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子为什么老骂子路,却喜欢形象呆板的颜回?

孔子为什么老骂子路,却喜欢形象呆板的颜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客多文史 访问量:244 更新时间:2024/1/6 11:11:55

一般认为,孔子儒雅温和,这样的老师对待学生一定是和风细雨,实际上,孔子脾气很大,生气的时候经会骂人,而且很刁专。被他骂的最多的是他的大弟子子路,甚至骂他不得好死,哪有老师这么诅咒学生的!不过,想想还有被孔子骂成臭大粪的,子路也该心平气和了。相对于那些倒霉催的几位弟子,颜回算是幸运到了极点,跟随孔子二十年,从来没有挨过骂,相反,他被孔子捧上了天。

有趣的是,从历史勾勒的人物形象来看,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最接地气、最可爱、为孔子奉献最多的人之一。而颜回除了孔子的赞许外,所留言行并不多,也没有太多生动的事迹,甚至终其一生除了学习外,无所作为,总之,给人留下的形象呆板,毫无生气。

孔子对待弟子的差别,显得很无厘头,让人怀疑他识人的价值取。但事实并非如此。

从年龄上看,子路只比孔子小九岁,是孔子学生中年龄最大的。子路这个人的性格很像江湖豪侠,义气、豪爽、率真、勇猛,怎么看都不像儒生,跟孔子站一起就是“秀才遇大兵”,完全不搭。事实上,子路跟孔子的第一次相见,就充分显示了这种相遇的尴尬。子路根本看不起这个穷酸秀才,对孔子来了个“黑道风云”:着让人生畏的“公鸡帽”,拿一把装饰着公猪标识的宝剑(不知道子路有没有纹身),屡次冒犯夫子(估计叼个牙签,斜楞孔子,有意撞他一下之类)。

按后人对孔子的印象,孔子肯定尿裤子了。可事实上,孔子根本没鸟子路这个小流氓,更谈不上害怕,他略施小计(设计少许礼乐加以引导),没多久,子路就拜倒在孔子的脚下成了门徒。这大概就是人格魅力吧,佛有佛法,可以降妖降魔,人有魅力,凶顽之辈亦可归心。从此,子路成为孔子最得力最忠心的弟子之一,都不需要紧箍咒约束。

颜回的身世跟子路截然不同,他是一个落魄贵族家庭,很穷,但是填饱肚皮没问题,不像子路,从小吃糠咽菜。所以,自幼的人生经历相对于子路的丰富多彩,颜回就是平淡无奇。最重要的是,颜回从来没有在意过生活上的贫穷,他就像一个苦行僧,每天徜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乐此不疲。想想看,一个年轻人,过着苦行僧的闭关生活,哪有什么生气可言。如果说子路是一杯烈酒,颜回就是一杯白开水,所以,子路形象饱满,接地气,颜回显得很呆板,干瘪。

这杯没有滋味的白开水,寻常人无法洞悉他的内涵,孔子可以。他透过颜回平平淡淡的言行,看到了颜回内心世界的磅礴大气,这种大气,甚至连孔子都时常自叹不如!

其实,孔子对子路和颜回都是喜欢的,在孔子心目中,他俩的位置是不一样的,他俩的性情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孔子对他们的回应就会有差别。

孔子对待子路完全是一种师友的态度,亦师亦友,小兄弟的成分比重较大,某种意义上来说,子路是孔子的“家人”。学问上,孔子对子路的定位是“可以登堂,无法入室”,水平就那样了,达不到泰斗级。感情上呢,一家人说话直来直去,骂几句实属正常,更况子路莽撞的性格,就需要孔子的当头棒喝。说轻了,药力不够,说半句,他听不懂,说少了,他记不住,所以只能骂,狠骂、多骂,照直了往死里骂!这其实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孔子骂子路“不得好死”,那不是诅咒,是孔子看透了子路的本性,有可能会引来灾难。一个“暴虎冯河”(空着手就敢打老虎)的人,一个遇事不过脑子的人,送了性命难道很意外吗?

可惜的是,孔子的“骂爱”始终改变不了子路的本性,他最终真的“不得好死”。

颜回不一样,颜回是孔子的那些弟子中,唯一可以和他精神交流的学生,甚至在孔子眼里可以平等交流,而不是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在这种心态下,孔子怎么可能骂颜回,对他除了赞叹还能有什么?

那么颜回真的达到了这个高度吗?答案是肯定的。颜回是典型的大智若愚型,孔子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看到了颜回的深邃。当孔门的弟子们热衷于做官体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包括孔子本人),颜回却以他的行动冷地告诉他们:那都是外在的东西,一个人最高贵的德性就是一心向内,从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求,修心养性,亲力践行老师的学说。所以,他的德性都体现在生活的琐碎细小的事件里了,而这些琐碎的鸡零狗碎,如果不用显微镜放大,读起来毫无滋味,如果没有一双慧眼,谁能看得透颜回平凡中的伟大呢。

为了推行儒家思想,孔子辛苦奔波了一辈子,回过头来才发现,颜回比他看得还要透,为什么向外追求呢,修炼本心就好了。这就是孔子感慨惭愧啊“吾不如(颜回)也”的原因,从精神修炼的角度看,颜回起于孔子,又超脱于孔子!

可惜的是颜回死得太早,他因为专研学问用脑过度,又长期营养不良,二十九岁就满头白发,三十二岁就早早离世,否则他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位,与他的老师等肩而立的一代大思想家!

标签: 颜回

更多文章

  • 孔门弟子众多,孔子为什么偏爱颜回?

    历史人物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颜回

    儒家说君子有三乐,其中一乐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就颜回的那个脑回路,还真不是一般人的构造——你跟他讲了一,他就能知道十。你看看现在的老师,有哪个不喜欢这样的学生?最初孔子也没觉得颜回有多聪明,相反还觉得颜回有点儿愚钝。可是孔子也万万没想到啊,颜回一拍起老师的马屁来,立马就甩开师兄弟们十八条街。

  • 孔子对“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何种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清澜说历史标签:子贡

    在《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篇》中记载了两件事,一是“子贡赎人”,二是“子路拯溺”,所谓的“子路受牛”指的就是后面这件事。儒家不是讲究仁义道德吗?那为什么子路救了一个人,接受别人赠送的一头牛还得到孔子的赞扬,而子贡救人以后不求回报,但孔子却对此提出批评呢?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

  • 春秋战国时期最厉害的纵横家不是苏秦张仪,而是子贡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子贡

    【春秋战国时期最厉害的纵横家不是苏秦张仪,而是子贡!】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详细的记载:”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意思是什么呢?当时,齐国想伐鲁,鲁国国君求助了孔子,孔子于是派出了弟子子贡去帮助鲁国,孔子为什么派子贡去呢?因为子贡能言善

  • 孔子弟子子贡到底有多厉害,他出场是否真的改变了春秋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子贡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讲的是孔子若干弟子的故事。其中最令人向往的,莫过于“不受命而货殖焉,亿(臆)则屡中”的子贡。作为孔子弟子,一介儒生,子贡却是个算无遗策的商人,以致成为后世儒商的始祖;不仅如此,他还曾担任过鲁、卫两国的相国。但子贡的传记甚至整个《仲尼弟子列传》中,对于他经商和做官的事迹又忽略不

  • 孔门弟子,商人,卧薪尝胆影子推手,改变五国命运-子贡

    历史人物编辑:雅俗共赏容标签:子贡

    让司马迁高看一眼,在《史记》中两次重点出现的人物,除了范蠡、淳于髡,还有子贡。子贡是孔子的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用如簧巧舌改变五国命运,经商致富助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得意“瑚琏之器”子贡画像。端木赐,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位列孔门十哲,“言语”专业优秀毕业生,毕业后曾任鲁

  • 孔子的赞助商:子贡。是如何拯救鲁国、玩死夫差的?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子贡

    前面说过,吴越争霸,最终以越王勾践胜出。这其中和范蠡的那么,事件的起因究竟是怎样?又是如何具体演变的?齐国大臣田常欲作乱齐国,但又忌惮国中贤臣,便移兵伐鲁。鲁国是孔子的家乡,孔子是鲁国的太宰,孔子断然不会坐视祖国沦陷不管的。虽然当时孔子自始至终都未掌握过实权,但他在列国之间的名望,却无一望其项背。另

  • 《长月烬明》:感动的终章,透着束手无措的忧伤,子骞真的十恶不赦?

    历史人物编辑:雾里藏心标签:子骞

    《长月》这个故事很复杂。英雄澹台的例子,他的身份是五,意味着他的生命是五。前世与来世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差点把《CPU》小编的脑子给烧坏了。了解了前因后果,再来说说白子骞这个奇怪的名字,他是谁?这个关键人物对故事的结局非常重要。何深远的影响?01轮回不停据说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个魔神是拯救世界的唯一希

  • 郭开有多厉害,秦国百万雄兵都干不过的李牧,被他一招打败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郭开

    赵国作为,唯一实力能与秦国抗衡的国家,虽然并没有利害的君主,但是还是有点东西的,赵国也有很厉害的能人名将,李牧就是一位,当然 还有被大家戏称,秦国第一功臣的郭开,毕竟赵国也算灭在他受伤,赵偃继位之后,赵国岌岌可危,看似可以轻易消灭,但其实因为这些能人的坐阵,秦国想要灭掉赵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嬴政将

  • 战国五大乱臣:齐楚燕赵秦各有一人,破坏力最强者不是郭开

    历史人物编辑:电工与机械维修标签:郭开

    历史上王朝的兴衰更替离不开祸乱朝纲的乱臣,战国时期这样的乱臣也不在少数,除了韩国和魏国之外,其余五国都有乱臣,有些一定程度上还促成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早日到来,今天就来说一说战国五大乱臣:齐楚燕赵秦各有一人,破坏力最强者不是郭开。燕国子之子之是燕王哙时期的国相,从他是姬姓来看他应该是燕国的宗室公子,子之

  • 郭开:赵国丞相,却是嬴政统一六国的大功臣,他打败了李牧和廉颇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郭开

    文|四季文史秦国的第一功臣是谁?有人说是百里奚,因他帮助秦穆公称霸;有人说是商鞅,因为他的变法,让秦国逐渐走向强大;还有人说是“战神”白起,他指挥的长平之战,为秦国一统天下扫平了道路……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秦国的第一功臣当属郭开,他虽然领兵打仗不行,不过他却凭借一己之力轻松拿下赵国两员大将,直接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