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统最终识破刘备真面目!宴席暗示魏延,可惜魏延没领会!!

庞统最终识破刘备真面目!宴席暗示魏延,可惜魏延没领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撸猫的娜娜 访问量:1886 更新时间:2024/2/19 1:48:28

三国时期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卧龙者,诸葛亮也,那么凤雏者,何许人也?

凤雏,小凤凰之意,此人名叫庞统,湖北襄阳人士。与诸葛亮为同门师兄弟。

据说是师傅司马徽发现庞统军事能力显著,日后具有辅佐皇上的才能,为他取名为“凤雏”。

但是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是用“凤雏”二字呢?“凤”常用来形容了不起的女子,而“雏”字也有代表小或者弱的意思,有形而未成的寓意。

不知这一绰号是吉凶,总之后来由此流传开。

庞统入世

庞统和诸葛亮虽同拜司马徽为师,但是在庞统开始思忖着想要干一番大事的时候,诸葛亮已经被刘备“三顾茅庐”发迹,成为响当当的“卧龙先生”了。

庞统自恃清高,对诸葛亮颇为不服,认为他不过是徒有虚名,于是他也决定出山。

但是他首先需要选择一位明君投靠,听叔父庞德公曾赞美过孙权的能力,孙权继任兄长孙策位掌任大权,此时正在广纳贤士,于是庞统决定前去试探一番。

属下来报,说是凤雏求见,一听凤雏来访,立刻整理衣冠前去迎接,文武大臣也想一睹江湖所传凤雏之风采,于是紧随其后。

孙权站定,见到来人,他倒吸一口凉气,就差晕过去了,他此前见过卧龙先生,同为师兄弟,差距未免太大了些。

此人五短身材,面色黝黑,鼻子朝天,衣衫褴褛,形容古怪,乍一看,一副街头乞丐的样子,孙权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凤雏怎么是这副“鬼畜”模样?

庞统一眼就看出孙权眼里的嫌弃之意,心里十分生气,暗嘲原来说他礼贤下士也不过就是这般姿态,竟以貌取人。

常言道,话不投机半句多,而且两人一见面心里都对彼此没有什么好感,最后孙权只回应了一句:“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

此番情景不能评判谁对谁错,只能说不契合而已。

投靠刘备

庞统离开之后,继续寻找可靠之人,不久投靠了周瑜。

在东吴,他是周瑜手下的一名功曹,他感觉自己并没有得到重用,于是在周瑜死后,他投奔了刘备阵营。

庞统的仕途应该不算是特别顺利,在投靠刘备之初,刘备封他做了耒阳县令。庞统又觉得自己没有得到重用,仅仅封他做县令是大材小用。

于是他玩忽职守,对城中百姓的事情不理不睬,被刘备知晓,直接免了他的官职。

为什么起初刘备没有重用他呢?

一来刘备不了解这个人,不敢轻易相信他,所以想先对他考察一下,其次刘备觉得他曾经投靠过孙权,认为他是一个泛泛之辈,没有得到重用之后才来投奔自己的。所以综合考虑,他只给了他一个县令的官职。

后来在诸葛亮和鲁肃的同时推荐下,刘备才知道原来庞统即凤雏,终于对他抛出了橄榄枝,左卧龙,右凤雏,这对刘备来说,如虎添翼。

庞统献三计

赤壁之战后,刘备手握荆州大权,此时,他心心念念的攻打益州的机会终于到来。

症结在于刘璋,他听说曹操要攻取汉中,非常害怕,张松建议他邀请刘备来防卫益州,刘璋表示同意,毕竟刘备现在的势力已经不容小觑。

于是刘备率领魏延,庞统等人入益州,刘璋设宴款待后,派兵增援刘备让其攻打张鲁

本应该攻打张鲁的刘备此时不是忙着怎样攻打张鲁,而是在忙着收取益州百姓的民心,此举是为了什么呢?

明眼人立刻就能看出,这并不是在抵御外侵,而是在排除异己,显然是在为了自己日后益州称王做准备。

不知道刘璋此刻有没有觉得异常。

这时,庞统向刘备献了三计,庞统并

非单纯献计,而是他发现了刘备的狼子野心,于是他准备了三条计策想试探一下刘备的真实面目到底是怎么样的?

一计是刘备带着精兵强瑞趁刘璋不备攻城。

二计是刘备假意回荆州,在刘璋军送行时候斩杀其首领后攻城。

三计是刘备回白帝城,跟大部队会合后,从长计议攻城。

庞统自然是希望刘备选择第三个计策,

这样可以减少对百姓的伤害。

但是战争哪有什么最佳选择,干净利落方是上策,成王败寇,君王从来要的就只是自己的权利和统治而已。

最终刘备选择第二个计策,是因为他觉得这是最可行而且对自己伤害最低的,相当于是有了攻城的资本,无形中等于给他送来了了人马。

刘备的这一选择也让庞统明白了君王之心。

后刘备杀了个回马枪,刘璋降,将益州收入囊中。

晚上,刘备设宴与众将庆贺,席间,歌舞升平,唯有庞统闷闷不乐,他深知益州是如何得的。

刘备问得了益州是否开心。

庞统没有忍住,直言道:“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

说完此话他看向魏延。

所谓看破不说破,何况在宴席之上,庞统说出此等忤逆的话,刘备回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

遂将其赶了出去。

给魏延暗示

不久之后庞统在战争中被乱箭射死,他本欲给魏延的暗示也没有了机会,当时在宴会上庞统心如明镜,刘备并非表里如一的君主,他想告诉魏延切记自保,可是魏延没有看懂。

朝中,魏延跟杨仪一直在斗,可是杨仪却要比他高明的多,在诸葛亮弥留之际下令撤军,可是魏延违抗军令,还要再战,杨仪丢下他直接撤军。

后两人同时奏报对方谋反,而朝中上下无一站在魏延这边,可见魏延不善处理朝堂之事。

后魏延亡,在与杨仪的斗争中,惨败。

或许命运早已注定,但如果当时魏延看懂了庞统的暗示,会不会又是另一个结果呢?

标签: 魏延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五丈原病逝,为何不把兵符交与魏延?原来是魏延不会做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魏延

    诸葛亮死后继承他北伐大业的领军人物是姜维。但其实还有另外四个人自认为有当诸葛亮接班人的资格,他们是魏延、杨仪、蒋琬、费祎。那么诸葛亮为何看不上魏延呢?首先,魏延觉得自己有韩信之才,劳苦功高,以为诸葛亮继承人非自己莫属,全不把杨仪等文官放在眼里。他素与杨仪不合,两人争吵起来时老魏还拿刀冲杨仪比划,杨仪

  • 魏延子午谷奇谋如果成功,蜀国必然大获全胜,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纳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魏延

    子午谷奇谋一直都是关注三国历史的焦点之一,裴松在给《三国志》做引注中是这样说的,魏延与诸葛亮建议,“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影视剧中的魏延此语一出,大多数痴迷军事的爱好者必然会拍手称快,果然奇谋,然而诸葛亮认

  • 诸葛亮排挤魏延的真实动机:不是魏延有反骨,而是诸葛亮有私心

    历史人物编辑:滕飞说历史文化标签:魏延

    魏延,字文长,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魏延的军事水准和他在蜀国武将中的地位,仅次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几个人,蜀汉后期,魏延的官职和爵位一度超过赵云。他的军事才能为世所公认,但令人费解的是,魏延在蜀国的发展之路却充满坎坷困顿。《三国志》对魏延的出身和早年经历语焉不详,他是在刘备发动益州之战时,才第一次登

  • 为何刘禅感慨“魏延不死蜀汉不灭”,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魏延

    刘禅可曾有过“魏延不死,蜀汉不亡”的感觉?恐怕不是,至少没有史料可以证明!恐怕不是刘禅动情,而是后人借刘禅之口为魏延发情!今天的人有点担心古人!要知道,魏延死于公元234年,而蜀国灭于263年。虽然魏延生年不详,但魏延是在211年投靠刘备的,那时候魏延的年龄绝对不会小于20岁老的。照此推算,他至少死

  • 如果魏延当初全盘接管诸葛亮的权利,魏延能打下中原一统河山吗?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魏延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欢迎观看今日文章,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有着超强的智慧,尽心尽力辅佐刘备,在刘备去世之后,他还尽心辅佐刘禅这样一个毫无能力的人,丝毫没有起过谋反之心。这也是因为当初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于是他便记了一辈子这个恩情。而且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的手中握有大量的权利,可

  • 终于知道为什么刘备喜欢用魏延,而诸葛亮不喜欢用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魏延

    今天终于知道为什么刘备喜欢用魏延,而诸葛亮不喜欢用魏延?这中间的着重点并不是魏延到底是不是忠于蜀汉的,到底会不会反,而是魏延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刘备欣赏魏延的主要原因是,魏延这个人是一个脾气大且有主见的人,而且性格傲慢,与自己的下属,同级,甚至是顶头上司也经常是吵吵的不行,从这个方面来看,魏延就

  • 如果当时诸葛亮死后,魏延紧接着接管大权,魏延会打下中原吗?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魏延

    公元234年,诸葛亮死后,魏延与长史杨仪交火,未被击杀。如果魏延获胜,斩杀杨仪,接过蜀汉大权,一心灭魏,能否收复中原?就算魏延在诸葛亮死后掌权,也无法打败中原。下面分析三个原因。第三个原因是最好的时机早已过去。魏延只能凭借自己的武功胆识继续北伐,勇往直前。魏延信比关羽狂妄,但没有关羽的名望和功绩,他

  • 若刘备派魏延当关羽副将,荆州还会丢吗?或万无一失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魏延

    历史上著名的“桃园三兄弟”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当时的刘备正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但关羽和张飞仍然死死跟随他,不罢休。这份兄弟情深得人心。在关羽失守荆州被斩首后,刘备不顾众人反对,决定杀吴为关羽报仇。此举不仅加速了刘备和张飞的死亡,也加速了蜀国的灭亡。对于蜀国来说,这是历史的转折点。如果刘备派魏延做关羽的

  • 魏延之死的罪魁祸首

    历史人物编辑:杨峰品车标签:魏延

    魏延魏延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不是很好,在书中他是一个头后有反骨的这么一个人物形象。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的魏延是怎么死的吧。说到现在魏延的粉丝不少,其实最大的原因恐怕不是他那停留在设想上的子午谷之策,而是他最后的悲剧命运:一个满心北伐曹魏,兴复大汉的将军,最后居然是克敌未果,死于军中内讧,而且还被夷

  • 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感觉诸葛亮处处压制着魏延呢?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魏延

    诸葛亮并没有处处压制着魏延,毕竟这是诸葛亮的职责,他根本没有去压制魏延首先是没有必要,毕竟他们蜀汉的臣子,魏延的形象被《三国演义》完全塑造的不成样子,本来是一个忠臣良将,硬生生的被刻画成为了一个反贼。刘备当时是非常器重魏延的,不然不会让他担任汉中太守。诸葛亮如若不信任魏延就是在自己生前将其灭掉,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