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楚共王面临的第一次危机

楚共王面临的第一次危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海叔说春秋 访问量:3764 更新时间:2023/12/15 0:14:34

时代都会选择少数的君,作为这个时代的象征。至于其他君王,则往往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只有在探寻历史踪迹的时候,才会发现那些被淹没掉的君王的蛛丝马迹。比如,楚国的楚庄王,其光辉就掩盖了前后几代君王,即便其祖父楚成王,也无法与之相比。

今天我们要讲的,正是一位被楚庄王光芒掩盖的君王。他是楚庄王的儿子,也是楚庄王的继任者:楚共王

在楚庄王的盛世楚国而后,摆在这位继任者面前的是什么呢?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保持楚国伟业不至于衰退。

楚共王的第一次考验,其实是父亲楚庄王留下来的遗产。即便如楚庄王这样的有为君王,其在任期间的楚国也并非一派谐,其留给楚共王的遗产中,有个问题就成为了楚共王上任后的最大危机。

这个危机,将伴随楚共王一生乃至影响今后的数十年。

楚庄王晚年,楚国疆域不断扩展,公族之家持续壮大,但公族之间为了争夺利益的最大化,相互之间的矛盾也日趋激烈。当时,楚国进攻中原的枢纽之地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地区,其中一个是申地,一个是吕地。这地原为周天子封地,后为楚国所占,既是相当富庶的地方,又是绝对的战略要地,因此公族子弟多想侵占。

其中,一个左伊子重和司马子反为代表的一派,一个是认为申、吕之地为战略要地不可随意封赏的申公巫臣,这两家在楚庄王时代就已经对申吕之地进行过争夺。双方积怨日久、相与不容。

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期,楚共王即位。而此之时,申公巫臣带着美人夏姬出使齐国,最后却又在中途逃亡了晋国,这件事情就显得很是诡异。难道巫臣真的就是一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人?爱美人可以,不爱江山可以,可是最后因为巫臣家族被屠杀,巫臣终其一生奔忙于晋国与吴国之间,目的却只有一个,那便是与楚国为敌。国尚且不要了,家何必还要?巫臣的报复之战,就显得奇怪。

对于巫臣的出逃,楚共王此时或许尚且没有办法阻止。在子反、子重屠杀巫臣族人夺取财产后,楚共王或许也没有办法阻止。因为刚刚即位,楚公王最需要的是什么?当然就是稳定。

于是,对于巫臣的出逃,楚共王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二。第一,默许巫臣的出逃,同时也默许巫臣在晋国为臣。第二,默许子反、子重屠杀巫臣家族。子反、子重在楚共王刚刚上任之时就发动公族内乱,这在本质上其实是对楚共王的不尊,可是楚共王默许这样的行为,显然就是对子反、子重的一种暗中许诺:你们的行为我已经原谅了,以后你们就好好的遵从我楚共王吧。

因此,巫臣事件并没有在楚国掀起什么大的波浪,没有发生类似晋国赵氏孤儿事件那样的前后持续几十年的冤冤相报何时了的结局。这跟楚共王的这两个举措是相关的。

可是,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楚共王低估了巫臣的报仇之心,巫臣虽然想寻找子反、子重报仇,可是选择的方式却是利用别国的力量,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就是明显的叛国行为。

假如,楚共王派遣使者到晋国,采取措施引渡巫臣回国,或许楚国此后的命运会有所改变。当然,历史从来不能假设,楚共王更多需要的是稳定之事,是对内不是对外,巫臣已经在外,而子反、子重在内,楚共王需要的是内的支持。

楚共王至少稳固了楚国朝局,基本守住了楚庄王留下来的遗产,这也算是好的。

标签: 楚共王

更多文章

  • 如果楚国一直都是楚穆王坐镇,会发展的多可怕?

    历史人物编辑:为你倾尽天下标签:楚穆王

    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人通过烽火台传递军情这段历史的主要脉络是晋楚争霸,其中晋地处中原腹地,在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土地十分富庶,适合人类居住和农耕,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成为了天下最富饶和人文沉淀最丰厚的地区,天下财富和人才基本都出自中原地区,而中原地区的最强者晋国也凭借这一优势成为了当仁不让的霸者。南方的楚国

  • 「春秋故事」一代雄主楚穆王-杀父继位,谋求楚国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民间故事会标签:楚穆王

    楚成王四十六年,太子商臣发动政变,逼得自己的父亲楚成王自缢而亡,太子商臣继位,是为楚穆王。楚穆王在位后,继续奉行父亲楚成王的战略,即北上和晋国争霸。此时晋国因为崤之战与秦国结仇,于是楚穆王和秦穆公这两位谥号都是“穆”的国君开始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对手晋国。但是秦穆公是真的恨晋国,因为有秦军将士的血海

  • 楚成王被儿子逼杀身亡,临终前想吃到熊掌,亲子商臣坚决不给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楚成王

    楚成王熊恽是公元前671一前626年在位的楚国国君,楚成王在位四十六年,使楚国在诸侯国中的影响力和国家地位得到空前提高。但他在选择长子商臣作为王位继承人时受到蒙蔽,令尹斗勃当时坚持反对,却因此遭到太子商臣的陷害,造成斗勃自杀身亡。斗勃因忠诚进言而蒙冤自杀这件事情,给楚成王造成了很大的心里阴影,于是开

  • 公元前626年,楚成王卑微的请求儿子,弄死我前,让我吃口熊掌吧

    历史人物编辑:乔鸿浡标签:楚成王

    说起战国七雄,我们常常会拿七国各自的实力进行比较,并公认齐国最富、秦国最强、楚国疆域最广大。齐国有鱼盐之利,相对中原各国战事较少,便于将注意力集中到内政和生产上,故而富庶;秦国自商鞅变法伊始,历代君王治国以强兵为第一要旨,关中老秦人人将军功作为毕生荣耀,训出了最终统一六国的强大军队;而楚国也并非含着

  • 楚成王,一个擅长用兵的人,为什么他没有被选为战国五雄?

    历史人物编辑:香堂姐美食标签:楚成王

    全文共1948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在战国时代,各国都在争权夺利,而楚、晋两个国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国家。在这场战争中,楚成王想要一统天下,征服中原,这一点深深打动了无数人。事实上,楚国在很久以前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小国,在楚成王的带领下,这个小国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楚国强大后,不但疆域辽阔,就连军力

  • 谥号对君主来说有多重要,楚成王死前听到自己谥号不好竟不咽气

    历史人物编辑:陈城标签:楚成王

    谥号,这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最初的时候谥号主要用来对君主的评价。君主在死后,有人根据君主的生前所作所为,用一个字或者几个字概括。说白了也就是盖棺定论。谥号一旦确定之后就无法更改,毕竟人已经死了,这是后人决定的。有些君主非常昏庸,得到的谥号都是贬义的。有些雄才大略的君主,谥号都是褒义的。有时候光是

  • 「春秋故事」楚成王崛起-杀死兄长继位,与齐桓公争霸

    历史人物编辑:哒哒0220标签:楚成王

    楚文王娶了息夫人后,息夫人为楚文王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叫熊艰,即后来的楚殇王;二儿子叫熊恽,即后来的楚成王。楚文王十五年,楚文王暴病伤在渊地。他的儿子熊艰继位,是为楚殇王,即楚堵敖。楚殇王整日沉迷于玩乐,不务正业,楚国人都不喜欢这个国君,反而喜欢他的弟弟熊恽。因为担心弟弟熊恽会威胁自己的国君之位

  • 「春秋故事」楚成王悲惨结局-被儿子逼死,谥号差点称为灵

    历史人物编辑:月照一天雪标签:楚成王

    楚成王这个国君就是从他的哥哥熊艰手中抢过来的。话说楚成王的父亲楚文王与息夫人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叫熊艰,即后来的楚殇王;二儿子叫熊恽,即后来的楚成王。楚成王去世后,大儿子熊艰继位,是为楚殇王。而二儿子熊恽因为担心被哥哥杀死,便逃到了随国。之后熊恽在随国人的帮助下杀死了哥哥熊艰,自立为君,是为楚成

  • 战争贩子楚成王,用40年时间,演绎了楚人的血性

    历史人物编辑:吃着瓜娱乐社标签:楚成王

    春秋战国,算得上是日日交兵,月月伐交的时代,因此生出了无数雄主。在那样岁月里,当国主可并不是开心事,反而很是战战兢兢,稍有不慎,就会国破家亡。特殊时代,演绎特殊人生,诠释特殊国家气质,而楚国,就是在这样时代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骄傲不驯是当时楚国人的标签,在所有诸侯国,依旧老老实实各守本分,做公侯伯

  • 宋襄公搭台却是楚成王唱戏,称霸那是靠实力的,光有仁义没用

    历史人物编辑:禾西史说标签:楚成王

    宋襄公在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想把太子之位让给自己的兄长目夷,公子目夷是庶出,不肯接受太子之位,还出国躲避弟弟的谦让。宋襄公即位后,请回自己的哥哥目夷做宋国的国相,这在当时以及后世也是一段佳话啊!公元前643年,一代霸主齐桓公去世,齐国内部因权力斗争陷入混乱,太子昭逃到宋国避祸,向宋襄公求救。宋襄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