变成了一个心如铁石的人才对,就算想报仇,项羽也应该回江东东山再起,而不是跟个娘们一样哭哭啼啼最后自杀,这也并不符合项羽的霸王人设,除非……

农夫指路

在项羽跟刘邦的最后一站当中,他遭遇了四面楚歌的心理战术,导致整个部队的士气散乱,最后兵败如山倒的项羽只能够突围,不过在敌国的地盘根本就是水土不服,并且不熟悉道路,所以只好问一个过路的农夫该怎么走,然而这个农夫其实是跟刘备军队一伙的,所以给项羽指了一条错误的路,导致他迷失在了大泽之中,这大大的拖延了项羽的时间,于是很快刘邦军队就追了上来。 本有机会带领军队全身而退,因为一个错误的问路导致所有人再度深陷险境,项羽不仅仅是非常的惭愧,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感觉自己被心理上孤立了,好像整个世界的人都不欢迎自己,所以此时刘邦的心理战术不仅仅是击垮了项羽手底下的士兵,就连项羽本人也已经是开始怀疑人生。

江东亭长

当项羽带一众部队来到了河边时,此时亭长愿意给项羽提供一条船只,接下来就发生了很惨的一幕,也就是楚霸王自杀不愿过江,与其说是因为亲信折损的太多不好意思回家,更不如说是经过了之前被农夫所骗,项羽根本就不信任这个亭长。 你给条船我信了,但这条船到底会载自己回江东还是回刘邦的地盘呢?项羽本来很自信,但农夫乱指路这事让他已经是志气全无,所以与其非常屈辱的被活活骗死,项羽更宁愿来一场轰轰烈烈的临死血斗。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亭长能够提供的只有仅仅一条船,带不了几个人走,你是一军主帅,结果自己带两三个人狼狈的逃回家乡,告诉乡亲们其他人都死光了自己逃了,这可不仅仅是屈辱,更会让大家觉得你无耻贪生,所以其实留给项羽的选择并不多,最好的选择似乎只有战死江东。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颜回

更多文章

  • 少将是颜回的后代,给赶羊大爷送新鞋子,为老保姆养老送终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颜回

    一日,共和国少将外出视察,看到放羊大爷穿着破旧的鞋子。他立马下车,给大爷送去一双新军鞋,引得放羊的大爷连连落泪。这位一心为民的将军是颜回的81代孙,为国征战数百场,还替自己的老保姆养老送终。将军名叫颜伏,四川梁山人,是复圣颜回的第81代孙。在革命的战火中,至圣孔子和复圣颜回的后代都参加了革命,孔子的

  • 眼见并不一定为实,这是经过孔子和颜回验证的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颜回

    我们平时总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孔子和颜回之间曾经发生一个故事,证明了眼见并非为实。孔子喜欢周游列国,可是荷包却不硬,一生穷游,到了陈国和蔡国之间,他们这一行人断粮了,七日七夜都找不到什么食物,缺吃少喝的,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去百姓家讨米,回来就做饭吃。饭快熟的时候,孔子看

  • 为了谋生,他到外国淘金,却因毁容无颜回家乡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颜回

    伍卫国是香港著名演员,从70年代起演出过多部剧集,最广受大陆观众欢迎的有《再向虎山行》、《少女慈禧》、《琥珀青龙》、《马永贞》、《四大名捕》。伍卫国有香港电视剧皇帝之称,因为外表俊逸斯文,他多演皇帝王爷、豪门贵公子,但是在《大地恩情之金山梦》里,他演了一个遭遇可怜的出国劳工。《金山梦》是《大地恩情》

  •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最喜欢的为何是颜回?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颜回

    孔子一生致力于传师授业,到他晚年的时候,号称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便有七十二人。在这七十二人中,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颜回。颜回这人,简直是学霸中的学霸,什么“孔门十哲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儒家五大圣人之一”的称号,统统被他收入囊中。一、颜回真是一个君子啊!颜回跟孔子一样都是鲁国人,他字子渊,十三岁就跟

  • 誓死不渡江的背后,此人的一番话,令项羽无颜回归江东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颜回

    不管是谁讨论起项羽的时候,心中总是会出现项羽力拔山兮的形象。但是项羽的结局是非常凄惨的,最终他也因为羞愧难当,而导致他没有回到江东。情愿自刎以谢天下,也不愿意回到江东继续发展。实际上这背后有着很深层次的原因,而在他自刎之前,有一个关键人物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一番话令项羽汗颜,甚至都不想要渡江

  • 孔子为什么老骂子路,却喜欢形象呆板的颜回?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颜回

    一般认为,孔子儒雅温和,这样的老师对待学生一定是和风细雨,实际上,孔子脾气很大,生气的时候经常会骂人,而且很刁专。被他骂的最多的是他的大弟子子路,甚至骂他不得好死,哪有老师这么诅咒学生的!不过,想想还有被孔子骂成臭大粪的,子路也该心平气和了。相对于那些倒霉催的几位弟子,颜回算是幸运到了极点,跟随孔子

  • 孔门弟子众多,孔子为什么偏爱颜回?

    历史人物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颜回

    儒家说君子有三乐,其中一乐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就颜回的那个脑回路,还真不是一般人的构造——你跟他讲了一,他就能知道十。你看看现在的老师,有哪个不喜欢这样的学生?最初孔子也没觉得颜回有多聪明,相反还觉得颜回有点儿愚钝。可是孔子也万万没想到啊,颜回一拍起老师的马屁来,立马就甩开师兄弟们十八条街。

  • 孔子对“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何种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清澜说历史标签:子贡

    在《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篇》中记载了两件事,一是“子贡赎人”,二是“子路拯溺”,所谓的“子路受牛”指的就是后面这件事。儒家不是讲究仁义道德吗?那为什么子路救了一个人,接受别人赠送的一头牛还得到孔子的赞扬,而子贡救人以后不求回报,但孔子却对此提出批评呢?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

  • 春秋战国时期最厉害的纵横家不是苏秦张仪,而是子贡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子贡

    【春秋战国时期最厉害的纵横家不是苏秦张仪,而是子贡!】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详细的记载:”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意思是什么呢?当时,齐国想伐鲁,鲁国国君求助了孔子,孔子于是派出了弟子子贡去帮助鲁国,孔子为什么派子贡去呢?因为子贡能言善

  • 孔子弟子子贡到底有多厉害,他出场是否真的改变了春秋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子贡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讲的是孔子若干弟子的故事。其中最令人向往的,莫过于“不受命而货殖焉,亿(臆)则屡中”的子贡。作为孔子弟子,一介儒生,子贡却是个算无遗策的商人,以致成为后世儒商的始祖;不仅如此,他还曾担任过鲁、卫两国的相国。但子贡的传记甚至整个《仲尼弟子列传》中,对于他经商和做官的事迹又忽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