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并不比魏延强,为何诸葛亮更看重姜维?魏延自己把牌打烂了

姜维并不比魏延强,为何诸葛亮更看重姜维?魏延自己把牌打烂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蔡文丽 访问量:636 更新时间:2024/3/5 22:15:30

在诸葛亮心中,姜维的地位似乎远比魏延要高,给人的感觉处处打压魏延,又把姜维当成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那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呢?其实并不是这样,这是《三国演义》造成的幻觉,诸葛亮指定的正牌接班人是蒋琬,他对姜维确实很看重,但有没有当作接班人培养,这有待商榷。至于魏延,诸葛亮并没有刻意针对。魏延的悲剧是其性格缺陷导致的结果。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被塑造成了一个脑后有反骨的小人。而诸葛亮则神机妙算,算准了魏延日后必反,对他是百般打压,故意让他的才华得不到抒发。所以演义小说中的诸葛亮自然不可能把魏延培养为接班人。

不过这都是演义小说虚构的内容,历史上的诸葛亮与魏延并没有私人矛盾。诸葛亮不仅没有打压魏延,反而还很看重他。比如蜀汉第一次北伐前,诸葛亮就给魏延委派了三个重要职务:督前部、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建兴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三国志·魏延传》

督前部就是北伐先锋,丞相司马就是诸葛亮的副手,凉州刺史就是了凉州省长。诸葛亮把这几个重要位置都给魏延,这就足以说明诸葛亮对他的器重。再比如诸葛亮北伐后期,魏延因为军功获封,诸葛亮还授予了他单独领兵的权限。

建兴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三国志·魏延传》

建兴八年(230年),曹魏三路大军进攻汉中,不过由于大雨连绵,最后无功而返。魏军撤走后,魏延率军反击。就是在这场反击战后,魏延被提拔为前军师加征西大将军,授予假节之权,进封为南郑侯。前军师加假节,此时的魏延可以自领一军,独立作战。

如果诸葛亮打压魏延,提防魏延,为什么还让他假节?还让他独立指挥作战?所以历史上的诸葛亮其实很器重魏延,不仅给他官位,而且还给他独立的领兵权限,准许他单独作战。根本就没有提防过他。

说到这里,有人要说了,既然诸葛亮如此器重魏延,那为什么诸葛亮没把魏延当作继承人培养呢?导致这个问题的人,其实不是诸葛亮,而是魏延他自己。诸葛亮活着时,魏延就爱装叉,瞧不起王平等同僚,诸葛亮死后,他更是直接对众人发号施令,说丞相死了,我还在呀!你们现在都听我的,我带领你们继续北伐。

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三国志·魏延传》

结果怎样呢?有人听他的吗?大家平时都烦透魏延了,反感魏延装叉,结果一闹事,大家都迅速站队。这个时候,魏延平时不注意搞好人际关系的恶果出现了——不仅众将领们反感魏延,就连士兵也反感魏延。到最后众叛亲离,变成了光杆司令,被杨仪那种小人鞭尸羞辱。

像这样的人,你觉得他适合接班吗?诸葛亮可能让他接班吗?诸葛亮就算让他接班,他能服众吗?相比之下,让蒋琬这种擅长拉拢人心的老好人接班,比魏延合适的多。

这里多插一段——由于很多人经常拿“子午谷奇谋”来证明诸葛亮打压魏延,我就把这个千百年来的口水战跟大家说清楚。在《三国志》中,魏延其实没有提出过“子午谷奇谋”。在魏延的本传中是这样记载的: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

但是诸葛亮不允许,这段记载的意思是说,魏延想单独领兵,获得军事自主权,与诸葛亮分兵打,就像当年刘邦和韩信分兵,各打各的一样。全文并没有提过“子午谷”三个字,也没有提到过“偷袭”这个词。

好,既然正史中没提到偷袭子午谷的事,那子午谷奇谋这个故事是从哪来的呢?这个故事其实记载于《魏略》中。《魏略》的作者叫鱼豢,他是魏国人,一辈子没去过蜀地。他的这本书书中,记述魏国的内容有极高的可信度,但记载蜀汉和东吴的内容就不怎么靠谱了。

比如这本书里面说当初刘备在小沛被曹操打败,慌忙逃跑丢弃家属,当时刘禅几岁,被人贩子拐了,在一个地主家里当书童,直到数年后,刘备攻下益州才与刘备再度相认。这种记载完全就是胡说八道,就连基本的时间都对不上。所以《魏略》记载的“子午谷奇谋”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是存疑的。

我个人觉得,《三国志》中关于魏延的记载才更符合逻辑。因为魏延自视甚高,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可以单独领兵,所以才提出了分兵建议。至于要不要偷袭子午谷,魏延根本就没关心过。魏延本传中“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的记载,也能佐证这种逻辑的正确性。

因为走子午谷偷袭长安,先决条件就是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而诸葛亮一伐失利后,魏军已有防备,偷袭已经不可能了。可魏延依然每次北伐都要申请自己单独带兵,这就表明魏延的目的并不是偷袭长安,而单纯就是想自己带兵,不受诸葛亮节制。

至于诸葛亮为什么不想让魏延分兵,大概率就是因为魏延的性格问题。他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性格,诸葛亮怎么可能放心让他单独自领一军呢?

魏延说完了,再来说姜维。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最早的培养对象是马谡,但马谡失街亭被斩,再加上姜维在保卫天水时的表现良好,让诸葛亮动了收姜维为徒弟的心思。于是姜维后来就成了诸葛亮的接班人之一。

不过历史上的真实情况与这有一点区别。首先,历史上的姜维没背叛曹魏,是曹魏不要他了,他才投奔蜀汉。根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一伐时,姜维随他的上司天水郡守马遵正在外巡视,后来马遵听到蜀军杀到,而且天水各县都纷起响应,便抛下姜维等人就跑,待姜维发觉,再想去追赶时,已经来不及了。

无奈之下,姜维只好回老家冀县,可冀县的守军也不让进城。于是走投无路之下,姜维只好投奔了诸葛亮。当时又恰好马谡在街亭战败,诸葛亮指挥各路人马往汉中撤退,姜维便因而与诸葛亮一起退回蜀汉。

第二,诸葛亮虽然重用姜维,我们也可以说姜维是诸葛亮培养的储备干部之一,但不能说姜维是诸葛亮的接班人。因为姜维的履历和身份都不适合做诸葛亮的接班人。并且诸葛亮生前也指定了蒋琬为接班人。

(诸葛亮)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三国志·蒋琬传》

当然,诸葛亮对姜维非常器重,第一次北伐失败没多久,姜维就先后被封为奉义将军和当阳亭侯(一年时间就封了侯),统领了蜀汉军五千虎步军。诸葛亮为什么这么重用姜维,不得而知,我个人觉得可能是三方面原因。

一,可能是姜维有真本事,因为诸葛亮对姜维评价很高。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曾评价姜维是凉州上士,永南、季常(这两个人都当过诸葛亮助理)都不如他。而既然诸葛亮认为姜维有才,那他重用姜维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姜维心存汉室,三观与诸葛亮一样。这一点记载于《三国志》,原话是: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三、姜维是凉州人,他在益州没有亲党关系。由于益州土著在益州容易结党,这是诸葛亮绝不允许的,所以诸葛亮会培养一些外地人来做蜀汉的顶梁柱,这些人既有才干,又没有家族势力,威胁蜀汉皇权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所以诸葛亮用起来放心。

不过还是那句话,诸葛亮重用姜维,这只能说诸葛亮把姜维视为了培养对象,还不能说姜维就是他的接班人。至于费祎死后,姜维成为大将军,那是他自我奋斗的结果,如果他真是诸葛亮指定的正牌接班人,他就不会活得那么憋屈了。总的来说。魏延的死是魏延自己性格缺陷导致的结果,跟诸葛亮没关系。姜维确实继承了诸葛亮的北伐意志,但接班人这种说法并不太准确。

亲,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实用的话,点赞收藏以便查阅资料所需喲~

标签: 姜维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精心挑选的姜维,为何死前却弃之不用?看其后期就知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姜维

    汉朝末年,魏国将领姜冏受命平定羌胡,不幸兵败身亡。在姜冏去世的那年,他的儿子姜维才十三岁。失去了父亲的姜维开始了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虽然父亲不幸战败,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但姜维却并没有因此记恨魏国,反而对魏国一直忠心耿耿,想着迟早有一天他要为父亲报仇。228年,蜀国名谋诸葛亮出兵北伐,姜维身为魏国名

  • 姜维死后83年,一份密档在四川被发现,里面23字解开三国千年谜团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姜维

    三国是一段乱世,其中势力最强大的军阀应当数曹操,如果不是在208年,曹操率领的大军被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击败,那么全国统一的进程还应当提前几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在《三国演义》当中,后期的诸葛亮和姜维似乎扮演着一个比较悲情的角色,他们多次想要光复汉室,北伐中原,可是每当有寸进之功,就会突生波

  • 姜维——士为知己者死!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姜维

    姜维,字伯约,甘肃天水人,江湖人送外号“天水的麒麟儿”,我也不知道这外号是啥意思,反正他的爸爸叫姜冏,你没有看错,他爸爸就叫姜冏。在姜维小的时候,他的爸爸就去世了,严格来讲是战死,当时少数民族叛乱,姜冏作为地方上的将领,挺身护卫郡守,结果就战死了。因此姜维是由他母亲带大的,而且小时候很喜欢经学家郑玄

  • 魏延各项能力不弱于姜维,为何诸葛亮却培养姜维做接班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孤舟独钓夜相思标签:姜维

    众所周知,我国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以来,封建帝王统治持续了近两千年。直到清朝灭亡后,后世才彻底宣告封建社会结束。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朝代的更替,带来的是上演的战争和动荡的时代。说起我国历史上那个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时期,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在这个乱世中,涌现出许多英雄。关羽大败荆

  • 魏延与姜维:都是降将也都有勇有谋,诸葛丞相为什么偏爱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姜维

    蜀汉名将不少,但到了三国后期,老一辈的大都谢世了。此时在蜀国要论能力和声望,魏延绝对算得上是首屈一指。可是诸葛亮去世时,没有选择魏延做自己的接班人,而是选择了姜维,这是为什么?自从刘备死后,诸葛亮名为臣下,皇帝刘禅却要尊他为“相父”。这样的诸葛亮,蜀国的军政外交一应事务,全都是一把抓,可以说他实际上

  • “魏灭蜀之战”中蜀汉有没有可能获胜?看看姜维和他的队友们

    历史人物编辑:薇颜浅史标签:姜维

    姜维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人物。一方面他的个人魅力很高,是蜀汉后期坚定不移的北伐者,在蜀汉灭亡后还用生命为赌注来制定一个复国大计。但是另一方面姜维也有穷兵黩武的指责。而且很多人认为,蜀汉的灭亡,姜维要负很大的责任。因为姜维改动了从张鲁到刘备到魏延到诸葛亮长期经营的汉中防御体系,导致汉中防御空虚,钟会的十

  • 关羽总是中箭,赵云一生为啥从未中箭?姜维临死前,说漏了嘴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姜维

    威震华夏关云长,一身是胆赵子龙!常言道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一个武将经常上阵杀敌,身上难免会受伤中箭,这都是常有的事情。在三国群雄中,关羽可谓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一生纵横三国,势不可挡。然而在关羽身上却经常发生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关羽经常中箭。关羽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不幸的事他经常中箭,而作为同

  • 姜维的骂名到底冤不冤?

    历史人物编辑:品读史即标签:姜维

    乱世出英雄,英雄聚三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是一个极其动荡的岁月,连年战乱致使人口锐减,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按说,这本该是一个被斥责的年代,然而奇怪的是,三国竟然“反其道而行”,成为历史上最为绚丽的时代之一,引得无数后人的推崇。究其原因,也许正是因为在三国这个舞台上涌现了数不清的风云人物

  • 姜维投降曹魏,82年后一封书信的出现,揭秘了姜维降魏的意图

    历史人物编辑:刘翔说历史标签:姜维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一段大乱世,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厉害的人物。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不断征战,无论是哪一位君主,都想一统天下,成为天下霸主。魏蜀吴三国中,蜀汉的实力是最弱的。虽然蜀汉的实力是最弱的,但是蜀汉出现了一个治理内政的厉害人物,此人就是诸葛亮。假如没有诸葛亮,那么刘备能不能够建

  • 七星灯让魏延打翻,孔明为何阻止姜维杀他,姜维知晓后身冒冷汗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姜维

    喜欢三国的人,大概没有几个会不知道诸葛亮吧?在《三国演义》中此人可谓是独得作者恩宠,作者罗贯中不但用了大量笔墨来描写孔明此人。而且还将其塑造成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连自己的寿数都能够轻易堪破的大神级人物。可就是这样一个神一般的人物,最终却死在了魏延的手中。看到这想必大家都非常好奇,这到底是怎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