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一直不待见曹睿,原来和曹睿的身世有关

曹丕一直不待见曹睿,原来和曹睿的身世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老蔡搞笑集 访问量:4548 更新时间:2024/1/24 3:04:22

曹丕的儿子多数早夭,活着的年纪也小,只有曹睿各方面都是最适合的,但曹丕到了弥留之际才肯立储,甚至一度想立旧妾之子为嗣,这到底是出于什么考量?陈寿在同一本史书上对年龄的记载却有两种说法,最大的可能就是曹家官方造假希望消除民间的怀疑,但这样做确有些欲盖弥彰之嫌。

按《明帝纪》“(景初)三年春正月丁亥......时年三十六......帝崩于嘉福殿”。景初三年即公元239年,曹睿时年36,那么生年当为203-204年之间,再看曹丕纳甄氏时间,《武帝纪》“(建安)九年......八月......邺定”和《后妃传》“文昭甄皇后......及冀州平,文帝纳后于邺”,建安九年即公元204年。以上可知曹丕一进城就纳了甄氏,那也是204年8月份的事情,怎么可能同年生了曹睿?但是以36是虚岁往回推算那么,205年或者206年生曹睿完全是可能的了。

《三国志》中关于曹睿年岁的记载还有一处,《明帝纪》“年十五,封武德候”,按《文帝纪》“(延康元年)五月戊寅,天子......封王子睿为武德候”。延康元年即公元220年。这就是三国志的矛盾处了因为以封侯年龄无论是实岁还是虚岁都可以说是曹丕的儿子了,但是220年15岁封侯,239年36岁崩,中间是隔了19年,但是15+19是34而不是36,要想这种情况成立,只能是封侯按实岁记载,而帝崩时按虚岁记载,但同一篇传记有两种记法,实在不太可能,那么曹睿的年岁便成了糊涂账。

因为没有DNA技术,所以才会给大家无限的遐想,以继承来说曹睿即使是袁熙的儿子,但是他死之后继承帝位的是养子曹芳,这个曹芳肯定是曹操的后代,所以问题并不重要,可叹的只是曹魏很快就要被司马取代了。虽然一些史书里可列举一些旁证,但真实情况是什么,我想就算当时那个时代的人也不可能有谁知道的,一个帝王的血脉绝密怎么可能叫任何人知道?还有传闻秦始皇吕不韦的儿子呢,这些事关帝王隐私根本是无从考证的,只能凭猜测,所以都只是传闻。

标签: 曹睿

更多文章

  • 曹丕皇后郭夫人怎么死?难道真是被养子曹睿所逼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曹睿

    青龙三年(235)三月,郭太后终于被自己的养子曹睿所逼,自尽身亡。时年51岁。据说,甄洛当初被丈夫赐毒酒自尽之前,曾经将曹睿托付给李夫人照顾。郭太后死后,李夫人告诉曹睿说,甄洛因为被谗言陷害,所以曹丕对她恩断义绝,非但没有为她依礼大殓,反而将她披发覆面、以糠塞口下葬。曹睿听了李夫人这么一说,更是又伤

  • 曹真损失几十万兵马,为什么曹睿还是相信他?

    历史人物编辑:动漫老K标签:曹睿

    在演义里,曹真还要起到继续烘托诸葛亮英明神武的作用,所以曹叡不能放弃他;在历史中,曹真和诸葛亮也算是互有胜负,没有“损失很多兵马”。三国演义中的曹魏大都督曹真,可以说是整部书“百无一用”和“废物点心”的代名词。他作为诸葛亮北伐时期的魏国主帅,屡屡中诸葛亮的计策,甚至明知是陷阱还往里钻,损失了几十万的

  • 司马懿留下遗书,司马昭省去两个字,就此翻身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郝杰标签:司马昭

    公元251年8月,73岁的司马懿因病去世,他的遗言几乎和曹操走了同样的路子,在《三国志》中记载如下:“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辅帝平九州,慎之!慎之!”司马懿这话明显是说给曹操、曹丕、曹睿,也是说给自己的一生敌手诸葛亮的,兄弟活了73

  • 历史典故-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历史人物编辑:厨子宁哥哥标签:司马昭

    典出《汉晋春秋》。魏帝曹髦在位时,大将军司马昭专权,图谋夺取帝位。魏帝曹髦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形容其野心。后人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比喻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司马昭【延 伸】三国时代魏国末年,魏王朝大权逐渐旁落。战功卓著的司马懿与魏宗室为了权势明争暗斗。魏嘉平元年(公元249年)

  • 为什么司马昭不敢称帝?因为司马懿临死前是这样说的

    历史人物编辑:花开一世倾情一生标签:司马昭

    声明: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魏蜀吴打了60余年,耗死了两代人,但是最终获利的,并不是刘备,曹操,孙权三家,而是一直在魏国,身为臣子的司马家族,即便是老奸巨猾的曹操,也没有看出司马家族的野心,这一切都因为,司马懿在位的时候,实在是太低

  • 司马昭欲杀刘禅,他写了三个字,司马昭看到后杀心全退,众人不解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司马昭

    司马昭欲杀刘禅,他写了三个字,司马昭看到后杀心全退,众人不解司马昭这个人大家对他应该不会陌生,作为司马懿的二儿子,曹魏最后的权臣,司马炎的生父,有关他的故事数不胜数,最广为流传的就是这么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当年魏帝曹髦已经被司马昭架空,整个国家的军政大权都系于司马昭身上,蜀汉政权也是被他所灭

  •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饶他一命,百官费解,司马昭:倒着读

    历史人物编辑:旧城闲谈标签:司马昭

    灭掉蜀汉,他得意地看着眼前一副痴傻相貌的刘禅,心里思索着当年由他诸葛亮保卫了终生的大汉王朝。时至今日,终于寿终正寝。父亲司马懿对此人何等推崇备至,结果他辅导的人物却是这般模样。他清晰地记得刘禅在宴会上的表现,堂堂一国之君,国家沦丧,他竟然抛弃所有的尊严和气节,恬不知耻地观赏着蜀地旧日的歌舞。这样的人

  • 司马昭为何不杀刘禅,看看刘禅投降后写的3个字,司马昭杀意全无

    历史人物编辑:小丽搞笑说标签:司马昭

    刘备这个做父亲的心里自然也深知自己儿子是个什么样的货色,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对他抱什么厚望。这点从赵子龙拼死把他的孩子刘禅就回来以后他看都没看一眼,反而直接摔在地上就可以看出了。历史上的刘备似乎对自己的家人一直都不太看重,之前张飞自己逃出城,忘记带他的老婆,刘备也只是说了一句,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 司马昭要杀刘禅,刘禅在门上刻中三寨三字,为何司马昭杀意全无?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司马昭

    公元263年,司马昭以姜维屡犯边境为由,派遣钟会、邓艾,以及诸葛绪等三路大军伐蜀。因为蜀军没有对斜谷、子午谷等咽喉险道进行布防,三路大军得以直入汉中,并快速低拿下阳平关。对此,姜维等蜀军只能被迫地退守剑阁。面对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的剑阁,钟会等魏军久攻不下。这时,邓艾才趁机偷渡阴平,一路进军

  • 刘禅投降写了三个字,司马昭不屑杀他,群臣不解,司马昭:倒着读

    历史人物编辑:王蓓蓓标签:司马昭

    公元263年,蜀国面对魏国的大举进攻很是吃力,后来即便姜维在剑阁手下还有几万精兵的情况下,蜀国还是在刘禅的命令下宣布了投降,至此蜀国成为三国中第一个消失的国家,所以刘禅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懦弱、无能的代表。刘禅在投降的时候写了三个字,司马昭看到后打消了杀死他的想法,大臣们纷纷不解,司马昭给他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