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镜先生把卧龙凤雏推荐给刘备,为何不是介绍自己家族的司马懿?

水镜先生把卧龙凤雏推荐给刘备,为何不是介绍自己家族的司马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康康侃历史 访问量:3890 更新时间:2023/12/7 2:17:19

水镜先生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为人清高拔俗,学识广博,以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智慧闻名于世,受人敬重。

东汉末年各地纷争,但当时荆州一带因为州牧刘表坐守多年、势力尚且深厚,地方不易夺取,加上刘表本人无纷争之心,所以成为了流民乃至名士投奔隐遁的去处。当时身处荆州、隐遁蛰世的名士就有尚且躬耕陇亩的诸葛亮徐庶、还有采药的庞德公、庞统等人;又所谓人以群分,这些人都身怀才能,并非池中之物,所以相互往来频繁,几乎是形成了一个“名士圈”,庞统当时能以“凤雏”扬名,也正是因为当时在这个名士圈里有声望的水镜与之相谈以后,认证了其才能可嘉,这才声名鹊起。

司马徽的评价归结起来,可以称“清雅”。此人平时与人为善,从不说别人短处,也不追求利禄,始终未出山做官,敷衍过刘表,然而学问上却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种种而言,司马徽是一个秉持道家冷眼热肠、眼界广博、淡泊宁静的为人原则的人。这种不参与政治权谋、不角逐天下,甚至不为自己谋名利的名士,首先在举荐人才这件事情上,恐怕是不多考虑血缘亲疏的。

另说,司马徽和司马懿,虽然同姓司马,但未必是叔侄,更可能素未谋面。

两人或许同出几百年前的一个家族,毕竟司马一氏来源特殊,并不常见。司马懿字仲达,生于179年,河内郡温(今河南焦作)人,正好与庞统同岁,而庞统的叔叔确实是庞德公,司马徽又小庞德公十岁,与庞德公兄弟相称,两司马确实差一辈。但两人在刘备举荐时相距两百里以外,古时已经是相当远的距离,所以很可能之前并无来往。唯一可能的是,司马懿在208年才被曹操召入府中当文学掾,而那年司马徽被曹操收揽任用,但也是在那一年病逝,时间很短,这是唯一有可能的交集。

自然,人虽然未谋面,但那个时代也还有神交的可能。如果司马懿当时声名远扬到荆州也许水镜还可能了解一下,但不巧的是司马懿不是这样的类型。208年是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当时出山也才一两年的诸葛亮早已闻名四方,然而司马懿被曹操辟入府中就低调太多了。出山之前,司马懿“伏膺儒教”,还由此借口是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俨然一副不变通识时的酸儒模样,但看后来就能知道此人是最懂变通,也是最会演的。

若非眼见三足鼎立,魏国大势所趋,他还能继续装病装酸腐;若非眼见蜀军北伐时最怕坚守不战、耗损粮草,诸葛亮唯经不起一个“拖”字,他还能再让诸葛亮送几套女装过来;若非眼见魏文、魏明帝相继驾崩,司马氏资历、信任度都越发稳固、不可撼动,他还能跟曹爽装病、装疯再装几年。这人最无所谓的就是摸不着的所谓声名,即便外人成群地讥讽他什么畏蜀如畏虎、着妇人衣云云,能获实效就行。

实效为何?功业利禄。

司马懿为曹魏重臣中第一高位,还是西晋高祖,将其人生追求完美落实,但无疑这和司马徽是完全沾不上边的。不论是视角、追求,两人都并非一路人,更何况刘备求才的时候,司马懿还在蛰伏之中,何来能让司马徽举荐的美名。司马懿真正的美名,出现在把一生大棋下完以后供人观瞻的千秋后世里。

刘备管司马徽要匡扶汉室,成就大业的人才,以水镜的识人之能,恐怕也能看出来刘备是名声最光辉,但实际未必能成行的一主,跟着这样的人可以千秋流芳,但未必能成全自己。所以话说回来,其实即便延后一千多年来看,孔明可行,仲达不可。

标签: 水镜先生

更多文章

  • 刘备新野大败,为何携10万百姓一同撤退,水镜先生一语道破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阿墨游戏解说标签:水镜先生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刘备迁移新野百姓的故事,当年曹操举兵南下时,刘备携樊城、新野之民南渡。逃跑过程中,曾有人建议刘备丢弃随行的百姓,轻装简行,可是刘备不忍,虽然最后被曹操追上,险些被擒。刘备当时虽不忍抛弃子民,携众前行,但却留下了“仁义”的好名声。而这也显示了刘备高超的政治手段,里面可能包含

  • 三国中的隐世大才,诸葛亮庞统奉之为师,不是水镜先生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水镜先生

    说起三国中的文臣谋士,人们一般首先想到的便是“卧龙”“凤雏”,“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但是“卧龙”“凤雏”这外号究竟是谁给他俩起的?有人说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但其实不是,而是另有其人,这人比司马徽大十来岁,被司马徽引为知己,他就是隐世大才庞德公。庞德公是东汉末荆州襄阳名士,与司马徽极其交好,司马徽

  • 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了卧龙和凤雏,为什么不推荐司马懿呢?

    历史人物编辑:毛姐说历史标签:水镜先生

    想必大家对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这句话比较熟悉吧,这句话可谓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句名言,乃是水镜先生说于刘备之言,刘备后来得到卧龙凤雏才在众多诸侯之中三分天下。不过很可惜这句话只是《三国演义》一家之言,正史中并没有这句话的记载,刘备得到卧龙凤雏也没有得到天下,也没有让天下安定,显然这句话在《三国演义

  •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一句话,已预料到了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小迪逗你笑标签:水镜先生

    鞠躬尽瘁名天下,万载千秋谁堪之。诸葛亮在刘备的协助下,不知多少次化险为夷,建立了蜀汉势力,最终形成了三国局面。可惜天命难为,一场磅礴大雨把多年的精心布局浇为一场空。终究光复汉室成了美梦,天才也难免含恨而终。其实,早就有预言说。诸葛亮和刘备的缘分,和最后的悲惨结局,都是已经注定的,而这个预言之人正是水

  • 水镜先生推荐卧龙凤雏,却为何没有推荐司马懿,原来是为了避嫌

    历史人物编辑:刘规说娱乐标签: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这个人我们知道,他向刘备推荐了卧龙和凤雏,并说出了这两个人只要得到了一个人就能够得天下。因此刘备这辈子最大的目标就是争取到这两个人,当然了最后他也争取到了不过唯一有一点可惜的就是凤雏死的有点快,所以刘备没有统一天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且这句话不靠谱啊,因为蜀汉是三国里面第一个灭亡的,那么在当

  • 水镜先生三弟子,卧龙凤雏千古流传,唯独他结局最惨

    历史人物编辑:晚星文史斋标签:水镜先生

    看过三国的人应该都知道,水镜先生一共有三个弟子,分别是徐庶,诸葛亮以及庞统,而这三名徒弟在当时都是相当有名的。水镜先生在当时的名气很高,大家都非常尊敬他,而且他又培养出了如此杰出的徒弟,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奇才,奇才的徒弟自然也是奇才,只不过水镜先生的这三名徒弟在命运方面是各不相同的。首先来说说庞统

  • 诸葛亮有意用谷物喂鸡延时,想多听水镜先生讲课

    历史人物编辑:美言不文娱乐社标签:水镜先生

    #头条中国史#从小到大的我们,听惯了大家夸奖诸亮智谋超群,是三国里最聪明的人物,但少有人谈起诸葛亮年少时学习的努力。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足智多谋,人称“卧龙”。辅佐刘奋建立蜀国,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诸葛亮年少时,跟随襄阳城里的名士,水镜先生学习文化知识,非常珍惜每次的学习时间,总

  • 号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为什么不肯出山辅助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守正说史标签:水镜先生

    历史上关于司马徽为什么不出山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司马徽有大才,他在分析当时的政治环境后,认为即使辅佐刘备也不可能完成统一大业,所以就懒得出山,不如过过闲云野鹤的自在生活。首先来看第一点,也就是许多人认为的司马徽本身不适合当军师这个观点。简单点来说就是司马徽虽然眼光独到,结识一众有

  • 未卜先知?《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为何说诸葛亮“不得其时”?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水镜先生

    “卧龙虽得明主,但不得其时”乃是《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司马徽所言。至于司马徽为何能做出如此精准的预判,是因为他开了上帝视角。没错,就这么简单!《三国演义》是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文学作品,当时距离三国时期已经过去一千年,对于三国的历史,罗贯中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审视的,蜀汉被曹魏所灭,这对于他来说是既定事

  • 《三国演义》中,让人捉摸不透的水镜先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水镜先生

    《三国演义》里,水镜先生司马徽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人物,表面看来深不可测,细想起来有装逼的嫌疑,他的神操作,让当时的中国多分裂了几十年,为司马氏篡位埋下了伏笔。 刘备被蔡冒追杀,马跳檀溪后,策马而行,路上遇到一个牧童,牧童看见刘备问道: “将军是刘备刘玄德吧?”刘备觉得奇怪,心想:我第一次来到这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