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中,魏延曾为刘备入川和建立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到了诸葛亮北伐中原时,魏延已然成为蜀汉数一数二的将领,他智勇双全,在第一次出北伐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奇谋”,虽然不为诸葛亮所采纳,但魏延依然在东征西讨的过程中担负着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诸葛亮临死前,知道自己大限将至,舍不得魏延,竟然留下锦囊,打算设计将魏延一块“带走”。但很可惜,当时魏延并没有把柄抓在诸葛亮手中。
截止到诸葛亮咽气时,魏延都未曾有造反的迹象。诸葛亮一死,魏延便开始了自己的专权计划。当他得知诸葛亮死前将大权交给杨仪,并让自己担任撤军断后工作时,遂即出言称:杨仪不过一长史,不能当此大任,自己要和司马懿决战,还直言诸葛亮接连失败是因为未采用自己的“子午奇谋”。
(历史:十六国时期和明末,曾有两次采用魏延“子午奇谋”的事件,但都以失败告终)
此时诸葛亮已死的消息传入魏延耳中,他遂即开始反攻杨仪。他先烧掉杨仪等人车回成都的栈道,又发信给刘禅,说杨仪谋反,自己又带领马岱等军马前往杨仪处,准备截住杨仪扶柩回川大队,然后先斩后奏。
岂料行至南谷时,遇到杨仪先锋何平,何平见魏延拦住去路,破口大骂:“反贼魏延何在?”魏延大骂回道:“你等助杨仪造反,安敢骂我!”何平见状,先是痛斥魏延在丞相尸骨未寒之时造反。后又扬鞭对着魏延身后川兵道: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造反代价大。魏延军士一听,轰然散去一大半。魏延见众士兵不站而逃,连杀数人仍喝止不住。唯独身后马岱所带领的300人纹丝不动。魏延见计划破败,便收拾残部,准备投魏国。
马岱劝他先取汉中立足,然后取西川,于是魏延又跑到杨仪阵前叫阵。杨仪说:“魏延匹夫听着,你若敢在三军阵前喊三声‘谁敢杀我’!我就认为是大丈夫,将汉中献给你。”魏延一听这话就乐了,心想:我坐在我的马上,站在我的阵前,我喊一万声有如何呢?杨仪可真迂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