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镜先生、崔州平等人,也算得上是高人,为何不像诸葛亮那样出山

水镜先生、崔州平等人,也算得上是高人,为何不像诸葛亮那样出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子曰读历史 访问量:1416 更新时间:2023/12/7 0:24:03

清华大学有一位学生,在学成之后,并没有选择继续深造或者走向社会。而是选择回家躺平啃老。如果理解这件事,你就能知道为啥水镜先生他们不愿意出山了。

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能称之为谋士,有些人读书偏实用,比如诸葛亮庞统荀彧郭嘉等等,但是也有些人读书,纯粹只能陶冶情操,水镜先生、崔州平这些人显然就是这样。

啥是文人清高?说轻松点,就是这个文人不太懂人情世故。说严重点,就是这个读书人死读书,把脑袋给读傻了。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光读书,不出来做点实事,这点书读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就算不做事,哪怕你写本书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教导后人也是好的,否则就是在浪费教育资源。

古代的教育资源,那是相当宝贵的。尤其是两汉魏晋时期,只有贵族才能读书。你好不容易有了读书的机会,却没有创造相应的价值,难道不觉得可惜吗?

一、水镜先生这帮人,未必真有治世之才。

我们都知道水镜先生是诸葛亮、庞统这些人的好朋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能跟诸葛亮这帮人结交的人,肯定不是等闲之辈。

显然水镜先生就是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但是水镜先生就是不肯出山。这就好比考上清华大学以后,偏偏选择回家躺平一样。

你要真的想躺平,当初何必要考清华呢?你让出一个名额来,不就改变其他人的命运了嘛!所以说我认为水镜先生、崔州平这样的人,其实并没有在乱世中发挥作用的才能。

这帮人很有文采,这一点应该不假,至少饱读诗书。但是他们未必就有出谋划策的能力,以及南征北战的胆略。

他们本来就是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才会跑到荆州来隐居的。如果真的有治世之才,我觉得他们至少可以在北方找份工作吧?可惜的是,他们不屑于工作,因为他们出生于大家族,家里有钱得很,足够他们安度一生。

水镜先生一没有传世之作,二没有出山辅佐任何人,我们凭什么说他就有帮助君主平定天下的能力呢?

或许他们就是那种只会读书,吟风弄月的那种文人,而不是像诸葛亮这种,可以为君王出谋划策,安定天下的人。

二、刘表咋没去找孔明?其实就是被水镜先生给耽误了。

那么多贤才跑到荆州来,作为荆州牧,刘表咋可能不去拜访呢?其实寻找人才这事儿,刘表的确是干过,不过他没找到诸葛亮,反倒是找到了水镜先生。

当时刘表跑来找水镜先生谈天论地,可水镜先生对刘表却很冷淡,他在刘表跟前从来不谈论任何政务,为啥?因为水镜先生觉得刘表心胸狭窄,不是个仁君。

结果刘表回来以后,得出的结论是,水镜先生其实就是个会读书的人而已,对天下大事的看法,跟普通人其实没什么区别。

故事里说明了一点,水镜先生司马徽这是藏着掖着了,故意不给刘表看到自己的才能。可是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他知道刘表心胸狭窄。

也就是说水镜先生是觉得自己没遇上对的主公,所以才会藏着掖着。那么后来他遇上刘备,为何也不出山呢?

如果刘备都不符合他的条件,那这天下还真的没人能够让他辅佐了。诸葛亮不就蛰伏在刘备手下做事嘛!

所以我认为,极有可能是水镜先生对国家大事,果真没有太多研究,即使有研究,也没有什么新鲜的看法。所以美其名曰,未遇明主,实际上是能力有限。

正是因为水镜先生跟刘表的这次谈话并不愉快,所以刘表才会觉得这帮逃难来的才子,压根只是徒有虚表,也就没有继续拜访诸葛亮、庞统等人。

三、水镜先生相当于大学教授,可未必有实战经验。

我们都知道,除了徐庶以外,水镜先生司马徽也曾经在刘备跟前推荐过诸葛亮和庞统。当时刘备前来跟司马徽聊天,司马徽立刻就打开了话匣子。

很显然司马徽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但是还不足以打动刘备。否则就算司马徽这次拒绝,以刘备的那种尿性,还是会想办法前来,一次不行就来两次,再不行就来三次,直到司马徽认识到自己的执着为止。

可是刘备并没有这么做,可见刘备虽然觉得司马徽也是人才,但是并不是那种旷世奇才。司马徽自己也曾经坦言:一般的读书人是看不清天下大势的,只有堪称俊杰的人,才能看得清天下大势。

一听说有俊杰,本已打瞌睡的刘备立马来了精神:啥?谁是俊杰啊?

这回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在司马徽眼中,只有这两个人才是俊杰。而此前徐庶也曾经推荐过这两位大爷,所以刘备心里暗自认定,这两位肯定是大才!至于司马徽,还是不要花费太多精力在他身上好了。

刘备访世事於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襄阳记》

由此可见,水镜先生最多是传授理论的大学教授,他们没有太多实战经验,但是理论知识学习得很到位。而诸葛亮和庞统,虽然是这类人带出来的研究生,可是他们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很久,有了非常深厚的经验。

总结:有些人就是不愿意给人家打工。

有这么一个笑话:我在工作上没有什么理想,我最大的理想就是不工作。这类人其实占据了社会上的大多数。

不少人出来工作,都是为了生计而已。如果真的让他们选,很多人不会愿意掺和到职场上来,毕竟职场是个大泥潭,混不好就要沉下去,甚至成为别人的垫脚石。

所以说,现代人都有不愿意工作的人,古代自然也有,而且人家有不工作的资本。水镜先生司马徽、博陵崔州平等人,全都是清一色的贵族出身。

哪怕他们一辈子不工作,其实要想混个温饱,一点问题都没有。好好的闲散日子不过,跑去你的血汗工厂九九六?想啥呢?还真以为是福报啊!

参考资料:《三国志》

读三国历史,建议从陈寿的《三国志》看起,第一手资料,更好理解。

标签: 水镜先生

更多文章

  • 水镜先生为何只推荐伏龙凤雏,而没提及司马懿?这8个字道破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水镜先生

    一提起三国的“世外高人”,有一个名字不得不提,这个便是神龙不见首尾的司马徽。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据史书记载,司马徽长得不但松形鹤骨,器宇不凡,而且博学多才,他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全能通”型人才。同时,他的琴艺很高,往往能弹出高山流水之妙曲来,盖世无双。总

  • 水镜先生听到徐庶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后,为何大喊诸葛亮不得其时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水镜先生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马跃檀溪后,偶遇水镜先生司马徽,随后徐庶投奔刘备并成了刘备的军师,帮助刘备击败了来犯的曹军,曹操在程昱的建议下,“请”来了徐庶的母亲,徐庶是个孝子,为了母亲的安危徐庶辞别了刘备要去往曹营,但在临行前徐庶“走马荐诸葛”,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司马徽评诸葛徐庶刚走不久,司马徽就来拜访

  • 水镜先生把卧龙凤雏推荐给刘备,为何不是介绍自己家族的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为人清高拔俗,学识广博,以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智慧闻名于世,受人敬重。东汉末年各地纷争,但当时荆州一带因为州牧刘表坐守多年、势力尚且深厚,地方不易夺取,加上刘表本人无纷争之心,所以成为了流民乃至名士投奔隐遁的去处。当时身处荆州、隐遁蛰世的名士就有尚且

  • 刘备新野大败,为何携10万百姓一同撤退,水镜先生一语道破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阿墨游戏解说标签:水镜先生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刘备迁移新野百姓的故事,当年曹操举兵南下时,刘备携樊城、新野之民南渡。逃跑过程中,曾有人建议刘备丢弃随行的百姓,轻装简行,可是刘备不忍,虽然最后被曹操追上,险些被擒。刘备当时虽不忍抛弃子民,携众前行,但却留下了“仁义”的好名声。而这也显示了刘备高超的政治手段,里面可能包含

  • 三国中的隐世大才,诸葛亮庞统奉之为师,不是水镜先生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水镜先生

    说起三国中的文臣谋士,人们一般首先想到的便是“卧龙”“凤雏”,“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但是“卧龙”“凤雏”这外号究竟是谁给他俩起的?有人说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但其实不是,而是另有其人,这人比司马徽大十来岁,被司马徽引为知己,他就是隐世大才庞德公。庞德公是东汉末荆州襄阳名士,与司马徽极其交好,司马徽

  • 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了卧龙和凤雏,为什么不推荐司马懿呢?

    历史人物编辑:毛姐说历史标签:水镜先生

    想必大家对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这句话比较熟悉吧,这句话可谓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句名言,乃是水镜先生说于刘备之言,刘备后来得到卧龙凤雏才在众多诸侯之中三分天下。不过很可惜这句话只是《三国演义》一家之言,正史中并没有这句话的记载,刘备得到卧龙凤雏也没有得到天下,也没有让天下安定,显然这句话在《三国演义

  •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一句话,已预料到了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小迪逗你笑标签:水镜先生

    鞠躬尽瘁名天下,万载千秋谁堪之。诸葛亮在刘备的协助下,不知多少次化险为夷,建立了蜀汉势力,最终形成了三国局面。可惜天命难为,一场磅礴大雨把多年的精心布局浇为一场空。终究光复汉室成了美梦,天才也难免含恨而终。其实,早就有预言说。诸葛亮和刘备的缘分,和最后的悲惨结局,都是已经注定的,而这个预言之人正是水

  • 水镜先生推荐卧龙凤雏,却为何没有推荐司马懿,原来是为了避嫌

    历史人物编辑:刘规说娱乐标签: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这个人我们知道,他向刘备推荐了卧龙和凤雏,并说出了这两个人只要得到了一个人就能够得天下。因此刘备这辈子最大的目标就是争取到这两个人,当然了最后他也争取到了不过唯一有一点可惜的就是凤雏死的有点快,所以刘备没有统一天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且这句话不靠谱啊,因为蜀汉是三国里面第一个灭亡的,那么在当

  • 水镜先生三弟子,卧龙凤雏千古流传,唯独他结局最惨

    历史人物编辑:晚星文史斋标签:水镜先生

    看过三国的人应该都知道,水镜先生一共有三个弟子,分别是徐庶,诸葛亮以及庞统,而这三名徒弟在当时都是相当有名的。水镜先生在当时的名气很高,大家都非常尊敬他,而且他又培养出了如此杰出的徒弟,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奇才,奇才的徒弟自然也是奇才,只不过水镜先生的这三名徒弟在命运方面是各不相同的。首先来说说庞统

  • 诸葛亮有意用谷物喂鸡延时,想多听水镜先生讲课

    历史人物编辑:美言不文娱乐社标签:水镜先生

    #头条中国史#从小到大的我们,听惯了大家夸奖诸亮智谋超群,是三国里最聪明的人物,但少有人谈起诸葛亮年少时学习的努力。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足智多谋,人称“卧龙”。辅佐刘奋建立蜀国,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诸葛亮年少时,跟随襄阳城里的名士,水镜先生学习文化知识,非常珍惜每次的学习时间,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