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魏延、王平都是降将,为何诸葛亮认为只有魏延天生反骨?

姜维、魏延、王平都是降将,为何诸葛亮认为只有魏延天生反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郑玉佼 访问量:3355 更新时间:2024/1/6 23:32:57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随着诸葛亮的病逝一个时代落下了帷幕,在诸葛亮临终之前,他特地叫来了马岱下了最后一道命令,而这道命令就是杀死魏延

随着魏延的死去,也意味着当年跟随刘备的荆州派至此全部消亡殆尽,而蜀汉方面也失去了一位独当一面的大将。

在诸葛亮北伐时期,由于五虎上将的逝去,诸葛亮能够使用的大将也是屈指可数,其中姜维王平和魏延就是其中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这几位也是诸葛亮使用的最顺手的。

而且这几人也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都是曹魏降将。

然而同为降将,命运却是如此不同,魏延被诸葛亮秘密下令杀死,而姜维和王平在这之后相继得到了重用,那么为什么只有魏延被杀死,而王平和姜维却能够在这之后被重用呢?

投降的情况不同

之所以会如此,那就是三人所面对的投降时候的境遇不同。

魏延算得上是刘备的老人了,刘备取荆州益州以及汉中之战的时候,魏延就跟着刘备打天下了。

刘备也非常器重魏延,甚至当时还特地将汉中太守的位置给了魏延。

但是,对于魏延,诸葛亮一直非常防范着他,在北伐时期甚至宁可让马谡去守街亭也不愿意让魏延前去,其就是因为当年魏延给诸葛亮留下的印象不好。

因为姜维和王平两人之所以投降是逼不得已,两人本身是曹魏降将,可是两人在曹魏并不得志,甚至还要遭受上级的欺压。

王平在汉中之战时给徐晃当副将,可是徐晃因为战败认为是王平支援不力,于是就将这口锅甩给了王平,这一下直接就把王平惹恼了,率领部下投奔了刘备。

姜维是诸葛亮在北伐时期收服的,当时诸葛亮只是天水一个微不足道的将领,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居然屡次让诸葛亮吃瘪,这让诸葛亮起了爱才之心。

不过姜维因为在曹魏内部职位低微所以不受上级重视,同时太守马遵嫉贤妒能这也正好给了诸葛亮可乘之机。

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虽然没有太大战果,可是却赢得了姜维。

然而,魏延的投降和两人是不同的,在诸葛亮看来魏延是典型的卖主求荣。

魏延是刘备在攻打长沙时候收服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魏延,那么刘备不一定能顺利收服长沙。

因为正是魏延在最后关头出卖了韩玄,这才让刘备轻松拿下了长沙。

当时刘备帐下求贤若渴,对于魏延这样的人才,刘备自然是笑纳了。

可是诸葛亮不同,他没有站在刘备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他认为魏延就是典型的卖主求荣,也正是因为这点才让诸葛亮认为魏延脑后反骨。

魏延已经不服诸葛亮

刘备死后,当时蜀汉唯一能够压住魏延的只有诸葛亮了。

然而,没有了刘备做调和剂,诸葛亮和魏延的矛盾越来越大,第一次北伐就是证明。

当时诸葛亮主张从天水等地进攻长安,一路稳扎稳打这样胜率可以高一点,而魏延则认为诸葛亮太谨慎,主张从子午谷偷袭长安。

然而,诸葛亮认为魏延计策太凶险,于是回绝了他。

可是第一次北伐却因为马谡的大意导致全盘失败,而魏延对于诸葛亮的不满也到了极致,经常说如果丞相用了我的计策会怎么怎么样。

而诸葛亮也发现魏延越来越不服管教了,故而也有着晾着他,甚至把叫骂等活都安排给他。

而相比来说,王平和姜维则听话的多诸葛亮对于姜维有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也正是这一点让姜维为蜀汉付出了终身。

而王平这个人行事稳重,对于诸葛亮的话也是言听计从不会起争执。

所以,三人都是降将,最后的命运却如此不同。

标签: 魏延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设计除掉魏延,并不是因为魏延的脑后有反骨,而是另有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魏延

    《三国演义》中,一说到蜀国大将魏延,很多人都会为他打抱不平。这样一位为蜀汉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功臣,却被诸葛亮认为他的脑后有反骨而给他罗织罪名,在诸葛亮的计划下,把魏延处死了。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以魏延“脑后有反骨”的罪名,把魏延给暗中处死了呢?其实还是有原因的,并非单纯地说他脑后有反骨。诸葛亮和魏延的

  • 魏延真的是反将?如果魏延不死,他在蜀国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豆豆子标签:魏延

    魏延《三国演义》里,有个诸葛亮一直看不起的人,认为他有逆天之性,将来一定是逆将。诸葛亮病死的时候,还想好了除掉魏延的办法。正史真的如此吗?其实在正史中诸葛亮是很佩服魏延的,因为魏延可以独当一面!魏延是怎么死的魏延不死,蜀汉怎么办?魏延从一个小兵一步步爬到征西将军的位置,实属不易。五虎将相继离世后,魏

  • 庞统最终识破刘备真面目!宴席暗示魏延,可惜魏延没领会!!

    历史人物编辑:撸猫的娜娜标签:魏延

    三国时期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卧龙者,诸葛亮也,那么凤雏者,何许人也?凤雏,小凤凰之意,此人名叫庞统,湖北襄阳人士。与诸葛亮为同门师兄弟。据说是师傅司马徽发现庞统军事能力显著,日后具有辅佐皇上的才能,为他取名为“凤雏”。但是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是用“凤雏”二字呢?“凤”常用来形容

  • 诸葛亮五丈原病逝,为何不把兵符交与魏延?原来是魏延不会做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魏延

    诸葛亮死后继承他北伐大业的领军人物是姜维。但其实还有另外四个人自认为有当诸葛亮接班人的资格,他们是魏延、杨仪、蒋琬、费祎。那么诸葛亮为何看不上魏延呢?首先,魏延觉得自己有韩信之才,劳苦功高,以为诸葛亮继承人非自己莫属,全不把杨仪等文官放在眼里。他素与杨仪不合,两人争吵起来时老魏还拿刀冲杨仪比划,杨仪

  • 魏延子午谷奇谋如果成功,蜀国必然大获全胜,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纳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魏延

    子午谷奇谋一直都是关注三国历史的焦点之一,裴松在给《三国志》做引注中是这样说的,魏延与诸葛亮建议,“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影视剧中的魏延此语一出,大多数痴迷军事的爱好者必然会拍手称快,果然奇谋,然而诸葛亮认

  • 诸葛亮排挤魏延的真实动机:不是魏延有反骨,而是诸葛亮有私心

    历史人物编辑:滕飞说历史文化标签:魏延

    魏延,字文长,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魏延的军事水准和他在蜀国武将中的地位,仅次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几个人,蜀汉后期,魏延的官职和爵位一度超过赵云。他的军事才能为世所公认,但令人费解的是,魏延在蜀国的发展之路却充满坎坷困顿。《三国志》对魏延的出身和早年经历语焉不详,他是在刘备发动益州之战时,才第一次登

  • 为何刘禅感慨“魏延不死蜀汉不灭”,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魏延

    刘禅可曾有过“魏延不死,蜀汉不亡”的感觉?恐怕不是,至少没有史料可以证明!恐怕不是刘禅动情,而是后人借刘禅之口为魏延发情!今天的人有点担心古人!要知道,魏延死于公元234年,而蜀国灭于263年。虽然魏延生年不详,但魏延是在211年投靠刘备的,那时候魏延的年龄绝对不会小于20岁老的。照此推算,他至少死

  • 如果魏延当初全盘接管诸葛亮的权利,魏延能打下中原一统河山吗?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魏延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欢迎观看今日文章,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有着超强的智慧,尽心尽力辅佐刘备,在刘备去世之后,他还尽心辅佐刘禅这样一个毫无能力的人,丝毫没有起过谋反之心。这也是因为当初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于是他便记了一辈子这个恩情。而且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的手中握有大量的权利,可

  • 终于知道为什么刘备喜欢用魏延,而诸葛亮不喜欢用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魏延

    今天终于知道为什么刘备喜欢用魏延,而诸葛亮不喜欢用魏延?这中间的着重点并不是魏延到底是不是忠于蜀汉的,到底会不会反,而是魏延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刘备欣赏魏延的主要原因是,魏延这个人是一个脾气大且有主见的人,而且性格傲慢,与自己的下属,同级,甚至是顶头上司也经常是吵吵的不行,从这个方面来看,魏延就

  • 如果当时诸葛亮死后,魏延紧接着接管大权,魏延会打下中原吗?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魏延

    公元234年,诸葛亮死后,魏延与长史杨仪交火,未被击杀。如果魏延获胜,斩杀杨仪,接过蜀汉大权,一心灭魏,能否收复中原?就算魏延在诸葛亮死后掌权,也无法打败中原。下面分析三个原因。第三个原因是最好的时机早已过去。魏延只能凭借自己的武功胆识继续北伐,勇往直前。魏延信比关羽狂妄,但没有关羽的名望和功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