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的骂名到底冤不冤?

姜维的骂名到底冤不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品读史即 访问量:3448 更新时间:2024/4/29 22:50:40

乱世出英雄,英雄聚三国!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是一个极其动荡的岁月,连年战乱致使人口锐减,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按说,这本该是一个被斥责的年代,然而奇怪的是,三国竟然“反其道而行”,成为历史上最为绚丽的时代之一,引得无数后人的推崇。究其原因,也许正是因为在三国这个舞台上涌现了数不清的风云人物,他们凭着各自的文韬武略将三国书写成一部无比经典的历史剧

每每提及三国英雄,人们的回忆好像都集中在三国前期和中期,毕竟,那是一个英雄“井喷”的阶段。到了三国后期,局势开始明朗,人物也都开始趋于平淡起来,因此,三国晚期的英雄往往会被人们所忽视,像邓艾、像钟会、像杜预、像陆抗,当然,还有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姜维,他们虽然也在三国历史上占了一席之地,但显然没有关羽、赵云张辽他们显赫。对他们来说,这显然不公平,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很多人哪怕十分优秀,到头来也只能是一种点缀

在三国晚期的风雲人物中,姜维无疑是最尴尬的一位。众所周知,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就成为蜀汉的支撑,十四年中,姜维从未遗忘诸葛亮临终所托,始终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先后九次出兵北伐。哪怕在得知邓艾偷袭成都、迫使刘禅率众投降后,姜维依然凭借个人能力在做着最后的拼搏。单从这一点来说,姜维就有足够的资本赢得人们的敬重,可遗憾的是,现在质疑姜维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人将蜀汉的灭亡归咎在姜维身上对其大加指责。姜维,俨然成了三国晚期最受争议的人物!

那人们对于姜维的批判到底有没有立足点呢?如果仔细梳理的话,还真有,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忠诚

别怀疑这一点,在历史上,忠诚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也被认为是评价人品的关键环节。尤其在儒家思想成为主流后,“忠君爱国”就是衡量道德的一个标准,就像明清交替时,范文程、洪承畴等人本是明朝的杰出人物,但是,就因为投降清朝而成为后人唾骂的对象,最后,连乾隆也把他们当成反面教材编入《贰臣传》。

由此可见,在古代,人们是十分看重忠诚的。

有人该问了:姜维对蜀汉不忠诚吗?对,他对蜀汉很忠诚,但是,大家可能遗忘了他曾是魏国将领的事实。虽然姜维降汉是诸多因素交汇的结果,而且还有许多不可抗拒的因素,但是,姜维确实投降蜀汉了。东晋史家孙盛就对姜维此举极为不满,在其著作中将姜维视为不忠、不孝、不义之人。人们在道德上对姜维的批判,大体都来源于此

其二:北伐

诸葛亮死后,姜维先后九次北伐,这被认为是姜维生平最大的功绩,但事实上,姜维的北伐真的让人看不懂

诸葛亮死后,蜀汉内部对于是否北伐、如何北伐存在很大的争议。姜维主张北伐,并沿袭诸葛亮的道路;蒋琬同样统一北伐,但是,他认为诸葛亮选择的路线太过艰险,给后勤补给带来很大压力,他主张顺流而下,先取魏国的魏兴、上庸;费玮则坚决反对继续北伐,他觉得诸葛亮都无法完成的事业,剩下的人更是难以完成,蜀汉应该“敬守社稷”。也就是说休养生息

正是有了这些分歧,在蒋琬和费玮执政期间姜维根本就无力进行北伐,直到二人去世,姜维掌握大权,这才开始出兵北伐

先不说北伐是否有必要,从路线上来看,蒋琬当时的建议并非毫无道理,可姜维九次北伐竟然没有一次采用;另外,从北伐次数上来看,姜维确实有功,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姜维的多次北伐都是胜少败多,除了消耗蜀汉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突破,反而使蜀汉愈加贫弱;最严重的是,姜维屡次北伐激怒了司马昭,这才导致了蜀汉的过早灭亡

姜维的精神固然可嘉,但是,从战略上来看,北伐在当时确实是一个严重的失误。也难怪陈寿在《三国志》中也批评姜维是:

“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

这算不上是冤枉了姜维;

其三:身死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可姜维却选择了前者

姜维投降钟会,这是诈降已经得到公认,姜维伺机恢复蜀汉的决心也让人感动,但姜维没有死于沙场、而死于钟会之乱,这被很多人认为是丧失了一个将领该有的气节

姜维一生,北伐中原既是他的辉煌之处,也是他的争议所在,虽然可以用“秉承丞相遗志”来作为托词,但是,却实实在在地损耗了蜀国的国力。蜀国的灭亡可能是无可避免的历史趋势,但姜维的北伐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

总得来说,姜维是功小于过的,他的固执和坚持是个人魅力的体现,但是,却以蜀汉为代价,这有点得不偿失。

人们赞誉姜维的是品德,人们批判姜维的是时势,自古忠孝两难全,姜维,真难啊!

标签: 姜维

更多文章

  • 姜维投降曹魏,82年后一封书信的出现,揭秘了姜维降魏的意图

    历史人物编辑:刘翔说历史标签:姜维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一段大乱世,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厉害的人物。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不断征战,无论是哪一位君主,都想一统天下,成为天下霸主。魏蜀吴三国中,蜀汉的实力是最弱的。虽然蜀汉的实力是最弱的,但是蜀汉出现了一个治理内政的厉害人物,此人就是诸葛亮。假如没有诸葛亮,那么刘备能不能够建

  • 七星灯让魏延打翻,孔明为何阻止姜维杀他,姜维知晓后身冒冷汗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姜维

    喜欢三国的人,大概没有几个会不知道诸葛亮吧?在《三国演义》中此人可谓是独得作者恩宠,作者罗贯中不但用了大量笔墨来描写孔明此人。而且还将其塑造成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连自己的寿数都能够轻易堪破的大神级人物。可就是这样一个神一般的人物,最终却死在了魏延的手中。看到这想必大家都非常好奇,这到底是怎么一

  • 若赵云姜维魏延丢失街亭,诸葛亮还会挥泪斩杀吗?答案是肯定的

    历史人物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姜维

    如果赵云、姜维、魏延三人代替马谡守街亭,可能丢失街亭吗?估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回答,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在大家的眼中,只要不是马谡,蜀军数十员大将换成任意一人守街亭,都不会丢失街亭,更何况是赵云、姜维、魏延三员大将呢?虽然明知赵云、姜维、魏延三员大将不可能丢失街亭,但是假设此三人丢失街亭,诸葛亮会像

  • 诸葛亮执掌蜀汉,为何北伐一直吃败仗?姜维临死时一句话道破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姜维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300期文/执笔天涯插图/东方夜未眠)诸葛亮是三国时代熠熠生辉的智者,罗贯中将诸葛亮的形象做了一些艺术上的加工,将一些本不属于他的事迹安在了他的身上。但即便如此,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依旧是不可小觑的超级巨星,为蜀汉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于正史中的诸葛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 陈寿对姜维评价不高,一份密档的发现,改变了姜维的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姜维

    诸葛亮北伐时,原本是魏国将军的姜维被他的同事排挤。姜维只好回蜀国。诸葛亮聪明博学。诸葛亮认为姜维忠于汉代,勇敢而足智多谋,所以诸葛亮认真地使用姜维。诸葛亮非常重视姜维,几乎把他指定为蜀国的军事接班人。经过深思熟虑,一个魏国的将军可以使诸葛亮如此重要。可见,姜维的确是个大才子。蜀国后期很难阻止魏国军队

  • 历史上的蜀汉大将姜维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如何评价姜维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这样聊标签:姜维

    大多数人对姜维的认识,应该是通过《三国演义》。在这本小说中,姜维文武双全,计谋堪与诸葛亮较高下,而个人武艺能与老年的赵子龙不相上下,可谓是青年才俊,大帅之才。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不可当真。翻阅《三国志》,可以发现,所谓姜维与诸葛亮斗智,与赵子龙斗勇,都是不存在的。《三国志》对姜维投降诸葛亮这事的记

  • 北伐如此艰难,是什么支撑着诸葛亮和姜维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凌江爱运动标签:姜维

    针对当时的形势,荆州已失,夷陵之战蜀军几乎全军覆没,文臣武将死伤过半,如果偏安一隅,迟早就会亡国,于是只能北伐,而北伐的主要目的是搅乱关中,限制魏国国力发展。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就算是成功了一大半,不然和平发展,两国差距只能越来越大,机会会越来越渺茫,等于慢性自杀。支撑诸葛亮和姜维的,自然是北伐成功

  • 诸葛亮临终前,疯狂提醒姜维预防这3个漏洞,否则蜀汉将提前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姜维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人,他的存在,给了曹魏极大的压力,而即便他去世,仍然给姜维提了3次醒,让姜维要预防3个漏洞,只可惜姜维没有完全看懂,否则曹魏根本不可能灭亡蜀汉!你知道诸葛亮提醒的3个漏洞是什么吗?诸葛亮提醒的第一个漏洞诸葛亮活着时,带领蜀汉以一州之地力压曹魏,打得司马懿不敢出战,令世人震惊

  • 都知道姜维是诸葛亮传人,那么司马懿的传人是谁?他是姜维克星

    历史人物编辑:奇趣谈史标签:姜维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睿智以及才能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有人能够超越他的。三国里关于诸葛亮故事的记载有很多,其中刘备曾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主持大局,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打动,在草庐中写下了著名的隆中对,助力刘备的事业。鉴于刘备的军事力量,诸葛亮采取了“联吴抗曹”的策略。正如伟大主席毛泽

  • 姜维进行11次北伐为什么都会失败?255年11月11日姜维战败退兵

    历史人物编辑:诸葛侃史标签:姜维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姜维进行11次北伐为什么都会失败?255年11月11日:姜维于北伐中进攻魏军据点失败,被迫退军至钟题(今甘肃临洮南)。北伐其实是诸葛亮的既定战略。234年,诸葛亮死于最后一次北伐中。诸葛亮死后,刘禅加封姜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平襄侯,负责