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曹操成功了,董卓却一败涂地?

同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曹操成功了,董卓却一败涂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阿槐方言配音 访问量:939 更新时间:2024/2/10 14:48:30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大军阀,利用汉末的战乱和朝廷势力衰弱占据了京城,并废除了汉少帝刘辩,立年仅九岁的刘协为帝,也就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由于汉献帝年幼,很容易就被董卓挟持来号令天下,东汉政权也是从这时开始名存实亡。可与曹操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同,曹操成功的掌握了大权,董卓却很快身败名裂了,这是为何呢?

董卓成长于凉州,于桓帝末年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等职。尽管这个时候他的官位已经不低,但由于凉州地处偏僻,他本身也没有什么实力,所以被排除在中央权力之外。但董卓他虽然远在凉州,但在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浪潮中,他也乘时而起,利用各地处于战乱之机,努力发展自己的势力。并且他还等到一个机会,就是当时的大将军何进想要诛灭宦官。为壮大自身力量,何进就私召董卓进京。董卓带了五千人出发,可是还没等他赶到,何进就已经被宦官谋杀,京城呈现出一片混乱的景象。董卓到京后,立即成为一股足以影响朝局的力量。

董卓于进京途中,在北芒迎救了皇帝,然后还宫。这样就首先挟制了天子,有了政治上的优势。进京后,董卓又引诱吕布杀害执金吾丁原,并吞并了吕布等并州人的军队。这样一来,董卓便掌握了雒阳的所有军权,实力进一步大增。但他依然不放心,每隔几天,他都偷偷把兵营中的西凉军撤出城外,等到天亮了再大张旗鼓地从城外回到军营,这一手瞒天过海,镇住了当时还存有异心的其他人。

就这样,董卓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及拥护皇帝的独特身份,在朝中大权独揽。但是他只是一个西北军阀,他是受何进邀请进京勤王的。可是,他进京以后,非但没有勤王,还把汉少帝给废了,另立刘协为帝。然后再自封为相国,过着奢靡的生活,非但没有给百姓造福,做百姓想做的事(例如:匡扶汉室之类的,因为汉朝在暴秦以后,中史上第一个盛世又是在汉朝出现的,尔后的昭宣之治,光武中兴等等等等一直给人民一个很好的印象)还变本加厉,给当时的人民带来更大的灾难。

对于只封自己不封别人,首先就让人天下眼红,同时也给了别人讨伐他的理由——汉贼!十八路诸侯就是因此而讨伐他的!而曹操呢,给诸侯大加封赏,诸侯接旨吧,等于承认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是合法的;不接旨吧,自己就成了抗旨的汉贼了,权衡利弊之后还是不得不接旨,可也就还没有了讨伐曹操的理由了!

其次曹操对汉献帝比较好,并没有表现出要篡位的表现来,再加上他的能臣比较多,像郭嘉荀彧等,不会出现内部冲突,可以比较轻松地排斥异己,这点董卓做不到。另外就是扩张性,董卓的地盘越来越小,最后就剩下洛阳周围,而曹操有军事实力顶着,地盘越来越大,在打败了袁绍后,已经没人阻止他了。

另外董卓对待百姓,直接不把百姓当人看,入京之后纵容部下抢掠奸淫,外出打猎回来居然猎杀百姓玩乐!曹操对待百姓是爱民如子,在他统治区内的百姓得以在三国战乱之年得到一些安宁,可以好好生活!打战时候经过田野下令:踩踏百姓稻田者杀,他自己的马受惊勿入还割须代首谢罪!对比二人对待百姓的问题,就知道二人谁更得民心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孰胜孰负一目了然!

标签: 董卓

更多文章

  • 同样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曹操能成功,而董卓却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董卓

    董卓是边塞刺史,没有出身。如果他想控制政府,他的威望是不够的。别人为什么要听你的?在球场之上,他们所面临的阻力是不同的。民心对于成就大事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无数帝王都想出来的道理。曹操“以天子令诸侯”,董卓“以天子以恐诸侯”,但都没有吓到他们。董卓废帝是为了立威因此,董卓很快通过废帝立威,震慑

  • 董卓巅峰时期阵容有多豪华?两大绝世军师,三大帅才,虎将无数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董卓

    “汉之有董卓,犹秦之有赵高”东汉末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爆发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黄巾之乱。一场大乱,将刘汉江山折磨得遍体鳞伤。再后来,朝廷改州牧制,致使各地军阀拥兵自重。董卓,就是其中一路军阀。年轻时的董卓,任侠好义,结交了不少英雄豪杰,这也为他后来豪华的西凉集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

  • 董卓麾下的一位谋士,曾亲手毒杀汉少帝,最终下落不明!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董卓

    中平六年(189年),时任并州牧的董卓率军前往洛阳。在立下救驾大功后,董卓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控制了东汉都城。随后,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即位,不久就弑杀了少帝及何太后,可谓是嚣张跋扈。在此期间,李儒这位谋士参与谋划,堪称董卓的心腹了。一具体来说,李儒,司隶左冯翊郃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

  • 包括曹操马腾在内,讨董诸侯中的四位武功高手,哪几位能在单挑中击杀董卓?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董卓

    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发现东汉初平元年春正月组成的讨董联军诸侯,既不是八位,也不是十八位。《三国志》记载的讨董诸侯是十一路: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行奋武将军曹操。《后汉书》把张邈和弟弟广陵

  • 董卓到底有多残暴?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董卓

    陈寿说得很清楚:“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意思是说,自从人类社会有了文字,就没人比董卓更残暴。虽说陈寿没机会见后人之恶,但董卓的暴行确实是“前无古人”,这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喜怒无常,擅杀君臣董卓出身于边僻之地,久习夷风,还是在长期的对外战争中成长。这样的人,本就杀伐果

  • 董卓被杀之后,吕布为什么没有继承和控制董卓的西凉军?

    历史人物编辑:电工与机械维修标签:董卓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很多人都以为汉朝会迎来复兴。但董卓被杀后,原本群龙无首的西凉军发动了叛乱。杀死董卓的两大主谋王允被迫自杀,而吕布则逃离长安。让人觉得奇怪的是,逃出长安的吕布,很快就成为了割据一方的大军阀,一时间让曹操和刘备十分尴尬。既然如此,为什么董卓死后,他的干儿子吕布没有继

  • 董卓真正重用的汉末名臣,只有这三位,其余都是浮云!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董卓

    在三国历史上,一提起董卓,许多人对他的印象便是骄横残暴。然而,这样的印象是比较刻板的。作为手握东汉朝廷大权的诸侯,董卓也有爱惜人才的一面。公元189年,在来到都城洛阳后,董卓提拔了一批名士出任地方州牧郡守,如韩馥、孔伷、刘岱、张咨和张邈等,从而收揽人心,避免天下英雄豪杰讨伐自己。在此基础上,有三位汉

  •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为何最后没有铲除董卓这个奸臣?答案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董卓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零九讲: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为何最后没有铲除董卓这个奸臣?答案很简单。自从公元208年爆发了黄巾起义运动以后,汉王朝的统治逐渐日薄西山,皇帝渐渐成了权臣手里的“玩偶”,完全没有实权。暴虐的董卓从西凉回京,

  • 明知董卓不是好鸟,袁绍为何要出馊主意引董卓入京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董卓

    文/寂寞的红酒东汉末年,十常侍霍乱朝政,国家动荡不安,宦官与外戚争夺权势日趋激烈。为干掉大将军何进的外戚势力,十常侍欲图谋害何进,结果走漏风声让何进半路跑了。何进逃回去后,决定报复十常侍。司隶校尉袁绍向何进建言,可引西凉刺史董卓率领兵马入京铲除十常侍。董卓为人贪婪残暴,不讲信义,因此袁绍的建议遭到尚

  • 董卓三千人马进京挟天子,为何如此成功?京城数万禁军为何不抵抗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董卓

    董卓从一名地方官员,一夜间就成了玩弄天子于股掌的权臣。表面上看,董卓的成功是因为挟持了皇帝,运气太好,其实没那么简单,如果您了解董卓的发迹史,就会发现他的崛起有必然性。西凉枭雄董卓的早年经历 董卓是陇西临洮人,出身于一个士族家庭。陇西是个胡汉杂居的地方,羌人豪族与汉人士族集团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