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浒传石宝活用孙膑杀庞涓的计谋,差点把宋江逼死

水浒传石宝活用孙膑杀庞涓的计谋,差点把宋江逼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味美乡里 访问量:2851 更新时间:2023/12/7 19:55:18

前面,给大家讲了石宝的能力,他不仅看破了吴用的计谋,还杀了梁山四个将领,称得上是智勇双全。今天我们再讲讲石宝真正的智谋。

杭州城被宋江军攻下之后,石宝、邓元觉等人退守乌龙岭,继续抵抗梁山好汉。打杭州的时候,梁山好汉死了四个,打乌龙岭阵亡的好汉也比较多。

攻打乌龙岭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梁山水军攻击乌龙岭。

宋江调兵,水陆并进,直到乌龙岭下,过岭便是睦州。当日阮小二等乘驾船只,从急流下水,摇上滩去。南军水寨里四个总管,已自知了,准备下五十连火排。原来这火排,只是大松杉木穿成,排上都堆草把,草把内暗藏着硫黄焰硝引火之物,把竹索编住,排在滩头。

此时,阮小二等人已经中计,梁山水军惯于在梁山泊水系活动,但是南下作战,不是主场,对环境又不如当地人熟悉,很容易就被人识破目的,也很容易就中别人的计策。

阮小二望见滩上水寨里船广,不敢上去,正在迟疑间,只见乌龙岭上把旗一招,金鼓齐鸣,火排一齐点着,望下滩顺风冲将下来,背后大船一齐喊起,都是长枪挠钩,尽随火排下来。童威童猛见势大难近,便把船傍岸,弃了船只,爬过山边,上了山,寻路回寨。阮小二和孟康兀自在船上迎敌,火排连烧将来。阮小二急下水时,后船赶上,一挠钩搭住。阮小二心慌,怕吃他拿去受辱,扯出腰刀,自刎而亡。孟康见不是头,急要下水时,火排上火炮齐发,一炮正打中孟康头盔,透顶打做肉泥。

在石宝的领导下,乌龙岭水军一战,逼死了立地太岁阮小二,火炮打死了玉幡竿孟康。客场作战的梁山军吃了非常多不熟悉地形的亏,也吃了很多不熟悉对手的亏。虽然,阮小二和孟康不是直接死在石宝的手上,但是这种排布应该是出自石宝的手笔,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还是后面石宝模仿了一个春秋时期的军事案例。

水军失利,梁山军开展第二阶段进攻,第二阶段是化妆之后从小路进攻乌龙岭。

负责这次军事行动的,是猎户出身,常年在山里活动的解珍解宝,人事安排还是比较好的。但是结局仍然是失败的。因为,石宝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情况,事先做了埋伏。

解珍解宝正爬到岩壁崎岖之处,把胳膊拴住钢叉,拖在背后,刮得竹藤乱响,山岭上早被人看见了。解珍正爬在山凹处,只听得上面叫声:“着!”一挠钩正搭住解珍头髻。解珍急去腰里拔得刀出来时,上面已把他提得脚悬了。解珍心慌,连忙一刀砍断挠钩,却从空里坠下来。可怜解珍做了半世好汉,从这百十丈高岩上倒撞下来,死于非命。

解宝见哥哥颠将下去,急退步下岭时,上头早滚下大小石块并短弩弓箭,从竹藤里射来。可怜解宝为了一世猎户,做一块儿射死在乌龙岭边竹藤丛里。

第三阶段,宋江怒极,亲自去乌龙岭抢夺解珍解宝尸体。

乌龙岭上差人下来,将解珍、解宝尸首,就风化在岭上。

这正是石宝的计策,就是要让宋江前来抢夺尸体,赌的就是宋江的义气,石宝很幸运,他赌赢了。宋江果然无视吴用的警告亲自带领三千人马趁夜抢尸。

宋江听得又折了解珍、解宝,哭得几番昏晕,便唤关胜、花荣点兵取乌龙岭关隘,与四个兄弟报仇。吴用阻道:“贼兵将尸风化,诚恐有计,兄长未可造次。”宋江那里肯听军师谏劝,随即点起三千精兵,带领关胜、花荣、吕方郭盛四将,连夜进兵,到乌龙岭时,已是二更时分。

宋江纵马亲自来看时,见两株树上,把竹竿挑起两个尸首,树上削去了一片皮,写两行大字在上,月黑不见分晓。宋江令讨放炮火种,吹起灯来看时,上面写道:“宋江早晚也号令在此处。”

这个地方很明显是化用了春秋时期,孙膑诛杀庞涓时的计策。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王以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救援韩国。孙膑献策直取魏国国都,仍然用的是围魏救赵之计。庞涓纵然知道这计也无法坐视不理,只能调兵紧追齐军。孙膑再施减灶之计迷惑庞涓,让庞涓认为齐军深入韩国境内逃兵甚多,已是不足为虑。庞涓带领轻骑追赶齐军。

哪知道,在马陵,孙膑设下埋伏,并让人把路旁一棵大树的皮剥掉,在上面书写“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字样,规定到夜里以火光为号,一齐放箭。果然,庞涓看到剥皮的大树感到好奇,点起火把来看,齐军见火光万箭齐发。庞涓自杀身亡。

马陵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的经典军事案例,石宝能熟练运用,由此推断,石宝平时也是个喜读兵书或者史书的人,并不是个武夫,也不是个只会搞偷袭的人。

宋江因要救取解珍、解宝的尸,到于乌龙岭下,正中了石宝计策。四下里伏兵齐起,前有石宝军马,后有邓元觉截住回路。

幸好,宋江被吴用安排的救兵给救了。这一计没有杀了宋江,石宝只能向后方方腊求援。

这一战,是石宝的巅峰一战,接下来,石宝的死亡大幕即将拉开。

立地太岁阮小二,排名第27位,号天剑星;玉幡竿孟康,排名第70位,号地满星。

两头蛇解珍,排名第34位,号天暴星;双尾蝎解宝,排名第35位,号天哭星。

至此,梁山好汉阵亡28人,天罡星9人,地煞星19人。

标签: 庞涓

更多文章

  • 鬼谷子告诫庞涓说“遇羊而荣,遇马而瘁”,你知道其中的含义吗?

    历史人物编辑:张钒标签:庞涓

    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命运的话,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就像水镜先生告诉刘备“卧龙凤雏得一看得天下”一样,大家都看着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而后半句“子初孝直亡一汉室难兴”或许就是刘备没能一统天下的原因,而作为一代高人的鬼谷子,曾经收过的弟子都叱咤江湖搅动风云,庞涓自鬼谷学有所成后,他的老师告诫他“遇羊而

  • 遇羊而荣,遇马而瘁,鬼谷子送给庞涓的“八字箴言”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任世麒标签:庞涓

    文|飞鱼说史孙膑学艺,才高被忌。刖足致伤,黥刑使废。谁知载归,反为齐利。救赵趋梁,已夺其气。减灶诱之,自奔速毙。万弩马陵,岂容回避。竖子成名,是谁之意?——黄道周《广名将传》春秋战国,精彩纷呈,而又众说纷纭。诸侯并起,各自为政,这也导致了诸侯国之间的攻伐不断,不过既然说到了春秋战国,有一人就不得不提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并挖掉其膝盖骨,看孙膑如何复仇!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庞涓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正值分裂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也涌现出了很多的英雄人物。但也就是在此时,因为打破了原有的奴隶制的旧秩序,也给很多普通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磨难。今天要说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位人物,庞涓和孙膑。说到庞涓和孙膑就不能不说说鬼谷子,两人都拜在鬼谷子门下,庞涓是孙膑的师兄。两人原本一起拜了

  • 庞涓不杀孙膑的原因,司马迁早已给出答案,只有区区四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新移说娱乐标签:庞涓

    庞涓将孙膑处以刑刑,还在他脸上刻字,差点毁掉了孙膑,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孙膑绝路逢生,在齐国得到重用,最终反杀了庞涓,上演了一出经典的复仇记。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如果庞涓真的杀了孙膑,想必他的命运极有可能会改写。问题在于,庞涓为何不直接杀了孙膑,以绝后患?关于庞涓不杀孙膑的原因,后人有很

  • 孙膑为何推辞做主将?为何阻止田忌出兵?作战时庞涓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程彪说历史标签:庞涓

    决心已定,齐威王立即想到了孙膑。孙膑精通兵法,多谋善断,又熟悉魏国国情,且痛恨庞涓,这正是他报仇雪恨、建立战功的极好机会,于是准备任命孙膑为主将,率兵救赵。孙膑却辞谢说:“我是受过刑的人,做主将万万不可。”齐威王不解其意。孙膑解释说:“做主将,就要打出我的旗号,庞涓得知,必然会引起高度警惕。再说,做

  • 孙膑被庞涓脸上刺字,挖膝盖骨,他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庞涓

    导语:在我国古代,发生了不少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的历史事件,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尤其是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至今仍为我们所用的经典案例,孙膑的"围魏救赵"就是其中之一。孙膑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

  • 宁可杀孙膑,却放过商鞅,难道庞涓良心大发现?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元历史标签:庞涓

    熟悉战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庞涓和孙膑本来是一对师兄弟,然而庞涓为了权力却选择陷害孙膑,差点让孙膑惨死!同样的大才,为何庞涓宁可杀孙膑,却唯独放过了商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庞涓和孙膑都是著名贤人鬼谷子的徒弟,由于庞涓是师兄,早早下山投奔了魏国,后来又接自己的师弟孙膑一同来到魏国同享荣华富贵

  • 孙膑被挖膝盖事出有因,山东出土一组竹简,证实庞涓并没冤枉他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庞涓

    人类史与战争息息相关,无论是现代战争还是古代战争,战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体现,更是对社会进步和蜕变的一种蜕变。虽然如此,但战争的场面总是十分惨烈的,有无数的士兵和战士在战场上流血流汗流泪,也有无数的将领为了带领军队走向胜利,使用各种各样阴险的手段。今天我们谈及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小有名气的人物,孙

  • 减灶之策有何深意?孙膑用围魏救赵两战庞涓,为何他一再上当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庞涓

    孙子兵法之所以被后世两千多年的人多尊崇,主要就在于,其中的计策有千变万化的功效。在孙膑对抗庞涓的故事里,其实孙膑就两次用到了围魏救赵的计策。第一次桂陵之战,孙膑佯攻魏国都城大梁,迫使庞涓撤离赵国国都邯郸,转身解救大梁。结果被孙膑安排在桂陵的人马伏击,损失惨重,庞涓被俘。第二次马陵之战,孙膑其实依旧沿

  • 庞涓下山前,鬼谷子送他八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最后果真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庞涓

    都说时局造英雄,奴隶制时代亦是如此。西周灭亡后,宜臼在众多诸侯的支持下建立了东周,天子的名号虽在,手中却没有绝对集中的权力,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不过是名存实亡罢了。各方争霸的时代,才能出众的士族登上了历史舞台,文化思想也得到了相互交融。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学派应运而生,比如诸位所熟知的儒家、法家、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