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随着诸葛亮的病逝一个时代落下了帷幕,在诸葛亮临终之前,他特地叫来了马岱下了最后一道命令,而这道命令就是杀死魏延。
随着魏延的死去,也意味着当年跟随刘备的荆州派至此全部消亡殆尽,而蜀汉方面也失去了一位独当一面的大将。
在诸葛亮北伐时期,由于五虎上将的逝去,诸葛亮能够使用的大将也是屈指可数,其中姜维、王平和魏延就是其中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这几位也是诸葛亮使用的最顺手的。
而且这几人也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都是曹魏降将。
然而同为降将,命运却是如此不同,魏延被诸葛亮秘密下令杀死,而姜维和王平在这之后相继得到了重用,那么为什么只有魏延被杀死,而王平和姜维却能够在这之后被重用呢?
投降的情况不同
之所以会如此,那就是三人所面对的投降时候的境遇不同。
魏延算得上是刘备的老人了,刘备取荆州益州以及汉中之战的时候,魏延就跟着刘备打天下了。
刘备也非常器重魏延,甚至当时还特地将汉中太守的位置给了魏延。
但是,对于魏延,诸葛亮一直非常防范着他,在北伐时期甚至宁可让马谡去守街亭也不愿意让魏延前去,其就是因为当年魏延给诸葛亮留下的印象不好。
因为姜维和王平两人之所以投降是逼不得已,两人本身是曹魏降将,可是两人在曹魏并不得志,甚至还要遭受上级的欺压。
王平在汉中之战时给徐晃当副将,可是徐晃因为战败认为是王平支援不力,于是就将这口锅甩给了王平,这一下直接就把王平惹恼了,率领部下投奔了刘备。
姜维是诸葛亮在北伐时期收服的,当时诸葛亮只是天水一个微不足道的将领,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居然屡次让诸葛亮吃瘪,这让诸葛亮起了爱才之心。
不过姜维因为在曹魏内部职位低微所以不受上级重视,同时太守马遵嫉贤妒能这也正好给了诸葛亮可乘之机。
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虽然没有太大战果,可是却赢得了姜维。
然而,魏延的投降和两人是不同的,在诸葛亮看来魏延是典型的卖主求荣。
魏延是刘备在攻打长沙时候收服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魏延,那么刘备不一定能顺利收服长沙。
因为正是魏延在最后关头出卖了韩玄,这才让刘备轻松拿下了长沙。
当时刘备帐下求贤若渴,对于魏延这样的人才,刘备自然是笑纳了。
可是诸葛亮不同,他没有站在刘备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他认为魏延就是典型的卖主求荣,也正是因为这点才让诸葛亮认为魏延脑后反骨。
魏延已经不服诸葛亮
刘备死后,当时蜀汉唯一能够压住魏延的只有诸葛亮了。
然而,没有了刘备做调和剂,诸葛亮和魏延的矛盾越来越大,第一次北伐就是证明。
当时诸葛亮主张从天水等地进攻长安,一路稳扎稳打这样胜率可以高一点,而魏延则认为诸葛亮太谨慎,主张从子午谷偷袭长安。
然而,诸葛亮认为魏延计策太凶险,于是回绝了他。
可是第一次北伐却因为马谡的大意导致全盘失败,而魏延对于诸葛亮的不满也到了极致,经常说如果丞相用了我的计策会怎么怎么样。
而诸葛亮也发现魏延越来越不服管教了,故而也有着晾着他,甚至把叫骂等活都安排给他。
而相比来说,王平和姜维则听话的多诸葛亮对于姜维有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也正是这一点让姜维为蜀汉付出了终身。
而王平这个人行事稳重,对于诸葛亮的话也是言听计从不会起争执。
所以,三人都是降将,最后的命运却如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