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举兵造反,此人只说了一句话,魏延兵马立刻吓跑一大半

魏延举兵造反,此人只说了一句话,魏延兵马立刻吓跑一大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车解读 访问量:2472 更新时间:2024/2/20 19:49:04

在三国中,魏延曾为刘备入川和建立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到了诸葛亮北伐中原时,魏延已然成为蜀汉数一数二的将领,他智勇双全,在第一次出北伐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奇谋”,虽然不为诸葛亮所采纳,但魏延依然在东征西讨的过程中担负着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诸葛亮临死前,知道自己大限将至,舍不得魏延,竟然留下锦囊,打算设计将魏延一块“带走”。但很可惜,当时魏延并没有把柄抓在诸葛亮手中。

截止到诸葛亮咽气时,魏延都未曾有造反的迹象。诸葛亮一死,魏延便开始了自己的专权计划。当他得知诸葛亮死前将大权交给杨仪,并让自己担任撤军断后工作时,遂即出言称:杨仪不过一长史,不能当此大任,自己要和司马懿决战,还直言诸葛亮接连失败是因为未采用自己的“子午奇谋”。

(历史:十六国时期和明末,曾有两次采用魏延“子午奇谋”的事件,但都以失败告终)

此时诸葛亮已死的消息传入魏延耳中,他遂即开始反攻杨仪。他先烧掉杨仪等人车回成都的栈道,又发信给刘禅,说杨仪谋反,自己又带领马岱等军马前往杨仪处,准备截住杨仪扶柩回川大队,然后先斩后奏。

岂料行至南谷时,遇到杨仪先锋何平,何平见魏延拦住去路,破口大骂:“反贼魏延何在?”魏延大骂回道:“你等助杨仪造反,安敢骂我!”何平见状,先是痛斥魏延在丞相尸骨未寒之时造反。后又扬鞭对着魏延身后川兵道: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造反代价大。魏延军士一听,轰然散去一大半。魏延见众士兵不站而逃,连杀数人仍喝止不住。唯独身后马岱所带领的300人纹丝不动。魏延见计划破败,便收拾残部,准备投魏国。

马岱劝他先取汉中立足,然后取西川,于是魏延又跑到杨仪阵前叫阵。杨仪说:“魏延匹夫听着,你若敢在三军阵前喊三声‘谁敢杀我’!我就认为是大丈夫,将汉中献给你。”魏延一听这话就乐了,心想:我坐在我的马上,站在我的阵前,我喊一万声有如何呢?杨仪可真迂腐。

标签: 魏延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何必须要魏延死?如果魏延不死,也许能重振蜀汉大业

    历史人物编辑:大嘴聊历史标签:魏延

    引言: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招揽了汉朝的旧臣,刘备终于登上了皇位,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刘备在与孙策和曹操的战争中,可以说是躺着赢,毕竟他前期的阵容实在是太强大了,有大将刘封、关羽、张飞、张云等人,又有军师卧龙凤雏诸葛亮和庞士元,想不赢都很难。刘备的身世并没有什么闪光点,出身布衣,战斗力也是偏弱,他是

  • 魏延“子午谷奇谋”只需要向诸葛亮要几千兵马,他为什么不敢一试?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魏延

    子午谷奇谋,在客观角度来看,是有成功的概率的,魏延给出的思路可以说很全面了,不论是从长安的守将夏侯楙的性格、能力出发,还是从自身战斗力出发,魏延都有了一个很趁手的计划,但魏延提出的条件是,让诸葛亮给他五千兵马。这五千兵马,也不是什么杂牌兵,而是正儿八经的精锐。有的人看了看魏延这个条件,觉得也并不过分

  • 为什么说,如果魏延能处理好同事关系,那他就不会被诬陷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魏延

    魏延被杀,可谓是蜀汉的第一大冤假错案。在当时,魏延的官职是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前军师,不仅被封为南郑侯,更是拥有假节的权力。毫无疑问,在诸葛亮时期,魏延绝对是蜀汉军中的第一人。但就是这么一位顶梁柱般的存在,却在诸葛亮去世后不久,被诬陷谋反。不仅他自己被杀,就连他的三族,也被杨仪给下令诛杀。如此结局

  • 魏延在五丈原故意踢熄孔明灯,姜维抽刀杀魏延,为何诸葛亮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木子史观标签:魏延

    诸葛亮的死与魏延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但是罗贯中却为诸葛亮寻找杀害魏延的合理理由,让魏延轻率地冲进大帐,扑灭七星灯主灯,不让诸葛亮延续生命。当时,姜维看到魏延灭掉主灯后,非常生气,想拔出刀来杀魏延,诸葛亮急忙制止说。“这是天意,天意不能违反!休息我的生活吧!”。说完,诸葛亮沮丧地倒下了,又吐了几口血,几

  • 魏延到底为什么敢说“谁敢杀我”,他因何断定别人不敢动?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魏延

    《三国演义》年,诸葛亮伐魏时因长史杨仪与魏延不和,病死于五丈原。蜀军无统帅。在全面告急撤退的关键时刻,杨仪和魏延的内斗达到了顶峰,互相撕逼,争权夺利。两人都充当主子,互相指责对方谋反。杨仪在得到后主刘禅的支持后,率军与魏延作战。手握一部分大军的马岱在关键时刻投靠了魏延,魏延在联军中的势力大增。危急之

  • 魏延和姜维究竟谁更厉害?根据正史记载,两人根本不在同一段位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魏延

    东汉末年,随着黄巾起义爆发,汉室衰微,诸侯并起,由此拉开了乱世的序幕,随着各方势力的征战角逐,社会从混乱无序走向了三分天下,在东汉到三国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名垂史册的良臣猛将,其事迹和战绩为后世之人所津津乐道,许多英雄都被后人拿来比较,像三国后期的魏延和姜维就有很多人拿来作比较,毕竟作为蜀汉后期的肱股

  • 三国被自己人干掉六大名将,除了魏延,你还知道哪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魏延

    身在三国乱世之中,要么随波逐流,要么退隐深山以保实力。然而不管选择哪种处世之道,也都很难独善其身。特别是对于南征北战的大将而说,更是如此。诚然,战死沙场的武将让人感到遗憾。不过,如果是死于自己人之手,才是任何一位武将都难以接受的结果。一、鞠义麴义(又作曲义、鞠义),凉州西平郡人,生卒年不详,是袁绍麾

  • 姜维、魏延、王平都是降将,为何诸葛亮认为只有魏延天生反骨?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魏延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随着诸葛亮的病逝一个时代落下了帷幕,在诸葛亮临终之前,他特地叫来了马岱下了最后一道命令,而这道命令就是杀死魏延。随着魏延的死去,也意味着当年跟随刘备的荆州派至此全部消亡殆尽,而蜀汉方面也失去了一位独当一面的大将。在诸葛亮北伐时期,由于五虎上将的逝去,诸葛亮能够

  • 诸葛亮设计除掉魏延,并不是因为魏延的脑后有反骨,而是另有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魏延

    《三国演义》中,一说到蜀国大将魏延,很多人都会为他打抱不平。这样一位为蜀汉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功臣,却被诸葛亮认为他的脑后有反骨而给他罗织罪名,在诸葛亮的计划下,把魏延处死了。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以魏延“脑后有反骨”的罪名,把魏延给暗中处死了呢?其实还是有原因的,并非单纯地说他脑后有反骨。诸葛亮和魏延的

  • 魏延真的是反将?如果魏延不死,他在蜀国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豆豆子标签:魏延

    魏延《三国演义》里,有个诸葛亮一直看不起的人,认为他有逆天之性,将来一定是逆将。诸葛亮病死的时候,还想好了除掉魏延的办法。正史真的如此吗?其实在正史中诸葛亮是很佩服魏延的,因为魏延可以独当一面!魏延是怎么死的魏延不死,蜀汉怎么办?魏延从一个小兵一步步爬到征西将军的位置,实属不易。五虎将相继离世后,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