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的权力斗争,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步步为营,李严被层层架空

蜀汉的权力斗争,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步步为营,李严被层层架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迟传龙 访问量:1820 更新时间:2024/1/1 16:10:39

魏蜀吴三国争霸,是后人非常熟悉的。现如今人们对三国时期仍然是侃侃而谈。无论男女老少,人们对三国都是一知半解的,大部分人对三国这段历史,都是通过三国演义才知道的。三国演义虽然是四大名著之一,但是不可看作是正史。

小说中很多情节都是作者罗贯中描写的,历史上可能并没有这些情节。比如说三英战吕布就是,历史上刘备张飞关羽没有与吕布大战。小说终究是小说,可是在正史上,三国这段时期可是非常残酷的。

无论是魏蜀吴中的哪一个诸侯国,他们都需要一统天下,成为天下霸主。这样的情况下魏蜀吴三国常年征战不休,三国持续了百余年的时间,直到司马懿孙子司马炎建立晋朝为止,三国才被统一。蜀汉的实力在最弱的,不过它仍然没有放弃一统天下的决心。刘备年过半百才建立蜀汉,正是因为有了诸葛亮的辅佐,刘备才得以建立蜀汉。

假如没有诸葛亮,那么刘备恐怕一辈子都要颠沛流离了。能够帮刘备建立蜀汉,诸葛亮肯定是得到了很深厚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其他人无法相比的。刘备建立蜀汉是辛辛苦苦,对这样的家业来说,刘备甚至江山来之不易。

刘备称帝之后,依然是励精图治的,可是刘备去世之后,蜀汉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刘备的死让蜀汉的人才凋零,当初大部分人都是因为刘备,才前来投靠蜀汉的。刘备驾崩时,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白帝城托孤。

不可否认的是,白帝城托孤无疑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托孤之一。其实在刘备托孤的时候,不仅仅是诸葛亮一人,刘备当初还让李严主持军事。诸葛亮是主持内政的。李严在蜀汉的百姓当中,有很不错的评价。可问题是李严的缺点也很多。

李严最明显的一个缺点就是他性格天生孤僻高傲,这样的人在朝堂中肯定是不吃香的。所有蜀汉的朝堂中,没有几个人是李严的朋友。刘备托孤的时候,将内政的处理大权交给了诸葛亮,而军事大权交给了李严。

这样看来,无论是谁,想要独揽大权都是非常难的。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在政治上的地位已经是不可撼动了。刘禅即位之后,诸葛亮和李严的问题就凸显了,无论是诸葛亮还是李严,两人属于辅政大臣,可是两人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当时蜀汉与东吴和好,这时候诸葛亮就用自己的计谋消弱了李严管辖的军队。诸葛亮发动了南中战争,攻打南中肯定不能调遣汉中的部队,于是永安的军队就被调走了,这样一来李严的军队就少了。南中之战后,李严彻底成为了一个后勤部长。

到了诸葛亮北伐时期,李严负责的不是军事,而是后勤。诸葛亮北伐时期,李严就已经负责调动粮草了,这时候的李严已经失去了军事大权。为了夺回军事大权,李严诬陷了诸葛亮想要谋反,他告诉刘禅,将诸葛亮调回,看看诸葛亮是不是终于蜀汉。

可是诸葛亮回来之后,李严的计谋不攻自破。当时刘备驾崩,他将军事大权托孤给李严,为的就是能够让真正懂得军事的人接管蜀汉的军事。军事是诸葛亮的弱点,在这方面他不如李严,可是李严在内政方面很差,斗不过诸葛亮。

结果导致了李严的大权旁落。诸葛亮虽然是打击了李严,但是他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只是为了蜀汉的大业,发动了北伐,结果诸葛亮因为操劳过度,病逝在了五丈原,仅仅54岁的年龄。

标签: 李严

更多文章

  • 刘备既将兵权交给了李严,为何统兵北伐却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李严

    很多人受小说影响,认为刘备听诸葛亮的话。但事实并非如此,至少在军事战略上,刘备从来没有过分依赖诸葛亮。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说:..先主出(战),(诸葛)梁常守成都,粮足兵足。于是,当刘备在夷陵被陆逊打败时,诸葛亮感慨地说:法孝之(法正)若有,可控主命不东(伐吴);再往东走,他就不会倒下。危险的。而

  • 刘备托孤之时为何不把兵权留给诸葛亮,而是交给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小航说美食标签:李严

    刘备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一生为了复兴汉室,不惜与曹操、孙权等诸侯争斗,最终建立了蜀汉王朝。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但他的死却是悲剧。公元223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于东吴陆逊,伤心过度,病倒在永安。在他临终前,他做了一个让后人费解的决定:他把兵权交给了李严,而不是他最信任的谋士诸葛亮。李严是谁?他又

  •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为何把军权交给李严?而不是交给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说历史标签:李严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三国志?李严传》中则记载: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从这两段史实中就能看出,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是把蜀汉的政治大权交给了诸葛亮,而蜀汉的军事大权则是交给了李严。也就是说,刘备将蜀汉

  • 知人善任的刘备为什么把兵权交给李严,而不是极为信任的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李严

    刘备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的知人善任,甘愿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自古军政还是要分家的,刘备深知这个道理,他对于诸葛亮的赏识,并不仅仅在于他的军事谋略,诸葛亮对于整体大局观的把握才是难能可贵的。刘备对于诸葛亮并非完全信任,他若还活着,他必然有办法驾驭这位孔明先生,但他明知自己时日不多,也才有了白帝城托孤这感

  • 刘备的重臣那么多,为什么和诸葛亮一起接受托孤的是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李严

    01刘备的重臣那么多,为什么和诸葛亮一起接受托孤的是李严?建安十九年(214年),雒城攻克刘备遂领益州牧。《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形容此时蜀中人才盛况时,热情洋溢的写道:“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

  • 白帝城托孤,刘备为什么将兵权交给李严?刘备不信任诸葛亮吗?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李严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刘备非常信任的人,没有诸葛亮的辅佐,恐怕刘备建立不了蜀汉。作为刘备的心腹,诸葛亮无疑是深得刘备信任的。可是仔细阅读史书会发现问题所在,刘备驾崩之后,问题就出现了。按照常理来说,诸葛亮肯定是非常受到刘备信任的,可是刘备驾崩之前,也就是后人所说的白帝城托孤,刘备将兵权交给了李严。这到底

  •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李严却为何“激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史芬奇标签:李严

    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蜀汉局势后,便开始他的六出祁山。由于连年征战,诸葛亮又是大大小小的事情亲力亲为,最终导致诸葛亮在54岁的时候,病逝在五丈原的军营里。朝野震动,蜀汉上下皆挂孝,文武百官、山林百姓无不痛哭,举国上下哀声遍地,就连被贬为庶民,曾经的托孤大臣李严,都哭得十分伤心,最终更是激愤而死,追随诸

  • 刘备临终前,为何任命李严为托孤大臣,是用来制衡诸葛亮吗?

    历史人物编辑:丑丑鱼游戏标签:李严

    公元219年,东吴为了让自己不沦为三国中实力最弱一方,违背了与蜀汉的盟约,在背后给了蜀汉致命的一击。吕蒙白衣渡江夺取了荆州三郡,将关羽生擒,杀害。使得蜀汉政权,失去了和曹魏抗衡的基地—荆襄地区。刘备一怒之下,公元221年7月,举全国之力讨伐吴国,结果公元222年8月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刘备兵败

  • 命李严和诸葛亮共同托孤的刘备,为什么却不信任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春哦草标签:李严

    刘备真的把兵权交给李严?刘备将李严抬高到与诸葛亮并列的地位,这不但可以与诸葛亮抗衡,而且还可能进一步取代诸葛亮,成为蜀汉首屈一指的人物。在当时形势下,李严以都护屯江州,实际上是总揽蜀汉东部军政,与成都分陕而治。李严以尚书令受遗诏辅政,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李严何以得骤居此职,陈寿未作交待,它书亦无说明

  • 李严和诸葛亮不和,但他听说诸葛亮去世以后,居然“心痛至死”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李严

    作为刘备的临终托孤的大臣,除了诸葛亮之外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李严,公元234年10月8日,诸葛亮在和司马懿僵持了100多天以后,愤恨的病是在五丈原的军营之中,那么诸葛亮去世几天之后,李严也带着对世间的眷恋离世了,难道李严的感情和诸葛亮这么深?深到可以“伤心致死”。李严和诸葛亮同朝为官,一个管军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