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既将兵权交给了李严,为何统兵北伐却是诸葛亮?

刘备既将兵权交给了李严,为何统兵北伐却是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 访问量:3049 更新时间:2024/1/27 19:38:41

很多人受小说影响,认为刘备诸葛亮的话。但事实并非如此,至少在军事战略上,刘备从来没有过分依赖诸葛亮。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说:..先主出(战),(诸葛)梁常守成都,粮足兵足。于是,当刘备在夷陵被陆逊打败时,诸葛亮感慨地说:法孝之(法正)若有,可控主命不东(伐吴);再往东走,他就不会倒下。危险的。

而刘备在白帝托孤时,并没有将兵权交给诸葛亮,而是交给了李严。据《三国志·李严传》..(张武)三年,先主病倒,(李)晏、诸葛亮受诏辅佐少主;燕为中卫卫,统一内外军事,常驻永安。

当时,蜀汉被东吴打败,双方处于交战状态。但刘备仍不愿占荆州之地,担心东吴趁蜀汉之败西进灭蜀。因此,刘备将用兵方向和防御重心放在东线,让李严控制内外军事,留在永安(白帝)。从李严作为中央卫士的权力来看,他相当于汉朝的一名将军。

那么,刘备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而将顾氏托付给诸葛亮呢?首先,它代表着权力制衡。

诸葛亮执政,李严执兵,相互制约。其次,李严没有派系势力,刘备把兵权交给李严更放心。李严虽然出身南阳(在地理上也属于荆襄势力),却是刘表的部下。曹操南下荆州,李延才到蜀中投奔刘璋。所以,李严虽然是刘璋的老部下,但资历比较低,也不是益州本土势力。

蜀汉的兵权既然掌握在李严手中,为什么后来率领北伐的诸葛亮不是李严呢?

众所周知,诸葛亮以丞相身份辅佐朝政。丞相虽为百官之首,却无统帅大军之权(曹操为太子,丞相之职)。

秦统一天下后,丞相、太尉(掌管兵权)、御史大夫(监察权)为三皇子,从本质上限制了丞相的权力。汉代官制基本沿袭秦制,太尉(大将军,司马)掌管兵权。

那么,诸葛亮为何能像曹操一样以宰相的身份领导北伐呢?这与诸葛亮的另一个身份有关。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先师遂称帝……梁以丞相记书事,假节。张飞死后,接任司隶校尉。

也就是说,诸葛亮除了丞相之位,还兼任司隶都尉(前身为张飞)。

司隶校尉的职位最早是在汉武帝时期,负责早期京畿地区的监察。东汉时,司隶孝尉职权发生变化。东汉末年,“州”正式成为地方最高行政级别,州牧成为最高地方长官。当时,天下分为十三州,有一个州是特殊的,就是叫司历的吉府地区。因吉府地区属司隶校尉管辖,故称司隶。

此时司隶都尉相当于清代直隶总督(边防官长),负责京畿地区的治安。因此,司立孝威堪称英雄之位。而蜀汉的第一位司隶校尉(驻守成都)就是张飞。

张飞死后,诸葛亮也坐镇。而诸葛亮有司隶都尉之职,可以名正言顺地统领大军。

虽然李严的统帅大权高于诸葛亮,但因为李严奉命留在永安。诸葛亮辅政后,改变了刘备的用兵方向,主动与东吴修好,从而解除了蜀汉东线的高危戒备,李严的重要性自然相应降低。诸葛亮对李严的才能和人品并不放心,更喜欢自己做事,但李严的底子和威望远不是诸葛亮一个档次的。因此,诸葛亮可以顺理成章地从东线调兵南征。

标签: 李严

更多文章

  • 刘备托孤之时为何不把兵权留给诸葛亮,而是交给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小航说美食标签:李严

    刘备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一生为了复兴汉室,不惜与曹操、孙权等诸侯争斗,最终建立了蜀汉王朝。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但他的死却是悲剧。公元223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于东吴陆逊,伤心过度,病倒在永安。在他临终前,他做了一个让后人费解的决定:他把兵权交给了李严,而不是他最信任的谋士诸葛亮。李严是谁?他又

  •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为何把军权交给李严?而不是交给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说历史标签:李严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三国志?李严传》中则记载: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从这两段史实中就能看出,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是把蜀汉的政治大权交给了诸葛亮,而蜀汉的军事大权则是交给了李严。也就是说,刘备将蜀汉

  • 知人善任的刘备为什么把兵权交给李严,而不是极为信任的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李严

    刘备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的知人善任,甘愿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自古军政还是要分家的,刘备深知这个道理,他对于诸葛亮的赏识,并不仅仅在于他的军事谋略,诸葛亮对于整体大局观的把握才是难能可贵的。刘备对于诸葛亮并非完全信任,他若还活着,他必然有办法驾驭这位孔明先生,但他明知自己时日不多,也才有了白帝城托孤这感

  • 刘备的重臣那么多,为什么和诸葛亮一起接受托孤的是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李严

    01刘备的重臣那么多,为什么和诸葛亮一起接受托孤的是李严?建安十九年(214年),雒城攻克刘备遂领益州牧。《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形容此时蜀中人才盛况时,热情洋溢的写道:“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

  • 白帝城托孤,刘备为什么将兵权交给李严?刘备不信任诸葛亮吗?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李严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刘备非常信任的人,没有诸葛亮的辅佐,恐怕刘备建立不了蜀汉。作为刘备的心腹,诸葛亮无疑是深得刘备信任的。可是仔细阅读史书会发现问题所在,刘备驾崩之后,问题就出现了。按照常理来说,诸葛亮肯定是非常受到刘备信任的,可是刘备驾崩之前,也就是后人所说的白帝城托孤,刘备将兵权交给了李严。这到底

  •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李严却为何“激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史芬奇标签:李严

    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蜀汉局势后,便开始他的六出祁山。由于连年征战,诸葛亮又是大大小小的事情亲力亲为,最终导致诸葛亮在54岁的时候,病逝在五丈原的军营里。朝野震动,蜀汉上下皆挂孝,文武百官、山林百姓无不痛哭,举国上下哀声遍地,就连被贬为庶民,曾经的托孤大臣李严,都哭得十分伤心,最终更是激愤而死,追随诸

  • 刘备临终前,为何任命李严为托孤大臣,是用来制衡诸葛亮吗?

    历史人物编辑:丑丑鱼游戏标签:李严

    公元219年,东吴为了让自己不沦为三国中实力最弱一方,违背了与蜀汉的盟约,在背后给了蜀汉致命的一击。吕蒙白衣渡江夺取了荆州三郡,将关羽生擒,杀害。使得蜀汉政权,失去了和曹魏抗衡的基地—荆襄地区。刘备一怒之下,公元221年7月,举全国之力讨伐吴国,结果公元222年8月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刘备兵败

  • 命李严和诸葛亮共同托孤的刘备,为什么却不信任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春哦草标签:李严

    刘备真的把兵权交给李严?刘备将李严抬高到与诸葛亮并列的地位,这不但可以与诸葛亮抗衡,而且还可能进一步取代诸葛亮,成为蜀汉首屈一指的人物。在当时形势下,李严以都护屯江州,实际上是总揽蜀汉东部军政,与成都分陕而治。李严以尚书令受遗诏辅政,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李严何以得骤居此职,陈寿未作交待,它书亦无说明

  • 李严和诸葛亮不和,但他听说诸葛亮去世以后,居然“心痛至死”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李严

    作为刘备的临终托孤的大臣,除了诸葛亮之外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李严,公元234年10月8日,诸葛亮在和司马懿僵持了100多天以后,愤恨的病是在五丈原的军营之中,那么诸葛亮去世几天之后,李严也带着对世间的眷恋离世了,难道李严的感情和诸葛亮这么深?深到可以“伤心致死”。李严和诸葛亮同朝为官,一个管军事,一个

  • 当初刘备为什么会选择李严作为托孤大臣呢?原因在这里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李严

    当初刘备为什么会选择李严作为托孤大臣呢?原因在这里刘备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相当的有名气,相信大家对于他的世界都有所耳闻。今天我们要为大家讲解的就是他在白帝城托孤的事件。在我国的名著《三国演义》当中对于这一段的描写也是费了不少功夫,刘备是如何苦口婆心的告诫他的儿子,一定要亲贤臣远小人。把蜀汉大业托付给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