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历代都追捧赵云?因为赵云太完美啊

为什么历代都追捧赵云?因为赵云太完美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钱六六 访问量:393 更新时间:2024/4/17 8:32:37

长坂坡之战,堪称赵云最经典的战役之一,今人提及,往往会说“赵子龙七进七出长坂”。不过,在今天看到的《三国演义》中,并未提及,这个七进七出究竟何时出现的呢?

陈寿在《三国志》中,把赵云与关张马黄四人合著一传,并称赵云为“爪牙”,其实已经能看出,赵云勇武堪比关张。

隋唐时,赵云勇猛的形象基本深入人心。唐代《大唐平百济国碑》的碑铭中说,“赵云一身之胆,勇冠三军;关羽万人之敌,声雄百代。”直接把赵云与关羽相提并论,并强调了赵云的“一身是胆”。

宋代时,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曾在一次战役中,关心家庭。其小妾看出了他的心情,于是用霍去病和赵云的事迹安抚他。

拓皋之役,(张)俊发书嘱稼照管家事,秾(张俊小妾)报俊,引霍去病、赵云事以坚其心,且言“今日之事,惟在宣抚。不当以家为念,勉思报国。”——郭翼《雪履斋笔记》

与汉代屡破匈奴的霍去病等身,赵云形象已经不仅是勇猛了。

随着赵云事迹的广泛流传,他的的性格魅力得以彰显,后人为突出他的形象,已经开始手动帮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了。

比如汉水之战,正史记载,刘备坚守不出,曹操无奈就撤军了。但《云别传》中,则说曹军被赵云打败,“堕汉水中死者极多”。到了南宋萧常所著的《续后汉书》中,则成了“`操军大骇,自相蹂践,堕汉水死者万计”。

末了,萧常还送给赵云非常高的一个评价。

云虽虎臣,其所建明,通达国体。如还田宅以系民心、留军资以须冬赐、赦吴而专事魏,有诸葛亮念所不到者。若其不纳赵范之兄嫂,以远同姓之嫌,律己之严如此。方时诸将,其最优乎。

这恐怕是真爱粉在疯狂推崇偶像了。

北宋时,已经出现专门说三国的人。到了元朝,杂剧流行,三国戏更是大受欢迎,当时有个戏班,一年演了48场戏,其中一半是三国。后人说赵云武器是“崖角枪”,就是从《三国志平话》中“天涯海角无对枪”化来。

至于明朝《三国演义》,罗贯中对长坂之战描述的更惊心动魄。斩夏侯恩、晏明等曹营名将五十余人,吓退张郃李典,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兼曹操的佩剑青釭,一战封神!

在整本书中,赵云没有败绩,更没有任何受伤记录,三国英雄,未有能出其右者。尤其是赵云的枪法,罗贯中盛赞: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这在演义中,应该是唯一的。

但遍查资料,无论是宋元杂剧,还是明朝小说,都没有说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只有清代的徐珂在《清稗类抄》中说到:身在重围,七进七出,备诸牌调架式,而始终不汗不喘,一丝不走,恢恢乎游刃有余。

这还是对当时杨月楼饰演的赵云的评价。但既然舞台上已经演绎,那么,赵云在长坂七进七出的事迹应当更早。

历代对赵云都推崇备至,对其形象也不断完善,尤其是长坂之战,为了刻画其勇猛,把正史中的“身抱弱子”变化成“七进七出,毫发不损”,足以看出人们对赵云的喜爱。

标签: 赵云

更多文章

  • 赵云一番金玉良言出口之后,刘备面色大喜,心中暗叹:不可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赵云

    在三国这个人才辈出、群雄争霸的年代,有权、有财、有地是竞争的资本,坐拥大批文武之才也是争霸和称霸的“智囊”和“利刃”。从桃园三结义开始,刘备就已经开始为自己雄心抱负招揽人才,其麾下的谋士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武将有张飞、关羽、马超、黄忠等人。甚至曾经投奔公孙瓒的赵云,拒绝袁绍重金相邀,在刘备自立门

  • 三家争雄:赵云遇美不动心,刘备暂领荆州牧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赵云

    三家争雄:赵云遇美不动心,刘备暂领荆州牧话说周瑜引兵至南郡,与曹仁夹江相持,曹仁固守勿战,周瑜亦未便急攻;甘宁独请进取夷陵,周瑜乃拨兵三千,付甘宁带去,驶至夷陵,一鼓即下。曹仁闻夷陵失守,分兵往援,竟将夷陵城围住,甘宁向周瑜求救,周瑜欲统兵救甘宁,又恐曹仁出击,累得进退两难。吕蒙说道:“但留凌公绩在

  • 单挑赵云,追杀关羽,击退吕布,这个猛将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赵云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所谓时势造英雄,一时之间天下出现了许多名将猛人,相信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对东汉末年的英雄猛人如数家珍,譬如跟随刘备的五虎上将,曹魏集团的五子良将等等。在这其中,也有一位这么猛将,他曾击退过吕布、追杀过关羽、单挑过赵云,令世人震撼!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事实上,这个击退过

  • 赵云作为蜀汉五虎上将,他都参与了哪些重要的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赵云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 赵云去世后,于蜀汉景耀四年(261年)被追谥为“顺平侯”,其“常胜将军”的形象在后世被广为流传。那么,问题来了,赵云作为蜀汉五虎上将,他都参与了哪些重要的战役?一、博望坡之战博望坡之战

  • 三家争雄:赵云单枪救阿斗,长坂桥头张飞吼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赵云

    三家争雄:赵云单枪救阿斗,长坂桥头张飞吼曹操平定河北后,即思南取荆州,因恐朝右大臣从中牵掣,索性奏罢三公,自为丞相;用崔琰为西曹掾,毛玠为东曹掾,司马朗为主簿,司马懿为文学掾。司马懿即司马朗之弟,系河内温县人,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懿字仲达,崔琰尝谓司马朗不及司马懿,故曹操特此引用;司马懿佯称风痹,不肯

  • 初次北伐的诸葛亮,没派赵云镇守街亭是考虑不周吗?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圈子标签:赵云

    受《三国演义》影响,在很多人心目中,诸葛亮都是一个算无遗策的存在,堪称三国第一谋士。然而,有一件事情,却导致他一直受世人诟病,那就是第一次北伐时,他力排众议,选择让马谡镇守街亭,结果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也被迫宣告失败。虽然真实历史上,他“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最初很少插手军事,但是北伐战争,的确是他

  • 赵云墓出土的赵云枪,赵云墓出土的龙胆枪是真实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聚会旅游标签:赵云

    赵云,常山赵子龙是也,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五虎上将之一。汉朝末年军阀混战社会动荡,赵云带领起义军加入了被称为“白马将军”的公孙瓒,跟随公孙瓒四处征伐并取得了很多胜利。当时刘备也跟随在公孙瓒身边,因此赵云得以与刘备相识相交,成为了彼此的知己。赵云虽然一直跟在公孙瓒身边征战,但始终未得到重用。《三国演义

  • 赵云忠勇双全,亦是蜀汉开国元勋,为何一生得不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倾城之殇标签:赵云

    每当赵云的名字被提及,人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他单骑救阿斗的勇猛壮举。小说《三国演义》以其略带夸张的笔触,更是为赵云塑造了英勇无敌的战神形象。然而,当我们仔细研究正史时,便会发现,赵云生平最辉煌的时刻,也仅停留在救阿斗一事上。在那之后,刘备似乎并未对赵云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究竟是何缘故呢?英雄惜英雄

  • 赵云忠心耿耿地追随刘备时刻为百姓着想,足智多谋且骁勇善战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赵云

    赵云是三国时期刘备阵营中的一个名将,他一生都在帮助刘备匡扶汉室。赵云被人们称为常胜将军,他的战斗力非常强,曾一人带着阿斗冲破了曹军的道道防线。赵云心系百姓,无论在什么时候,他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赵云也是深得刘备信任的一个人,在蜀营里,赵云的军衔并不算太高,但是刘备却从不担心赵云会叛变。因

  • 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到底有几分属实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赵云

    在《三国演义》中,长坂坡之战可以算是赵云的成名战了。此战赵云为了救出阿斗,在曹军重围中杀了一个七进七出,枪刺剑砍,先后斩杀曹将五十多人,这还是在怀抱阿斗的情况下完成的,可以说非常厉害。在正史里赵云在长坂坡救阿斗一事确实有所记载,不过没有描写详细的过程,只是提到当阳战败后,赵云等人和刘备失散后,赵云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