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司马懿的克星,两次粉碎诸葛亮北伐,魏延姜维都不是他的对手

他是司马懿的克星,两次粉碎诸葛亮北伐,魏延姜维都不是他的对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周扒皮侃历史 访问量:4035 更新时间:2024/6/17 15:02:42

提起《三国演义》,很多人脑海里最先浮现的便会是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司马懿孙权周瑜等人,他们或是有雄才的一方霸主,或是足智多谋的军师,或是勇猛无敌的将军。

很多人对三国时代的认知基本上都是来自《三国演义》,但《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历史改编的一部小说,体现的是他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领悟,他对人物的描述不可避免的会带着自己的喜好。所以《三国演义》并不是一部史书,没法客观地呈现出那个时代。

在三国时代,诸葛亮和司马懿是一对夙敌,他们分属蜀国和魏国,熟悉彼此的性格和作战风格,谋略才能相差无几。我们不知道的是魏国有一名大将,他是司马懿的克星,曾经两次粉碎诸葛亮的北伐,这个人就是曹真。

一、被抹黑的大将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曹真心胸狭窄、没有容人的气度,一心想着立大功,却屡战屡败、没有什么战绩,是一个没有才能、很窝囊的魏国将军。《三国演义》中关于曹真与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书中的第一百回合。曹真与司马懿一同率军攻打蜀国,诸葛亮诈逃被司马懿看穿,但是曹真不相信。

他俩定了一个赌约,如果蜀军进攻的话,曹真就输了,要把魏帝赐予他的玉给司马懿。如果蜀军没有进攻的话,司马懿就输了,要把自己装扮成女人。于是,他俩分别率军各守一处等候蜀军的到来。

十日后,诸葛亮果然率军突袭,曹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陈式擅自带兵进攻箕谷,损失惨重,大败而归被处斩。曹真被诸葛亮打败后,在司马懿的刺激下一蹶不振,就此缠绵病榻。

曹真病得非常严重的时候,魏帝决定让司马懿取代他的位置。司马懿为了让曹真心甘情愿地交出大都督印绶,在看望曹真时,假装很关心他的病情,还希望他赶紧痊愈。结果曹真信以为真,主动把大都督印绶交给了他。不久诸葛亮派人送了封信给曹真,活活把他气死了。

二、真实的名将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曹真的描述与正史中真正的曹真差别非常大。在正史中曹真英勇善战,是魏国的一位著名将领,他为曹操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曹真是曹操的养子,他的原名叫秦真,字子丹,是沛国谯人(也就是今天的安徽亳州人)。他的出生年月已不可考,父亲跟曹操关系好,后来更为了保护曹操而被杀。曹操怜惜他自幼丧父,便收养了他,对他如亲生儿子一般。曹真生性勇猛、力大无穷,在狩猎被猛虎追逐时,能直接回马射箭将其射死。曹操一开始安排他在虎豹骑中做将领,在讨伐灵丘黄巾军后,又将他封为灵寿亭侯。

到了公元218年,曹真依靠战功,在军中已经升至偏将军的职位。刘备攻下益州后,率军进攻汉中之地,曹真率领部下,同曹洪曹休等人一起在下辨打败刘备别将吴兰。此后曹真被提升为中坚将军,刘备等人斩杀夏侯渊后,曹真又被调任为征蜀护军,率大军阻击刘备。

后来曹操下令让各路军队陆续撤离汉中,派遣曹真到武都接应曹洪部队回屯陈仓。公元220年,曹丕继承王位后,将曹真升为镇西将军,并封他为东乡侯。张进在酒泉造反,曹真派兵镇压并将其斩杀。曹真最大的战功是两次阻挡了诸葛亮北伐的攻势。

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魏国南安、安定、天水三郡不战而降。曹真率领大军赶到郿城,在斜谷将赵云、邓芝等蜀国将领击溃,同时平定了反叛的三郡。

公元229年,诸葛亮率军包围陈仓。可在此之前曹真已经预料到诸葛亮的下次进攻会从陈仓开始,早就安排郝昭、王生等大将修筑城防,屯兵于陈仓。诸葛亮未能如愿攻克陈仓,只能铩羽而归。曹真立下大功,被封为大司马,走上权力顶峰。

曹真在诸葛亮数次攻打北伐攻打魏国的情况下,计划征召大军反攻蜀国,但因为恰逢雨季,汉中地势凶险,不利于魏军作战,只能作罢。公元231,曹真病逝,再也没有机会亲自实现他灭蜀的愿望。

曹真生前执掌曹魏大权,硬生生克制住了司马懿,成功阻碍了司马懿对曹魏兵权的掌控。魏延姜维两人不仅在武艺上比不过曹真,在对军权的掌控和对魏国做的贡献上也差得很远,这两人完全不是曹真的对手。

可惜的是,曹真没能比司马懿活得更久,曹真死后,被封谥号“元侯”,得享太祖庙庭,他的爵位由长子曹爽继承。之后曹爽在高平陵事变中决策错误,导致三族尽数被屠,司马懿彻底掌控了魏国的大权。

三、文学创作

罗贯中是生活在元末明初年代的小说家,是一个汉族人,早年间参加过反抗元朝统治的农民起义,直至明朝建立,他便潜心文学创作,编著了《三国演义》、《隋唐志传》等多部小说,其中《三国演义》是他最出名的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体小说,它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部根据历史事实改编的著作。《三国演义》通过对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数百年历史故事的描述,向人们揭示了三国时期的各种斗争和矛盾。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通过对各种人物形象的塑造,生动演绎了仁、义、礼、智、信、勇等基本的中国传统精神,在创作过程中,他不可避免的夹杂了自己的喜好。

对于自己喜欢的人物,他极尽可能地进行美化。比如诸葛亮在他笔下就是智慧的化身,这是他着墨最多、倾注感情最深的一个角色,他费了很多笔墨来将其神化。

而他不喜爱的人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就可以发现。比如罗贯中就没那么喜欢魏国的人,比如说曹操是一个奸诈的枭雄,而曹真则是一个窝囊的将军。而实际上,分属于不同阵营的人物,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争斗,不能简单地凭自己的喜好来判别善恶。

四、结语

历史上的曹真是一名优秀的将军,他武艺高超,魏延、姜维等人远远不是他的对手。他足智多谋,曾经两次阻挡诸葛亮北伐,他战功赫赫,生前牢牢克制着司马懿。而在《三国演义》里,他成了一个毫无亮点的窝囊将军。

我们读《三国演义》,应该从艺术的角度对它进行欣赏。我们可以通过书中描绘的故事和人物,来感受三国时代的风云变幻,从中去寻找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并领略中国的传统精神。但我们一定要把书和历史区分开来,不能把小说情节当成真正的历史。

标签: 姜维

更多文章

  • 姜维并不比魏延强,为何诸葛亮更看重姜维?魏延自己把牌打烂了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姜维

    在诸葛亮心中,姜维的地位似乎远比魏延要高,给人的感觉处处打压魏延,又把姜维当成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那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呢?其实并不是这样,这是《三国演义》造成的幻觉,诸葛亮指定的正牌接班人是蒋琬,他对姜维确实很看重,但有没有当作接班人培养,这有待商榷。至于魏延,诸葛亮并没有刻意针对。魏延的悲剧是其性

  • 诸葛亮精心挑选的姜维,为何死前却弃之不用?看其后期就知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姜维

    汉朝末年,魏国将领姜冏受命平定羌胡,不幸兵败身亡。在姜冏去世的那年,他的儿子姜维才十三岁。失去了父亲的姜维开始了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虽然父亲不幸战败,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但姜维却并没有因此记恨魏国,反而对魏国一直忠心耿耿,想着迟早有一天他要为父亲报仇。228年,蜀国名谋诸葛亮出兵北伐,姜维身为魏国名

  • 姜维死后83年,一份密档在四川被发现,里面23字解开三国千年谜团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姜维

    三国是一段乱世,其中势力最强大的军阀应当数曹操,如果不是在208年,曹操率领的大军被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击败,那么全国统一的进程还应当提前几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在《三国演义》当中,后期的诸葛亮和姜维似乎扮演着一个比较悲情的角色,他们多次想要光复汉室,北伐中原,可是每当有寸进之功,就会突生波

  • 姜维——士为知己者死!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姜维

    姜维,字伯约,甘肃天水人,江湖人送外号“天水的麒麟儿”,我也不知道这外号是啥意思,反正他的爸爸叫姜冏,你没有看错,他爸爸就叫姜冏。在姜维小的时候,他的爸爸就去世了,严格来讲是战死,当时少数民族叛乱,姜冏作为地方上的将领,挺身护卫郡守,结果就战死了。因此姜维是由他母亲带大的,而且小时候很喜欢经学家郑玄

  • 魏延各项能力不弱于姜维,为何诸葛亮却培养姜维做接班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孤舟独钓夜相思标签:姜维

    众所周知,我国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以来,封建帝王统治持续了近两千年。直到清朝灭亡后,后世才彻底宣告封建社会结束。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朝代的更替,带来的是上演的战争和动荡的时代。说起我国历史上那个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时期,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在这个乱世中,涌现出许多英雄。关羽大败荆

  • 魏延与姜维:都是降将也都有勇有谋,诸葛丞相为什么偏爱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姜维

    蜀汉名将不少,但到了三国后期,老一辈的大都谢世了。此时在蜀国要论能力和声望,魏延绝对算得上是首屈一指。可是诸葛亮去世时,没有选择魏延做自己的接班人,而是选择了姜维,这是为什么?自从刘备死后,诸葛亮名为臣下,皇帝刘禅却要尊他为“相父”。这样的诸葛亮,蜀国的军政外交一应事务,全都是一把抓,可以说他实际上

  • “魏灭蜀之战”中蜀汉有没有可能获胜?看看姜维和他的队友们

    历史人物编辑:薇颜浅史标签:姜维

    姜维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人物。一方面他的个人魅力很高,是蜀汉后期坚定不移的北伐者,在蜀汉灭亡后还用生命为赌注来制定一个复国大计。但是另一方面姜维也有穷兵黩武的指责。而且很多人认为,蜀汉的灭亡,姜维要负很大的责任。因为姜维改动了从张鲁到刘备到魏延到诸葛亮长期经营的汉中防御体系,导致汉中防御空虚,钟会的十

  • 关羽总是中箭,赵云一生为啥从未中箭?姜维临死前,说漏了嘴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姜维

    威震华夏关云长,一身是胆赵子龙!常言道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一个武将经常上阵杀敌,身上难免会受伤中箭,这都是常有的事情。在三国群雄中,关羽可谓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一生纵横三国,势不可挡。然而在关羽身上却经常发生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关羽经常中箭。关羽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不幸的事他经常中箭,而作为同

  • 姜维的骂名到底冤不冤?

    历史人物编辑:品读史即标签:姜维

    乱世出英雄,英雄聚三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是一个极其动荡的岁月,连年战乱致使人口锐减,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按说,这本该是一个被斥责的年代,然而奇怪的是,三国竟然“反其道而行”,成为历史上最为绚丽的时代之一,引得无数后人的推崇。究其原因,也许正是因为在三国这个舞台上涌现了数不清的风云人物

  • 姜维投降曹魏,82年后一封书信的出现,揭秘了姜维降魏的意图

    历史人物编辑:刘翔说历史标签:姜维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一段大乱世,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厉害的人物。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不断征战,无论是哪一位君主,都想一统天下,成为天下霸主。魏蜀吴三国中,蜀汉的实力是最弱的。虽然蜀汉的实力是最弱的,但是蜀汉出现了一个治理内政的厉害人物,此人就是诸葛亮。假如没有诸葛亮,那么刘备能不能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