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和姜维究竟谁更厉害?根据正史记载,两人根本不在同一段位

魏延和姜维究竟谁更厉害?根据正史记载,两人根本不在同一段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访问量:352 更新时间:2024/2/21 1:08:32

东汉末年,随着黄巾起义爆发,汉室衰微,诸侯并起,由此拉开了乱世的序幕,随着各方势力的征战角逐,社会从混乱无序走向了三分天下,在东汉到三国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名垂史册的良臣猛将,其事迹和战绩为后世之人所津津乐道,许多英雄都被后人拿来比较,像三国后期的魏延姜维就有很多人拿来作比较,毕竟作为蜀汉后期的肱股之臣,两人在文韬武略方面皆有所长!那么作为蜀汉后期最优秀的将领,两人谁更厉害呢?

有人说姜维作为诸葛亮的徒弟,谋略智慧为诸葛亮所看重,作为诸葛亮北伐时期最倚重的将军,姜维无愧于长江后浪,后起之秀之称;也有人说魏延作为伴随着蜀汉建立的老将,参加了蜀汉上升期的很多战争,军事经验更加丰富,肯定比姜维厉害;也有人说,两人各有所长,也各有缺憾,姜维于大局战略上能力不足,也正是他这个缺点,导致了蜀汉的灭亡;而魏延是局部认识上不足,总在各种局部小事上犯迷糊,看不清局势,最终被同僚杀害。那么正史中的两人的,到底谁更优秀呢?谁更能扛得起蜀汉后期的局面呢?

魏延在谋略、武功上都很出色,献计子午谷奇谋,如果能够成功,关中之地一旦夺取了,那后面蜀汉统一三国也不是不可能,此一计便能看出魏延在谋略方面自有独到之处,更何况魏延镇守汉中期间,十余年间无论魏国如何攻打,汉中都固若金汤,使蜀汉门户要地的稳定与安全得以保证,这才有了蜀汉后期的休养生息。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作为丞相司马,几乎参与了全部的战斗,数次击败魏军,使得司马懿不得不退兵保营,在武功方面魏延同样出类拔萃。

然而魏延的短板同样不少,魏延不善与人相处,性格孤傲,目中无人,诸葛亮在世时,他一直和杨仪互相掐架,公然决裂,让本就弱小的蜀汉无端陷入内耗之中,这也导致他在诸葛亮死后,落得一个三族被诛的下场。

而姜维呢,武艺、谋略皆有所长,人品和信念更是令人感动,姜维作为降将,本来没有多少重用的机会,但诸葛亮却不这样认为,第一次见到他时,便赞叹其谋略出众,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少年英雄。《三国志》中曾记载诸葛亮对姜维的评价:“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如此之高的评价,细数三国英雄也未有几人可得。而姜维也没有辜负诸葛亮对他的肯定,一直抱着“匡扶汉室”的信念直至死去,如果说,诸葛亮是报答刘备的三顾茅庐之恩,那姜维至死都在为蜀汉考虑,就是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了。

其次在武功方面,姜维无愧于蜀汉后期最优秀的将领之称,姜维在正史中的十一次北伐,皆是以弱小的蜀国攻击强大的魏国,在这种情况下,姜维尚且能够做到胜多败少,令对手都不得不感叹其才能出众,可见姜维的强悍!

只是当时的蜀国派别之争日渐严重,而姜维作为半路投降的将领,根本得不到真正的信任,无论是军队中,还是朝堂之上,不信任的声音始终存在,要不以姜维的谋略,又岂能被黄皓一个小人物左右?姜维的身份注定了他在处理事情时无法真正的得到支持,再加上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姜维主政时,整个蜀国的军事实力已经大幅度下降,诸葛亮时期的北伐又几乎耗尽了蜀国的国力,即使有了后面的休养生息,也是一个内忧外困的局面,所以姜维在统领作战时,处处掣肘,无法真正的发挥实力。

姜维武艺和谋略都是一等一的强,但他的弱势也同样明显,其秉性中,勇武多于谋划,不像其师诸葛孔明一样内外通透,对人情世故了然于心,很多时候姜维过于执着,为了心中的信念可以肝脑涂地,只是在方式和选择上有失水准。再加上姜维对大局战略的把握能力不足,很多时候只能看到眼前的局势,而不能从全局考虑,导致他在处理局部问题处处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制衡,最终一腔热血化为千古遗憾。

作为蜀汉后期最优秀的将领,魏延和姜维两人虽然名气相当,各有千秋,然而魏延始终是一名将领,很少单独指挥大军作战,而姜维呢,如同刘备诸葛亮一样,是蜀军的统帅,以蜀汉弱小的实力对抗魏国,虽然姜维未能成功,但即使诸葛亮不死,尚且没有希望,更何况姜维呢?

作为一名统帅,在形势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姜维依旧坚持“匡扶汉室”的信念,为了信念不仅倾尽全力,蜀汉灭亡之后,还依旧选择战斗,君亡臣不亡,纵观史书几千年,能做到这点的又有几人呢,就从这点来看,两人并不在一个段位,姜维明细更厉害!

标签: 魏延

更多文章

  • 三国被自己人干掉六大名将,除了魏延,你还知道哪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魏延

    身在三国乱世之中,要么随波逐流,要么退隐深山以保实力。然而不管选择哪种处世之道,也都很难独善其身。特别是对于南征北战的大将而说,更是如此。诚然,战死沙场的武将让人感到遗憾。不过,如果是死于自己人之手,才是任何一位武将都难以接受的结果。一、鞠义麴义(又作曲义、鞠义),凉州西平郡人,生卒年不详,是袁绍麾

  • 姜维、魏延、王平都是降将,为何诸葛亮认为只有魏延天生反骨?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魏延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随着诸葛亮的病逝一个时代落下了帷幕,在诸葛亮临终之前,他特地叫来了马岱下了最后一道命令,而这道命令就是杀死魏延。随着魏延的死去,也意味着当年跟随刘备的荆州派至此全部消亡殆尽,而蜀汉方面也失去了一位独当一面的大将。在诸葛亮北伐时期,由于五虎上将的逝去,诸葛亮能够

  • 诸葛亮设计除掉魏延,并不是因为魏延的脑后有反骨,而是另有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魏延

    《三国演义》中,一说到蜀国大将魏延,很多人都会为他打抱不平。这样一位为蜀汉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功臣,却被诸葛亮认为他的脑后有反骨而给他罗织罪名,在诸葛亮的计划下,把魏延处死了。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以魏延“脑后有反骨”的罪名,把魏延给暗中处死了呢?其实还是有原因的,并非单纯地说他脑后有反骨。诸葛亮和魏延的

  • 魏延真的是反将?如果魏延不死,他在蜀国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豆豆子标签:魏延

    魏延《三国演义》里,有个诸葛亮一直看不起的人,认为他有逆天之性,将来一定是逆将。诸葛亮病死的时候,还想好了除掉魏延的办法。正史真的如此吗?其实在正史中诸葛亮是很佩服魏延的,因为魏延可以独当一面!魏延是怎么死的魏延不死,蜀汉怎么办?魏延从一个小兵一步步爬到征西将军的位置,实属不易。五虎将相继离世后,魏

  • 庞统最终识破刘备真面目!宴席暗示魏延,可惜魏延没领会!!

    历史人物编辑:撸猫的娜娜标签:魏延

    三国时期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卧龙者,诸葛亮也,那么凤雏者,何许人也?凤雏,小凤凰之意,此人名叫庞统,湖北襄阳人士。与诸葛亮为同门师兄弟。据说是师傅司马徽发现庞统军事能力显著,日后具有辅佐皇上的才能,为他取名为“凤雏”。但是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是用“凤雏”二字呢?“凤”常用来形容

  • 诸葛亮五丈原病逝,为何不把兵符交与魏延?原来是魏延不会做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魏延

    诸葛亮死后继承他北伐大业的领军人物是姜维。但其实还有另外四个人自认为有当诸葛亮接班人的资格,他们是魏延、杨仪、蒋琬、费祎。那么诸葛亮为何看不上魏延呢?首先,魏延觉得自己有韩信之才,劳苦功高,以为诸葛亮继承人非自己莫属,全不把杨仪等文官放在眼里。他素与杨仪不合,两人争吵起来时老魏还拿刀冲杨仪比划,杨仪

  • 魏延子午谷奇谋如果成功,蜀国必然大获全胜,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纳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魏延

    子午谷奇谋一直都是关注三国历史的焦点之一,裴松在给《三国志》做引注中是这样说的,魏延与诸葛亮建议,“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影视剧中的魏延此语一出,大多数痴迷军事的爱好者必然会拍手称快,果然奇谋,然而诸葛亮认

  • 诸葛亮排挤魏延的真实动机:不是魏延有反骨,而是诸葛亮有私心

    历史人物编辑:滕飞说历史文化标签:魏延

    魏延,字文长,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魏延的军事水准和他在蜀国武将中的地位,仅次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几个人,蜀汉后期,魏延的官职和爵位一度超过赵云。他的军事才能为世所公认,但令人费解的是,魏延在蜀国的发展之路却充满坎坷困顿。《三国志》对魏延的出身和早年经历语焉不详,他是在刘备发动益州之战时,才第一次登

  • 为何刘禅感慨“魏延不死蜀汉不灭”,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魏延

    刘禅可曾有过“魏延不死,蜀汉不亡”的感觉?恐怕不是,至少没有史料可以证明!恐怕不是刘禅动情,而是后人借刘禅之口为魏延发情!今天的人有点担心古人!要知道,魏延死于公元234年,而蜀国灭于263年。虽然魏延生年不详,但魏延是在211年投靠刘备的,那时候魏延的年龄绝对不会小于20岁老的。照此推算,他至少死

  • 如果魏延当初全盘接管诸葛亮的权利,魏延能打下中原一统河山吗?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魏延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欢迎观看今日文章,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有着超强的智慧,尽心尽力辅佐刘备,在刘备去世之后,他还尽心辅佐刘禅这样一个毫无能力的人,丝毫没有起过谋反之心。这也是因为当初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于是他便记了一辈子这个恩情。而且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的手中握有大量的权利,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