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甘罗:语言的艺术,12岁巧取16座城池,秦始皇盛赞不已!

甘罗:语言的艺术,12岁巧取16座城池,秦始皇盛赞不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侯卫朝 访问量:1587 更新时间:2023/12/22 20:06:44

在中国先秦时期,各种思想融汇碰撞,在那个中国历史上最自由的时代里,名臣猛将灿若星河,但是一个人能在12岁的时候就暴得大名,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上卿的只有一个人,能够达成这一成就的只有秦国的甘罗

一边是一个12岁的小孩, 一边是相当于帝国宰相的上卿,我们很难把这两者画上等号,可是甘罗做到了,他凭借自己的智慧,为自己赢得了尊重,赢得了荣誉。

甘罗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他是大秦王朝的官三代,他的爷爷是甘茂,那可是战国末期的一个风云人物,有这样一个好爷爷,甘罗的道路比其他孩子要顺畅的很多,他小小年纪就被当时的权臣吕不韦收入门下,准备重点培养,等到这个小屁孩长大之后,隆重推出,在朝堂上为自己助力。

可是吕不韦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位,原本准备将来派上大用场的后备人才,竟然在12岁的年龄就已经发光发热,帮他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吕不韦在帮助秦王嬴政登上王位之后,作为酬劳,他被秦王封为丞相,还被尊为仲父,位高权重不算还地位尊崇,等于秦始皇认他做了干爹。当然,对于此吕不韦,并没有满足,因为在他的心里,他有十足的把握把爹前面的干字给去掉,他自认为他就是秦始皇他爹!

幻想着成为国君他爹的吕不韦,在秦国国内可谓是权势滔天,几乎没有人敢违逆他的意思,可是这几天吕不韦却有一些着急上火,因为他的人事安排遇到了软钉子。

吕不韦的封地在河间,他想玩一出假公济私,利用秦国的军队,发动对外战争,将自己的河间封地扩大。这次他选择的对手是赵国,但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吕不韦决定找一个帮手,燕国就是这位吕大干爹找来的一个优秀打手。但是当时没有手机,没有各种各样的视频软件,没有电报,信息传递得靠一个中间人传话,吕不韦觉的秦国的大臣张唐,是这个使者的不二人选,可是张唐却坚决不愿意去燕国公费旅游,沥油是秦国和燕国并不接壤,要去燕国就必须得经过赵国,而张唐曾经有攻打过赵国的黑历史,为此,赵王曾经扬言,谁抓住了这个秦国老小子,立即裂土封疆,张唐担心这一去,就如同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吕不韦虽然心中很不舒服。但是听了他的借口倒也不能勉强,只能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家。

吕不韦吃了瘪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甘罗的耳朵里,甘罗立即来找吕不韦,自信满满的告诉这位大秦第一干爹,他有办法说服张唐。吕不韦一听哭笑不得,我只不过是在张唐那里碰了个软钉子,现在怎么连个小孩子都要来戏耍我了?

甘罗看到吕不韦一脸不屑的神色,不为所动,他说项橐七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孔子的老师,现在我已经12了,早已经不是小孩了,为什么不能让我试一试呢?

甘罗的话,有理有据,条理清晰,让吕不韦听了极为震惊,觉得可以让这个孩子去试一试,反正就算失败了,对于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

得到了吕不韦的首肯之后,甘罗立即前往拜见张唐。一见面她没有绕弯子,而是开门见山直接了当的问张唐,请问您的功劳大,还是武安君白起的功劳更大些呢?

张唐被问的脸都红了,白起这可是大秦军神级的人物,是我们大秦国的武力支柱,一生打仗从无败绩,对阵东方六国斩首百万余,是大秦所有武将心中的偶像,他自己的那点功劳,怎么能和人屠白起相提并论呢?

他低下了头,红着脸说出了两个字,不能!

甘罗趁热打铁继续问道那么现在的吕不韦的权势和当年的范雎相比,谁更大呢?

这次张唐到不犹豫了,当然是现在的吕不韦权势大了!

嘿嘿,就等你这句话,甘罗不紧不慢的说:“当年范氏想要进攻赵国,可是武安君白起他老人家不同意,结果功高盖世的武安君在离咸阳七里的地方被绞死了,而如今吕不韦亲自要您去燕国而您却不愿意去,这个下场,您考虑过吗?”

别看甘罗说话那奶声奶气,一副稚气未脱的样子,可是这句话听在张唐的耳朵里,不禁让他冷汗直冒,自己的功劳比不上武安君,而吕不韦却又比范雎权力更大,大秦军神尚且被范雎搞死,而自己的那点功劳,在武安君面前算得了什么?这样明目张胆的得罪吕不韦,这个下场让人堪忧啊!

想明白了其中关节的张唐送走了甘罗之后就二话不说跑到了吕不韦主主动认错,表示愿意立即去燕国。

这时候甘罗又出现了,他满怀自信的对吕不韦说您只要给我五辆马车,我就去帮张唐老先生解决前路的隐患,让他顺顺利利的通过赵国到达燕国。

已经见识到甘罗神奇的吕不韦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马上派遣甘罗去赵国。

来到赵国朝堂之后,甘罗与赵王回顾了两国数百年剪不清理还乱的亲戚关系,对双方的君主表达了最诚挚的问候。在一番寒暄之后,作为一个好奇宝宝,问题少年,甘罗又抛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赵王知道燕国太子丹到秦国当人质的事情吗?”

“寡人知道!”赵王点了点头。

“那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甘罗活动了一下腮部,准备进入正题,开始就要忽悠上了。

“自然是秦国和燕国两国交好!”赵王的回答没有什么营养。

“大王,您这样想。咱们赵国可就危险了。”忽悠接着忽悠“秦国和燕国如果结盟,接下来可就是要对赵国动武的节奏啊!”甘罗装出一副对赵王极为关心的表情,这种演技简直堪称奥斯卡教科书级别。

听了甘罗的话,赵王似乎有些慌乱了,“如之奈何?”这句后世刘邦口中的名言,从赵王的嘴里吐了出来,丝毫没有违和感。

“我有一个办法,不知当讲不当讲!”甘罗卖起了关子。

“我的好弟弟,你快说吧!”赵王显得非常着急。

“我的办法就是拆,只要大王能够送五座城池给秦国,向秦国展现出足够的诚意,我再在秦国朝堂上活动一下,让秦王送回燕国人质,然后和赵国一起去攻打燕国,您看怎么样?”

赵王一想,秦国我打不过,但是打燕国,我拿手啊!轻轻松松就能打下10座,甚至20座城池,所花费的代价无非就是五座城池,这笔生意血赚啊!于是赵王就愉快的答应了。

事情果然就如同甘罗的预测一样,在交割了五座城池之后,秦国送回了燕国人质,秦燕两国的结盟就此流产。

紧接着再得到了秦国的默许之后,赵国大军立即出动,一下子收割了燕国30多座城池,作为回报,赵王十分慷慨的送给了秦王其中11座。前前后后靠着甘罗三寸不烂之舌,秦国啥也没做,就白得了16座城池。

甘罗为国家立下了大功,为了酬庸,秦始皇对他喜爱有加,拜甘罗为上卿,甘罗小小年纪就成功的跻身了大秦国的顶级官场。

甘罗小小年纪就能够为国家立下如此之大的功劳,依靠的是他强大的语言能力,这和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他的祖父甘茂就是一个舌辩之士,在耳濡目睹之下,小家伙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的强,甘罗是幸运的,他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让他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让他能够在关键时刻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其实对于我们当代小朋友而言,这种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我们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如何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如何让孩子积累词汇量这是放在所有新手父母面前的一道难题,现在的孩子的口味早就被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吊高了,一些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方法,在面对这些10后的时候,效果已经大不如前,我们需要一些能够吸引孩子的帮手来达到我们让孩子扩充词汇量,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

这套由日本著名插画家五味太郎主笔的《我的语言表达第一课》能够很好的帮我们解决这一问题,这位风趣幽默的插画家将自己的童心完全倾注在了这套儿童读物中,在这本书中,作者很用心地画了很多很多的人物,每个人的形态与动作都是不同的,孩子们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观察,能够顺畅的说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他们在干些什么?

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在无形之中扩大了孩子们的词汇量,锻炼了孩子表达能力,如果孩子太小没有办法进行总结,那么在这个时候就得我们父母出手了,在这本书上坐着非常贴心的,在每一个人物下面都进行了标注,我们父母只要将这里面的文字标注告诉孩子就可以了,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往往会使得孩子对这方面词汇掌握的特别的牢固,效果特别的明显。

这套书的目标人群是2到4岁的儿童,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让孩子增长见闻,扩大词汇量,通过看图说话,一方面能够提升孩子的观察力,孩子的表达能力也会随着不断的练习而提高,最终能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为将来的工写作打好基础。

现在这套原价108元的书特价76元,您就能带回家,您还在犹豫什么呢?快把它带回家,为您的孩子打开一扇通往美丽新世界的大门吧!

标签: 甘罗

更多文章

  • 秦嬴政时期12岁封相的甘罗,他的结局为什么没人提?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黑洞BHole标签:甘罗

    甘罗是古代历史上最神秘的孩子,12岁就被封为宰相。公元前244年,甘罗以“白起功高盖世不诛而亡”劝说张唐联合燕秦两国,自己又向吕不韦请命去说服赵国割让城池,并拿燕国的城池补偿给赵国,不仅壮大了秦国、灭了燕国,还削弱了赵国,可谓一举三得!小小年纪心机如此了得,为何后史中再也没有他的踪迹呢?祖上辉煌,幼

  • 甘罗:君侯为什么很不开心?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甘罗

    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司马迁文信侯吕不韦准备攻打赵国,扩大他在河间的封地。他派遣刚成君蔡泽出使燕国,三年之后蔡泽终于促成燕国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秦庄襄王封给吕不韦蓝田十二县,秦王政又封给河间,吕不韦似乎还不满足。文信侯因此要求秦将张唐去做燕相,想要和燕

  • 十二岁的大秦丞相甘罗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甘罗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历史上可能没有比小小的甘罗出名更早的人了,年仅12岁就位列秦国丞相的的高位,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甘罗后来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像甘罗这样的年纪轻轻就能位列高位,这一切也只能发生在秦国,除了秦国当时没有第二个国家有这样的土壤。战国时代各个国家都在变法,所谓的变法就是改变原有的体制,因

  • 甘罗十二岁为宰相其实就是个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李伟侃车标签:甘罗

    司马迁是讲故事的高手,《史记》中或真或假的故事俯拾皆是,而且描写的绘声绘色。小时候没有听过《史记》,那个年代连小人书都稀缺,更何况这样子的大部头。而我对历史的启蒙大多来自于“戏匣子”——收音机。其实,收音机也不多见,全村收音机屈指可数。有幸很早“结识”甘罗,得益于村里的街头。农村没有什么娱乐,夏夜吃

  • 大王要吃公鸡下的蛋,甘罗:这有何难?后甘罗官拜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周怀武标签:甘罗

    在我国有句俗语:“慧极必伤,情深不寿,早慧必夭。”这话说的便是一些神童,由于过分聪明,从而遭了“天妒”,往往还未成年便被“苍天收走”了。像七岁当孔子老师的项橐,六岁称象的曹冲,都是十二三岁便早早去世。还有写下《滕王阁序》的王勃,幼年也有着“神童”之名,26岁溺水而亡。这些神童们,难道真是由于过分聪明

  • 为什么在城濮之战中,先轸大胜楚军,头功却属于别人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先轸

    晋楚之争一直是春秋时期的主流冲突。例如,有一次,晋国表面上答应楚国子虞放弃对被攻打的魏、曹两国的占领,但暗地里却让曹、魏与楚国断交,与晋国结盟。同时,他们扣留了子虞派来的使者。子虞大怒,一怒之下率军进攻晋国。面对楚人的愤怒攻势,晋文公毅然决然,退了九十里。这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典故。原因谁都知道,那就是

  • 如懿传:说什么生同衾死同穴,到头来却是没名没分连妃陵都不得入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连妃

    生同衾,死同穴?今天我们先撇开周迅饰演的如懿和霍建华饰演的弘历在《如懿传》里精湛的演技不谈,就说说后宫女子的痴情吧,分明知道帝王博爱,后宫佳丽三千人,却还想要与心爱之人“生同衾,死同穴”,若不是执念,又当是什么?《甄嬛传》与《如懿传》中,我们看到了乌拉那拉氏女子的深情,如懿的表姑母乌拉那拉·宜修虽无

  • 削发为尼的她如何成为赵祯生母,连妃位都是太后所赐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连妃

    最有名的便是《狸猫换太子》这部戏,剧情曲折动人,数百年来,在戏曲舞台上常演不衰。有好事者竟在她的陵西封了个小冢子,称为“猫家”。许多人来此参观,都想看看李宸妃的墓,还赢得不少多情者的眼泪,但大部分人了解的是戏曲舞台上的李宸妃,而她的真实遭遇却很少有人知道。早年播出的古装电视剧《大宋奇案》讲述的是民间

  • 她是富察皇后的孙女,一生都没能得到乾隆宠爱,连妃位都不愿意给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连妃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皇帝每三年的时候就会进行一次选秀为自己充实后宫,选秀的目的就是把那些官宦人家中长相秀美的小姐选进宫里面给皇帝繁衍后代,毕竟身上要有着皇家血脉,根基一定不能差,因此一般贫民家的子女是没有资格被选进宫里面的,因为古代等级思想很严重,宫里人觉得她们的血统不高贵所以没有资格为皇家繁衍

  • 三家分晋非因晋献公驱逐公族,而是作爰田后改革分封制不彻底之果

    历史人物编辑:奇妙旅途美景标签:晋献公

    从春秋到战国,有两个重大的标志事件,一个是田氏代齐,另一个是三家分晋,说起来三家分晋,晋国算不上灭亡,应该说是内部分裂了: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公室,晋国从此消失在了历史舞台上。作为东周曾经的“超级大国”,晋国的分裂让后世很多人都惋惜不已——如果晋国没有分裂,强晋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