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汉朝的时候,就是因为外戚的势力太过强大。
到了东汉末年,汉桓帝刘志是一个很聪明的皇帝,凭借着自己的手段好不容易才夺回了主权。
所以,到了曹魏时期,大家都担心外戚专权的故事会再一次上演。
大家都开始防着外戚,所以就不愿意让太后来监国。
都担心万一真的让太后监过了,到了后期太后不愿意放权了,那外戚的势力又会庞大起来,历史可能就要再次重新上演了。
不曾见过大家也就无法想象,但是因为外戚发生的事故就太多太多了。这就是曹睿眼光还不够独到,没有办法预料到这种情况发生。
选了司马懿和曹爽作为权臣,但是这两个人都是皇室中人,谁能够保障这两个人就没有其他的心思呢?也有些人说,其实曹睿当时隐隐有猜到可能司马懿有一天会生出二心,所以当时将大部分的权力都放在了曹爽的身上。
可惜的是,曹爽这个人并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在两个人博弈对阵的过程当中,败给了司马懿,所以魏国的江山也就这样丢掉了。司马懿不仅谋害曹爽,而且还把自己的锅都甩给了曹爽,让他来替自己背。
他把自己正在犯的罪都一股脑儿安在了曹爽的身上,这样自己追杀曹爽就变得名正言顺了,还是为国除害呢!其实,如果当时皇家有忠实的拥护者,或者是有人愿意站出来的话,皇权也不至于一步步落入司马家手中。
可惜的是,当时已经没有人愿意站出来了,皇家最核心的权利也都慢慢流失了,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被司马家夺走江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