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明帝曹睿去世后,年幼的曹芳即位,不得已魏明帝任命曹爽、司马懿等人为辅政大臣。
辅政大臣之间围绕着最高权力而争斗不休的情况,在历史上史不绝书。曹爽与司马懿之间也不例外。曹爽作为曹氏宗亲,位居大将军,握有实权。而司马懿官居太尉,在曹睿的时代里,经常领兵作战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曹爽对司马懿多有猜忌,于是就听从了别人的建议,尊司马懿为太傅,太傅一职,号称上公,地位在三公之上。但是,太傅的职责就是教导皇帝,而没有任何实际的权力。而司马懿也知道曹爽的用意何在,干脆他就称病在家,什么事情也不过问。
虽然司马懿蛰居在家,曹爽依然对他不放心,还曾经派人到司马懿家里去试探。而司马懿以高超的演技瞒过了曹爽,使得曹爽对司马懿失去了警惕。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曹爽带着皇帝到高平陵去给曹睿扫墓的时候离开了洛阳城。而就在这个时候,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突然之间发动了政变,他首先夺取了洛阳城的控制权。接着以太后的名义下令说曹爽等人谋逆,罢免了他们的职务。而这个时候,曹爽正在城外不远的地方。高平陵就在今天万安山下附近,距离洛阳城也就一二十公里而已。皇帝出行,肯定不会就一两个人,曹爽事实上也带着一支精锐部队。假如曹爽这时候带兵杀回洛阳城,也未必不能成功。当时他手下人劝他不如带着皇帝去许昌,另外召集兵马讨伐司马懿。不管是直接进兵洛阳也好,去许昌也罢,对于曹爽来说,最大的本钱就是皇帝在他手里。他当时最大的劣势就是不在首都。仅此而已。
就在这个时候,司马懿派人找到曹爽,对曹爽说,我只要权,不要钱,更不要命。而曹爽这个人外强中干,事实上听到司马懿发动政变以后,他就已经被吓破了胆!哪怕是反抗一下,就算反抗不成功,至少死得不那么难看。而曹爽却听信了司马懿的谎言,以为说只要自己交出权力,交出皇帝,至少还可以在洛阳城中做富家翁,过自己的太平日子。一个人也好,一支部队也好,最重要的气,没了气什么都没了。就这样,曹爽很轻易地就放弃了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