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灭蜀之战”中蜀汉有没有可能获胜?看看姜维和他的队友们

“魏灭蜀之战”中蜀汉有没有可能获胜?看看姜维和他的队友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薇颜浅史 访问量:1246 更新时间:2024/5/5 22:08:23

姜维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人物。一方面他的个人魅力很高,是蜀汉后期坚定不移的北伐者,在蜀汉灭亡后还用生命为赌注来制定一个复国大计。但是另一方面姜维也有穷兵黩武的指责。而且很多人认为,蜀汉的灭亡,姜维要负很大的责任。因为姜维改动了从张鲁到刘备到魏延到诸葛亮长期经营的汉中防御体系,导致汉中防御空虚,钟会的十万大军能够轻易进入汉中。

姜维改动汉中防御体系的目的是要放曹魏军队进来,然后坚守关城,让敌人不能继续深入。等到敌人后勤不足,要撤退的时候,再出击对汉中的敌军打一场歼灭战。结果则是钟会打破关城,深入到剑阁;在姜维从沓中东救的时候,邓艾又偷渡江油,进入成都平原,逼迫刘禅投降。这样看来,姜维似乎确实是蜀汉灭亡的帮凶。但实际上“魏灭蜀之战”中出现很多无法人为控制的意外。如果没有这些意外,姜维很有可能完成之前的构想,对钟会打一场成功的歼灭战。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魏灭蜀之战”发生的意外

如果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那么在“魏灭蜀之战”中,蜀汉未必会灭亡,反而有可能对邓艾、钟会等人打一次成功的防御战。可惜偏偏有各种意外发生,而且成堆的出现,最后导致蜀汉灭亡。

首先是“魏灭蜀之战”之前的战争动员时期。司马昭弑君的举动虽然加强了对曹魏的控制,但也让自己陷入道德危机,拖慢篡位的进程。为了转移矛盾,提升名望,司马昭需要一次对外的巨大的胜利,不允许再出现失误。所以司马昭在伐蜀的准备工作做得很足,发动了至少十八万的兵力。这次对蜀汉的军事行动的规模应该是最大的一次了。

姜维此时为了北伐陇右的需要,屯兵在汉中以西的沓中。不过他一直留意曹魏在关中地区的动向。钟会在关中集结十二万大军,不可能没有动作。于是姜维向刘禅上表,要求向阴平桥头和阳安关口派出援军。一方面加强汉中这个对曹魏军队的口袋的牢固性;一方面保证沓中和汉中之间的交通畅通。结果消息传到成都,刘禅听信黄皓的鬼话,没有及时发兵。这可以说是“魏灭蜀之战”中蜀汉一方最愚蠢、最不可思议的意外。

然后是重要地区守将的陆续投降。阳安关口的守将蒋舒以出城杀敌为由,率领大部队投降曹魏,然后反攻下阳安关口。这次倒戈让钟会得到阳安关口囤积的大量粮食,更让钟会突破汉中的口袋,得以继续深入到剑阁;而在邓艾偷渡江油的时候,江油守将马邈投降,导致邓艾顺利穿过山地,进入平原地区,又击败诸葛瞻的蜀汉中军的最后抵抗力量,迫使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殄敌之术”实行的可能性

姜维改动汉中防御体系,固然有加强沓中兵力,方便北伐陇右的原因,但也是蜀汉战略思想的一次巨大改变,从原有的以防御为目的,变成利用汉中平原请君入瓮,关门打狗。高风险高回报。那么在“魏灭蜀之战”中,姜维有没有可能实现这种“殄敌之术”呢?如果没有发生这些意外,其实是有可能的。

司马昭在伐蜀之前对蜀汉的兵力有过一个估计,在九万左右,用于北伐和前线城关围戍防御的兵力在五万左右,其余四万。这个数字基本上符合事实,但稍微少一些,蜀汉灭亡后尚且有十万。小编认可司马昭对汉中以及沓中兵力的估算,大概五万左右,蜀汉其余地区比如成都、永安、南中、江州(这个存疑)等地兵力又有五万。事实上蜀汉危急的时候,兼领庲降都督、永安都督的阎宇已经率兵支援成都;庲降副贰都督霍弋也有支援成都的计划。永安和南中各留两、三千兵力(江州位处腹心不用留兵),成都和其他郡县留一万到两万兵力应对突然状况(比如南中、涪陵、汉嘉等地叛乱,东吴的偷袭,或者邓艾偷渡江油这种奇袭),蜀汉还能拿出三万左右的兵力。

假设刘禅听从姜维的建议,提前派遣廖化镇守阴平桥头;张翼董厥支援阳安关口,两支援军各一万五的兵力,那么蜀汉就不会那样被动。虽然曹魏在西线上有超过六万的兵力,但是蜀汉的地形毕竟山地居多,且占有主场优势,坚守阴平桥头一段时间,等待沓中的姜维部队顺利向阳安关口支援应该不成问题;而另一方面一万五千士兵进驻阳安关口,稳固了汉中的人心,也杜绝蒋舒投降反攻下阳安关口的可能。

这个时候姜维和廖化在桥头大致有四万人(蜀汉各地守军数量没有明确记载,这些数字都是小编根据一些资料进行粗糙的估算的),分出一万五千与汉寿的胡济共同守卫剑阁(胡济应该有几千人,加起来将近两万人守剑阁问题不大,姜维、张翼、董厥、廖化四部四万人都可以抵挡钟会和诸葛绪十五万大军,证明这个地方绝对易守难攻),姜维自己率领三万人到阳安关口,更加保证汉中的安全。这样一来,蜀汉和曹魏就在汉中处于一种均势。钟会军队更为强大,十五万之巨;蜀汉这边阳安关口有四万五左右,处于包围之中的汉、乐二城以及黄金围等围戍大概有一万五左右,蜀汉在汉中共计六万。虽然数量上远远落后于钟会,但作为防守方,有城坚粮足的优势。事实上直到蜀汉灭亡,汉、乐二城和黄金围都没有被魏军攻破。

钟会的军队众多,需要的粮食消耗也更大。而从关中到汉中需要走连绵不绝的秦岭山地,后勤上的困难非常大。钟会根本坚持不了太长的时间,只能选择撤军。这个时候姜维的“殄敌之术”就很有可能取得成效。钟会大军又饥又疲,士气低落,还要由秦岭撤退;蜀汉军队则以逸待劳,士气高涨,是追击的一方,而且相对于曹魏军队来说更加善于山地作战。更何况在汉中平原还有汉、乐二城以及黄金围(兴势围不知道有没有失守)作为钉子影响曹魏军队的撤退,东吴方面也派援军牵制魏兴、新城、襄阳的曹魏军队。此时战局完全是朝对蜀汉有利的一方扭转。

小结

总体来说,姜维改动汉中防御部署的计划虽然冒险,但是是合理的,是兼顾防御汉中和进攻陇右两个方面的需求的,也是符合蜀汉后期的环境的。而且在“魏灭蜀之战”中,如果一切顺利,姜维不仅能够守护住汉中,还有可能对钟会大军造成巨大杀伤。但是战略设想是一件事,具体的执行上是另一件事。刘禅不听前线作战多年的姜维,反而听从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黄皓的巫蛊邪说,导致严重的延误战机;随后蒋舒、马邈等人的投降,彻底打乱蜀汉的防御体系,最后导致蜀汉的灭亡,姜维计划的彻底失败。

参考文献:《三国志》、《华阳国志》、《晋书》、《襄阳记》、《中国历史地图集》

标签: 姜维

更多文章

  • 关羽总是中箭,赵云一生为啥从未中箭?姜维临死前,说漏了嘴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姜维

    威震华夏关云长,一身是胆赵子龙!常言道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一个武将经常上阵杀敌,身上难免会受伤中箭,这都是常有的事情。在三国群雄中,关羽可谓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一生纵横三国,势不可挡。然而在关羽身上却经常发生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关羽经常中箭。关羽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不幸的事他经常中箭,而作为同

  • 姜维的骂名到底冤不冤?

    历史人物编辑:品读史即标签:姜维

    乱世出英雄,英雄聚三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是一个极其动荡的岁月,连年战乱致使人口锐减,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按说,这本该是一个被斥责的年代,然而奇怪的是,三国竟然“反其道而行”,成为历史上最为绚丽的时代之一,引得无数后人的推崇。究其原因,也许正是因为在三国这个舞台上涌现了数不清的风云人物

  • 姜维投降曹魏,82年后一封书信的出现,揭秘了姜维降魏的意图

    历史人物编辑:刘翔说历史标签:姜维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一段大乱世,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厉害的人物。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不断征战,无论是哪一位君主,都想一统天下,成为天下霸主。魏蜀吴三国中,蜀汉的实力是最弱的。虽然蜀汉的实力是最弱的,但是蜀汉出现了一个治理内政的厉害人物,此人就是诸葛亮。假如没有诸葛亮,那么刘备能不能够建

  • 七星灯让魏延打翻,孔明为何阻止姜维杀他,姜维知晓后身冒冷汗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姜维

    喜欢三国的人,大概没有几个会不知道诸葛亮吧?在《三国演义》中此人可谓是独得作者恩宠,作者罗贯中不但用了大量笔墨来描写孔明此人。而且还将其塑造成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连自己的寿数都能够轻易堪破的大神级人物。可就是这样一个神一般的人物,最终却死在了魏延的手中。看到这想必大家都非常好奇,这到底是怎么一

  • 若赵云姜维魏延丢失街亭,诸葛亮还会挥泪斩杀吗?答案是肯定的

    历史人物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姜维

    如果赵云、姜维、魏延三人代替马谡守街亭,可能丢失街亭吗?估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回答,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在大家的眼中,只要不是马谡,蜀军数十员大将换成任意一人守街亭,都不会丢失街亭,更何况是赵云、姜维、魏延三员大将呢?虽然明知赵云、姜维、魏延三员大将不可能丢失街亭,但是假设此三人丢失街亭,诸葛亮会像

  • 诸葛亮执掌蜀汉,为何北伐一直吃败仗?姜维临死时一句话道破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姜维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300期文/执笔天涯插图/东方夜未眠)诸葛亮是三国时代熠熠生辉的智者,罗贯中将诸葛亮的形象做了一些艺术上的加工,将一些本不属于他的事迹安在了他的身上。但即便如此,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依旧是不可小觑的超级巨星,为蜀汉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于正史中的诸葛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 陈寿对姜维评价不高,一份密档的发现,改变了姜维的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姜维

    诸葛亮北伐时,原本是魏国将军的姜维被他的同事排挤。姜维只好回蜀国。诸葛亮聪明博学。诸葛亮认为姜维忠于汉代,勇敢而足智多谋,所以诸葛亮认真地使用姜维。诸葛亮非常重视姜维,几乎把他指定为蜀国的军事接班人。经过深思熟虑,一个魏国的将军可以使诸葛亮如此重要。可见,姜维的确是个大才子。蜀国后期很难阻止魏国军队

  • 历史上的蜀汉大将姜维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如何评价姜维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这样聊标签:姜维

    大多数人对姜维的认识,应该是通过《三国演义》。在这本小说中,姜维文武双全,计谋堪与诸葛亮较高下,而个人武艺能与老年的赵子龙不相上下,可谓是青年才俊,大帅之才。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不可当真。翻阅《三国志》,可以发现,所谓姜维与诸葛亮斗智,与赵子龙斗勇,都是不存在的。《三国志》对姜维投降诸葛亮这事的记

  • 北伐如此艰难,是什么支撑着诸葛亮和姜维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凌江爱运动标签:姜维

    针对当时的形势,荆州已失,夷陵之战蜀军几乎全军覆没,文臣武将死伤过半,如果偏安一隅,迟早就会亡国,于是只能北伐,而北伐的主要目的是搅乱关中,限制魏国国力发展。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就算是成功了一大半,不然和平发展,两国差距只能越来越大,机会会越来越渺茫,等于慢性自杀。支撑诸葛亮和姜维的,自然是北伐成功

  • 诸葛亮临终前,疯狂提醒姜维预防这3个漏洞,否则蜀汉将提前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姜维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人,他的存在,给了曹魏极大的压力,而即便他去世,仍然给姜维提了3次醒,让姜维要预防3个漏洞,只可惜姜维没有完全看懂,否则曹魏根本不可能灭亡蜀汉!你知道诸葛亮提醒的3个漏洞是什么吗?诸葛亮提醒的第一个漏洞诸葛亮活着时,带领蜀汉以一州之地力压曹魏,打得司马懿不敢出战,令世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