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楚成王,一个擅长用兵的人,为什么他没有被选为战国五雄?

楚成王,一个擅长用兵的人,为什么他没有被选为战国五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香堂姐美食 访问量:3579 更新时间:2024/1/19 20:13:24

全文共1948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在战国时代,各国都在争权夺利,而楚、晋两个国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国家。在这场战争中,楚成想要一统天下,征服中原,这一点深深打动了无数人。

事实上,楚国在很久以前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小国,在楚成王的带领下,这个小国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楚国强大后,不但疆域辽阔,就连军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楚国在打败齐桓公宋襄公两大诸侯之后,楚国的版图开始向中原扩张。后来楚成王顺着黄河一路南下,一路征伐,不断扩大楚国的实力,吞并了不少国家。

楚成王率军一路向北,和齐桓公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冲突。那时候的齐桓公,正是称霸天下的时候,他当然不愿意将自己的领地拱手相让。郑国地处中原腹地,楚国与齐国交战,必然要经过那里。

齐国要想抵御楚国的入侵,就得守住郑国这个重要的地方。齐桓公为保护郑国,与楚国结盟,以求自保。

如此僵持,非但没有让楚成王气馁,反倒是越打越猛,到最后,齐桓王实在抵挡不住,只能与楚成王握手言和。这样的楚成王,怎么就不是五大霸主?

一、楚成王的继位之路

楚成王,乃是楚文王的儿子,另有一位兄长,叫做楚堵敖,乃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人物。楚文王死后,王位并没有落在楚成王的身上,反而落在了楚堵敖的身上,楚成王为了不让别人得到这个位置,就杀了自己的弟弟,夺取了这个位置。

尽管他这个位置得来的不太光彩,但他确实是个明主,楚国能有今天的繁荣,子民能有今天的安宁,楚成王功不可没。不过楚成王虽然参加过几次诸侯之争,但在史书上的名气并不大。

楚成王虽然在史书上默默无闻,但并不意味着他在政治上没有突出的成绩。他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时代,天下大乱,各大诸侯都想要争霸天下。这里面还有两个赫赫有名的家伙,跟楚成王打了一架,结果却是一败涂地。

第一个是齐桓公,九州之地,军力雄浑,智谋过人,威名赫赫。第二个就是金文公,他在中原的时候,一直在开拓疆土,表现出了自己的才华。

楚成王正值齐桓公、晋文公崛起的时候,与之相比,楚成王在政治上的成就并不是很突出。不过,这却并不意味着楚成王的实力就比这两个人差。事实上,楚成王在世的时候,他们就和这两个人起了冲突。

虽不能说是完胜,但也足以镇压齐、晋了。齐桓公在统一天下的时候,曾经和楚国发生过一次战争,那一次,齐国和其他八个国家联手,想要吞并楚国,尽管他们很快就打到了楚国的地盘上,但一路上都是碰了一鼻子灰。最后两个国家签订了盟约,楚国为了双方的和平,愿意继续向对方缴纳贡品。

二、楚成王不能统一天下的原因

楚成王以一统天下的姿态,在短短数十年内,就让新成立的楚国变得更加强大。那么,楚成王为何没有被册封为新的君主?事实上,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还是楚国的地势。楚国对中原人来说,就是蛮荒之地。

1、楚国,南蛮

楚国前王熊渠,曾多次言:‘楚国为蛮人之邦。’三个儿子都被封为“王”,但因为周厉王的强势,熊渠就把他们的爵位都撤了。

楚武王曾数次宣布楚国不是中原的一部分,不应受周人控制。楚国人虽为求承认而不断扩大疆域,但仍为中原人所不齿,而齐桓公的一统天下,更是直接证实了蛮族与蛮族之间根本没有任何竞争的余地。

2、齐桓公一统天下之理

那个时候,蛮族的攻势很猛,所有的贵族都是苟延残喘,苟延残喘。后来邢、卫两大强国的诸侯国,在齐桓公的帮助下,才得以保全。

这件事之后,所有的诸侯都知道,周王族是护不住他们的,只能不断结盟,寻求庇护。所以齐桓公的“合纵连横”,集中了各诸侯国的实力,而不听周王号令,强征外域的诸侯国则被排除在合纵国之外,称其为“蛮夷”。

3、楚成王被封为“蛮人”

齐桓公一言不合,楚国立即变成了蛮荒之地。楚成王在他的统治下,征服了几个王国,扩大了自己的地盘。他的所作所为,让中原的各大势力都是心惊肉跳,人人自危。

而且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继续发动战争,视各大附属国为“猎物”。这样的做法,如何能取信于其他诸侯,他们如何能让楚成王当上诸侯之主?

4、国际局势的变化

楚成王虽然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并没有得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承认。他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对被放逐的晋文公很是优厚,本以为能笼络住中原晋国,没想到他一回晋国就打起了讨伐蛮族的旗号,最后还把楚成王给击败了。

这些野人被中原人连番攻击,本就虚弱无比。晋文公所发出的中原盟约,不再是单纯的为保护自己,而是一种积极的结盟,一种对自身有好处的结盟。在这个时候,中原之地,绝对不会任由蛮夷统治。

楚成王这辈子是个聪明人,立下了不少大功。不过,在楚成王的领导下,楚国再怎么强盛,也无法称霸一方。中原的势力体系,从来都不是很受待见的。

他的后代能成为一方霸主,完全是由于时局的变化,中原的诸侯们不再与蛮族对抗,而是转而奉行“强者为王”的理念。所以说楚成王没能成为一方霸主,其实也不能怪他,只能怪他所在的年代已经决定了这个结果。

参考文献:《史记》

标签: 楚成王

更多文章

  • 谥号对君主来说有多重要,楚成王死前听到自己谥号不好竟不咽气

    历史人物编辑:陈城标签:楚成王

    谥号,这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最初的时候谥号主要用来对君主的评价。君主在死后,有人根据君主的生前所作所为,用一个字或者几个字概括。说白了也就是盖棺定论。谥号一旦确定之后就无法更改,毕竟人已经死了,这是后人决定的。有些君主非常昏庸,得到的谥号都是贬义的。有些雄才大略的君主,谥号都是褒义的。有时候光是

  • 「春秋故事」楚成王崛起-杀死兄长继位,与齐桓公争霸

    历史人物编辑:哒哒0220标签:楚成王

    楚文王娶了息夫人后,息夫人为楚文王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叫熊艰,即后来的楚殇王;二儿子叫熊恽,即后来的楚成王。楚文王十五年,楚文王暴病伤在渊地。他的儿子熊艰继位,是为楚殇王,即楚堵敖。楚殇王整日沉迷于玩乐,不务正业,楚国人都不喜欢这个国君,反而喜欢他的弟弟熊恽。因为担心弟弟熊恽会威胁自己的国君之位

  • 「春秋故事」楚成王悲惨结局-被儿子逼死,谥号差点称为灵

    历史人物编辑:月照一天雪标签:楚成王

    楚成王这个国君就是从他的哥哥熊艰手中抢过来的。话说楚成王的父亲楚文王与息夫人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叫熊艰,即后来的楚殇王;二儿子叫熊恽,即后来的楚成王。楚成王去世后,大儿子熊艰继位,是为楚殇王。而二儿子熊恽因为担心被哥哥杀死,便逃到了随国。之后熊恽在随国人的帮助下杀死了哥哥熊艰,自立为君,是为楚成

  • 战争贩子楚成王,用40年时间,演绎了楚人的血性

    历史人物编辑:吃着瓜娱乐社标签:楚成王

    春秋战国,算得上是日日交兵,月月伐交的时代,因此生出了无数雄主。在那样岁月里,当国主可并不是开心事,反而很是战战兢兢,稍有不慎,就会国破家亡。特殊时代,演绎特殊人生,诠释特殊国家气质,而楚国,就是在这样时代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骄傲不驯是当时楚国人的标签,在所有诸侯国,依旧老老实实各守本分,做公侯伯

  • 宋襄公搭台却是楚成王唱戏,称霸那是靠实力的,光有仁义没用

    历史人物编辑:禾西史说标签:楚成王

    宋襄公在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想把太子之位让给自己的兄长目夷,公子目夷是庶出,不肯接受太子之位,还出国躲避弟弟的谦让。宋襄公即位后,请回自己的哥哥目夷做宋国的国相,这在当时以及后世也是一段佳话啊!公元前643年,一代霸主齐桓公去世,齐国内部因权力斗争陷入混乱,太子昭逃到宋国避祸,向宋襄公求救。宋襄公一

  • 被太子逼杀的楚成王,临死前为何一定要吃熊掌?

    历史人物编辑:贾心悦标签:楚成王

    但是太子心狠手辣,根本就不愿意满足他父亲的最后一个要求。又或许是因为太子已经看穿了他父亲的计划,不仅没有答应楚成王的请求,还逼迫他立刻悬梁自尽。可惜一代君王就这样被自己的儿子给逼死了。楚成王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就开始考虑立储的事情,那个时候大臣纷纷反对,希望楚成王能够三思。但是楚成王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

  • 「春秋故事」楚文王俘蔡侯灭息国-息侯赔了夫人又折兵

    历史人物编辑:细平说教育标签:楚文王

    楚文王六年,楚文王接到息侯的消息,说是请求文王帮忙攻打蔡国。这令楚文王非常高兴,因为蔡国是周王朝南部最大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其第一任国君就是周武王的弟弟蔡叔度。在这之前楚文王已经攻灭了周王朝南部最大的一个异姓国申国,如果蔡国也被楚国攻灭,那么楚国就可以一路北上,染指中原,实现其父亲楚武王“我有敝甲,欲

  • 「春秋故事」楚文王-被大臣鞭笞,因战败被拒绝入城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楚文王

    楚武王五十一年,楚武王在进攻随国的途中去世。楚武王的太子熊赀(zi,一声)继位,是为楚文王。史书记载楚文王为人强硬如挟雷带电,诡谲如翻云覆雨;又传其七分雄鸷,三分昏庸,常人之资而已,如果顺着他的天性发展,楚文王很可能会倒过来,变成三分雄鸷,七分昏庸。不过幸好楚文王早年受到了严格的教育,楚武王从是从申

  • 美艳妻子遭人调戏,他联合楚文王复仇,报完仇妻子又被楚文王抢去

    历史人物编辑:团团说历史标签:楚文王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人民政府大院内,矗立着一座搞1米多,宽半米多的人物雕像,这座雕像在此处度过了146个春秋。雕像人物是春秋时期四大美人之一息妫,也称息夫人。息妫可以说是信阳息县的一张名片,息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息县不仅四处可见息夫人的雕像,还到处散落着息夫人的庙宇:桃花庙。息夫人又称桃花夫人,相传她出

  • 被忽视的霸主:春秋小霸楚武王,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标签:楚武王

    悠悠春秋大梦,滚滚战国狼烟。今天我们来聊一下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代雄主楚王。春秋初年天子权威旁落,当时整个华夏地区分为两个区域,分别在玩各自的争霸游戏。以淮河和大巴山为分界线,分成南北两个片区。在北方中原地区,取代周天子主导国际秩序的是郑庄公、鲁隐公、齐僖公三驾马车。而在南方地区,主导国际秩序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