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大军阀,利用汉末的战乱和朝廷势力衰弱占据了京城,并废除了汉少帝刘辩,立年仅九岁的刘协为帝,也就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由于汉献帝年幼,很容易就被董卓挟持来号令天下,东汉政权也是从这时开始名存实亡。可与曹操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同,曹操成功的掌握了大权,董卓却很快身败名裂了,这是为何呢?
董卓成长于凉州,于桓帝末年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等职。尽管这个时候他的官位已经不低,但由于凉州地处偏僻,他本身也没有什么实力,所以被排除在中央权力之外。但董卓他虽然远在凉州,但在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浪潮中,他也乘时而起,利用各地处于战乱之机,努力发展自己的势力。并且他还等到一个机会,就是当时的大将军何进想要诛灭宦官。为壮大自身力量,何进就私召董卓进京。董卓带了五千人出发,可是还没等他赶到,何进就已经被宦官谋杀,京城呈现出一片混乱的景象。董卓到京后,立即成为一股足以影响朝局的力量。
董卓于进京途中,在北芒迎救了皇帝,然后还宫。这样就首先挟制了天子,有了政治上的优势。进京后,董卓又引诱吕布杀害执金吾丁原,并吞并了吕布等并州人的军队。这样一来,董卓便掌握了雒阳的所有军权,实力进一步大增。但他依然不放心,每隔几天,他都偷偷把兵营中的西凉军撤出城外,等到天亮了再大张旗鼓地从城外回到军营,这一手瞒天过海,镇住了当时还存有异心的其他人。
就这样,董卓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及拥护皇帝的独特身份,在朝中大权独揽。但是他只是一个西北军阀,他是受何进邀请进京勤王的。可是,他进京以后,非但没有勤王,还把汉少帝给废了,另立刘协为帝。然后再自封为相国,过着奢靡的生活,非但没有给百姓造福,做百姓想做的事(例如:匡扶汉室之类的,因为汉朝在暴秦以后,中史上第一个盛世又是在汉朝出现的,尔后的昭宣之治,光武中兴等等等等一直给人民一个很好的印象)还变本加厉,给当时的人民带来更大的灾难。
对于只封自己不封别人,首先就让人天下眼红,同时也给了别人讨伐他的理由——汉贼!十八路诸侯就是因此而讨伐他的!而曹操呢,给诸侯大加封赏,诸侯接旨吧,等于承认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是合法的;不接旨吧,自己就成了抗旨的汉贼了,权衡利弊之后还是不得不接旨,可也就还没有了讨伐曹操的理由了!
其次曹操对汉献帝比较好,并没有表现出要篡位的表现来,再加上他的能臣比较多,像郭嘉、荀彧等,不会出现内部冲突,可以比较轻松地排斥异己,这点董卓做不到。另外就是扩张性,董卓的地盘越来越小,最后就剩下洛阳周围,而曹操有军事实力顶着,地盘越来越大,在打败了袁绍后,已经没人阻止他了。
另外董卓对待百姓,直接不把百姓当人看,入京之后纵容部下抢掠奸淫,外出打猎回来居然猎杀百姓玩乐!曹操对待百姓是爱民如子,在他统治区内的百姓得以在三国战乱之年得到一些安宁,可以好好生活!打战时候经过田野下令:踩踏百姓稻田者杀,他自己的马受惊勿入还割须代首谢罪!对比二人对待百姓的问题,就知道二人谁更得民心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孰胜孰负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