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嘉是三国最强预言家?从军事角度看,郭嘉是曹魏的名将。

郭嘉是三国最强预言家?从军事角度看,郭嘉是曹魏的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涛谈兵 访问量:2812 更新时间:2024/1/2 15:51:48

郭嘉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很大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为洧阳亭侯。有人说郭嘉是预言家,从郭嘉料事如神来看,郭嘉对于军事规律把握很透彻,能够灵活运用兵法。

1在对待刘备问题上,郭嘉通过刘备以前的表现,判断刘备军事上具有一定威胁,郭嘉认为刘备做过徐州太守,有关羽和张飞等大将辅佐,得人心,刘备不会做人部下,所以对曹操说:“不杀刘备,但是也不能放走刘备,最好就是软禁刘备。”曹操认为不杀刘备是对的。

2郭嘉对孙策的判断,主要是从孙策的军事生涯,根据孙策的军事行动,判断出孙策有勇无谋,郭嘉对待这样的人,也是从军事规律或者兵法作出的合理结论。

郭嘉判断孙策不会偷袭许都。孙策平定江东时间非常短,内部还不一心,政局不稳。西边有刘表,刘表手下黄祖和孙策有杀父之仇,刘表趁孙策远上北方,也可能进攻江东。

即使孙策侥幸攻下许都,孙策主力也是损失惨重,曹操主力被袁绍灭掉,袁绍就会率主力进攻在许都的孙策,孙策同样会失败。孙策主力是江南水兵,陆战主要是骑兵,孙策缺乏骑兵,面对曹操和袁绍非常吃亏。

3曹操进攻徐州吕布,围攻下邳半年多,在最困难的时候,几次曹操都想放弃班师回去。郭嘉认为吕布也是非常疲惫,一定要趁机消灭吕布。这是郭嘉从战役角度作出的军事判断,郭嘉通过观察判断,得出吕布军队疲惫,曹操虽然军队也疲惫,但是,曹军人数众多,只要坚持进攻,就可以消灭吕布。

4曹操为了防止同北方袁绍决战时腹背受敌的局面,决定先消灭徐州刘备,但是,又担心受到袁绍趁虚进攻徐州,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曹操询问郭嘉,郭嘉分析说:“袁绍向来优柔寡断,不会迅速做出反应。刘备人心未归,立足未稳,只要我们迅速进攻,他必败无疑。然后回师对付袁绍,这是改变腹背受敌的最好良机,绝不能失去。”郭嘉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从军事角度的分析,刘备人心未归,立足未稳,只要我们迅速进攻,他必败无疑。从结果来看,曹操迅速击败刘备,曹操主力基本没有什么损失,曹军士气很高,即使袁绍进攻,曹操主力能够回援并且战力损失不大。

5郭嘉提出的“十胜十败”理论,也是重点从军事角度分析。

6郭嘉对于袁氏三兄弟,了解非常深,在袁氏三兄弟握有重兵情况下,曹操出兵会损失惨重,甚至长期混战。郭嘉提出曹操撤兵,袁氏就会自相残杀,然后曹军主力进攻,就能减少伤亡,迅速击败袁氏兄弟,这主要是根据军事形式提出的军事战略,也包含了对人性的分析,同样可以归结为军事战略。这个军事战略取得了成功。

7郭嘉对待远征乌桓,从军事上看,最初的计划对曹军行军估计不足,对道路艰险判断失误,这是郭嘉对于具体军事行动执行力不足造成的,但是,郭嘉迅速调整对策,修改战略,挑选精兵进攻,其他大部队休整,保证了突袭的成功。郭嘉提出正确的军事策略,这个军事策略出现了重大问题,郭嘉就会根据军事能力,迅速做出正确调整,这是很多名将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郭嘉是名将的军事能力证明。

8郭嘉遗计定辽东,也是郭嘉从军事战略得出的结论,从本质上来看,是利用兵法规律,不战而屈人之兵。

下一步如何对付刘表,如何对付东吴孙权,由于郭嘉临死前,掌握资料不足,无法从军事角度作出预判,所以,郭嘉明智的没有做出任何评论,这不是预言家做的事,这是名将的通常做法,对待不了解情况的事情,名将通常不会胡乱做出结论。名将的预判,都是根据军事规律作出的必然选择。

历史上,还有一位军师,也是著名将领和著名军事大师,孙膑。孙膑不能走路,但是,孙膑能够熟练掌握运用兵法,作为齐国军师,辅佐齐国将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著有《孙膑兵法》。

个人观点,郭嘉也是类似孙膑的名将,郭嘉的智谋看似很玄妙,其实从军事角度来看,都是军事战争规律的运用和实践。由于郭嘉是军师,必须劝说曹操采用自己的军事策略,但是,军事策略完全说出来会造成泄密和严重后果,郭嘉只能说军事策略的一部分,造成一种神秘的感觉。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标签: 郭嘉

更多文章

  • 濮阳之战把郭嘉打回原形:曹操两连败,郭嘉只说了八个字,这是捧哏还是拍马?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郭嘉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那句话近来很少有人说了,那是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看《三国志》等正史了,看了正史就知道,郭嘉在曹操身边敲了十一年边鼓,最大的官职也不过是个“军祭酒”——原名好像是“军师祭酒”,陈寿为避司马师名讳,去掉了“师”字,后来又以“谋”代之。陈寿作《三国志》,荀彧、荀攸、贾诩在卷十,仅在诸夏

  •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郭嘉真这么神?我看未必!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郭嘉

    有人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也有一种说法“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先来说后一种,郭嘉死于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回师途中,刘备三顾茅庐也在公元207年,其实我更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而已。再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这种说法主要是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感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我认为郭嘉其实没那么神,即使

  • 曹魏肱骨-鬼才郭嘉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郭嘉

    如果说荀彧是曹操的老朋友,是跟随他多年,矢志不渝,不离不弃的张良,是鼓励与支持,更是一种安心的象征,那郭嘉,对于曹操来说更像是挚友,那种兴趣相投,思路相近而又能后畅所欲言的君臣,我想,曹操一直以来都很欣赏这个聪明机智的年轻人,郭嘉也从来不辜负曹操的信任,屡屡出谋划策改变战局,水淹下邳破吕布,十胜十负

  • 三国最强武将:砍颜良只是关羽一人功劳?你看张辽徐晃荀攸干啥了

    历史人物编辑:贺诗庆标签:荀攸

    有人说,关羽是靠偷袭才砍了颜良!还有砍颜良只是关羽一人的功劳?其实小编想说,不,不然你看看张辽徐晃荀攸都干了些啥。理由就是,你读过这样的事情,历史上有记载过几例?只此一例而已。你难道还真以为武侠小说有啥玄功秘籍可以力敌千人?项羽关羽这类人本就少有,千万人中冲杀有这样的情形是少见的。不开玩笑,什么张三

  • 智谋不输于荀攸的曹魏四朝元老,晚年被司马懿当猴耍,最终被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荀攸

    在陈寿所著的正史《三国志》当中,曹操手下有五位大谋士,即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都被载入同一篇列传当中。陈寿称赞这五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然德行节操不如另一位大谋士荀攸,但就出谋划策的水平而言,则跟他不相伯仲。在这五人当中,尤其以蒋济为曹魏政权效力的时间最长,历事曹家四代主君,时间长达40

  • 三国第一猛将,箭射张辽、枪挑徐晃、力战赵云,被荀攸诱杀

    历史人物编辑:用哥说球标签:荀攸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的厚待,先后斩杀了袁绍手下的颜良和文丑两位大将,之后才封金挂印,离开曹操去寻找刘备。说起文丑,南宋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写过:“颜良文丑知何益,关羽张飞死可伤。等是人间号骁将,太山宁比一毫芒。”文丑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猛将,他曾经打败过张辽,与赵云战平,差点射死张辽,最终被

  • 三国志战略版:越级逆兵种,战顶配满红吴工具、社稷弓,荀攸五谋臣

    历史人物编辑:听风说雨标签:荀攸

    这半年来三战官方的一系列扶持五谋臣的力度之强大,当初的太尉盾比起现在的Sp五谋臣就像后妈生的。现在战场上的Sp五谋臣多是Sp荀彧+Sp郭嘉+贾诩的组合,这马上又到双十一了,可能绝版卡包又要来了,氪不氪绝版贾诩?如果没贾诩现在能不能玩Sp五谋臣?答案是用荀攸完全可以代替后续会分5期分享带荀攸的Sp五谋

  • 为何曹操谋士里明明荀攸最牛逼,怎么大家总是说郭嘉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标签:荀攸

    ?那是因为郭嘉很厉害,死得太早,所以很遗憾,尤其是曹操跟他关系最好,死的时候很伤心。儿子们死了,曹操并没有哭成这样,但让他很难过的是,他手下有很多权势人物。一个是典韦,一个是郭嘉。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而且在赤壁之战中,如果郭嘉在的话,绝对能够劝阻曹操,给曹操一个好办法。说不定曹操就能够在赤壁之战中

  • 三国志战略版:荀攸白板Sp五谋46-47级全过程“撸串骑”(二)

    历史人物编辑:怎么你也一米五标签:荀攸

    有了Sp荀彧和Sp郭嘉后五谋臣不叫五谋臣了,也不叫Sp五谋臣了网友取名叫“富贵骑”就体现一个硬氪起来很难抽到,但不乏很多白嫖到的玩家,比如我,如果按谐音取名的话我觉得还能叫【富贵撸串队】:荀彧/熏鱼、荀攸/熏鱿、贾诩(xu)/甲鱼、程昱/秤鱼、郭嘉/锅架开个玩笑接上期《荀攸+Sp五谋臣45-46级全

  • 曹操礼贤下士爱惜人才,荀攸郭嘉皆为所用,为何不对诸葛亮动心?

    历史人物编辑:旧城闲谈标签:荀攸

    纵观三国历史,刘备,曹操,孙权三人都有一定的识才能力,就曹操个人而言,早在关羽温酒斩华雄时就发现后者的不凡,当时的关羽只是一个小卒,各路诸侯听闻关羽主动请缨没有一个看得起的,唯有曹孟德见关羽气宇轩昂,日后必成大器,主动安慰他。既然说到打仗,像关羽这样难得的人才定是各政权争夺的对象,曹操曾经为了拉拢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