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吴末帝孙皓,鲁迅口中“特等的暴君”,到底残杀了多少人?

东吴末帝孙皓,鲁迅口中“特等的暴君”,到底残杀了多少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安内史 访问量:3784 更新时间:2024/1/16 4:16:39

鲁迅先生在自己的杂文《谚语》中提到,孙皓是特等的暴君。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从来不缺暴君,夏、商纣、胡亥、石虎、高洋、隋炀帝等等。为何鲁迅先生单独说孙皓是特等的暴君呢?

孙皓是孙权的孙子,东吴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在位初期施行明政,不久后就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名声很大惊动华夏,甚至连晋武帝司马炎都感到惶怖。好酒好色、大兴土木、横征暴敛这些我们就不说了,今天我们只看看他是如何残害手下亲人和大臣的!

杀兄弟、婶婶、叔叔

252年孙权去世,年仅9岁的太子孙亮(孙权幼子)登基为帝,在诛杀诸葛恪之后,东吴朝政落入权臣孙峻孙綝掌控之中。258年孙綝废孙亮,迎立孙休(孙权六子)为帝。264年孙休死,万彧劝张布、濮阳兴迎立孙皓,于是孙皓(孙和之子)幸运的成为皇帝。

孙休临死之际,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张布和濮阳兴,没想到这两位最终选择了孙皓。孙和是孙权三子,所以孙休是孙皓的叔叔,本来孙和被废之后,孙皓日子过得也很惨。孙休继位后,封孙皓为乌程侯,现在人家孙皓又抢了堂弟的皇位,本来应该感恩戴德。

没想到孙皓登基一年之后就露出了本来面目,先是逼死自己的婶婶朱皇后,然后杀死了孙休的四个儿子。孙皓这么做,动机非常清楚,就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但其残忍程度实在让人咋舌。

孙休的儿子还算是堂兄弟,孙皓可是连亲兄弟都不放过!孙和有四个儿子,分别是:孙皓、孙德、孙谦、孙俊。孙皓称帝后,孙谦被变民施但拥之作乱,与其母、子皆为孙皓所杀。孙俊聪明辩惠,为远近所称道,孙皓于是又杀了孙俊。

三个亲弟弟,孙皓杀了两个,只能说这是个疯子!孙奋是孙权第五子,270年民间有人传言孙皓已死,并谣传孙奋与上虞侯孙奉必有一人会成为皇帝。孙奋母亲仲姬的坟墓在豫章,豫章太守张俊猜测此事或许为真,于是前往扫祭坟茔。孙皓听说此事后,将张俊车裂并夷灭三族,将孙奋和他的五个儿子全部诛死,取消他的封爵。

虐杀忠臣

自家人杀起来都毫不手软,就更不用说大臣了。见到孙皓残酷暴虐,当时拥立他的两个大臣濮阳兴和张布暗地里感到后悔,万彧给孙皓打小报告,结果两位拥立之臣被孙皓诛杀。张布有个女儿绝色,很受孙皓的宠爱。孙皓杀掉张布后,一天故意问张美人:你父亲到哪里去了?

张美人气愤说:被奸贼杀死!孙皓大怒,命令人用木棒锤死了她。事后,孙皓又思念她的容貌,让人刻制出她的木像,整天放在座位旁边。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孙皓这家伙基本上是个变态。

中书令贺邵得了中风病,不能说话,休病假几个月。孙皓怀疑他装病,把他抓起来拷打,打了上千次,他也没说一句话,最后孙皓命人锯断、焚烧了他的头颅,把他的家属流放。尚书熊睦见孙皓残暴,略微劝谏一下,孙皓命人以刀环撞杀他,死时体无完肤,惨不忍睹。

常侍王蕃,是一个忠诚正直的大臣,266年丁忠出使晋国回国,孙皓大摆宴席会集群臣,王蕃饮酒大醉,当即倒地,孙皓怀疑王蕃不敬(装醉)而不高兴,让人把他抬到外面去。很快王蕃请求回来,虽然酒还未全醒,但因为王蕃一向有威严气势,所以此时举止自若,孙皓大怒,喝令手下人将王蕃斩杀在大殿下。

楼玄,字承先。孙皓即位后,楼玄历任散骑中常侍、会稽太守、大司农。后来提拔为宫下镇禁中候,负责殿中事物。因多次直言劝谏孙皓,遭人诬陷流放广州。后又流放交阯,被孙皓逼迫自杀。

侍中、左国史韦曜,是《吴书》的编纂者。孙皓想为自己的父亲孙和作“纪”,而韦曜坚持以孙和未登帝位为据,只宜将其历史记载文字定作“传”。韦曜因此触怒了孙皓,孙皓于是下令诛杀韦曜,终年七十岁,并将韦曜的家属流放到零陵郡。

王蕃器量绰异,弘博多通;楼玄清白节操,才理条畅;贺邵厉志高洁,机理清要;韦曜笃学好古,博见群籍,有记述之才。然此数子,处无妄之世而有名位,强死其理,得免为幸耳。——《三国志》

陈寿评价王蕃、楼玄、贺邵几人,既有才华,又品德高尚,忠正为国。但由于他们处在“无妄之世”,碰上了孙皓这样的暴君,所以被杀是在情理之中,如果能够免于一死,则算是一种幸运了。280年晋灭吴,孙皓投降,结束了自己的暴虐生涯。

参考文献:《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

标签: 孙皓

更多文章

  • 东吴末帝孙皓:不会说段子的杀人魔头不是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孙皓

    衣赐履按:东吴灭亡读秒开始:十,九,八,七……公元280年,二三月间,东吴末帝孙皓听说晋朝安东将军王浑的大军南下,就派丞相张悌,督率丹阳郡(湖北省秭归县东)太守沈莹、护军孙震、副军师诸葛靓(诸葛诞的儿子)率三万人逆江而上迎战。军至牛渚(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沈莹对张悌建议说:晋朝在益州训练水军

  • 翻一翻东吴大帝孙权的老底,末帝孙皓的“酒性”,应该是传承于他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孙皓

    公元264年8月,东吴大帝孙权的孙子、时年二十三岁的孙皓,在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等人的拥戴下,登上帝位,史称“吴末帝”。当时,蜀汉刚刚被魏国灭亡,吴国统治下的交趾地区时常发生叛乱,国内外形势相当严峻。故而,东吴上下忧心忡忡。孙权死后,吴国的君主可谓一代不如一代,文臣武将也大不如孙权时那样“异人辐揍

  • 《庆余年》火了,孙皓导演的创作经了解一下

    历史人物编辑:熟悉的旋律标签:孙皓

    改编自猫腻同名小说的电视剧版《庆余年》正在腾讯视频与爱奇艺热播。这样一个内核厚重的剧集,开篇以喜剧形式与观众见面,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庆余年》是孙皓找到的“能够让自己感动,同时又兼容市场需求”的一部作品,在与影视独舌的对话中,他一步步道出了自己在《庆余年》中的创作经。孙皓三把“钥匙”何为“庆余年”

  • 孙权一世英名,出了个昏君孙皓,他究竟有多残暴,如何毁掉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孙皓

    晋灭吴之前,晋君臣犹豫不决。杜预上书,强调:万一孙皓死了,吴国换了一个君主,那事情就不好办了!看来,吴国的毁灭,确实拜孙皓所赐。孙皓是如何一步步毁掉自己的帝国的呢?东吴又如何会出现这么一个“自杀式”皇帝的呢?残酷屠杀宗室、大臣孙皓是在濮阳兴和张布的扶持下登基的。孙皓登基之初,还是颇有明君之像的。他一

  • 三国故事 - 司马炎与孙皓:面对面吐口水,背靠背捅刀子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孙皓

    衣赐履按:孙皓于公元264年即皇帝位,时年二十三岁。司马炎大孙皓六岁,于公元265年取代曹家,当了晋朝的开国皇帝,时年三十岁。此后,晋朝与东吴总体上保持了和平,但局部的刮擦碰撞,倒是也不少。这一回,我们就摆一摆这些“总体和平下的斗争”。公元268年,孙皓从东关(安徽省含山县西南)出兵。九月,命右大司

  • 明明是手下败将,晋武帝却因一席话对孙皓十分忌惮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孙皓

    众所周知,魏蜀吴三足鼎立最终却被司马家创建的晋朝一统天下,无不让人唏嘘不已。在三个亡国之君中:魏帝曹奂胆小懦弱,拱手让出江山;蜀国后主刘禅乐不思蜀的典故,流传千古受人奚落。然而,唯有吴国皇帝孙皓亡国之后的故事少有人知,却是三个亡国之君中最“体面”的一个。吴主孙皓是孙权被废的太子孙和的长子,被皇帝孙休

  • 孙皓,最会怼人的失败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孙皓

    三国时东吴的最后一任君主孙皓不是个合格的好皇帝,但绝对是个最会怼人最嘴硬的皇帝。孙皓的皇位,可谓是捡来的,也可以说是天命所归。他是孙权之孙,父亲孙和本来就是太子。但因其叔孙霸争夺太子之位,二人搞得两败俱伤,朝野不和。孙权一怒之下赐死孙霸,也废黜了太子,另立储君。孙权死后,废太子孙和也被赐死。也许是幼

  • 孙皓:张美人你的父亲在哪?张:被贼人杀了!孙皓:拖她出去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孙皓

    孙皓是孙权的孙子,这件事情确实在历史上发生过。那么孙皓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何又杀了张美人?孙皓什么样的人?荒淫无度枉为国君!孙皓是东吴的最后一任皇帝,上任皇帝是孙休。但他不是孙休的儿子,反而是孙休的侄子。其实孙休不是没有儿子,只是他刚去世的时候,当时蜀汉刚刚灭亡,又发生了交趾叛乱等事件,东吴内

  • 西晋灭亡后,孙皓的后代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盘点标签:孙皓

    公元280年,东吴末代君主孙皓投降西晋,东吴灭亡。孙皓投降后,迁居洛阳,被封为归明侯。在洛阳度过了艰难的四年后,他去世了。孙皓当皇帝的时候,妻妾很多,儿子也很多,多达三十四个,但留名的不多,只有四个,分别是孙晋、孙干、孙冲、孙范。孙进是孙皓的长子,被封为太子。大势已去,其父孙皓便将其带到西晋将领王俊

  • 蜀汉灭亡后,暴君孙皓统治下的东吴为何还能存续十七年?

    历史人物编辑:邓海春标签:孙皓

    黄武八年(229),孙权在武昌登基称帝,标志着东吴政权的正式建立。尽管实际上从曹魏黄初二年(221)孙权被曹丕封为“大魏吴王”起东吴就已经进入了独立状态,但直到孙权在既没有通过汉帝禅让,又并非汉室宗亲的情况下坚持称帝,狭义上的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力局面才算是终于正式确立。蜀汉景耀六年(263),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