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的司徒王朗,当年曾经力敌太史慈,骁勇异常

在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的司徒王朗,当年曾经力敌太史慈,骁勇异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蔡小萍 访问量:1304 更新时间:2024/4/10 22:16:14

说起《三国演义》里的司徒王朗,大家可能都会想起他在两军阵前被诸葛亮活活骂死。而电视剧里一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更是成为网络经典用于。不过在《三国演义》中,王朗当年也是有过出彩表现的。

孙策平定江东时,王朗当时是会稽太守,在会稽城下,他曾经和太史慈大战一番。当时王朗先和太史慈战了数合,接下来王朗的部将周听上来助战,结果被黄盖拦住,两对人互相鏖战,一直到周瑜程普从王朗军后杀来,王朗寡不敌众,才败退下来。按照这个交手时间看,王朗至少和太史慈单挑了十几个回合。

太史慈也是吴军里一员勇将,在神亭岭之战和孙策大战一百合不分胜负,之后和程普打了三十个回合略占上风,而在合肥之战时和张辽厮杀了七八十合战平。虽然太史慈缺少击败其他武将的记录,但是就这三战来说,他也可以算一流武将了,武艺应该和张辽等人相当。王朗能在两军阵前和他厮杀十几个回合不败,其表现可以说非常出色。

而且王朗虽然因为被孙权大军夹攻而战败,却还是在乱军之中杀开了一条血路,孙策、太史慈、程普等人愣是没能拦住他,综合来说,他的武艺应该不比于禁李典等武将差,比那些杂鱼级的武将强了不少。

王朗被孙策击败以后,辗转到了曹操帐下效力,并最后一路升到了司徒之位,也是文武全才了。可惜王朗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被诸葛亮以狮吼功轰杀在阵前,毁了一世英名。

标签: 王朗

更多文章

  • 「历史盘点」比被骂死的王朗更离谱,盘点三国走得特奇葩的七人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王朗

    三国时期猛将谋士如云,但有些人死法显得很奇葩,本期就来盘点一下三国中那些死得特别奇葩的七人,欢迎点赞和分享。七、被夹死的于糜此人是刘瑶的部将,孙策横扫江东时,仅三个回合便被孙策生擒并夹在腋下。孙策回到阵中时将其扔在地上,发现于糜已被生生夹死了。六、被气死的周瑜三气周瑜是经典桥段,赤壁之战后周瑜与诸葛

  • 王朗如何才能骂赢诸葛亮?三种办法,最后一种可让诸葛亮后悔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王朗

    《三国演义》中若论嘴炮,诸葛亮说自己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论组团战斗,诸葛亮有舌战群儒,论嘴炮单挑,诸葛亮阵前骂死了王朗!但需要澄清的是,这些仅仅是《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为了突出诸葛亮智慧和口才罢了。其中尤其是“阵前骂死王朗”,不但让诸葛亮闪闪发光,且连王朗也由此都成为了著名人物。那么历史上的王朗

  • 王朗冒生命危险收留刘阳之子并为其求情,不恋权势,配享曹操庙庭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王朗

    “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这是魏文帝曹丕对“曹魏三公”钟繇、华歆、王朗的评价。意思是说,这三个人是一代伟人,后世再也没人能超过他们了。由此可见,王朗在当时也是一代奇才。正史中的王朗博学多才,人品严谨端正,崇尚节俭。王朗在治政方面主张轻刑重德,与民生息,是当时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王朗

  • 诸葛亮骂死王朗是真的吗?想知道真相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王朗

    在《三国演义》当中有着不少经典片段,“诸葛亮骂死王朗”便是其中之一。按《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北伐时,王朗不顾年事已高,与大都督曹真等人迎战诸葛亮,阵前与诸葛亮一番舌战,结果被诸葛亮犀利的言辞驳倒,一气之下从马背上衰落而死被。不过这段虽然精彩,但却只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历史上并未发生过,历史上并

  • 王朗真的是被诸葛亮骂死的吗?他都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王朗

    《朗家传》里还有个故事王朗少年时与沛国名士刘阳交友。刘阳担任莒令,但年纪轻轻三十岁就去世了,所以后世很少听过他的消息。当初,刘阳认为汉室渐渐衰落,知道曹操有雄才,惧怕他对汉室不利,想要除掉他但未成功。等到曹操掌权后,下令寻找刘阳的儿子。刘阳儿子无处可逃,害怕极了。刘阳的亲戚虽然多,但也没有人敢收留救

  • 被诸葛亮骂死的司徒王朗,为何敢夸下海口劝降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杨宗辉标签:王朗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夏侯渊之子夏侯楙请缨出战,结果屡战屡败,连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魏明帝曹叡大惊,于是又命曹真为大都督,郭淮为副都督,司徒王朗为军师,率大军二十万去迎击诸葛亮。王朗此时已经七十六岁,不过他对自己很有信心,主动请命去说服诸葛亮投降,说保证“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曹真自然

  • 《三国演义》权力斗争与人性弱点:诸葛亮对骂王朗的经典对话

    历史人物编辑:大姐头美食标签:王朗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描述诸葛亮对骂王朗的对话:诸葛亮说:“妄人!以蒙救命之恩,而惑乱主上,致人人自危,何以解天下之愤!”王朗回答:“昔者先帝拔江夏,以遗陛下,诏曰:‘以孤授君,沈浮随汝。’是故根据深固而枝叶茂盛,蔓草不生。而今天下三分,益州独占重地,此诚一人之力耳。”诸葛亮反驳道:“孤掌天下,人

  • 王朗和诸葛亮对骂,明明说的很有道理,为何还是输了?

    历史人物编辑:韩振华标签:王朗

    诸葛亮骂死王朗是三国演义中很有意思的一个情节,以前小的时候觉得诸葛亮很厉害。长大后才发现其实王朗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反而是诸葛亮有点狡辩的意思,那么为什么明明占理的王朗最后却落得个吐血而亡的结局呢?纵观和分析王朗的说辞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来天数可变,既然汉朝能取代秦朝,难道我大魏就不能取代汉?二来汉

  • 嘴炮无敌?诸葛亮能够骂死王朗,他的语言杀伤力在于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王朗

    老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王朗的唇枪舌战,可谓经久不衰,成为了极为经典的名场面。这场论战,以王朗不能承受诸葛亮的嘴炮攻击,坠马而亡为终结。但观看过这名场面的观众都会发现,实际上王朗的话非常有道理,无法反驳,但最终却输了,这很令人费解。后发制人的诸葛亮,到底是怎样“骂死”王朗的?仔细观察会发现,王朗

  • 蜀魏两国鲜为人知的暗战:诸葛亮骂死王朗,历史上可有此事?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王朗

    文:刀与笔(作者原创授权)小说《三国演义》中有“武乡侯骂死王朗”的情节,说的是诸葛亮首出祁山即大败夏侯楙并取得三城,蜀军威声大震。曹魏方面连忙派出曹真统领大军抵御蜀军,时年七十六岁的司徒王朗亦自告奋勇随军出征,并在临阵前夸口称只需用一席话就能说降蜀军。次日两军对阵,王朗出阵向诸葛亮陈述曹魏是顺应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