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世人说贾诩是“毒士”?只因为他帮扶的是曹操吗?

为何世人说贾诩是“毒士”?只因为他帮扶的是曹操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朱云山 访问量:2116 更新时间:2024/1/26 0:39:40

贾诩是东汉末年很有名的谋士,算是很另类的一种人,主子一直更换,但是他却一直受到重视,最后高龄善终。贾诩在那样的乱世里,能够一直留住性命,保护家人,是非常有智慧的一个人,在三国时期是很聪明的人了。不论是帮助曹操,还是在曹丕手下,他有两个特点非常著名,毒辣和能够保命。每次他一献计,必定是毒计,而且他的眼光也很独到,看人极准。另外他是三国中最擅长保命的,这也是他能活到最后的原因。

反攻长安

董卓带军进洛阳,贾诩担任都尉,后来升为校尉。王允吕布杀了董卓后,打算把他手下的人也都杀掉,当时这些人群龙无首,有些人打算逃亡。这时候贾诩说,听说长安城中的人都商量着把凉州人杀了,但是你们抛弃大部队独自出行,肯定立马就会被抓住。不如大家一起向西行,沿途收些士兵,再打入长安,给董卓报仇。这些人听了之后,决定奋力一搏。

后来的长安城就变成了人间炼狱,百姓们流离失所。贾诩是发动遮,于是被称为“毒士”,不过想想他当时也只是为了自保,但他没想到当时要逃亡的人不太精明,总是会引发内部矛盾,尽管他已经尽力调和,帮助汉武帝出逃等等,但是当时的大局已经形成,他没能力去改变。

败兵取胜

这次失败之后,贾诩成为了张绣的门下。张绣在和曹操打仗时大败,曹操夺走了他的婶婶,还准备杀了他。张绣就准备袭击宛城,结果大胜,手下的将士死去了很多。曹操再次来打失败,张绣要追赶,但是被贾诩拦下了,张绣却执意要去,结果失败了,等到张绣回来之后,贾诩家安逸出兵去抓,果然胜利了。张绣很费解,贾诩说,曹操没尽力打我们就撤退,肯定是缓兵之计,你去追,曹操会留部队断后,必然会失败。等到失败回来,曹操肯定认为我们不会再去了,就不会防备,这时候追击一定会胜利。

暗助曹丕

曹操晚年身体不好,于是打算选储君,不知该选曹丕还是曹植,犹豫不决。贾诩认为自己是后来才来的,资历很浅,不想参与这件事,但是曹丕主动上门来问,眼看是躲不过去了,一定要谨慎战队。贾诩是个聪明的人,他早就看好了曹丕,但是为了防止出意外,就开始暗中帮忙。

他劝曹丕做事要低调,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扬长避短,主要是孝德。等曹操来问他意见的时候,贾诩也不直说,还是信口开河,不过也是有章法的,说想起来袁绍刘表。这样一说,曹操确定了年龄大的曹丕。他站队是正确的,收获也很大,曹丕上位之后,给他升官进爵。

纵观他这一辈子,效忠过很多主子,不管是帮谁,都是个好员工,唯一的把柄被百姓抓住的就是献计取长安,但他也是为了自保,天下的大乱已经开始,作为一个文人,是不可能改变大势的。

标签: 贾诩

更多文章

  • 贾诩被称为毒士,是否太过分了?一生算无遗策,是明哲保身的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贾诩

    倒不是说贾诩这个人真的毒,而是他所出的主意,总是能造成比较恶毒的结果。所以让他戴上一顶毒士的帽子,一点也不委屈贾诩。那么他都出了哪些导致恶毒结果的计谋呢?计谋一,怂恿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郭汜和贾诩,昔日都是董卓的部下。这个时候的贾诩还是武将一枚,不过他的小脑袋瓜子似乎已经开窍了。本来跟董卓混得挺好

  • 贾诩:多次跳槽易主,乱世之中得以善终,究竟是谋臣还是毒士?

    历史人物编辑:南国一张标签:贾诩

    东汉末年到三国这段时间,是我国最动荡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诸侯军阀林立,四处混战。乱世也造英雄,英明的主公有曹操、刘备和孙权,武将有赵云、关羽和张飞。智囊就更多了,主要以卧龙、凤雏出名。剩下的都水平参差不齐。这么多人里有一个很特殊,他就是贾诩。因为他的很多精彩预言他位列首席谋士,也因为他频繁更换队

  • 贾诩:三国时代最聪明的利己主义者,为什么不值得我们欣赏?

    历史人物编辑:船长趣谈标签:贾诩

    贾诩谁是三国时代最聪明的人?曹操最欣赏的智囊郭嘉?还是蜀汉的重臣诸葛亮?我觉得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一个人一定值得我们认真考虑,他就是贾诩。在我看来,说贾诩是整个三国时代最聪明的人也不为过,不过虽然这个人十分有智慧,但他的为人却并不值得我们学习。贾诩出生在凉州地区,年少的时候被举为孝廉,但并不为人

  • 谁是毁灭汉室的元凶?并非曹操父子,而是最强毒士贾诩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贾诩

    谁是毁灭汉室的元凶?看到这个耸动的标题,我想大家心中会很快地闪过几个人名。对三国有点概念的朋友可能会直觉性地回答:“曹操!”。而再深入研究一点的朋友,可能会准确地回答出:“不是,是曹丕篡了汉室!”而精通三国、涉猎更多的朋友可能会回答得更细微:“宦官和外戚内斗严重、董卓引兵进京废立少帝,诸侯逐鹿中原而

  • 贾诩一句话,曹操坚定了传位给曹丕的决心!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贾诩

    曹操文武兼资,曹丕、曹植也非常有才,父子三人被称为“三曹”。这对同胞兄弟也没能免除帝王家的烦扰,曹丕和曹植曾经有过夺嫡之争。不过贾诩只说了一句话,就坚定了曹操传位给曹丕的决心!曹操一生有25个儿子,因为曹操长子曹昂在南征张绣的过程中战死,所以曹丕成为嫡长子。公元211年,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看

  • 三国第一毒士!贾诩和郭嘉,诸葛亮都不敢招惹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说文史标签:贾诩

    三国时期,随着战争的发展。战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蜀之所以能在三国时期生存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蜀国宰相诸葛亮足智多谋。但也因为诸葛亮的形象过于光鲜,掩盖了别人的才华。其实,蜀中不仅有诸葛亮,还有一种威力更大的毒药。此人包括贾诩和郭嘉。他们太强大了。连诸葛亮都很嫉妒。这个人是Fa-cor

  • 三国里被低估的神秘猛将,与贾诩、典韦是结拜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若木小刀标签:贾诩

    核心提示:他陷入两难的境地,杀死典韦,实在不忍,很少有人愿意动手杀死一个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人;一胡车儿,自小生活在甘肃的少数民族人士,东汉末年武将,张绣府中的死士,为其心腹猛将,与贾诩是八拜之交。此人力能举鼎、豪饮不醉。据说“力负五百斤,日行八百里”。胡车儿曾经和张绣在府中饮酒,张绣大醉而卧,而胡车儿

  • 贾诩智谋堪比诸葛亮,名声不如司马懿,次次影响历史进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贾诩

    《三国演义》尊刘贬曹,让魏国阵营的著名人物在民众眼里都不是那么熟知,邓艾,张辽夏侯许褚等,虽然知道,但不能和关羽赵云这些比,而历史上同时期的武将,很难分辨谁高谁下。作为谋士集团,知道诸葛亮却忽略了魏国后期除司马外最厉害的谋士,贾诩!这就是文学的与史实的区别。微小之处断定曹军大势,建安三年曹操南征张绣

  • 曹植为何斗不过曹丕?贾诩一句话说出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字句的青苔标签:贾诩

    三国时期的魏国是在魏蜀吴三国中最强大的一个。曹操建立了魏国,称魏王之后,他的家族也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在曹操身上,也发生了与康熙九子夺嫡相似的事情,只不过参与争夺魏王的只有两个王子。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的孩子,一个是二子,另一个是三子。两人都非常的优秀,曹操称魏王之后,就已经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最终

  • 贾诩一生做了哪些事情,为什么被人叫做“毒士”?

    历史人物编辑:篮球一会标签:贾诩

    众所周知贾诩是一位杰出的谋士,此生所献的计策无一例失败,同时他还是曹魏的开国功臣。可以说他是汉末三国时期里,一个不折不扣的人才,但为什么这样的人才被称为“毒士”呢?原因就在于他的计谋虽然有用,但是都太阴险了,登不上大雅之堂。历史上的贾诩虽然才华横溢,却不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他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