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朗:蜀汉的第二诸葛亮
这标题很夸张有没有?
正常来说,要讲诸葛亮第二,不是想到庞统,就是想到法正。
就算论继承人,也是后继蒋琬费禕,甚至姜维吧。向朗是个什么东西?
向朗是襄阳人,从小是个孤儿,被哥哥养大。少年的时候,拜司马徽为师。
诸葛亮他们其实不是司马徽的弟子。司马徽到荆州的时候,诸葛亮跟庞统这些人早就学有所成,就连封号也是跟司马徽同时拿的。
虽然年龄有差距,但作为名士的身份,诸葛亮跟水镜先生其实是同等级的。因为拜在水镜门下,向朗跟水镜的好朋友们也是很熟。
徐庶几乎是司马徽的荆州领路人了,当然是头牌。庞统从司马徽底下得到好评,跟向朗也是熟稔。除了这两个野士,别忘了水镜先生算是荆州官派御用名士。
既然老师是御用名士,向朗毕业之后自然也是官运亨通,就被表哥征召去当临沮县长了。这地名是不是眼熟眼熟的?
就是关羽被擒杀的地方了,属于荆州西部。在关羽死前,马超也曾经在这里当过督军,顺便领了一个亭侯。这表示临沮对于荆州西部来讲,算是一个军事重镇。
别看临沮只是一个县,事实上这个县的管辖非常广,包含了荆州西面的山地。设在山地出入口的县治,对于山中蛮族的管制、交易,都是相当关键枢纽的地位。
同样的,当年关羽如果能遁逃入山,吴军想要抓到他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而且刘表时期,表面态势上跟益州是敌对的。
向朗能在这个地方任官,除了显示出刘表对他的重视,更代表着,向朗手上,有兵。
刘表过世后,向朗就带兵投靠了刘备。差点忘了,向朗跟马氏五常是同乡,向朗本人相当敬服马良,跟马谡更是好朋友。
没意外的话,马家兄弟应该也是向朗带过去的人才。
随着刘备占领荆南跟荆西……,所谓的荆州四郡啊,长沙零陵跟桂阳这三郡,是荆南。武陵郡其实是荆西。
我们都知道,刘备平定四郡后,诸葛亮只负责荆南三郡。荆西的部分,除了武陵郡,刘备军同时也占有长江沿岸的部分。
但是刘备太菜了,不能自己重新分派行政区,所以当时整个刘备军的荆州领土,不太会提武陵郡。
也就是说,刘备手下的武陵郡,其实包含了南郡的西部。而这一块入蜀要道的负责人,就是向朗。
先主定江南,使朗督秭归、夷道、巫山、夷陵四县军民事。
就刘备军的领地、战略方向来说,向朗的实际权责跟诸葛亮非常相像。虽然统领范围比诸葛亮小得多,但诸葛亮其实只管后勤统筹,荆南三郡还是有各自的太守。
而向朗却是军政一把抓。这个人为什么如此得到信赖?根据有关系就没关系定律,向朗师承水镜,跟徐庶庞统都熟……背景这么硬的只有诸葛亮了。
贴心小提示:徐庶其实也是刘备军逃出长阪之后才走的。所以向朗前有跟徐庶同事,之后也有跟庞统同事。
但正所谓少年得志大不幸,根据蜀书记载,做为一个地方官,向朗的本事是挺好的。但他就是行为不检,郭奉孝传人是也。
等到平定蜀地,向朗先担任了巴西太守……很显然,他的打仗技术不高明,所以张郃下来,张飞也跟着来了。
向朗的缺被张飞拿去,但他始终在荆益交会处担当太守,这也映证了刘备对于向朗的地头蛇本事是认可的。
有意思的是,向朗对于这边的山地蛮族很有一套。在荆州部分,这些蛮子就属于武陵蛮。而夷陵之战,出动说服武陵蛮的并非向朗。是向朗的好朋友马良。
你说,当向朗在临沮任职的时候,马良跟他在一起的机率,是不是挺高的?
刘备过世后,向朗就被调回中央。从襄樊之战到夷陵之战,蜀汉的可用之材大量的被迫领便当。诸葛亮需要人来用。
征召的对象除了荆州派的向朗,还包括了东州派的王连。
建兴三年,诸葛亮开启南征,向朗代替王连以丞相长史的身份留守。
不久,益州派霸主张裔流浪归国,诸葛亮就带着向朗上汉中准备北伐了。
第一次北伐,向朗明知马谡在街亭逃亡,却知情不报,被诸葛亮连坐处罚,免官,当老百姓去了。
基本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刘禅即位的初期,是向朗最光荣的日子。而且他也有着至少一年的时间,作为蜀汉最高内政官员与刘禅相处。
所以,免官几年后,向朗就又被刘禅起用了。诸葛亮死后,刘禅更是放大胆子,封向朗为左将军、持节行丞相事。
左将军是刘备的招牌,丞相是诸葛亮的招牌。蜀汉在诸葛亮死后,就再也没有人担任丞相。向朗很明显是以刘禅为首的荆州派第一大臣。
论军政本领跟功绩,向朗大概是骑赤兔马也追不上孔明。那为什么他可以接替诸葛亮的权柄呢?
其实《三国志》的【向朗传】中暗示了很多。刘璋执政的时候,大量透过名士交流,从荆州吸取人才。
荆州那边的蛇头,主要有两个人,一是宋仲子,二是司马徽。简单点说,东州派里面,有着向朗的师弟。而向朗早年就待在荆益交界,甚至刘备也一直保持着让向朗待在这里的美好传统。
我想,向朗这个人,本身就是益州攻略的一个要点。这个论点是说,刘表很早就在透过荆州名士,安排一个渗透益州的计划。
诸葛亮身为荆州名士中的佼佼者,对这个计划也有几分认识。
隆中对其实就是一个把刘表益州攻略抢过来,给刘备使用的计划。
而向朗本身就是这个计划的关键人物。换而言之,要实现隆中对里头夺取益州的部分,得向朗则事半功倍。
如果我们把隆中对分为:取荆州、夺益州、联孙吴、平天下四部曲。向朗完全就占了四分之一的重要性。
所以上面我们也看到,刘备得荆州四郡,四分之一归向朗,四分之三属孔明。
在这个前提下,你会发现向朗就是荆州派跟东州派的连接点。
向朗的官位恢复跟提高,不会出自荆州派大老蒋琬:蒋公琰为人谦和没错,但如果他真觉得自己无法担当诸葛亮身后大任,他只会选择退下或合作,不会摆一个东州派的大佬在自己头上。
所以只会出自于刘禅或者国舅张绍。向朗的复职,其实就开始了蜀汉朝廷与蒋琬的斗争。东州派的官员起来了,费禕甚至在朝廷的支持下压倒蒋琬。
关张赵跟诸葛亮的子嗣也起来了。权力,再流回朝廷中央。
延熙九年蒋琬董允卒。延熙十年向朗卒。刘禅隐忍二十多年,终究还是夺回了蜀汉的权力。一个作为皇帝应有的权力。
这年,刘禅四十岁了。他已经不是「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的年轻人了。如果诸葛亮是刘禅的亚父。向朗或许可以说是刘禅的再生父母了。
第一个诸葛亮,让刘禅拥有一个国家。第二个诸葛亮,让刘禅真正成为一个皇帝。
身为大儒士,向朗却不喜欢以古喻今。向朗的人生准则,是以和为贵。一辈子在连接点上的男人,最是懂得平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