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权臣尔朱荣毁誉参半,其究竟是北魏的“曹操”还是“董卓”?

北魏权臣尔朱荣毁誉参半,其究竟是北魏的“曹操”还是“董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震旦说 访问量:3381 更新时间:2023/12/25 0:22:32

导读:北魏的曹操?应该说尔朱荣是北魏版本的董卓更想象一些。他没有曹操能力和手腕,有的只是军阀的残忍和暴虐。尔朱荣诛杀太后、废帝、朝臣的行为与董卓的作为简直是一脉相承,如果和曹操类似不至于栽在孝庄帝元子攸手上。而且尔朱荣一脉并没有像曹操后裔一样取得天下,最终在北魏残骸上收获最大利益的是权臣高欢宇文泰。所以从这方面说,尔朱荣确实更像替三分天下做嫁衣的董卓。

老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是很有道理的,在王朝末期无论是东汉还是北魏大家都知道迟早要改朝换代。但是抢先出头企图推到大厦的人最后都成为了垫脚石,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东汉末年的董卓、隋末的瓦岗军、唐朝的黄巢等等无一例外。北魏也不例外,虽然北方六镇大起义让帝国摇摇欲坠但是毕竟还没到大厦将倾的地步。即使出现胡太后废长立幼也是皇家的内部事务,但是尔朱荣以此为借口诛杀胡太后、废帝以及朝臣制造河阴之变就形成了实施意义的僭越权臣。河阴之变后,尔朱荣与北魏宗室再无和解的可能。

镇压六镇起义军尔朱荣从贵族向军阀转变,河阴之变后掌控北魏大权

之所以说尔朱荣和曹操像,是因为尔朱荣在崛起的过程与统一北方的过程与曹操如出一辙。但是其曹操是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可以说是文武兼备军事和政治能力同样突出。尔朱荣最多能说是乱世之枭雄,治理天下的权谋手段严重缺乏。尔朱荣本来就是酋长,有一定自己的武装。在北魏末年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尔朱荣的军队得以发展壮大。尤其是不断吸收义军中人才和士兵充实自己的团队,后来名震南北朝的高欢、宇文泰、侯景等人都是尔朱荣团队成员。

北魏皇室向来有“子贵母死”的制度,宣武帝元恪废除了这个制度造成了元恪去世后胡太后擅权。继位的孝明帝元诩不能亲政,所以发秘旨邀请尔朱荣进京铲除胡太后。这个套路熟悉吧,引外藩为强援就是董卓乱汉的翻版。但是很可惜消息泄露,孝明帝元诩被母亲鸩杀。尔朱荣正想攫取更大的权力,所以接到旨意后打着为孝明帝复仇的旗号迅速出兵洛阳。成功后的尔朱荣立元子攸为帝,把胡太后和她立的三岁小皇帝扔入黄河淹死。如果历史就停留到这里,也许尔朱荣还有挟天子令诸侯的可能。但是接下里他把文武朝臣、宗亲贵胄一千多人统统杀死制造和阴之变就让他除了篡位再也无法回头。从他的狠辣程度来看,与董卓先比也不逞多让。

扫平各路起义军统一北方,骄横跋扈最终被皇帝翻盘所杀

和阴之变后尔朱荣独掌大权,皇帝元子攸几乎被沦为吉祥物。不但满朝文武都是尔朱荣的亲信,而且把嫁给元子攸的尔朱荣的女儿也看不起丈夫皇帝。此时北魏已经如同漏水的破船一样,起义此起彼伏。尔朱荣从掌控大权后就不但得通过征战平定各路起义军,灭葛荣、定河北、破南梁、平关陇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此时虽然北魏元气大伤,但是还勉强维持了统一。而元子攸这个女婿皇帝与尔朱荣的矛盾已经不可化解了,哪个皇帝不想号令天下呢?

所以皇帝元子攸打算除掉尔朱荣,但是很明显消息被尔朱荣所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也发生过汉献帝的衣带诏事件,显然曹操手段非常果决。直接派军队诛杀叛逆,夷三族。再看尔朱荣骄傲自大,始终不相信女婿皇帝有这种胆量。殊不知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就应该直接出兵剿灭叛逆。尔朱荣却把自己置于危墙之下,结果入宫后被女婿皇帝逆袭诛杀。这种政治头脑实在无法和其出色的军事才能相比,又如何与既是奸雄又是能臣的曹操相提并论呢?

《后汉书献帝纪》:五年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

小结:

虽然宫廷政变后元子攸也被俘虏杀害,但是尔朱荣开创的大业却土崩瓦解。而宇文泰和高欢却趁机崛起,各自扶植傀儡皇帝分裂成立东西魏政权。最终宇文泰和高欢的后人分别篡夺皇位建立北齐、北周政权,显赫一时的出头椽子尔朱荣犹如融入历史长河的水滴不再掀起任何波澜。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标签: 董卓

更多文章

  • 同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成功董卓失败,两者差距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董卓

    曹操、董卓都不能称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他们对待傀儡皇帝的态度,也决定了两人不同的命运。虽然世人用“挟天子以令诸侯”来定义他对汉献帝的态度,但他并不这么认为。在毛杰的定义中,这种做法叫做“奉君令而不奉臣”。东汉末年,宦官专权,亲戚被排挤,党狱之祸上演得非常激烈。其实就是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之间的权势

  • 同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曹操成功了,董卓却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董卓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大军阀,利用汉末的战乱和朝廷势力衰弱占据了京城,并废除了汉少帝刘辩,立年仅九岁的刘协为帝,也就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由于汉献帝年幼,很容易就被董卓挟持来号令天下,东汉政权也是从这时开始名存实亡。可与曹操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同,曹操成功的掌握了大权,董卓却很快身败名裂了,这是为

  • 同样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曹操能成功,而董卓却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董卓

    董卓是边塞刺史,没有出身。如果他想控制政府,他的威望是不够的。别人为什么要听你的?在球场之上,他们所面临的阻力是不同的。民心对于成就大事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无数帝王都想出来的道理。曹操“以天子令诸侯”,董卓“以天子以恐诸侯”,但都没有吓到他们。董卓废帝是为了立威因此,董卓很快通过废帝立威,震慑

  • 董卓巅峰时期阵容有多豪华?两大绝世军师,三大帅才,虎将无数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董卓

    “汉之有董卓,犹秦之有赵高”东汉末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爆发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黄巾之乱。一场大乱,将刘汉江山折磨得遍体鳞伤。再后来,朝廷改州牧制,致使各地军阀拥兵自重。董卓,就是其中一路军阀。年轻时的董卓,任侠好义,结交了不少英雄豪杰,这也为他后来豪华的西凉集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

  • 董卓麾下的一位谋士,曾亲手毒杀汉少帝,最终下落不明!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董卓

    中平六年(189年),时任并州牧的董卓率军前往洛阳。在立下救驾大功后,董卓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控制了东汉都城。随后,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即位,不久就弑杀了少帝及何太后,可谓是嚣张跋扈。在此期间,李儒这位谋士参与谋划,堪称董卓的心腹了。一具体来说,李儒,司隶左冯翊郃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

  • 包括曹操马腾在内,讨董诸侯中的四位武功高手,哪几位能在单挑中击杀董卓?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董卓

    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发现东汉初平元年春正月组成的讨董联军诸侯,既不是八位,也不是十八位。《三国志》记载的讨董诸侯是十一路: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行奋武将军曹操。《后汉书》把张邈和弟弟广陵

  • 董卓到底有多残暴?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董卓

    陈寿说得很清楚:“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意思是说,自从人类社会有了文字,就没人比董卓更残暴。虽说陈寿没机会见后人之恶,但董卓的暴行确实是“前无古人”,这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喜怒无常,擅杀君臣董卓出身于边僻之地,久习夷风,还是在长期的对外战争中成长。这样的人,本就杀伐果

  • 董卓被杀之后,吕布为什么没有继承和控制董卓的西凉军?

    历史人物编辑:电工与机械维修标签:董卓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很多人都以为汉朝会迎来复兴。但董卓被杀后,原本群龙无首的西凉军发动了叛乱。杀死董卓的两大主谋王允被迫自杀,而吕布则逃离长安。让人觉得奇怪的是,逃出长安的吕布,很快就成为了割据一方的大军阀,一时间让曹操和刘备十分尴尬。既然如此,为什么董卓死后,他的干儿子吕布没有继

  • 董卓真正重用的汉末名臣,只有这三位,其余都是浮云!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董卓

    在三国历史上,一提起董卓,许多人对他的印象便是骄横残暴。然而,这样的印象是比较刻板的。作为手握东汉朝廷大权的诸侯,董卓也有爱惜人才的一面。公元189年,在来到都城洛阳后,董卓提拔了一批名士出任地方州牧郡守,如韩馥、孔伷、刘岱、张咨和张邈等,从而收揽人心,避免天下英雄豪杰讨伐自己。在此基础上,有三位汉

  •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为何最后没有铲除董卓这个奸臣?答案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董卓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零九讲: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为何最后没有铲除董卓这个奸臣?答案很简单。自从公元208年爆发了黄巾起义运动以后,汉王朝的统治逐渐日薄西山,皇帝渐渐成了权臣手里的“玩偶”,完全没有实权。暴虐的董卓从西凉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